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4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两粤宗师郑献甫——广西第一个注疏四书五经的壮族学者和思想家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00:0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ICer2008322345.jp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ea4201008nyl.html     
 

【两粤宗师郑献甫】

——广西第一个注疏四书五经的壮族学者和思想家

 

象州,是一个拥有两千一百多年建置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2003年12月7日至9日,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共象州县委、象州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历史文化名人郑献研讨会在象州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界、教育界、史学界、哲学界的有关专家及郑氏族人共120人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郑献甫(1801——1872),广西象州寺村镇白石村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集经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诗人于一身的文化名人。原名存,字献,别字小谷,成名后自号识字耕田夫、草衣山人。道光十五年,中进,任刑部江苏、云南司主事,居官十四个月便辞官回乡,在教学与著述中终其一生。

 

郑氏家族为书香世家,其远祖为东汉经学家郑玄,郑氏一门代有科名。郑献毕生致力于著书教学,著作甚丰,李满园。他先后主讲广西德胜书院、庆江书院、广西洛江书院、象台书院、桂林榕湖书院、秀峰书院、广州越华书院、顺德凤山书院等两广各大书院,为两广的文化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郑献甫一生著述宏丰,计有经学、文学、政治、诗歌著作100多万字,是一笔巨大而珍贵的文化财富。主要有经学著作《愚一录》、《四书翼注》,文学著作《补学轩文集》、《补学轩文集外编》、《补学轩文集续刻》、《补学轩诗集》、《补学轩诗集外编》、《补学轩诗集续刻》等,流传于世的诗歌达23卷3000余首,被誉为“岭南才子”与“两粤宗师”,当之无愧。

 

作为教育家,郑献甫在多年教育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式方法。如何看待治学育人,郑献甫说:教育感化为孔孟思想之中心,我纵然功名不就,而将知识、伦理、道德授人,是一大乐事。

 

金陵广东学政伍实生与郑献有过一段有趣的对话。问:你是采用什么方法读书的?答曰:强记。问:书读一遍,或书读十遍,或书读百遍,体会一样吗?答曰:不一样。读一遍味同嚼蜡,读十遍苦中有苦,读百遍苦尽甘来。这一问一答,实在精妙!正符合常言所谓“书读万遍,其意自现”的道理。

 

“博而考之则为经,精而研之即为理”、“理既全具于收,亦将发挥于事”。这是郑献甫对治学与实践运用的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知识要博学,学习要循序渐进,理论需结合实际,功在刻苦后,門科多兼容”。郑献甫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培养目标上的丰富理论和实践成果,至今都具有非常宝贵的现实意义,为我国教育史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田园之事当传子,文学之事当传贤,余常持此论矣!”郑献甫非常讲究因材施教,其教学方法要求:《十三经》即不能全熟必须全读;《十七史》即不能尽记必须尽览;书则纯者如《荀子》、《扬子》、《文中子》,驳者如《老子》、《庄子》、《韩非子》及《吕览》、《淮南》、《风俗通》、《白虎通》、《说苑新序》皆须涉猎以资学识。文则贾、董、枚、马下至“八大家”;诗则韩、杜、苏、陆上至“十九首”必须博习以为法式;“说部”则王厚斋之《困学记闻》,洪容斋之《随笔五笔》,王野客之《野客从书》亦需游历以广见闻。

 

其教学顺序为:初学为始基,先授以“千字文”或急就章;次授以《尔雅》、《毛诗》取其互明而句短又易于上口;又次授以《孝经》、《礼记》取其相近而事切又易于讲解……然后进以《四书》、进以《群经》,授读有序,讲解有方,自然次第可贯。郑献甫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作为文学理论家,郑献甫的文学理论力反门户之见。“道无所谓统也,道有统,其始于明人所辑宋《五子》书乎?文无所谓派也,文有派,其始于明人所选‘唐宋八家’文乎?然皆门户之私也,非心里之公也。”诗论则反对分唐界宋,不薄宋诗同样也推崇唐诗:“分唐界宋各护其短,党同伐异非求其工。”他对明前后“七子”的批判最力,认为他们主张复古,专门模仿古人而不创新,作诗千篇一律,好像优孟衣冠一样叫人望而生厌。

 

“燕剪掠波春雨重,鹃声啼树暮云寒。”作为诗人,郑献甫诗歌创作无意去追求个人风格,但却能自成一家。他谙熟经史,博览群书,注重自身道德文学修养。他告诫后人:人果书卷富足、笔力奇高,即不为文而文固在;性天淳和、心地清妙,即不为诗而诗固在。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诗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意境深远,格调高雅。林肇元评价他的诗作“其韵清越,其格苍老,要皆出于自然。不事规仿,故能卓然成家。”

 

在文坛上,郑献甫主要是以诗人现身的。他的诗歌创作数量多、题材广,才气纵横,风骨高峻,在近代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他在其他学术领域的建树,往往被其文学方面的成就和名声所奄,不为世人所知所重。其实郑献甫毕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经学研究方面,充分显示了他作为近代思想家的哲学智慧和人生感悟,洋溢着浓厚的人文理性精神。

 

郑献甫除了作诗,还写下了大量的文章,文集40卷及地方志《象州志》4卷传世。其中,郑献甫研究经学的著作《四书翼注论文》和《愚一录》共24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充分体现了郑献甫是一位才、学、识俱佳的文化名人。他博闻强记,因而精通经史,对中国儒家传统经典领会至深,并能融会贯通。他将經过前人训解注释已经广为流行的经学著作《十三经》进行校勘,进行了严密的考订,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写下了大量的批眉,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十三经注校勘记》,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后人进一步研究这部经学著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

 

除经学著作外,郑献甫留下的《补学轩文集》,收录了他在各个时期写下的各类文章,包括书札、辨议、述传、序跋、寿言、哀词、碑记、墓志铭等,内容驳杂,不乏精辟之论。今天,我们仍可以从郑献甫留下的关于象州书院、象州县城南北门楼、孔庙、甘王庙、雷山寺、花婆庙、瑶光楼、云溪寺、西笑亭、热水泉等碑记、铭文的记载,历历在目地穿越历史时空,窥视到象州历史上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及其历史沿革……

 

郑献甫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教育家,更是一位经学家、思想家,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

 

作为具有哲学智慧的经学家、思想家,郑献甫的哲学思想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其中尤以高扬主体意识与彰显创新精神最为突出和鲜明,从他曾经撰写过的若干篇论文,诸如《二教论》、《人性物性论》等,则可略见一斑。其诗歌和散文也颇多蕴涵宇宙人生哲理,对于生命智慧特别是人生哲学,多有洞悉之见,超群拔俗,不同凡响。他的哲学思想,个性突出,特色鲜明,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超越意义,至今人们仍能从中获得某些智慧与启迪。故此,称郑献甫为“哲理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经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经学,即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一门艺术。郑献甫研究经学秉承顾炎武、章学诚等人经世致用的政学风格,提倡实学实用,主张治学与国计民生、民族兴亡相结合,反对空谈心性理气的宋明理学。郑氏订经史,注重文献和史料,反对空谈义理,因而在经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写下了60多万字的经学研究著作《愚一录》和《四书翼注论文》,被《中国历史人物辞典》称为“经学家”。

 

作为经学家和思想家,郑献甫极力反对膜拜宗教神灵和外界权威,主张挺立人的主体意识,尊重人的自我存在、生命价值和个性发展。他的思想和观点,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正统儒学的藩篱,表现出某种离经叛道的倾向,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沉重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他对于转型时期文化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他的观点,甚至启发和影响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由于郑献甫在经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把他和顾炎武、黄宗羲等大师列在“治事学家”一门,可见其在经学界的地位之高。

 

郑献甫不愧是19世纪卓有成就的壮族学者和思想家。他一生的大部分岁月,是在教学和写作中度过的。他尽心尽力教书育人,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广西乃至岭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撰写的许多作品,涉及文学、经学、小学、哲学诸多学科领域,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872年,72岁高龄的郑献甫不甘寂寞,又赴桂林主讲孝廉书院,当年病逝于讲坛上。出殡那天,万人空巷,其灵柩护送回乡,葬于氺站村背。史料称其为“百众扶归”,情景甚为壮观感人。朝庭诰封“中宪大夫”,一代“岭南才子”、“两粤宗师”自此与象州山川共存。

 

为纪念其风范,激励后人,象州百姓将郑献甫牌位供祀于象州孔庙“乡贤祠”,有关他的传闻、轶事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广泛流传民间,长盛不衰。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和时代条件局限,郑献甫纵有一腔抱负,终不得施展。但他贯穿于全部诗文中的爱国、爱乡、爱民的积极思想,仍是19世纪中国珍贵的思想遗产,为今天的中国,为广西立下了一座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丰碑!

 

【后记】与会专家围绕两个主题:一是郑献甫的历史贡献;二是如何开发利用好郑献甫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了十分热烈的讨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作为历史文化名人,郑献甫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好好发掘研究;郑献甫拥有丰富的教育实践与教学经验,学习和借鉴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古为今用,有助于继承尊师重教、爱读书、重实践的良好风气,振兴教育事业;学习和研究郑献甫的诗文和经学著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发掘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和思想宝库,并从中学习郑献甫热爱生活、热爱家乡、追求光明、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操和难能可贵的治学精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11-9-9 15:03:00 |只看该作者
由于历史和时代条件局限,郑献甫纵有一腔抱负,终不得施展。但他贯穿于全部诗文中的爱国、爱乡、爱民的积极思想,仍是19世纪中国珍贵的思想遗产,为今天的中国,为广西立下了一座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丰碑!敬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3:03 , Processed in 0.18862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