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莲是现在独龙族里最年轻的纹面女,而且也是独龙族的“形象大使”。
怒江12月23日讯 (张皙) 12月23日记者在2009怒江“阔时”旅游文化节暨首届云南民族酒歌大赛开展仪式上发现,在独龙族展区门口游客络绎不绝。凑近一看,原来是传说中的“人类活化石”——独龙族纹面女正在织布,来来往往的游客都争相与其合影。据介绍,这位正在织布的纹面女名叫董春莲,生于1953年,是现在独龙族里最年轻的纹面女,也是独龙族的“形象大使”。
独龙族是人口较少的民族,旧称“俅人”。分布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设立独龙江乡,是独龙族唯一聚居地。目前约有7400人。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曾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文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的传说,独龙族妇女纹面习俗的由来,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近两三百年来,土蕃土司和傈僳族奴隶主的势力不断深入独龙族地区,对独龙族人民进行剥削和压榨。特别是土蕃察瓦龙土司,每年都要向独龙族人民强收名目繁多的贡赋,甚至连嘴、耳、鼻、头发都要征税。如缴纳不起,便强掳妇女到土蕃为奴。特别是年轻、漂亮的独龙族妇女,常常面临着被掳走他乡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独龙族妇女为了免遭掳掠,逃避土司的蹂躏与践踏,只好采取一种消极的自救办法:用锅烟子涂抹脸颊,甚至宁愿忍痛把自己的脸染刻成永远洗不掉的“黛墨青纹”,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使生人望而生畏,不敢近前。久而久之,形成了纹面的习俗,并一直延续到50年代。所以,纹面在历史上是独龙族妇女反抗民族压迫、求得人身安全的一种消极斗争形式。
独龙族舞蹈
很多人进独龙江的主要动因,就是看独龙纹面女,探秘独龙族这个解放前仍处于原始社会的独特民族,感受独龙族的民族风情。因此,这个民族乡镇今天成了探险旅游者的天堂,成为仅次于 墨脱县 列第二位的探险旅游目的地。
独龙族女孩一般到了十二三岁即开始纹面,纹面时,先用竹签蘸锅烟灰在脸上描好纹型,然后沿纹路敲击竹针,刺成一行行针眼,擦去渗出的血水,敷上用锅烟灰和植物拌成的黑汁。几天后,创口上的痂脱落,脸上便留下永久的花纹。独龙族纹面这一古老习俗一直沿袭到上世纪50年代,之后便消除了。因此,现在独龙江的纹面女大多都是70岁前后的老人,年纪最小的也有50多岁。越来越少的纹面女成了人们抢救保护的对象,“寻找纹面女,看谁见过的纹面女多”成了许多探秘者对此的竞相追逐。据说,现在独龙族纹面女数量在40—50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