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9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韦拔群:利用悬赏夺大洋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1

听众

708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4-8-10
注册时间
2002-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5-9 19:1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徐焰
文武双全
  高歌革命
  桂中夸人杰,万众颂拔哥;文才兼武略,浩气壮山河;逆境留手笔,《革命到底》歌:
  穷人闹革命,众乡亲,
  雄心要坚定。
  那时灭土豪,吃穿好,
  饭饱衣又新。
  今日处恶境,但相信,
  雾散天会晴。
  在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征途上,几十个民族的优秀儿女都洒下过热血,其中就有一位名扬天下的壮族民众爱戴的“拔哥”――韦拔群烈士。他在广西坚持十年农民运动的传奇经历感人至深,这一开拓性的事业也成为党在南方实行土地革命的重要奠基石。
  出身富商家庭,入过法政学校和讲武堂,并当过军官,后来却成为贫苦农民的领袖
  端团结酒、刀架下对天盟誓之后,动员当地农民反对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
  同邓小平同志一起走村串户,实行了“共耕社”试点,最后决定还是以分田给农民个别耕种为主
  红七军离开广西时,他率一个连的正规部队留下,坚持斗争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韦拔群,原名秉吉,后改名韦萃,字拔群,壮族,1894年出生于广西东兰县一个靠贩运致富的商人家庭。他从小愿意同穷孩子玩,憎恶社会不平,曾把祖父的钱箱撬开分财给小伙伴,被长辈骂为“败家”。他在家读书后,14岁入东兰县立高小,16岁时升入宜山县庆远中学。不久,他因反对校长的腐败作风被开除,家里又让他到桂林广西法政学堂就读。他只读了一年,便不满教学内容而愤然离去,周游南方各省一年多,开拓了眼界。
  1916年,韦拔群组织百余青年赴贵州投奔熊克武部的护国军。随后,他入贵州讲武堂,毕业后当过连副、参谋,因散发传单“提倡改革军制”,结果被撤职,还入过狱。对旧军队彻底失望后,他又前往广东投奔孙中山。
  1921年,韦拔群随广东政府委任的省长马君武回桂,谢辞了县知事的任命,回乡召集有志青年建立了“改造东兰同志会”。他在端团结酒、刀架下对天盟誓之后,动员农民反对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并组建了自卫军。1923年夏,他发动农民攻占了县城,遭敌反扑后溃散,韦拔群也遭通缉而流亡广州。
  自发组织反抗受挫后,韦拔群找到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他进入第三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受到彭湃、陈延年等人的教育启发。同年春夏,他返回家乡,在当地建立了农民自卫军和农运讲习所。翌年,韦拔群在中共广西党组织的领导下,于右江地区建立起拥有7万会员的农会,并迫使省政府承认其合法地位。
  1927年春,桂系军阀派兵镇压东兰农运,韦拔群组织自卫军进入西山,团结瑶族群众以游击战一再挫败了“围剿”军。1929年,李宗仁、白崇禧一度下野,主政广西的俞作柏和李明瑞倾向进步,中共中央派邓小平同志前来协助其工作,韦拔群也进入南宁担任广西农民协会副主任,并领到一个营装备的武器回乡。同年末,桂系军阀李、白复掌政权,邓小平、张云逸领导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发动了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韦拔群所部编为红七军第三纵队,他多年辛勤开拓的东兰根据地成为右江苏区的中心。
  在右江的土地革命中,韦拔群和邓小平同志一起走村串户,研究分田和组织生产。当时,他们曾推出一个带有合作性质的“共耕社”,后来认识到还是应坚持“分配农民个别耕种”的形式为主体最合适。1930年10月,红七军根据中央命令北上湖南,韦拔群留下来,临别时表示“一定坚持到红七军主力打回来”!
  此时,韦拔群名为红二十一师师长,却只有一个连的正规部队,所部三个团都由各县新编的农民武装临时组建。桂系军阀主力向东兰进攻时,韦拔群依托西山进行了一年多的游击战。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韦拔群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2年秋,右江根据地基本失败,韦拔群也于10月间被叛徒杀害。
  由朴素的“愤不平”思想,转变为自觉认识“快乐事业,莫过 革命”这一坚定信念
  当年,韦拔群闹革命时,广西民间便有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他牺牲后,老百姓还建起了“红神庙”,并岁岁祭奠。事实上,韦拔群是人不是神,他一生所走过的道路,是由自发斗争向自觉革命的转变,先搞农民运动多年再找党、入党就是其最突出的表现。
  韦拔群从少年时代起,便目睹巨大贫富悬殊和残酷压迫,后又接受了孙中山宣传的民主主义。从军后,曾立志改革,以“愤不平”作为自己的化名和笔名。后来,他回乡搞农运之初,也是以朴素的平等、平均观念为指导,并运用了一些旧式农民聚义的形式,虽一度名震广西却仍免不了迅速失败。韦拔群从事农民运动的转折点,是在他到广东入农运讲习所、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之后。从此,他将新的组织、新的指导思想注入到传统的斗争形式之中,先进阶级的思想与代表广大民众利益的斗争相结合,正是这位“拔哥”传奇道路的最精彩之处。
  出身富家、当过洋学生和军官的“拔哥”每天穿草鞋、戴斗笠,与贫苦农民结拜兄弟,并变卖了家产购买枪械,组织农民自卫军
  多年以丛山为家,带头开荒种地、编草鞋、草席,用稻草织成“革命被”
  被贫苦农民奉为救星的韦拔群,他出身较富裕的商家,到省城当过洋学生,并任过几年军官,1921年,坚辞县长的职位回乡改造农村。韦拔群每天穿草鞋、戴斗笠,以“打老庚”即结拜兄弟与周围的人联络,集合起十几个对社会不满且很有活动能力的青年。他们先打着白纸旗动员农民反对苛捐杂税,一时响应者上千,当地豪绅、民团和驻军便以武力镇压。韦拔群深感赤手空拳不行,便变卖了自己的家产购买枪械,再利用大刀、长矛,建立了一支几百人的西山农民自卫军。这种毁家举义的行动,震动了右江地区,广西省内也有不少农民为他的事迹感动,亲昵地以“拔哥”相称。
  韦拔群开展农运后因屡遭镇压,曾于1925年、1927年和1931年三次率部上山与敌周旋。除了依靠山下群众支援外,他还带头在山中开荒种地,编草鞋,没有被褥就用稻草编织“革命被”,靠此过冬。国民党广西当局曾一再使用软的一手,多次声言称敬重韦拔群的才华,如肯到政府做事必当重用,还派人以重金收买。这位“拔哥”却始终视个人荣华如粪土,坚持站在广大民众一边,还动员自己的妻子、妹妹都投身于革命斗争中。
  在多年斗争中积累了与军阀部队打游击的一套经验,特别注重地雷战和小分队除奸
  利用敌人悬赏,巧夺2000块大洋解决了日用。后在山洞中养病时不幸被当过自己警卫员的叛徒杀害
  韦拔群在自己开拓的广西山区作战,根据当地山险路隘的特点以及民众有熬硝制火药的传统,在敌军进犯时,便发动群众制造地雷,并设竹钉、石床阵,使进剿军长期不敢深入山区。韦拔群还将部队编成十人左右一组的杀奸队,神出鬼没地消灭当地大小反动头目,使敌占村寨仍被游击队秘密控制。
  桂系军长廖磊曾张贴布告:“谁能捉到韦拔群,赏红花(注:指当时的花边货币)七千元!”韦拔群看后一笑,挥笔写下了标语让战士们张贴。廖磊见后气得七窍生烟,原来上面写着――“谁砍得廖磊的狗头,赏红花一个铜板!”此后,为解决经济困难,韦拔群又利用敌人的赏格,派人去诈报称卫士队反叛捉了韦拔群,给钱即可交人。当地民团派人看过后,回说是实,县长便先筹款2000元送到交换地点,结果来人中了埋伏被击毙,钱也全数被夺。桂系军阀哀叹:“赔了夫人又折兵,羞愤不可名状。”
  1932年夏,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又增兵“围剿”。10月间,韦拔群决定暂向贵州方向开辟局面。他因发烧住到一个山洞里养病。曾给韦拔群当过警卫员的韦昂因对革命失望,又贪图敌人给的赏钱,趁他与另一警卫员熟睡,从其枕下偷出驳壳枪并射出罪恶的子弹。这位当地人民敬爱的“拔哥”,就这样不幸牺牲了。


《北京青年报》2001年09月08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20 23:27 , Processed in 0.134810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