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澳门消息 特派记者夏杨报道:一个4000年前的玉石作坊重见天日———这个考古界的罕见发现,就位于珠江口!昨日,由国学大师饶宗颐担纲顾问的澳门黑沙遗址发掘联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这一惊人发现。
黑沙遗址位于澳门黑沙公园内。其文化遗存揭示了4000年前的史前人类在珠江口一带居住、生活的情况。澳门作为近代东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人们一直觉得,历史也就400年。这次发现,证明了珠江口区域文明史也同样源远流长。
国学大师“指导”遗址发掘
黑沙遗址靠近海岸,古代就是海边沙滩。该遗址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发现,1995年曾发掘过30平方米,出土一些玉石料和饰物半成品。虽然收获有限,但却告诉考古工作者一些信息:下面是个玉文化遗址。
去年11月到12月,澳门艺术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联手,再次对黑沙遗址展开发掘。国学大师饶宗颐亲自担当顾问,给这次发掘提供学术指导。
这次发掘在1995年30平方米的基础上,又发掘了124平方米。发现三个连在一起的房址。另据考古探测,这一带房址分布的密度相当大,是一处古村落遗址。将来还有望再次大规模发掘,对这个古村开展整体研究。
海滩古房址惊现玉石作坊
其中一处房址最引人注目。在考古探沟G3和邻近的G3A中,房址内出土了陶片、石器、炭粒等人类活动遗存。经北京大学碳14测年技术测定,距今已有4000多年!
在同一文化层中,出土大量石英、水晶材料和饰物半成品,多达100多件;还有作为工具的石锤、琢磨器砾石等。加上1995年发掘时出土的石英环、玦等玉器残件,有如此大量集中的玉石器出土,不可能是生产自用的。考古学者推断,这是一个史前时代的玉石作坊!
东亚玉文化源远流长,出土玉器的远古遗址很多,但未见过这种玉石作坊。同一历史时期在粤北有玉器出土,但不知来自何处制作。
罕见玉窖层层面纱仍神秘
黑沙遗址中还发掘出一个玉石窖藏,所藏玉料数量惊人,在探方3A中发现的3号灰坑,集中出土大量石英、水晶材料和饰物制品,数量多达78件。此次发掘的领队、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指出,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这种位于玉石作坊内的窖藏遗址,在环珠江口以及整个大陆都极为罕见。
邓聪教授还透露,这个玉石窖藏,直到目前还有很多待解之谜。首先,这么多的玉石料集中出现在一个椭圆形灰坑中,怎么解释?并且其中几块较大的水晶、石英材料,都是自然裂片,未经任何人为打击。这又是为什么?
考古学者分析,利用加热的方式使水晶更透明,这种做法自古就有。而加热后,再泼水急速冷却,会使石材自然迸裂。黑沙先民是否已经掌握了这种方式借以分裂玉材?这在目前考古发掘中,尚未见到类似情况。
诸多疑问,有待考古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揭开。
出土史前“高科技金刚钻”
黑沙遗址发掘中,还出土了一件令国学大师饶宗颐倍感兴趣的古代制玉工具部件。就是旋转机械辘轳承轴器!
这件石器磨制品中部呈圆柱形,两端磨细如陀螺。据推断,古人使用时,应由竹木器套住一端,装在机械上带动它旋转,再加上硬度较大的石英砂,用来磨制玉器或切割玉料。该器件两端已被磨出了玻璃光泽,显然多次被使用过。1995年该遗址发掘中出土的环状玉器半成品上,就有被类似器械磨制过的痕迹。
“这是一种相当先进的玉器制作工具!”邓聪教授推断,早在4000多年前,黑沙居民已经掌握了使用机械转盘穿孔的“高科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种承轴器,早在该遗址1995年的发掘中就出土过一个。这次出土的这个较大,更精美。
饶宗颐先生去年底到黑沙遗址考察时,对这个重要发现物很感兴趣,俯身观察了很久。考古学者分析,这种专业制玉工具的出土,表明珠江口一带的先民,在遥远的古代,已经不仅用玉,还从事玉器制作。在古代,岭南玉文化已经不输蚀于中原玉文化!
澳门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F1房址进行测量 本报记者朱文海 摄
考古发掘出研磨用的砺石
考古新发现的两件辘轳承轴器
邓聪教授介绍新出土的承轴器
(志彬/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