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7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神秘古老的琳榔寨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5:3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神秘古老的琳榔寨

白家林

  在离元江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傣族居住的村寨,叫“琳榔寨”。她是元江“摆衣十八寨中的一寨,是一个充满神奇梦幻的地方,经过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在元江的傣族中,有七种支系,他们是:傣喇、傣仲、傣涨、傣雅、傣郎、傣卡、傣古拉。其中傣喇有36个村寨,15000多人,多数居住在依山傍水、土地肥沃的红河边。

过去由于历代统治者采取歧视少数民族的政策,在称呼上极为混乱。傣族被称为:百越、蛮越、百夷、僰夷、摆夷、摆衣等。新国成立后,根据傣族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傣族。

久远的历史长河中,琳琅寨的傣族先民是怎么背井离乡、几经辗转迁徙最后落脚在这里的。他们从哪里来?又是怎么在此定居和繁衍生息?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看看她怎样由一个过去壮族中的侬人演变为今天的傣族支系傣喇的。

一、兵败退却

在唐宋时期,在广东、广西、交址(越南)一带,居住着少数民族百越,她是今天壮族、傣族、侗族、布依族等诸民族的祖先。在宋朝某年间,由于金矿的争端,部族之间发生了械斗。当时的交址王李德政依仗武力,强迫当地的壮族首领侬全福每年上交大量黄金。依全福组织当地人进行反抗,后被李德政抓去杀害于交址的京都(今河内)。侬全福之子侬智高召集父亲旧部,抵抗交址王的侵扰。由于力量弱小,侬智高向宋王朝请求出兵支援,朝廷不仅不予支持,反而派兵围堵袭击侬军。侬智高一气之下,起兵七千,于宋嘉裕四年(公元功52年)五月攻邕州(广西南宁),建立“大南国”称“仁惠皇帝”,改元“启立”。由于称帝惹怒了朝廷,宋王朝派出20万大军前来镇压,双方在广西南宁一带交战近一年。由于力量悬殊,侬军被迫退出广西进入云南,往滇西南方向退却。在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侬军日夜兼程,晚上点燃火把继续前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上被江水淹死的,滚坡死的,野兽咬死的不计其数。青年人在前边开路,他们披荆斩棘,打开通道,队伍继续往元江、墨江、景谷、景东、西双版纳方向前进。在退却的队伍中,有士兵的老人和小孩,由于年老体弱,跟不上队伍的步伐,掉队于元江,他们暂时在元江坝子住下来,于是后来被称为“傣惰傣乱”,即落伍掉队的傣族人。据清朝时期《蒙自县志》记载;“皇祐五年,侬智高叛,命狄青讨之,智高自广南遁入大理(当时元江归大理管辖),狄青遣杨文广率兵追之,道经蒙自,驻师新安所十里”。《元江志稿》第二册中记载:“宋皇佑时侬智高之党窜居元江,和泥蛮又开罗槃旬居之,后为么些徒蛮阿僰诸部所据“。当时侬军由广西进入云南,史书有记载:《明史》列传卷201《云南土司》中记载:“智高既败,其母阿依人保(留)特磨(广南),……智高孑身投蛮,至和泥(即元江)”。元江傣喇中也有传说,“召启发”的三斗黄豆(将官)四斗芝麻(兵卒),将变成精兵强将揭竿而起,反对朝廷的故事。直至现在,琳榔寨杨姓、赵姓、刀姓、白姓等姓氏,一直自称他们是从石屏方向过来的。

二、尘埃落定

受伤和生病以及年老体弱的人员,经过几天的休整之后,打算去追赶往前走的部族。但是前几天被部族砍倒的芭蕉树树汁已经变黑,砍断的树枝又发出了嫩芽,人们估计部族的队伍己经走得很远了。于是就在元江坝子定居下来。与琳榔寨村民一起居住下来的有十多个部族,分别散居在十多个村子。例如漫费村原来居住在甘庄河口(江边),后来移到现在的寨子。打炭村原来居住在桥工营的工棚处,后来搬到现在的寨子。高粱费则是从漫费分离出去的一个寨。琳榔寨的寨址原来在红河边,东面是元江,西面靠山坡,是一个依山傍水,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不管是从风水学的角度,或从人文地理的范畴,都是环境优美的处所。居住数年后,寨子里的人经常死于非命,不是被江水淹死,就是身患急病而死,到了冬季,猪瘟、鸡瘟经常发生,老人们说,这个地方风水不好,需要搬走。在离琳榔寨不远的地方,有个土著人的村寨,有人说是哈尼族的祖先,也有人说是彝族中的山苏支系,到底是什么族人无法确定。一直到现在还有原土著人的坟地,面积约2—3亩,有60—70冢坟。当时琳琅寨的人就跟他们商量,
    
“元江坝子天气热不好在,山头上气候凉爽很好在,要么你们搬上山去在,这个地方让给我们栽糯谷,二天打得谷子回来,你们来背吃。”那些土著人觉得有道理,于是搬到山头上去了。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山头上的人只要到寨子里来,除了热情招待之外,还要送米送食物给他们。至于土著人献寨之恩,傣族人感激不尽,从古到今,在村寨的重大祭祀活动中,师娘们首先要念到:“布到郎、亚到郎(第一个建立寨子的土著人首领夫妇);布倒兴,来倒兴(卸任的寨主夫妇),今天寨子里祭龙(或其他什么重大活动),请你们在天之灵,回来参加活动,水酒献给你们,‘三牲’献给你你们,黄色的糯米饭(食物)献给你们,请你们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傣族人为异族人祈祷,说了你恐怕不相信,但是在桥头琳榔一带确有其事。

三、休养生息

定居元江坝子后,由于公路不通,交通不便,布匹日用品缺乏。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修水利,开阡陌,种稻谷,做到粮食自给有余。种棉花、纺线织布、编织傣锦,解决穿衣问题。种甘蔗,榨红塘,烤酒,解决副食品问题。种抹猛果(芒果),荔枝、街郎、打萝捶(菠萝),满足口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由于元江坝子地处干热河谷,光照时间长,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稻谷可一年两熟。.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做到了丰衣足食。曾经担任过元江直隶州官员的李令仪作了一首田园诗:“早稻夏先熟,初秋又插秋,耕耘与刈禾,农有四时忙。春韭秋愈茂,冬瓜夏未稀,共园圃冬暖,不见雪霜飞。适听园丁语,曾云荔技然,红尘看一笑,妃子想当年。炎海槟榔盛元江,种亦田间香欲醉,爵后颊上湧红潮”。这是当时诗人对元江田园美景的真实写照。

傣族的生活喜好多种多样,上山打猎,下河摸鱼,舞枪弄棒声,舞狮对唱,“哈玛”打平伙等等。随着社会的变迁,有些习惯逐步改变。

上山打猎。农闲时人们互相邀约到山上打猎,由于没有大火药枪,首先派人到山崖险处的小道上支好大网,猎人躲藏在隐蔽处。其他人钻入山沟,人喊狗叫惊吓猎物,野兽慌不择路,往山坡小道上跑,一不小心撞入猎人支好的大网内,猎手赶紧跑出捉住野兽,人们满载而归,分肉时“见者人人有份”,历次打猎的时间、地点、,对象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下河摸鱼。俗语说:“靠山知鸟语,近水识鱼情”。根据江河的水量气候季节开展捕鱼活动。春季小网撒鱼,夏季大网拉鱼,秋季钓鱼支闷钩,冬季支挂网捉“摆子鱼”。水浑季节踩团鱼,水清季节捉对虾。琳瑯寨农民家里,每户都有七一一八种捕鱼工具。

采摘野菜。傣族人喜欢吃野菜,根据季节不同分别摘采之,只要出门去,总有回报。野菜的种类很多,什么苦菜、臭菜、树头菜、羊奶菜、刺泡菜,野湾根,扁金刚,山木耳等等,自食有余还可以拿到街上出售。

挑柴卖钱。到了农闲季节,人们成群结队到栖霞山挑柴火进城卖。后来有了木船以后,划船到元江上游拣水柴,满足自家用后运进元江城卖,换得几文零用钱,买回油盐酱醋渡日月。在过去的县志中记载:“蛮妇高山长负薪,两岸衣裳半涉水,竞逐锥刀入市城,扶老携幼满途中……。或笼鹅鸭赶长街,或担瓜果易有无,赶墟归来每自喜,鬓白之臾犹负载,博得赢余村征输。吁嗟侬人能自淑,昔日剽悍今淳朴”。

收完晚稻之后,气候逐渐冷起来,人们进入了农闲季节。那些活跃分子发挥子“用武之地”。到了天黑之后他们敲起牛皮大鼓,舞动狮子头,仿照狮子的动作,腾跳,打滚,扭头摆尾,咬虱子等等,表演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熟练的动作,博得热烈的掌声。有些青年人在村外练习射箭、投标枪、摔交、徒手对打等等,开展这些活动,只是为了强身健体或看家护院。到了春节前后,傣族青年男女的对歌也多了起来,歌词内容有天文地理、历史故事、为人处世、爱情人生等等,包罗万象无所不唱。

四、说义学田

所谓的义学是指旧时私人或地方官署举办的免费学校。义学田是通过收取租谷,供养教职员工的田产。过去县志记载“元江边地瘴区也,处万山丛错间,夷多汉少,声教不通,自唐迄元,皆事羁縻,明虽内附,其土人之犷悍,文风之闭塞”。据《元江志稿》第五册记载:“元邑(元江)自明朝洪武年间建学,文化渐启。清康乾时建书院,置义学,教育制度焕然一新,城乡学校建立”。“建立各乡义学后,学租非常拮据,多方筹划,才以维持。”不知何年何月,县官指定了义学田,由义学田的农户交纳租谷,来维持学校的正常开支。据说,当时併入义学田的农户,不当兵,不交税,不出劳役(挑夫),能过上好日子。经过县官的劝说,琳瑯寨人就同意了。从此自耕田变成了义学田,祖祖辈辈为学校交纳租谷。经过数百年的煎熬,朝廷改朝换代,推翻了原来的承诺,这些农户要去当兵,要交税,还要去挑夫,人们怨声载道,叫苦不迭,都说上当了。尤其给村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民国某年间,一个妇女(哑巴)被迫挑伕到石屏县的宝秀镇。当时山高路远坡陡箐深,肩负重担行走三天才到达,何等艰难可想而知。当时生产方式落后,水稻单产很低,交了租谷外,所剩无几。难怪百姓像《诗经》中的诗词那样感叹:“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义学田的佃户,上学读书应该很有条件,但是恰恰相反,琳瑯寨人祖祖辈辈不识字,靠的是“刻木记事。”到了民国后期,偶尔有一,二人读过小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毕业就失学了。

据《元江志稿》第四册记载:义学田(后称劝学所)资产:“一坐落琳瑯村田一庄额租二百八十石;一坐落打炭村田一段额租三十六石;一坐落马扎村田一分额租五石;一坐落因卓白米学租年收一石五斗;一坐落荔枝树村田一庄额租五十石。其次,还有漫旦、快老、小新田、租学庄年收银一百五十六两”。以上就是当时义学田佃户们向劝学所(学校)交纳的租谷或银两。琳琅寨何时并入义学田,据元江县《教育志》记载:“琳琅学田,收租折银80两,嘉庆七年(1802年村民自行投庄”。是不是“村民自行投庄”现在值得质疑。漫旦学田,年收租折银80两,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村民白阿正等自行投庄。小新寨(民国时期迁移併入漫旦村),学田收租折银57两,嘉庆九年(1804年)村民陶易岔自行投庄。漫旦村的白阿正,小新寨的陶易岔把自耕田併入义学田,当时的农民竟有那么高的觉悟吗?是农民有利可图,还是有其他的误导,这里值得怀疑。义学田的农户比较贫穷,历史上曾经留下四句口头语:傣信海访(小燕村人卖谷草),傣都郎海烤(都郎村人卖谷米),傣者嘎越召(者嘎村人做官),傣万郎寸烤(琳榔村人当乞丐)。这些口头语虽不能作为真实记录,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经济状况和社会面貌。

五、历史传说

在琳瑯寨有很多传说,听老人们讲,元江坝曾经发生过洪灾,瘟疫,地震和兵燹由于元江傣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许多历史事件只是口头流传下来,不知是真是假。

洪灾。有一年连续下了20多天大雨,洪水淹没了原老寨子田的下半段(七坵田),洪水还淹到了“掌孙”(古时的菜园子),还淹没了部分“哈档玛”(古驿道)。据说那一次的洪灾相当严重,现在的南溪河大桥、城外城、川江食馆、老鱼场一带全部都是一片汪洋,村民进城买盐巴,买火柴都要划木船下去,否则旱路走不通。那一次的洪水逼迫小寨子人从老寨子(现江边沙砖厂)搬到现在的新寨子居住。据元江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元江发大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元江大水。乾隆三年(1738)元江发大水,城附近的矮墙和桥梁均被淹没。光绪三年(1877年)江水泛涨冲倒城垣八十余丈官民捐资修复。洪灾那么多,到底是哪一年最严重,谁也说不清楚。

天花和霍乱。据老人们讲过去琳瑯寨人口增长很慢,农户不会超过30户,人口不会超过200人,一超过不是病死就是迁移到其他村寨。据元江县志记载:嘉庆十一年( 1806)元江大疫。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元江瘟疫流行。道光五年( 1825)元江瘟疫流行。听说在瘟疫流行期间,家家有病人,户户有死亡。田禾无人收,患者一日即毙命。今天我抬人,明天人抬我,百姓有今天无明天,知今年而不知明年。人人自危,生怕灾难降临在自己头上,难怪旧社会留下一句口头语“要到元江坝,先把老婆嫁”。当时在恶劣的环境下,人们纷纷逃出疫区,前往思茅、版纳、勐腊等地迁移,没有条件迁移的,也躲在深山老林中避难,与病人隔离。据说,民国某年间,一场霍乱琳瑯寨人就死掉了30多人。在解放初期的那一次天花,夺走了琳瑯寨的十二条小生命,笔者的小弟弟也是在那次天花流行中夭折的。后来人民政府派来了医疗队,给少年儿童打了预防针,又加强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后来重大的瘟疫灾害没有流行过了。

兵燹之灾。所谓的兵焚是指因战乱所受到的焚烧和破坏。《明史地理志》称“元江为西南夷极边”。过去的元江府、元江路、元江直隶州,辖区及至元阳、红河、绿春等地,与越南、老挝接壤。元江县属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山高皇帝远,政令较难不通达。过去土司与土司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官府与匪盗之间,常常发生冲突,百姓饱受兵焚之苦。历史上萝槃甸首领叛乱,元江路总管普山和普双叛乱。傣族首领那鉴造反,鲁魁山鲁克反叛,三码头彝族农民起义,哈尼族罗高衣率众起义,青龙厂回族起义,清水河哈尼族王波伟暴动等等。尤其是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那篙反清,吴三桂10万大军压境,围困元江县城三个月。“粮尽人相食,”
    
无奈之下,那篙及其家人点楼自焚,清军凭借数十尊“红夷大炮”轮流轰击县城,兵败城破军民多巷战死。那氏家族和剩余兵卒逃往“九龙江”(今澜沧江)一带避难。琳瑯寨下面就是古驿道(又叫茶马古道),每逢官府调兵遣将,都是必经之路,有时兵马踩坏庄稼,掳走牛羊,抓民挑夫时有发生。为了躲避兵灾或霍乱,东峨村人搬迁到小勐养居住,龙洞(原龙洞村的傣喇搬走后,又有洼垤乡拉夺村的傣族迁入,后又有新平县的傣雅搬来居住)、小南玛、大南玛村人搬迁到勐腊、勐海一带定居,少部份在把边江一带落难。

解放战争进入尾声,解放大军二野先头部队占领河口,金平等边境通道、将军无路可走改道于元江方向逃窜。元江西岸由卢汉部队(起义的保安团),县警卫队,还有部分民兵阻击敌人,战斗打得相当激烈。奉朝明区临时人民政府的指令,琳瑯村民白连发,白玉清二人给卢汉部队煮饭和送饭。凌晨四,五点把饭送到阵地时,保安团的士兵对他们说“老乡,阵地上没有几个人了,排长也牺牲了。你们赶快回去吧,等到天亮你们更危险了。”二人冒着被流弹击中的危险离开阵地。到早晨六点左右,一个保安团士兵背着一个重伤员,到了琳瑯寨,碰到关门要走的杨老五,他就命令杨背上伤员往西边撤退,到了麻子寨老人实在背不动了,保安团士兵又抓了一个麻子寨的人,背起伤员往漫烈冲(红光四队)方向撤退。后来敌军一部分越过铁索桥,驻进了打炭、那堕、琳琅等村子。饿了三天三夜,水米未沾牙的国民党兵进了村就抓鸡抓鸭杀猪宰羊,埋锅造饭,吃饱喝足,稍事休息就往墨江方向逃窜。元江东岸的战斗打得十分激烈,野战军和边纵部队分割包围敌军,各个击破。有时包围反包围,分割反分割,战斗打了三天三夜,最后以蒋军失败,我军胜利而告终。外出躲避的人回到村子里,只见满地鸡毛鸭毛,大便小便一片狼籍。猪鸡鹅鸭没有了,腊肉泡皮没有了,红糖烧酒也没有了。有几户人家发现屋子里摆着几个大盆,还用盖子盖着,打开一看全部都是大粪。傣族农民骂他们:“法怕墨(雷打的),飞漂墨(火烧死的),你们这么缺德,一定不得好死。”骂完后只得抬出去,丢进水沟里。那一次“国军进庄,鸡鸭遭殃”,桥头一带农民损失惨重。

六、习俗丧葬

习俗。元江傣族有一套自己的风俗习惯。琳琅寨也是如此。正月初二,初四,初六分别进行祭祀活动。在村头分别摆长街宴,祭献寨神。正月初七赶花街,沐浴玉温泉水,品尝牛肉狗肉汤锅,傣族男女青年“千人对唱”,各族各界“万人同乐”。农历三月第一个属马日进行祭龙,乞求寨神保佑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五月初六,“广坝利”(赶花街),地点在者嘎白塔或大水平山上,青年男女“夷歌互答,互抛香包”活动。农历10月进行“来万”(打扫寨子),天气变冷后,灾害瘟疫不要进寨门。其他的习俗和节日与异族相似。这里不一一叙述。

 丧葬。整个丧葬活动与其他民族基本相同,但还是有所不同。

“火把引路”。在送葬的队伍中,首先是敲锣打鼓的人,敲响战鼓,护送亲人踏上新的征程。其次是抬幡,抬小铜钱,抬纸马纸人的人,到了另一个世界仍有纸马纸人陪伴不寂寞。再次是火把引路,驱散黑暗,照亮前程。接着就是儿子护驾(无儿子的由女儿代替),扛着大刀在棺木前护卫,开辟通道披荆斩棘的把长者送到老祖宗在的地方。紧接着就是抬棺木的人,后面还跟着长长的送葬队伍。那个场面就像迁徙过程中,火把引路,年轻人披荆斩棘,日夜兼程,去寻找理想的“乐土”相似,这不知是历史的传承,还是事物的巧合。

在“达米迈”洗衣服。“达米迈”即寡妇坎,是丧夫后特定洗衣服的地方。在送葬过程结束后,死者的配偶由族人中的长者带领下,到“达米迈”(寡妇坎)的水沟边脱下衣服,换上新衣服,将旧衣服漂洗干净,拿回家晾干以后再穿,进行这次洗礼之后恢复正常,不在进行第二次。为什么要这样做,意思不清楚。但根据笔者猜想: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洗掉不干净不吉利的东西,用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明天,这个猜想不知对不对。

选葬地“丢鸡蛋”。外族人不理解称之为“摆衣砸鸡蛋”。到坟地后,由死者的长子(没有儿子的由女儿代替)跪下,把鸡蛋丢过头顶,鸡蛋掉在地上砸烂破碎则可动土,否则要换个地方,重新丢第二次第三次直到鸡蛋被摔碎为止,鸡蛋不打破意味着这个地方风水不好,死者不爱在,只能另外找个地方挖墓穴。

水酒随葬。这个仪式外族人是没有的,只有傣喇保持着这种传统习俗,就是亲友敬献的水酒装入土罐内抬到墓地,棺木下葬后盖上石板,水酒罐放在石板上,墓地上支砌石头,然后回填土方,把水酒罐埋入坟堆内,假如挖掘历史文物,坟堆内有没有水酒罐,这是傣喇与其他部族坟墓的唯一区别。

安葬仪式完成后还要由师娘“送匹”、“月魔”,其内容是:引导死者上路,越过高高的山,穿过阴森森的密林,渡过长满蛆虫或青苔的死海,驱散豺狼虎豹,发送他(她)的灵魂回到老祖宗在的地方去,与祖先相聚相处,不做孤魂野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些习俗逐步革除和摒弃。

七、古寨文物

 据元江县志记载:“元江地属边陲,唐宋以来蛮夷杂处,风气未开,政治不备,沿及前明,虽置府设官建学校兴选举,犹然那氏主其地,故一切赋役兵防积聚依旧。自顺治十六年那嵩之乱,改土归流士习民风涣然不变。”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当时的元江比较落后。加之元江傣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留下的书籍,碑文,志稿较少,对分析研究傣族的历史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琳瑯寨有几块石碑,石缸,古陶能反映出悠久的历史。

石碑。琳瑯寨的西边有一丘田,叫“那英碑”,翻译成汉语为:“立石碑的田”。过去那丘田的田埂上安立着几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写道:×年×月因地震山崩,水沟倒塌,琳瑯沟头无法恢复。由万(漫)章那沟头之上,改为万(漫)章那沟头之下,以后琳瑯村要恢复原址,万(漫)章那人不得干预”。至于义学田的石碑,据说历史改朝换代的时候,村民为了不让外人知道,就悄悄的把石碑埋藏下来,至今下落不明。

石缸。琳琅寨的寨子边有一裸大大的榕树(万年青树),树的旁边立着两块石头,石头上支撑着一口石缸,每天由村民轮流挑水。当时高高的大榕树就象一把大伞,挡住火辣辣的太阳光,村民劳动归来,喝上清清的凉水,坐在冰凉的石块上。当时要有多惬意就有多惬意,要有多舒服就有多舒服。高高的万年青树,凉凉的石缸水,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琳瑯人。后来冰箱、冰柜进入农民家,人们就再也没有去喝石缸的凉水了。大榕树下也不再是人们休息纳凉的好地方了,因为电扇,空调代替了它。这口石缸现在还在村民小组的办公室保存着。

旧寨古陶。琳瑯寨下边有一摆田:叫“那万高。”即旧寨田。那时琳瑯寨人居住在这里,人们搬迁到新寨子后,留下了许多文物。旧碗、旧盘,断了把的汤勺。舂通了底的石舂。当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时,还经常挖出青花瓷器碎片、古陶片、土锅、葫芦等。这些文物足以证明,琳瑯寨人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红土堆”离红河岸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嘎罕察初哝”,(土著人聋子的酸角树)。那个地方有一堆红土很特别,好像是用火烧过的,用棍棒木板敲打后劣实的土堆。它凸出地面高约七、八十公分,直径宽约一米,就像一口大锅倒扣在地上。它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沧桑,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仍不被风化,这个扑朔迷离的红土堆当年是用来做什么,没人知道。

地下文物。在“文革”初期,政府号召甘蔗上山,老队长杨文和带领大家挖掉古墓,开荒20多亩种上甘蔗。当时挖出了100多件随葬品,有土罐,瓦罐,青花盘子,彩色瓷器,小碗,精致的彩色扁壶等等。由于处于“文革”时期,天天批判“封、资、修、破,“四旧”立“旧新”。谁也不敢拿回家去用。要整理甘蔗沟,这些随葬品占了很多面积,于是就搬到地边凹窝地摆好。后来生产队的牛群经过,踩倒的踩倒,踩烂的踩烂,剩下几个也被小青年打靶一用石头砸烂了。后来用土盖在上边,理成甘蔗沟,种上甘蔗,刚刚出土的文物又被埋入地下。

八、奇闻轶事

杨某捉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小小的琳瑯寨也会产生稀奇古怪的事情。古时候有武松打虎,民国初期,琳瑯寨有一个杨某捉豹。有一天晚上,一只金钱豹跳进寨子的围墙,叼走了村里的小猪,天亮后失主到村外找都没有找着。到了下午几个妇女到野外摘野菜,看见树丛底下有一只豹子,于是就回村报告。杨某闻讯后,首当其冲,到了树丛边举刀就砍,豹子躲过,又转过身来,豹子张开大嘴要咬人,杨某慌忙举拳打过去,不偏不正刚好打进豹子的大嘴里去了,豹子紧紧咬住杨某的手,杨某顺势抓住豹子的喉咙管和内脏,双方挣扎了一会都不敢动了。后面闻讯赶来的人,有的人抓豹子的脚,有的用刀子砍,抬梭镖的人对准豹子胸膛狠狠地扎了下去。豹子挣扎了一会便死去了。大家把豹子的嘴撬开,拉出杨某的手。还好手没有被咬断,只是受到了皮外伤。后来在老草医那里包了几个月的草药,才慢慢的恢复健康。

更改寨名。唐朝时期,封栖霞山为南岳,建城于甘庄,傣族人称甘庄为“勐涨。”元朝元至二年(1265年)将萝槃甸改为元江府,建城于礼社江边,傣族人称元江为“勐仲”。琳瑯寨原名为“万领郎”(黑土寨),因土地肥沃得名。有一天一个官员到琳瑯寨视察,他看到该村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树木成荫,生机勃勃,琳琅满目,于是他建议把“领郎寨”改为“琳瑯寨。”村民觉得又好记又好听,而且是县官赐给的寨名,也就一致同意了。从此这一村名延续使用至今,“文革”中曾经改为前进生产队,文革结束后恢复了原名。

世袭的寨主。寨主,傣族称之为“召万”。寨主只管该村的历次祭祀活动,他不管行政党派及其他事务。他不像过去的保长甲长一样抓壮丁派粮款招人恨。寨主是德高望重的,知识比较丰富的,受人尊重的人。据说琳瑯寨的寨主是世袭的,一直就是由杨氏家族担任。过去由杨光明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担任,到了清朝末期由杨光明的父亲担任。到了民国时期又由杨××的父亲担任。解放以后由杨××担任。琳瑯寨的寨主为什么是世袭的?据说是参照“召勐”(上司官)的做法而世袭的。过去傣族土司世袭掌权17代,父传子续任277年,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任职,至清朝永历十三年(1659年)改土归流时为止,其中傣族土司先后四次进京朝贡,上贡大象、马匹、衣物、傣锦等,皇上赐给印信、官服和钞币。各个村寨选寨主不尽相同,有的“论斤任职”,即一户一个成年男子排成长队,逐一脱下身上的土布衣,用杆称称,谁的衣服重谁当选(衣服重,意味着身材高大,谁高大壮实谁当寨主)。这一做法对于外族人来说,是很荒唐的事,但是在傣族村寨曾经发生过。有的地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做法,论“能力任职”,谁有组织协调能力,谁德高望重,谁办事公道,谁就当选寨主。

九、由壮族演变为傣族(由壮变傣)

元江的傣族(傣喇支系),怎样由壮族中的侬人沙人演变为傣族中的傣喇支系,让我们看看史书是怎么记载的。那些专家学者又是怎么叙述的。

史书记载,明史《云南土司传》“宋皇祐时侬智高之党窜居元江,和泥蛮又开萝槃甸居之,后为么些徒蛮阿僰诸部落所据”。《元江府志》(人种)篇说:“侬人其种在元江与广南同俗,是侬智高之党窜于此者。居无凳椅,席地而坐,脱屐梯下而后登,甘犬嗜鼠,妇人衣短衣,长裙。男子首裹青花悦,衣粗布如稀,长枝在锐。盖得交趾者。刀盾枪甲,寝处不离,日事战斗,方,杨,普,李四处猓猡,好称善战,不敢入境窥视,诸彝中之最强者。”《师宗州志》记载:“齿黑面黄,男女服饰亦似沙人,语言不通,择危绝壁处,下临水乃居,种植糯谷,好割犬祭祀,妇种棉纺织,时带环刀标枪。”《广南府志》记载:“性好奢侈,女勤耕织,惯挑棉锦。婚姻则以歌唱私合,始通父母议财礼,病不医药,惟知祷神”。《元江志稿》种族志中记载:“沙人,习俗同侬人,在元江惠远定南二里,沙人安南土酋沙氏之裔,明初隶广南府,屡不靖沐氏讨平后,土官沙定州据会城,为李定国所擒,本朝顺治十五年平滇与迤南,各郡同时归顺,岁输粮赋,散处广南,广西,曲靖,临安,开化等五府,其居多在高山深箐,名曰掌房寝,无衾坐牛皮中,拥火达旦,以耕渔射猎为生,出入带刀弩,性狡而悍”。从这些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侬人和沙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专家学者的叙述。据省民委退休干部、现任省壮族协会会长的何正廷老师《探寻元江壮傣民族关系》一文中叙述:“侬智高是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他于公元1053年起义失败后,率部退聚滇南落籍元江。其后裔由侬氏改为那氏,其部众亦由壮族(侬人和沙人)改称为傣族。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南迁到老挝,缅甸,泰国,成为老人掸人和泰族。这充分说明元江作为壮傣民族通融过渡的地方。或者作为壮、傣、老、掸诸族历史的衔接枢纽,都与侬智高及部众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据昆明大学侬鼎升老师的《元江水傣与侬智高》一文中写到:“元江宋时称和泥,是大理国的羁縻州,是侬智高退入大理国的落脚点。侬智高逃难到此汇集后,形成一个以强大军队为依靠的群体,在此开拓发展,现有后裔2万多人,就是现在的自称为“水傣”过去的“沙人、侬人”。“勐腊县的沙仁寨是侬军的后裔。据说他们祖先是遭兵灾整村逃难到元江的,定居下来后,又缺种子、生产工具等问题。后来又随大部队到老挝孟鸟,后来人口发展,土地不够,又发生械斗,又迁移回国定居勐腊”。云南民族大学研究员,离休干部高立士说:“元江是傣族多元化的交合点。北上新平傣雅文化,南下的红河傣郎文化,东来的广西壮族(即傣喇)文化,土著傣仲、傣章文化在元江河谷平坝交汇,使元江傣族传统文化别具一格,多彩多姿,是傣学研究及旅游景点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本人的看法,由过去的壮族(侬人或沙人)演变为傣族(傣喇支系)是真实可信的。我虽然是傣族人,但对傣族的历史知之不多,过去总认为元江傣族是这个地方的土著民族。看了专家学者的文章,看了西双版纳、勐腊、勐海、景谷、景东、普洱、思茅等县的部分文史资料。再看看元江州志、府志、县志,逐步了解了元江傣族的历史,傣族的不同支系,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所以在语言,习俗,服饰方面各有千秋。傣喇服饰与文山,广南一带的壮族服装相似;生活习俗与壮族习俗相同;语言交流与壮族相近,所以对由壮族中的侬人沙人演变为傣族傣喇深信不疑。

由于篇幅原因,琳瑯寨的山水田林路以及栖霞山,滴奶洞,玉温泉,生命树等不一一叙述。在近代史上出现的历史人物土财主白某,当兵八年走南闯北、南征北战跟着滇军到越南收缴日本武器,后来到东北参加辽沈战役而受伤的杨某。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边纵游击队战士也不一一介绍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以及政界人员也不一一例举了。

琳瑯寨自1053年建寨以来,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经历了几个朝代。过去农户不足30户,人口不足200人,现在发展到90多户4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琳瑯村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经济,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继续建设美好的家园。由过去落后,封闭、蠢昧的社会变为先进的、开放的、文明的社会。过去的文人地理很有使用价值。现在的数百亩甘蔗、芦荟、茉莉花和千亩果园,芒果长廊果实累累,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扩大旅游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希望有识之士前来参观考察,共同开发神秘古老的琳瑯寨。

 http://www.yjx.gov.cn/xxxs.aspx?id=2009020909080676

 http://www.yjx.gov.cn/xxxs.aspx?id=200902090908067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0 18:10:55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

听众

3866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1
注册时间
2008-7-22
沙发
发表于 2010-6-10 13:38:00 |只看该作者

选葬地“丢鸡蛋”。外族人不理解称之为“摆衣砸鸡蛋”。到坟地后,由死者的长子(没有儿子的由女儿代替)跪下,把鸡蛋丢过头顶,鸡蛋掉在地上砸烂破碎则可动土,否则要换个地方,重新丢第二次第三次直到鸡蛋被摔碎为止,鸡蛋不打破意味着这个地方风水不好,死者不爱在,只能另外找个地方挖墓穴。

我属黑衣壮,我们老家至今在用这一葬俗。


我是黄峒蛮!!我生于斯长于斯,本土主人,蛮族斗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板凳
发表于 2010-6-9 19:22:00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花腰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5 02:15 , Processed in 0.14955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