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些资料:
刘宜善《连语之研究》:……“罗锅、驼背、佝偻”,这组连语都因人体脊柱弯曲而得名。“驼背”已进入通语,而“罗锅”、“佝偻”则作为方言词流行于北方方言区。考其来源,各有不同。人的脊柱弯曲,其状如骆驼脊背者,自然可以以“驼背”名之。能以骆驼之背命脊背弯曲者,定是见过骆驼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人们对骆驼脊背的联想。唐柳宗元有《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文中写郭橐驼“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而且“其乡在长安西”。“橐驼”即“骆驼”的音转。郭橐驼的乡里人自然见过骆驼,他们根据他“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鸵者”的特征,便以“橐鸵”名之。这是以事物的形态给脊柱弯曲者命名的。人的脊背隆起谓“佝偻”。《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成玄英疏:“佝偻,老人曲腰之貌。”佝偻,《左传》作“偻句”。“偻句”为“佝偻”倒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会窃其宝偻句。”朱彬《经传考证》曰:“偻句,龟也。”龟的脊背也隆起;因此龟也可以以“偻句”名之。“偻句”音转为如今的“罗锅”。(摘自 http://www.csscipaper.com/linguistics/yuyanwenzixuegailun/115549.html )
衡阳县岣嵝峰简介:……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岣嵝峰本南岳之别名也”。岣嵝峰是衡山七十二峰之一,雄峙于县境的东陲,海拔951.5米,跨神皇、岣嵝峰两个公社。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记载:“嫘祖峰稍西,一峰亚之,望若俯背,故名佝偻”。人们以为“佝偻”二字意义不佳,便把“佝偻”改称为“岣嵝”。今沿用之。……相传岣嵝峰,叫勾头峰。大禹治水受挫,登岣嵝峰访仙求神,遇一仙翁,得金简玉牒之书。大禹治水功成,感动了仙翁。仙翁鸣掌一击,岣嵝峰再也不上长了,自此勾了头,他们便后来称勾头峰为岣嵝峰了。(摘自 http://www.hydjnet.gov.cn/xzw/News_View.asp?NewsID=442 )
如此说来,岣嵝即佝偻,佝偻即勾头,勾头俯背成驼背。我家乡话中,勾头说法为gaeu laeuj,发音近似“佝偻”。
刚查了湖南衡阳县岣嵝峰的地图和照片,山体确如驼背,亦如匏瓜或葫芦。广西勾漏山跨北流、容县、岑溪三县市,总体形状不好把握,似乎也像匏瓜或葫芦。广西北流市勾漏洞所在的山,从远处(北流江边)看则比较像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