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布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0000000

[复制链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21#
发表于 2011-9-24 15:40:00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是番禺早于其它地方先被秦军占领了,并不能作为支持番禺城为楚人始建的证据.

佗在秦平定六国前就来岭南定居,最有可能是逃避中原战乱来的,或者来做生意的,掮客之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4 15:43:0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22#
发表于 2011-9-24 16:0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4 14:19:08的发言:

★ 陈侃言著《史识梧州》选录 ★


苍梧稻作文化与广州五羊城来历




陈侃言


远古的方国

上古,史家一般是指先秦以前的时代,大致是三皇五帝、夏商周至春秋战国这段漫长的远古岁月。

据国家考古发现,苍梧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浔江、桂江两岸已有人类居住,考古学者在梧州浔江北岸山坡发现十多个石器遗址;在龙华牛粪冲、挂榜山、金鸡蛋山、蜈蚣山、高旺村、人和、夏郢等也也发现众多的打制石器、石核石器、石斧和夹砂粗陶片。这些考古发现,说明苍梧之野史前以来就有原居地土著居民,从森林走出江河岸边的台地生活,脱离原始形态,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陶器时代发展著自已的文化和文明。

从苍梧周边的百越地区也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文化,如广东的马坝人,广西的柳江人等。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这些土著的原始居民创造了一种文化——几何印纹陶文化,这种文化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自成一个体系。这种文化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和南方地区,有些地区已经找到它的发展序列。这些有物证出土的地区与文献记载百越分布的范围,是相符合的。考古学界一般认为这种文化是古越族创造的。因此,越族是我国东南和南方地区土生土长的民族。及至春秋战国,苍梧社会有了更大的发展,在大塘、塘源、富民坊出土的大铜鼎、铜矛、米字纹陶器、陶瓷等都是那时苍梧人的产品和用具。

华夏文化版图中,五岭以南的苍梧,是南越百蛮中的一支,由众多的氏族组成,形成一个小部落联盟,用现代人类文化学的观点,其时的苍梧巳成为一个前国家形式的方国了,它已不是单一种姓的氏族社会。《越史丛考》说“仓吾为国,已早见于周也”在西周时,已作为一个方国向周王朝进贡当地出产的方物,如翡翠等,《逸周书.王会解》就有“仓吾翡翠”的记载。郭沫若考证,周代青铜器铭文中已有“仓吾”一词。


楚越的融合

春秋战国时代,东周的封爵熊通趁王室衰微时机,自立楚国称王,此后楚国日益强大,开疆拓土,楚国在楚悼王时,实行吴起变法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礼记.注》云苍梧于周(为)南越之地,楚吴起南并蛮越,遂有苍梧 楚成王时: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及至战国时的说客苏秦向楚威王献策曰: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地方五千余里(见《史记.列传第九》)此时的楚国比春秋时楚成王的千余里还多了几倍。

楚国与南越的苍梧确实有过多次战争,楚越边界不断向南推进,苍梧因此属楚已成史实,但这种归属,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归属和认同,其实苍梧仍保持相当的独立,楚国从来未向苍梧国派出官屬,更没有“把支部建在连上”,显然苍梧只是成为强楚的盟国罢了。楚国的都城叫郢,又称郢都。今梧州市北郊,有个自古就称“夏郢”的古镇,这大概就是苍梧屬楚的胎记吧。

当然,苍梧古国并不是铁桶一个,在漫长的上古岁月,由于生存发展和战争,华夏大地的各氏族、部落从未停止过迁徒和移民,有迁移就有交流、融合。苍梧自古就是民族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大驿站。


司马迁《史记》云:“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生熊绎”。

请注意“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这句话。就是说,彭祖的后裔到穴熊就衰落式微了,有的留在中原,有的流落蛮夷百越之地,不能记其世系了。所以那位开国的楚武王熊通就自称:“吾蛮夷也!”

原来,楚的祖先曾流落到蛮越之地与越人融合,成了蛮夷一族了。苍梧就在百越的中心地带,苍梧氏族的先人自然会与楚先人融合为有血缘关系的姻亲。

《史记》所说的季连后人,这里姑且称之为“季连部落”。季连部落一度与羌部落大规模联姻。羌部落以牧羊为主业,在甲骨文时代,“羌”乃是“羊”的变体字;母系氏族遗风使然,季连部落产生了部落的“共姓”———芈(芊)。以羊为图腾的季连部落中,有两个主要氏族。其中一个姓氏为熊。另一个姓氏为罗,盖因该氏族以网罗鸟雀为主业;罗氏族的发源地即今天的河南省罗山县。



数百年后,“武王伐纣”,季连部落积极参与,得到奖赏,熊、罗两个氏族的首领均被周天子封为子爵。熊的封地在湖北荆州,称楚国;罗的封地在湖北房县,称罗国。春秋后期,楚国渐强,不断兼并邻国。公元前690年,楚灭罗。


苍梧稻作文化与羊城传说

罗氏族被逼经湖南远徙至两广交界处,跟当地的“瓯骆越人”也就是当时的苍梧人,在一定程度上联姻相融合。罗氏人的到来并与苍梧人的融合(顾颉刚说:“南方的许多小种族都为楚所合并……..但南蛮的大部份是被楚所同化的”见顾著《中国史学入门》),并在浔江盆地定居下来。考古发现贵港出土有羊角形的青铜器,有明显楚文化的特征。如图:



这融合的结果是从中原带来了更适合岭南气候的稻作文化,使苍梧的生产方式由渔猎向稻作种植业转变。

罗氏族人辗转迁徙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片可供复国的避世桃源,在苍梧居留一段岁月之后,再沿西江徙至其出海口的番禺一带;随罗氏族人东徙的一部份苍梧人也到了番禺,就也把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传播给番禺地区的土著了。



番禺土著乃是百越人的一支,仍处在落后的渔猎时期,固然不会稻作,更没有文字,番禺之命名,即是罗氏人为之取为:pan-yu。若用汉字标识,大可以译为“盼玉”,何以偏偏译作“番禺”?

以象形性的甲骨文为依据破解,“番”字可以解拆成三个部分———上层的“丿”形,表意野兽的头;中层的“米”形,表意野兽的足印;下层的“田”形,表意为捕捉野兽的陷阱。把pan标记为番,乃视南越的番禺土著为被捕获的野兽!再看“禺”字,上层的“田”形也是陷阱,下层部份《辞源》释义为“兽足踏地”,而“禺”字的整体含义,居然是象形的猩猩,原始人也!

如此这般嘲弄南越土著,极可能是文明程度颇高的罗氏族人给出的刻薄点子。

岭南地区这水稻栽培技术之起源就在苍梧国之郁江区域------贵港、桂平,而西传至越南、缅甸、泰国,东至广东省中部。戏剧性的是,广州(番禺)的“五羊城”之传说和得名,竟是因苍梧稻作文化东传而酿成的。

传说五位仙人骑五色羊,给番禺人献上五茎稻穗,留下五只石羊,飘然离去。史传确实如此,以羊为图腾的罗氏人,待番禺人学会水稻耕作后,又继续迁徒,如仙踪飘渺,飘然而别,寻觅他们复国的避世桃园去了。

广州五羊城的得名与传说,与苍梧文化有着如此奇妙的渊源,这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在苍梧的一大佐证。
2009.6.4于西门阁

这可以做为战国时期,楚国向岭南开拓,建立据点的一个注脚,番禺的城池建设很可能是楚人所为

陈侃言
侃言,确实很能侃,很能言,,,,

从中原带来稻作文化?真是搞笑!仓吾境内的湖南道县玉蟾遗址里发现目前最早的人工稻谷遗存!

中原地区的贾湖稻作文化来自湖南彭头山文化的北上。

作者自己也不能肯定广州最早为楚人建立,而是根据一些传说野史的胡乱推测而已!

jhcs.gif

早期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均来自南方,其中的二次葬习俗,为百越先民创造的有力证据之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4 16:29:3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23#
发表于 2011-9-26 08:25: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24#
发表于 2011-9-26 08:36: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25#
发表于 2011-9-26 08:37: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26#
发表于 2011-9-26 08:39: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27#
发表于 2011-11-4 11:0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8 8:35:00的发言:
“二次葬不能作为百越族群的判断标志,其起源也不在百越

百越先民”

要讨论百越的族属特征,请另开新帖,本帖讨论广州的历史

不要这么牛!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2

听众

6193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11-28
注册时间
2010-9-17
28#
发表于 2011-11-7 09:51:00 |只看该作者
俺看热闹,俺不懂历史.

Vaizlwg mbouj rox lau guk, Bouxnuk mbouj rox byajrae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29#
发表于 2011-9-28 08:35: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30#
发表于 2011-9-26 16:44: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31#
发表于 2011-9-26 16:44: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32#
发表于 2011-9-26 16:52: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3#
发表于 2011-9-26 17:3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16:44:06的发言:

“记住,是百越先民.基因标记为01-M119.早期活动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后来受到上游华夏人群的入侵,一部分北上,参与北上少数民族的形成,带去二次葬习俗,一部分南下成为百越,继续东进的成为台湾少数民族,后又南下太平洋岛屿,成为马来人祖先之一,,,这在考古学和分子人类学上的研究是相吻合的.”

你在讲故事吗,越人没那么多祖宗,二次葬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原始部族中广泛存在,印第安人中也有,根本不能作为越人的特有习俗

至少华夏族群没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4#
发表于 2011-9-26 17:3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16:44:50的发言:

但是,在汉民族礼制思想的统治下,挖祖坟、拾骸骨,一而再、甚至再而三的丧葬习俗显然与所宣扬的孝道格格不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5#
发表于 2011-9-26 17:3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16:52:45的发言:
二次葬不能作为百越族群的判断标志,其起源也不在百越

百越先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6#
发表于 2011-9-26 10:40: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8:25:53的发言:

“早期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均来自南方,其中的二次葬习俗,为百越先民创造的有力证据之一。”

一个曾在黄河流域生活过的部族,民族记忆中却没有一点北方印记(这一点不同于苗族,人家的传说中有完整的从北方南迁的记录和原因,对小米这种中国北方曾经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有记忆),那米睁眼说瞎话到一定程度了。

你不看回帖的?

早就回复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7#
发表于 2011-9-26 10:43: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8:36:53的发言:

http://wenku.baidu.com/view/601522dba58da0116c17493e.html

这是关于二次葬的论文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0 15:57:5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0 12:54:52的发言:

二次葬,是典型的百越习俗,百越人群基因标记为01-M119混合一定的02a-M95.

约出现于七八千年前,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发现。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早中期,就盛行二次葬。河南贾湖遗址除此俗外,还发现了人工稻谷遗存。这些都为越人专利。

约五六千年前,西北一带的汉藏人群东进扩张,战败的百越人群一部分向北迁徙,把此俗带入东北一带;另一部分向南迁徙,就是后来的百越(后来退缩到西南一带,留下的汉化)。向台湾及太平洋岛屿迁徙的成为南岛语人群祖先,他们既有此俗。

汉藏人群是没有二次葬风俗的,他们占领黄河流域后,此俗也随之消失。之后他们创造了龙山文化,,,,

今天,凡持此俗者,皆为百越后裔。

比如客家人,广府人,,,,,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和考古学上的发现是完全吻合的。

http://wenku.baidu.com/view/601522dba58da0116c17493e.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0 13:02:53编辑过]

应该还有荆蛮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2 18:43:1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2 18:38:48的发言:
你看看你的论述,从仰韶、大汶口、龙山再到河姆渡、良渚,你给百越找的爹可真多,都是各有特色的爹。河姆渡、良渚还有可能,黄河流域那几个文化,和你们差别太大

是吗?

你们有仰韶、大汶口的二次葬吗?

http://wenku.baidu.com/view/601522dba58da0116c17493e.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2 18:43:41编辑过]

我早在20号就给出"二次葬"的文章了,原来你没看,只自顾自说?现在才引来给我看?真是搞笑!

祥林嫂后继有人啊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6 10:47: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8#
发表于 2011-9-26 10:54: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8:39:03的发言:
二次葬根本不能作为百越族群特有的习俗,该习俗广泛存在于环太平洋地区的原始部族中

记住,是百越先民.基因标记为01-M119.早期活动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后来受到上游华夏人群的入侵,一部分北上,参与北上少数民族的形成,带去二次葬习俗,一部分南下成为百越,继续东进的成为台湾少数民族,后又南下太平洋岛屿,成为马来人祖先之一,,,这在考古学和分子人类学上的研究是相吻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9#
发表于 2011-9-26 10:5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8:37:11的发言:

即在人死后先放置一个地方,或是用土掩埋,待尸体腐烂以后,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次埋葬。

又称迁葬。原始社会的一种葬俗。即在人死后先放置一个地方,或是用土掩埋,待尸体腐烂以后,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次埋葬。

其特征是:死者过世后,其家人会先将尸体草草掩埋,待一段时间后(两年到十年不等),尸体腐烂殆尽,拣拾遗骸残骨,用茶油白酒洗净后按人体结构屈体放入陶瓮,另外找片风水宝地建坟墓埋葬。这种专门用来盛尸骨的陶瓮,有些地方称之为“金罂”;二次葬拣骨的过程也相应的被叫做“拣金”。

二次葬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据考古发现,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土了几座二次葬的坟茔。此葬俗在一些少数民族流传至今,如东鄂温克赫哲族等,南方的瑶族畲族、壮族等。

但是,在汉民族礼制思想的统治下,挖祖坟、拾骸骨,一而再、甚至再而三的丧葬习俗显然与所宣扬的孝道格格不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40#
发表于 2012-2-15 11:16: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4-28 13:26 , Processed in 0.157248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