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疑似针灸用具的禽骨 青铜扣饰纹饰
新发现意义重大 首先,金莲山古滇墓群在云南省同时期墓葬中规模最大。其范围之广、墓葬之密集、历史跨度之大,在亚洲亦属罕见。从斧、剑、戈等出土文物的形制分析,有专家认为,墓葬年代上下限可初步定在战国至东汉,几乎涵盖了滇青铜文化的主要发展阶段,为研究滇青铜文化的发展、繁荣和最终走向衰退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其次,首次系统而全面地提示了反映有关叠肢葬、二次葬、杀殉等独特葬俗。金莲山墓葬群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在于完整地保存了大规模的能够反映有关叠肢葬、二次葬、殉葬、解肢葬等鲜为人知的丧葬制度的文化遗存。 金莲山墓葬群所反映的葬俗是复杂多样的,并且如此大规模的、几乎整齐划一的具有特殊葬俗的墓葬群在云南省属首次发现。这一发现一方面大大超出了人们以往对滇青铜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无疑为体质人类学、基因分析等科研手段提供了珍贵的人体骨骼标本,从而为滇青铜文化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在滇青铜文化分布区域内出现如此规模的具有特殊葬俗的墓葬文化遗存,似乎也预示着滇青铜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到金莲山墓葬时期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崭新的、以家族或更小血缘关系为单位的社会阶层已经崛起。因此之故,金莲山古滇墓群在探讨有关滇青铜文化最终走向等重大学术问题方面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次,首次发现了青铜锄、青铜铲等明器。明器是专供殉葬用的实物模型。中原地区在汉代已经十分盛行明器,多为陶制。用模型代替实物,表明古滇文明中的青铜农具变得非常珍贵,农业生产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很有可能为整个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奠定了特定的经济基础。 另外,金莲山古滇墓群随葬品主要包括青铜器、陶器、铁器、铜铁合制器、石器、玉器、木器、骨器及玛瑙和绿松石制品等,从器物形制、纹饰、随葬器物组合及墓葬形制等方面初步分析,该墓群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晚期至东汉时期,具有明显的滇青铜文化特征。
整理研究亮点频现 在对出土文物作了系统清理后,杨杰告诉记者,一些新发现的文物让人惊喜,比如,疑似针灸用具,目前能够确认的是滇文化考古所发现的最细的金属丝,最细的一根直径仅0.2毫米,较汉代河北满城中山国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针具更为精细。如果真被证实是针灸用具,那么,东亚针灸的历史将往前推进。 另外,在修复以后,部分器物上所发现的虾子、朱雀、变形的蛇(龙)等图案在滇文化考古中尚属首次。 据杨杰介绍,在本次出土的文物中,有相当数量的小底窄口的陶器,他们初步的结论是,这种形制的文化可能与在百濮人有关。关于滇人的来源,今后将采用科学的手段对那些人体骨架进行DNA采样,并与如今全省的少数民族个体进行比对,争取有更进一步的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