秦统一岭南后,在岭南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桂林郡涵盖今广西大部,郡治布山县。汉代改桂林郡为郁林郡,治所也在布山。关于布山是在贵港还是在桂平的争论,一直见诸于两地官方史籍。两地县志从清代就开始争夺布山这顶桂冠。时至今日,两地的网友还在网上大打口水战,坚持认为布山就在自家地盘上。分别支持两派的学者也大有人在。
长期以来,“桂平派”占了上风,因为有不少历史文献认定布山即在桂平。被引用最多的文献是唐代杜佑撰的《通典》:“桂平,汉布山县地”,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张昭远、贾纬等撰的《旧唐书.地理志》:“(桂平)汉布山县,郁林郡所治。”北宋欧阳忞编著的《舆地广记》:“桂平县,本汉布山县地,郁林郡所治也。”后历代都有同样的考证或记述。包括郭沫若等学者也认为布山在桂平。
“桂平派”的理由还有:桂平地理位置攻守兼备、水陆便利;广西简称“桂”源于桂平;“布山”在壮语中是“泉山”,而有古泉的桂平西山当仁不让;桂平也曾出土汉代墓葬、窑址、建筑遗物等。
然而,1976年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布字铭文的器物,首次证实了传说2000多年的布山确实存在。“布山在贵港”的呼声渐高。贵港汉墓的规格之高、器物之丰,强力证明了此地在秦末汉初的繁盛。有学者认为,这些高官巨贾的墓葬,如果附近没有郡县设置,简直是不可能的。
但是,贵港光有墓葬而无城址,还无法确证布山所在。广西几代考古工作者一直在桂平、贵港两地不懈探寻,期待能有蛛丝马迹终结这百年争论。
直至2008年,贵港港北区政府旧址开挖地基,露出的汉瓦让在场考古工作者欣喜若狂。这可是贵港除汉代墓葬外首次发现汉代建筑构件,多年来苦苦追寻的汉代城址终于有了线索。随后相继发现的汉代瓦当、城壕、柱洞,更加印证了汉城的存在。尤其是瓦当与广州南越国宫苑遗址的出土物基本相同,表明贵城遗址的年代与秦末汉初的南越国大致相当。这为郡治位置提供了确凿实证。此外还出土了东汉、两晋南朝、唐宋的建材,表明此地是建城设署的“风水宝地”,代代相传未曾间断。
如果郡治布山一直在贵港,为何历代文献会有在桂平之说呢?有学者认为,上述唐代文献中的“所治”,并不是指“治所”在桂平,而是指桂平在布山的管辖范围内而已。由于后世文献对“所治”和“治所”的误读,才出现了布山之争。
贵城遗址的发掘,似乎为布山之争画上了句号,但布山是否在桂平和贵港之间发生过迁移,贵港出土的“零陵郡”瓦又作何解释?还有不少疑团笼罩在布山古城周围,等待后续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去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