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广西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不仅今人有兴趣,在南宋时也是外省的热门话题。南宋偏安江南,广西变成派官、经商的重要门户,士子官商都想了解此地。曾在广西为官6年的周去非归乡后,就因为穷于酬答那些打听岭南情况的访客,从而写出一部《岭外代答》。这部书稿不但为宋人“解渴”,还成为后世研究广西地方史、宋代海外交通及亚非古国的珍贵文献。
赴桂任职六年
周去非,字直夫,浙东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他29岁时中进士。生平事迹已难详考。其好友楼钥在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为他写了祭文,说他年寿“数五十五”,由此可推知周去非生卒年为1134~1189年。
周去非是宋徽宗宣和初年大儒周行己的族孙,家境优裕。他和几个兄弟都由大哥周鼎臣培养成才,不过他的仕途并不顺畅,中进士后,只派了“诸州司户簿尉”之类的小官。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周去非赴广西任钦州教授。“教授”是宋代的地方教职官,州里的教授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教育局长。第二年他回乡丁忧,他的好友、新任广西最高军政长官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范成大,还写了一首《送周直夫教授归永嘉》的诗赠别他。
乾道九年,周去非到静江府属下的县任县尉。《岭外代答》自序所谓“试尉桂林”。范成大有时叫周去帅府议事,“与闻团结边民之事”,“团结边民”正是县尉职责。一个文质彬彬的教职官为何调任地位较低的县尉?是为了方便与范成大等文友交游还是出于别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岭外代答》“灵岩”条云:“余尝摄邑灵川”,如果周是以县尉官职代理灵川知县,那也说得过去。
范成大评价周去非气质“拔俗”,将他比作“海内知心”。这样的一个文人也许并不适合追捕缉盗的县尉工作。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赴成都上任,与周去非等人惜别时说“嗟我与五君,明发各飞散”,这个文人小圈子就各奔前程了。周去非回到钦州继续任教授。此时名将岳飞的三子岳霖任钦州知府,他在钦州“拓建学宫”,大兴教育,延聘周去非可能是他的主张,不然以南宋官制,周去非的任期已经满了。
接任静江知府的是时称“东南三贤”之一的张栻,周去非成为他的高足,常去桂林向他请教。张栻《钦州学记》说周去非于淳熙四年官满归乡,从此告别在广西六年的仕宦生涯。
写就唐宋时桂志的压卷之作
周去非在《岭外代答》自序中说,他写此书是因为回乡后“亲故相劳苦,问以绝域事,应酬倦矣,有复问仆,用以代答”。可见当时岭南风物是时髦话题,周去非在广西的见闻足以成为带有传奇色彩的谈资。
但后世研究认为,“代答亲故”只是周去非自谦的说词。他在广西时已经处处留心,自序云“随事笔记,得四百余条”,而且所记皆为“疆场之事、经国之具、荒忽诞漫之俗、瑰诡谲怪之产”,这明显是在为日后写志书做准备。“异时训方氏其将有考于斯”才是他作书的真正动机,即供时人与后世参考,从而达到他“立言”的目的。
不过周去非晚了一步,范成大在离桂赴蜀的途中已经写成了一部类似的志书——《桂海虞衡志》,加上作者位高名重,这部一万多字的书一时洛阳纸贵。而周去非回乡途中竟然还遗失了那四百余条笔记资料,他可能打算放弃写书了。但回乡后看到《桂海虞衡志》刻印发行,他又急忙于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写成七万多字的《岭外代答》,并在序中写明以《桂海虞衡志》条目为基础。但正因如此,《岭外代答》长期被后世视为《桂海虞衡志》的注释本,评价不高,导致乏人问津乃至佚失,幸得清代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才基本恢复原貌。
范成大在桂才两年,且身居高位、政务繁忙,对广西风物的了解肯定不如身居下僚、在桂六年且潜心收集资料的周去非详尽,所以学者对周去非袭用《桂海虞衡志》内容的动机一直众说纷纭。一说是范书在前,声名显赫,周书既要一较高低,又要表示对老上司老朋友的尊敬,所以才袭用部分,表明自己并非故意“分庭抗礼”;还有一说是周觉得范书语焉不详,所以增言备细,借着范书畅销的东风为众人“解瘾”, 有点“唱和”的意思;更有一种大胆的猜测是范在桂林时就看过周的笔记,抢先一步出书,周无奈才用“代答”的曲笔挽回一点心血。
无论真相如何,《岭外代答》在内容的丰富方面都要大大高于《桂海虞衡志》及之前的各种广西史志著作,受到近现代学者重视,被推为唐宋时期广西史志的压卷之作。
记述广泛细致
《岭外代答》共十卷,分为地理、边帅、外国、风土、法制、财计、器用、服用、食用、香、乐器、宝货、金石、花木、禽兽、虫鱼、古迹、蛮俗、志异等20门,共294个条目。其记述之广度和详细程度都有总领广西全局的气势。
《岭外代答》中最有价值的信息有三:一是边帅、法制、财计门记述的军政财商法等方面的情况,补充了正史未备的社会经济史料;二是对宋代海上交通和南洋诸国的介绍,比如其中提及的“木兰皮国”远至非洲西北部和欧洲西班牙南部地区,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的最远点。三是对宋朝对民族地区的管治制度记述详细。书中说宋代对岭南边陲建立羁縻州县和溪峒,长官由当地族酋担任,这种“习基旧俗,官其酋长”的政策使王朝对边地的统治有所加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础。
周去非因在钦州任职,所以书中记述钦州的内容较为详细,留下了许多宝贵材料。比如说钦州天气是“雨则寒气淅淅袭人,晴则温气勃勃蒸人”,整个广西“雨下便寒晴便热,不论春夏与秋冬”。他还说,令中土人士特别害怕的瘴气,“其实似中州伤寒”。忽冷忽热的“冷瘴”,可以按疟疾治疗;全身发烫的“热瘴”就是伤寒;喉咙失音的“痖瘴”按失音伤寒治,都能收效。他不仅澄清了人们对岭南的恐惧心理,还批评了民间“不知医药,唯知设鬼,而坐致殂殒”的迷信风气。
周去非还记述了自己夜宿昭州遇人熊的经历,老虎进钦州县衙散步的趣事,以及钦州百姓给昏庸无能的长官塑像并名之为“转智大王”,警示后来的长官“学聪明点”的幽默。这些史料无疑为严肃的正史增添了许多情致盎然的联想。
《岭外代答》是周去非唯一传世的著作,在生物学、民俗学、民族史、手工业史等方面,都有可供研究之内容。清代《四库全书》将其收入,并评价它“补正史所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