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柑蚁
架田图解
无土栽培:架田
虽然葑田是“水上农田”,但毕竟不能脱离土壤而存在。不过在岭南先民开始广泛利用葑田之前,同样依托广阔的水面开发出一种真正的“无土栽培”技术。这就是《草木状》中记载的“架田”。它用芦苇或竹篾编成,中间做出小孔,不需铺泥,用来种植蕹——也就是空心菜等蔬菜。将种子种在架田上,“则如萍根浮水面,及长,茎叶皆出苇筏孔中,随水上下”。这种方式在之后的岭南农业生产中长期广泛地使用,直到清末,广州小北门外一带的“蕹塘”,采用的仍是这种无土栽培方法。
生态农业
黄柑蚁防蠹:
早过西方一千几年
晋代嵇含在其名著《草木状》中曾经记载“交趾(越南)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并且将这种蚁放养在柑桔树上以防治“群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生物防治、以虫治虫的记载。这种方法在以后岭南的柑桔生产中一直采用,比如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南宋的《鸡肋编》中都有记载,清初《岭南新语.虫语》中还详细描述了使用方法,即连窠买“山中大蚁”置树头,用藤竹作为蚁桥连通各树,使大蚁能顺利往来于各株柑桔,寻食柑桔害虫。这种方法在柑桔、柠檬的种植中广泛使用。据考证,这种大蚁就是能捕食棱蝽等20多种柑桔害虫、目前仍在大陆东南沿海柑桔园中普遍使用的“黄蚁”,又名黄柑蚁。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直到19世纪才有类似的记录,比我们晚了1000多年。
鲩鱼防治杂草:
岭南历史首创
同样是在唐代,岭南先民发明了利用鲩鱼将荒草吃尽使荒地变熟田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使养鱼和改良土壤一举两得,而且是世界历史上利用生物防治杂草的首创。
烟骨防治稻螟虫:
清代粤人首用
到了清代,随着烟草的传入,作为最早种植烟草的地区之一的岭南农民们,也率先发现了应用烟骨或烟叶的下脚料防治稻螟虫等害虫的方法。例如在乾隆时期的《嘉应州志》中记载:“烟草取其筋骨舂末,杂石灰散布禾苗,杀虫兼滋润苗根。近则以生烟草杵烂,置田中,效捷而功更省。所以州人种烟草者益众”。这也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清代烟草种植业兴起的原因。白话俗语中有“塞烟骨”一词,意指先投入,希望日后得利。词源就是从这里来的。
从宋元开始的围海造陆
与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荷兰人“向海洋要地”的壮举相比,岭南先民从宋元时期便逐步开始的“造陆”过程年代更久远。所谓“沙田”,就是由河流上游夹带来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农用土地。这种淤积常常被人为地通过堤围等方式加速。在先民的描绘中,这一海中造田的过程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一个阶段是“鱼游”。这时江河带下的泥沙沉积离水面约2~3米,极适于鱼群活动,故名。
第二个阶段是“橹迫”。这时水下沙坦距低潮时的水面已经升高到1~2米,俗语称作“水坦”,小船撑舟可以触及淤泥,而且水已经浅到船橹可以触泥,摇橹困难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鹤立”。这时若遇低潮,沙坦已经可以露出水面,人们可以蹬板滑行,俗称“白坦”,但涨潮时仍被淹没,鹤之类的水鸟可以在上面自由觅食。
第四个阶段是“草埗”。此时沙坦逐渐露出水面,野生的秋茄、老鼠簕等喜湿植物可以在上面生长,也可以人工种植芦荻、咸水草等于其上,称为草坦。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围田”。这个阶段的草坦逐渐淤高,泥土日益坚实,渐渐可以经常露出水面,只是在涨潮之时才有浅层薄水。这个时候就可以试种耐咸的虾稻,进行人工拍围,开垦利用,最终造成沙田。
沙田的自然发育是个缓慢而有选择的过程,且只有在海湾回流处、河岸两边、沿海岛屿背风浪处等地域容易淤积成田。但先民们通过围堤、打桩、抛石、种草等方式大大加速了淤积的过程,成田的速度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快。例如清代道光十八至二十九年(1838-1849)间,番禺万顷沙每年沙田拓展不过12顷,到光绪十八年(1892),整个万顷沙围田已达4000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