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26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代商骄》

[复制链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21:1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绝代商骄》(英文You're Hired),为香港TVB公司制作的时装电视剧。以高清技术拍摄。监制张乾文
 

绝代商骄
You're Hired
You're Hired.jpg



 

故事大纲

  麦提爽(黄子华饰)自小满有商业头脑,凭努力于美国史丹福完成MBA课程,毕业后,主动找上门向何问天(张国强饰)自荐,加入成为合伙人,二人关系亦师亦友,成为美国商界叱咤风云的狙击手。爽为了公司利益及发展,决定全盘收购问天公司。问天不堪打击,醉酒驾驶,车子失控跌入海中,爽认定问天已死,内疚不已。爽反思过去一切,决心不再做“黑武士”。从报章中得知问天遗下的妻儿在香港生活困难,爽决定回港照顾问天之家人。爽回港找问天妻佘慕莲(李绮虹饰),碰上为酒店经营问题苦恼的唐吉(许绍雄饰)。巧合下,爽于名店遇上林淼淼(佘诗曼饰),淼淼是疯狂购物狂,因而欠下大笔信用卡债务,被迫成为“收数妹”。慕莲欠下淼淼财务公司大笔债务,淼淼负责追数,因而再度遇上爽,爽找到慕莲一家,将慕莲之债务背上身。淼淼发现自己渐渐对爽产生感情,但爽却不予理睬,后来发现爽将母亲情义结转移淼淼身上,淼淼尽力化解,但见爽始终不肯接受自己,认定爽看不起自己,决定自强,誓要爽另眼相看,终而得到心爱的男人。

全集:

http://www.56.com/w51/album-aid-7555339.html

第一集预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沙发
发表于 2009-10-3 22:27:00 |只看该作者


《绝代商骄》的全版商业理论(三)

 

 

 

“办公室生存法则”更得人心

 

 虽然黄子华教的商战经验未必全都可以实战。但是《绝代商骄》中的办公室哲学深得人心,不少白领觉得“心有戚戚焉”。

 

 用“三水妹”的话来讲,办公室并非只是一套枱凳、一个人的简单表象,而是一个危机四伏,到处都是猛兽出没的丛林。如何在这个森林里存活?《绝代商骄》里教了不少。

 

 

●应急宝典:“头七尾七”

 

 你有没有试过被老板临时点将做一份报告出来呢?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一份报告,《绝代商骄》里林木本有高招——“头七尾七”法。

 

 老板也是人,一天要翻阅的报告并不少,如果在短时间内给下属的工作作出评价?方法就好像性急的人看侦探小说一样,开个开头,知道个大致,再翻最后几页,看个结局明白最终的论点。中间的论述部分有时间就细看,没空就算了。所谓“头七尾七”就是针对老板的这一阅读方式进行的,前几页和后几页认真写,中间就随便弄弄充数了事。

 

 当然,一份报告照这样说大可以只要前后的精华部分,不过太简明扼要似乎又显得你不够花心思做事情。此外,这一应急策略其实也要看老板的。对于“安家米业”的安老先生这样的老板,这招就不管用了。

 

 

●生存宝典:四宝

 

 用“三水妹”的话来讲,办公室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丛林。如何在这个丛林里存活?林家兄妹的“扮公室”生存四宝堪称经典。所谓办公室四宝,即“Heq做”、“假度”、“虚应”、“赔笑”。“Heq做”的典型做法就是写报告的“头七尾七”法。假度,则是预先想好几个重点问题怎么回答,足以应付老板即可,并不需要对整个计划有非常成熟的想法。虚应,则是老板提出问题的时候,只回应一点点,以试探老板的态度。至于赔笑,则是最简单的了,老板觉得满意笑了,大家就跟着一起“造势”。不过这并非“办公室”生存之道,而是“扮”公室生存之道——假扮一下就有薪水拿。

 

 

●做好事要低调

 

 从小老师就不赞成我们做了好事要留名。现在麦提爽再次告诉我们,要想在办公室生存,就要坚持做了好事不留名。“做得好,老板重重有赏。赏什么?就是你那份人工咯。老板是要威的,不威的老板就像没有嫔妃的皇帝,做来干吗?”这是麦提爽的原话。“功高盖主”是办公室生存大忌。通过“米饭王子”在办公室的实战经验可以看出,做了好事一定要低调。

 

 

●对冲降低风险

 

 如果兄弟姊妹在同一间公司,那么林氏兄妹的“对冲”方法就很值得借鉴了。办公室内时常有派系之分,林氏兄妹在安家米业有两个老板的情况下就选择了分别跟太子爷和太子女,“一人跟一个老板,不管哪个老板得势都能保证兄妹二人中有一人能够留下。”这就是对冲降低风险法。

 


 

再补充“黑天鹅效应”。

 

 黑天鹅效应

 

   黑天鹅事件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罕有发生,但一旦出现,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几乎一切重要的事情都逃不过黑天鹅的影响,而现代世界正是被黑天鹅所左右。从次贷危机到东南亚海啸,从9.11事件到“铁达尼号”的沉没,黑天鹅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金融市场、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都逃不过它的控制。怎样才能避免小概率事件带来的重大损失?怎样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占得先机?以全新的视角理解现实世界,并把握黑天鹅带来的机会,从中受益。

 

   何谓“黑天鹅”?

 

   在澳洲被发现之前,生活在十七世纪欧洲的人们都相信一件事——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当时所能见到的天鹅的确都是白色的,所以根据经验主义,那简直就是一个真理,至少可以算是一个公理吧。那么,见到黑色天鹅的几率是多少呢?根本无法计算,也没有人想过要计算。

 

   直到1697年,探险家在澳洲发现了黑天鹅,人们才知道以前的结论是片面的——并非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见到第一只黑天鹅,对于鸟类学者而言或许是个很有意思的惊喜,但这并不是发现黑天鹅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之所在。这是一个证明,证明了我们的认知是多么的具有局限性——虽然你是在观察了几百万只天鹅之后才得出了“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但只需要另一个发现就能将它彻底推翻。对,你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只黑色的天鹅。

 

   大约在四百年前,弗朗西斯.培根就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当心被我们自己思想的丝线丝丝束缚。但是我们老是犯这种错误,老是以为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发生,所以免不了会凭经验办事。比如说,我们经常编出简单的理由或故事来解释我们尚不知晓(而很有可能是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复杂的事情。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无法预知在未来的某一天股市会涨还是会跌,据以往推断预测的理由要么过于简单化了,要么根本就是错误。事实上,真正重大的事件是无法预知的,我们无法透过观察、归纳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来预知未来,作者把这称之为“黑天鹅”。

 

   黑天鹅的存在寓示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但人们总是对它视而不见,并习惯于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和不堪一击的信念来解释这些意料之外的重大冲击,最终被现实击溃。

 

   不信?还有另一个故事。

 

   有一只每天有人喂食的火鸡。人们每一次喂食,都让这只火鸡确信,每天有个友善的人类,“为了它的最大利益”(套用政治人物的惯用语)而来喂它,这是它生活中的普遍法规。

 

   这个友善的人类持续喂它,火鸡由过去经验得到的结论是:人类非常友善,且可依靠。

 

   直到在感恩节之前的一个星期三下午,某件预想不到的事发生在它的身上,它被友善的人宰了……

 

   蝴蝶和黑天鹅,都比喻难以预测的未来

 

   当蝴蝶扇动翅膀的时候,人们知道会发生什么:可能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引发一场风暴(或按爱德华.罗伦兹最早的讲法: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但当黑天鹅扇动翅膀的时候,人们知道会发生什么吗?反正我知道,人们将什么都不知道!或者换一个讲法:一切皆有可能。

 

   蝴蝶和黑天鹅,都是比喻难以预测的未来,但这是看待世界的相反角度。

 

   先让我们仔细体会其中的区别:

 

   “蝴蝶”这个选项,被称为混沌学中的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是指非线性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引起系统连锁反应后难以预料的后果。

 

   一首西方民谣,表明了它的机理: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黑天鹅”这个选项,代表的是相反的黑天鹅效应。

 

 正如《黑天鹅》一书中所说:

 

   请想象一下在1914年的那些事件发生的前夜,你对世界的理解,对于你猜测接下来将发生什么,能有什么帮助(不要拿无聊的高中老师填进你脑子里的马后炮理论作弊)?希特勒上台和后来的战争呢?苏联剧变呢?1987年的股市大崩盘(以及更出乎人们预料的随后复苏)呢?风潮、流行、时尚、观念和艺术流派的兴起。所有这些都受到黑天鹅效应的影响。实际上,几乎你周围一切重要的事情都逃不过。

 

   “黑天鹅”效应的三个特征

 

   “黑天鹅”有着高度不可能事件所应具备的三个特征:第一点是不可预知性;第二点是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三点是,在此之后,人们总是试图编造理由来作解释,好让整件事情看起来不是那么的随意就发生了,而是事先能够被预测到的——通过这样那样的分析。Google公司所取得的惊人的成功就是这样的一只“黑天鹅”,美国9.11事件也是。黑天鹅无处不在,几乎是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基础——从宗教的兴起到我们每个人的私生活。通俗点讲,这个逻辑问题进一步推进到经验现实上,可以称之为黑天鹅效应,具有下列三项特性:

 

   第一,这是个离群值(Outlier),因为它出现在通常的期望范围之外,因为过去的经验无法让人相信其出现的。也就是说,它很稀有。

 

   第二,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第三,尽管少见稀有,可是一旦发生之后,人类会因为天性使然而去捏造解释,让这事件看起来是可解释及可预测的。

 

   再确认一下黑天鹅效应三要素:稀有、冲击性大、事后诸葛。

 

   那么,为什么在黑天鹅被发现之前,没有人去设想一下其他颜色的天鹅也有可能存在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在应该关注特性的时候,人类错误地关注着共性,反之亦然。受思想的束缚之害,我们总是习惯于重视已知的事物,而忘记了去想想为什么有那么多其他的事物我们还不了解。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自欺欺人的——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很多,而事实上我们真正知道的东西很少。在许多大事件陆续发生,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的时候,我们却还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中,禁锢着自己的思想。因此,我们总是习惯于将事物作简单的归类处理,一味将可能性比较小的概率事件归结为不可能那一类,也就难怪会有那么多“黑天鹅”出现了。然而,作者毫不留情地指出:历史不是徐徐行进的,而是活蹦乱跳式的。从以往的事件中归纳总结妄图加以解释的做法,不过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感罢了,谈不上任何实用性。比如说9.11,比如说股票市场的突然大跌甚至股灾。

 

   典型的“黑天鹅”事件

 

   事件一:次级抵押贷款风波

 

   过去20年来,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聘请了来自美国顶尖高校的数学人才,编制了针对股市的电脑自动交易系统。理论上,电脑交易出现大崩盘的概率为“10万年才会发生一次”。但在今年夏天,因为次级债市突变,高盛旗下由电脑交易的“全球配置基金”在一周的时间里价值缩水30%,损失14亿美元。

 

   事件二: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人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飞机撞向美国纽约世贸中心与华盛顿五角大楼。轰然倒塌的双子座化为一片废墟,3000多人罹难。

 

   事件三:铁达尼号

 

   1909年3月31日,铁达尼号开始建造于北爱尔兰最大的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梦幻客轮”。它在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南安普顿驶往纽约,但就在其处女航的第4天晚上,因为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1500人葬生海底,成为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海难。

 

   事件四: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依据历史数据建立了复杂的定量模型,并认为新兴市场利率将降低,发达国家的利率走向相反,于是大量买入新兴市场债券,同时抛空美国国债。然而1998年8月,俄罗斯宣布卢布贬值延迟三个月偿还外债,俄罗斯国债大幅贬值并完全丧失流动性。从5月俄罗斯金融风暴到9月全面溃败,这家声名显赫的对冲基金在短短150余天内资产净值下降90%,出现43亿美元巨额亏损,仅剩5亿美元,濒临破产 。

 

   事件五:悉尼歌剧院

 

   这座著名建筑物实际昭示着人类在认知上的骄傲自大。按计划,工程应该在1963年初完工,历时4年,费用为700万澳元。但到了1963年,仅完成建筑底部的基础部分。最终的完工时间是1973年,尽管比最初预想的已经简单了很多,还是耗资1.04亿澳元,相当于现在的6亿多澳元。

 

   一个事件之所以发生,就因为我们认为不会发生

 

   黑天鹅事件的效应在工业革命期间开始加速,因为世界从此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普通事件,就是我们研究、讨论、并企图去预测的事件,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想象一下,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人类经历了启蒙时代、航海大发现、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等等辉煌的成果之后,以为人类文明会以同样的速度突飞猛进。但若你以当时对世界的了解来预测未来,这是多么的没用。

 

   你会想到希特勒崛起及后续的战争吗?

 

   你会想到苏联集团骤然瓦解吗?

 

   你会想到回教基本教义派兴起吗?

 

   你会想到国际网路普及吗?

 

   时尚、流行、风潮、创意和各种艺术流派与学说的出现前,都跟随在这些黑天鹅事件之后。

 

   几乎是你周遭的任何重大事件,都符合这个条件。

 

   不幸的是,人们倾向于假装黑天鹅事件不存在,这就更强化了这种黑天鹅效应!

 

   问问你的投资组合经理人,他对“风险”的定义是什么?很可能,他会提供你一份排除了黑天鹅事件出现概率的测量值——从而,这份数字在评估整体风险的预测价值上,并不比占星术好。

 

   黑天鹅效应使得你所不知的事远比你所知的事更为重要。

 

   请考虑这点:许多黑天鹅事件可能因为我们预期他们不太可能发生而发生,并且恶化。

 

   想想看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攻击:如果其风险在9月10日合理地想到,就不会发生了。

 

   如果恐怖攻击的可能性被认为值得注意,战斗机就会在双子星大楼上空盘旋,飞机也会锁上防弹门,而攻击将不会发生。

 

   也许会发生别的事件。

 

   那是什么呢?谁也不知道。

 

   一个事件之所以发生,就因为我们认为不会发生。

 

   不论你知道了什么,如果你的敌人知道你知道,就会变得不重要。

 

   在这策略游戏中,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你所知道的事可能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当黑天鹅还是丑小鸭时,尽可能占到有利位置才能获利。

 

   黑天鹅效应这可以延伸到所有的事业。

 

   考虑餐饮业中的杀手级“神秘配方”。如果配方众所周知,则隔壁的人早就想出对策,而这配方也将毫无特点。

 

   餐饮业中下一个杀手必须是:当前餐饮业者不易想到的构想,必须和预期有某种距离。

 

   这种冒险创举越是在意料之外成功,竞争者就越少,而实现这个构想的企业家也就越成功。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鞋业和出版业,或任何种类的企业,也适用在科学原理。

 

   一般而言,人类开创新事业的报酬,和大家的预期成反比。

 

   我们的世界是由极端、未知、极不可能发生(根据我们现在知识所认定的极不可能)之事件所掌控。而我们却把所有的时间花在闲聊,关注已知及一再重复的事件上。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以极端事件作为开端,而且不把它当成例外来掩饰。

 

   几乎没有任何的发现、任何引起注意的科技是来自设计和规划——他们是黑天鹅事件。

 

   发明家和企业家的策略是尽量不靠由上而下的计划,而是专注于大量的鸡毛蒜皮小事,并在机遇自动出现时,认出机遇。

 

   于是,策略是:尽量各种事物都去摸索,尽量试着去收集将来可能出现的黑天鹅。

 

   既然黑天鹅事件无法预测,我们就必须去适应这些事件的可能存在,而不是天真地企图去预测。

 

   如果专注在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则我们可以做许多事。这种效益有很多种,其中之一是,你可以尽可能地把自己暴露在(有利型的)黑天鹅事件中,侥幸获利。

 

   事实上,在某些领域——例如科学发现和创业投资事业,来自未知事物的报酬,大得吓坏人。

 

   因为在典型上,你在稀有事件上的损失甚小,但收益却很大。

 

   这是黑天鹅效应——一个全新、大胆、完全颠覆的惊人概念,没有人可以置身其外,看你是要在黑天鹅之后瞠目结舌不可置信,然后才做事后诸葛勉强解释一切。还是在黑天鹅还是只丑小鸭时,便尽可能让自己去占到有利位置,减少风险,并从中获得最大利益,一切都看你怎么解开你为自己绑上的束缚。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板凳
发表于 2009-10-3 21:56:00 |只看该作者


《绝代商骄》的全版商业理论(二)

 

 

 《绝代商骄》之商业理论--「葡萄藤营销法」

 

 剧情:武士集团收购林家的“才记面店”时,慕莲代表林家提出了1.8亿的收购价。为何只卖十几元钱“细蓉”云吞面的店值这么多钱?慕莲解释,美国同类型连锁店通过葡萄藤营销法开设多家分店,将公司做大做强,将来“才记”也可以这样。慕莲背后的军师,正是麦提爽。

 

 葡萄藤可以把养分传得很远,好的口碑能让商品在很远地方也闻名。你提供信息,别人会帮你传达给其它人,然后其它人再传达给其它人……这个营销手段注重的是商品质量,而不是围绕商品的活动、话题,所以你要提供正确的信息,否则会造成负面口碑。

 



    《绝代商骄》之商业理论--「黑武士与白武士」

 

 白武士,指工商业里向另一间公司提供协助的公司、私人公司、或个人。白武士可分为几类:

 

 一类的白武士是向遭受第三方恶意收购的公司提出善意收购。白武士进行收购的目的是为了阻止第三方以较差的条件或价钱收购目标公司的权益。白武士可以提出更好的条件或价钱,以抬高收购价格,或击退进行恶意收购的公司。

 

 简而言之,若公司T(目标公司)正在遭受公司H(恶意公司)的收购,公司A(收购者)向公司T提出善意的收购,那么,公司A就是“白武士”了。

 

 另一类的白武士,向一间垂死的公司提出收购,而该公司不一定是正在面临恶意收购。该公司可能严重负债、甚至可能已经破产。在这个情况下,白武士收购这间公司要承受很高的风险。收购后,白武士会重组该公司,或与该公司合并。

 

 「白武士」的例子

 

 1986年 — 乔治.索罗斯的Harken Energy买入乔治.布什的Spectrum 7

 

 1998年 — 康柏计算机与财政较弱的Digital合并。

 

 2001年 — Dynegy企图与安然有限公司合并,以掩饰安然有限公司的庞大负债(最后合并失败,因为安然有限公司一直在诈骗的事实愈来愈明显。)

 

 商界黑武士,指的是出手狠辣,毫不留情,一心想做成做大的公司或个人。

 

 


《绝代商骄》之商业理论--「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

 

 剧情:林淼淼和前男友合作开设环保公司,但员工士气低沈,甚至还有人偷公司的钱。麦提爽不断地做些出格的事刺激这帮员工,又用巧计帮助林渺渺捉到偷钱的“内鬼”。麦提爽告诉林渺渺要学会使用“鲶鱼效应”来管理公司。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鲶鱼,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然而自从有渔夫将它用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后,鲶鱼的作用便日益受到重视。 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逸于现有的日子。渔夫,聪明地运用鲶鱼好动的作用来保证沙丁鱼活着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对于“渔夫”来说,在于激励手段的应用。渔夫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相对一潭死水的状况。

 

 鲶鱼效应对于“鲶鱼”来说,在于自我实现。鲶鱼型人才是企业管理必需的。鲶鱼型人才是出于获得生存空间的需要出现的,而并非是一开始就有如此的良好动机。对于鲶鱼型人才来说,自我实现始终是最根本的。

 

 鲶鱼效应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沙丁鱼型员工的忧患意识太少,一味地想追求稳定,但现实的生存状况是不允许沙丁鱼有片刻的安宁。“沙丁鱼”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应该也必须活跃起来,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以上四个方面都是探讨鲶鱼效应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鲶鱼效应的根本就是一个管理方法的问题,而应用鲶鱼效应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应用好鲶鱼型人才。 如何对鲶鱼型人才或组织进行有效的利用和管理是管理者必须探讨的问题。由于鲶鱼型人才的特殊性,管理者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来管理鲶鱼型人才,已有的管理方式可能有相当部分已经过时。因此,鲶鱼效应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管理者掌握管理的常识,而且还要求管理者在自身素质和修养方面有一番作为,这样才能够让鲶鱼型人才心服口服,才能够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因此,企业管理在强调科学化的同时,应更加人性化,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鲶鱼型人才在组织中如何安身立命也是一个必须着重说明的问题。历史上有很多“好动”的人才最后都没有落得好下场,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过于“好动 ”,而且往往得罪了很多人后,这些人又联合起来将他打压了下去。虽然组织因为这些“好动”的人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些“好动”的人的下场也让很多人想动不敢动。其实鲶鱼型人才在组织中的生存是有规律可寻的。鲶鱼型人才固然要做得最好,但也要学会低调和韬光养晦;鲶鱼型人才固然要忠诚于组织,但也要学会功成身退,毕竟任何忠诚都是有限度的;鲶鱼型人才固然要努力工作,但也要讲究做人做事的方法,或者也可以称作手段。对于鲶鱼型人才来说,最重要的固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最根本的却是如何求得自身的安全。

 

 


《绝代商骄》之商业理论--「合理化烟幕」

 

 剧情:麦提爽向餐馆老板建议用“合理化烟幕”作为促销手段,实行“一碗面配3个菜要18元,如加2元则有4个菜”,结果生意大旺,甚至严重影响到林家的面馆。

 

 案例一:大爆谷与小爆谷只差2元,但是怎么想到,卖大爆谷的毛利是比卖小的要高?但是消费者缺感觉得到最大的优惠,这里蕴含一个道理:固定成本几乎不变,销售越多,平均成本就越少了,这也是薄利多销的原理了吧~

 

 案例二:新开的车仔面店,菜色一般、用料一般、味道一般,凭什么抢走三十年老字号面店的生意?原因在于合理化烟幕——原来24元才买到的4菜,经过促销价3菜加2元就可再得1菜,结果凑合人们追求最大优惠的心理,使车仔面客似云来~!价格低那么多,同样是以多销的手法拉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毛利。

 

 「合理化烟幕」是美国特朗普(台湾译作川普)作品《川普谈判学》的其中一个论点,其余还有:

 

 化身「销售大师」:以精采、大胆的表演来推销构想

 

 放出「合理化烟幕」:用自己制作的「标准表格」让对方信以为真

 

 运用「最省力原则」:给对方必要的大量信息,好让他做出有利于己的选择

 

 设下「时间陷阱」:诱导对方投入最多的时间或金钱,因为投入越多,越难放弃交易

 

 打造「废物计划」:以对方无法接受的糟糕计划,迫使他接受自己真正想要的计划

 

 合理化对于的是顾客,顾客觉得商品价格和质量的合理,而烟幕就是商家对消费者产生的烟幕。作为消费者,往往都只是看到了商品本身的成本,而忽视了其它的一些成本(人力,房租等),而往往这些成本是高于商品本身的成本。所以商家制造合理化烟幕,就无形之中通过增加销售量拉低了总体的平均成本,实现了利润。同时,消费者也从中获得了利益,即所谓的双赢。

 

 


《绝代商骄》之商业理论--「等价交换」

 

     「 等价交换」是《绝代商骄》抄《钢之炼金术师》的...其实即是「 Barter System 」

 

     「等价交换」是《钢之炼金术师》架空世界中的一个原则。 其原意是指若要提炼一单位的物质必须以同一份量的物质作原料,并不能多提炼。其原意是指若要提炼一单位的物质必须以同一份量的物质作原料,并不能多提炼。 这个物理原则被爱德华运用作日常生活的价值标准,认为要得到某些东西,便要付出对等的代价。 这便是《钢》非常著名的名言「人若没有牺牲,那便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Barter System」就是古代之以物易物之制度; 从经济学上简单点来说就是:在交易中交换双方价值量为相等的。

 

      在政治经济学上有个明确的解析: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并不在每次具体交换中体现,而是在无数的交换中在社会的总体交换中体现出来的。


    简单地讲:你去买一件商品,你可能觉得贵或者便宜,但最终还是买了下来,在这时,这场“等价交换”的交易就成立了,因为作为买卖的某一方,他们所付出的,在“价值天平”的设定下都是“等价”!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而同一人在不同情况下都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价值砝码,怎么能对等地寻求“等价交换”呢? 这个价值观就是价值砝码,怎么能对等地寻求“等价交换”呢?

 

     假设你身上有十元, 面包卖十元。于是你用十元去买面包,这便是等价交换?可不是吗?面包是十元;你用十元去交易,不就是等价吗?但是,若你快饿死,现在你的面前有一个面包,哪管它是卖一百元,如你身上有一百元,你也会立即买来吃。但是,现在你只用了十元买一个你认为价值是一百元的面包。这是等价交换吗?

 

     若果说,要得到某些东西,便要付出对等的代价。既然交换回来的东西的价值等于我原有的,那么我为什么要去交换呢?要有交换的可能性,必是我交换回来的东西,其价值大于我付出的,交换才会发生。换言之,「交换」便是我用「我认为是低价值的东西」去换「我认为是高价值的」。

 

     所以,所谓「等价交换」,实质上是不存在的。 正确来讲,最后交易的单位,才会是等价交易(假设当我手上拥有的货品越多时,我愿意付出再去「添加相同货品」的代价便会逐渐减少)。即是我愿意付出的代价等于我实际需要付出的。 (假设物品的价格不变,但是我愿意付出去「添加相同货品」的意欲却减低了。 最终会有一点是「我愿意付出的代价」等于「物品的价格」,只有这点才是等价交换。之后交易便会停止,因为之后的物品,我愿意付出的代价低于物品的价格。供应者可不会造蚀本生意的。)而所谓最后的交易单位所需的代价等于我愿意付出的,这只是微积分遇上了经济学以后的事情,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

 



 补充:「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认为:只要时间够长,销售渠道够大又够阔,任何产品始终都能卖出去,这对不少滞销产品可算是大喜讯。但这理论表面看似吸引,其实却有极大的局限性。能有效应用「长尾理论」的产品,必须要有耐用性和持久力,例如纪念品、书本及唱片等,才能慢慢等待适合的买家。因此容易过期的食物或每几个月便有新款推出的手机,便不能应用这套理论。中小型企业的存货空间有限,更难梦想「长尾理论」有助清除货尾。

 

 


轮流减价:应该有用

 

 案例:麦提爽年少时为了赚钱,与负病的父亲吃顿年夜饭,找到花市卖花人,将还没有卖出的花分成两堆紧邻着摆放,花市老板和麦提爽各卖一堆。花市老板的花卖100元的时候隔壁麦提爽的花就卖80元,隔一段时间,花市老板的花改成卖80元,麦提爽的花则卖回100元。如此轮换。剩花很快卖光。

 

 专家点评:这种“唱双簧”“扯猫尾”做法有一定的作用。如果相邻的两堆商品的品质相同,则消费者的心态是同一种东西肯定喜欢价格低一点的。在另一种情况里,两堆花的品质不同,差一点的花卖80元,好很多的花卖100元,那么看中质量的客户会很快将好花买光,而更注重价格的客户则会把便宜的花买光。所以始终都是双赢的局面。

 

 


混合经营未必可行

 

 案例:吉少的两位女友一个经营狮子山幼儿园,一个经营老人院。幼儿园与老人院同时遇到经营困境,麦提爽提出将地界紧邻的幼儿园和老人院合并为全家乐老幼院的方案。

 

 专家点评: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经营的模式。具体在这个老人院和幼儿园的问题上,混合经营有它的可行之处。比如,老人院和幼儿园合并之后可能可以节约成本,在一些公共设施上减少开支。比如医生、厨师都可以公用。但也有它的问题存在。老人院和幼儿园合并虽然节省了一些公共开支,但幼儿比较好动,如果撞倒老人,那么在安全措施方面可能会需要花费更多。所以这一招也未必可行。

 

 


“红海”、“蓝海”概念过气

 

     此外,亦有MBA(工商管理硕士)“投诉”指《绝代商骄》中的一些商业概念其实已经过时。比如,播出食家米业CEO之争的单元,谢天华扮演的“米饭王子”被麦提爽指点之后,开口闭口就是“蓝海、红海”。对此,身为MBA的钟先生表示,其实这个概念已经过气。“这是4年前在中国曾经很流行的商业概念,出自《蓝海战略》一书。所谓红海是指现存的产业,也就是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是未知的、尚不存在的空间。但是这个概念实际上在业界是有争议、被质疑的。好像‘米饭王子’口口声声说要找到自己的蓝海,但其实‘蓝海’、‘红海’只相对于自身而已的话,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你的‘蓝海’很有可能早已是别人的‘红海’。”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地板
发表于 2009-10-3 21:37:00 |只看该作者

《绝代商骄》里面提到的一些实用商业理论


《绝代商骄》的全版商业理论(一)

 《绝代商骄》之商业理论--「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二八原理”者,即“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之简称也。他认为: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比例上,大体就是2∶8.这就是这则应用很广的“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2/8原理”。

 

 “总结果的80%是有总消耗时间中的20%所形成的”。按时间的“重要程度”编排事物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的原则基础上的。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20%的产品,或20%的客户,涵盖了约80%的营业额。20%的产品或顾客,通常占该企业组织约80%的获利。20%的罪犯占了所有罪行的80%。在家中,无论是地毯还是家用电器,80%的磨损出现在20%的位置。80%的时间里,你穿的是你所有衣服的20%。在学校里,你获得的绝大多数知识来源于少数的课程和书籍。而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你所付出的20%。换言之,我们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付出的努力,几乎是白白浪费的。这一点一定使你大吃一惊。

 

 如此说来,我们一直深信不疑、并已经成为“公理”的很多观念竟是满篇错误?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顾客应一视同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和每一分利润价值相同;所有员工大致同等有用;所有的朋友对我们一样重要;我们很容易假设,50%的原因或投入,会造成50%的结果及产出。我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事情的因果会有一个相等的平衡——有时候的确如此。但这种“50/50的谬误”,是最有害又最深植人心的概念。

 

 这种谬误的有害之处在于:它掩盖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真实关系,而使人们在不必要的方面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被称为“20世纪最大投资失败”的铱星公司倒闭,就是被“二八法则”击败的活生生的例子。铱星公司出身豪门(后台是大名鼎鼎的摩托罗拉),其所推出的铱星电话——“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打通的电话”技术上的先进性举世无匹,可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子”,却在投入运营两年后不得不宣布倒闭,原因何在?除了运营方面的种种失误,最重要的败因正是它所追求的“覆盖全球”的理想。不要忘了,地球表面的80%以上是人迹罕至的海洋、极地和高山,为了将这些地域纳入通讯网络,铱星公司不但要发射大量卫星,还要负担维护其运转的巨大费用,可是这些地方所能产生的利润却微乎其微。这些成本最终都要由另外那20%地区的用户负担,这就是造成铱星电话价格过高,无法和普通移动电话竞争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有些资源的生产力超高——但只有少数资源是如此。而我们也不知道,资源中的一大部分只有少许生产力,或实际上会造成负面效果。如果我们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中确实意识到“关键少数”和“无用多数”之间的差异,并且着手去改善,则我们所珍视的事物将可以增加。

 

 以餐饮业为例,设想一下,一家挂着“经营各大菜系、早餐酒席”的饭店生意会怎样?或者某种又像茶、又像咖啡、又像可乐的饮料销量又会怎样?相反,那些特点鲜明的川菜馆、粤菜馆,看似口味单一,食客有限,其实经营者正是放弃了那“吃力不讨好”的80%,才获得众多追捧者的。

 

 这一原则对个人来说也很有用。比如,一个员工希望得到上司的青睐,他早来晚走,主动打扫办公室,尽力搞好同事关系等,这些都可能是“有用”的,但并不一定都必要,其实,与其在这些方面投入精力过多,反而不如专心工作,以“业绩突出”打动上司。

 

 “二八法则”给我们的另一个忠告是: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战争中,当足以决定成败的战机出现时,就要敢于将主力部队投入进去以争取胜利。人生也是如此。“白领”中流传着一种说法“40岁以前赚够,40岁以后退休”,虽是戏言,但也包含了某些道理。要想在有限的时间“赚够”,就必须利用好你的黄金时期,找到可以为你带来80%回报的那些东西,并投入全部精力尽量达到最好的结果。

 

 

《绝代商骄》之商业理论--「捆绑销售(Everything Tagged)」

 

 剧情: “白饭王子”安祖连推出安家米,他作为安家米的代言人.随后,又唱了”安家茶饭”,宣传安家米.于是,将唱片与米捆绑式销售.结果,无人问津. 麦提爽认为,捆绑式销售好的一起好,坏的一起坏.

 

 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跨行业和跨品牌的新型营销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和运用。

 

 捆绑式销售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和运用,在国内比较典型的例子如宝洁公司、可口可乐等企业。荣事达在销售洗衣机的时候赠送宝洁公司的碧浪洗衣粉,并在宣传单页上推荐碧浪,而碧浪洗衣粉的包装上打出荣事达洗衣机的字样,同时宝洁公司为荣事达做洗衣机与洗衣粉的联合影视演示广告。

 

 捆绑式销售的源头大概可以追溯到麦当劳与可口可乐、肯德基与百事可乐的联合销售。在国际上,捆绑式销售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推崇。AOL和TARGET百货公司启动联合促销,《今日美国》和AT&T联合推出新的服务项目,AT&T和时代华纳也在尝试捆绑销售。

 

 捆绑式销售不同于赠品促销。赠品促销只有一个品牌主体,另一个或更多的品牌处于附属的被动地位,或者干脆企业赠送自己生产的产品,只有一个品牌。目前赠品促销被太多的商家运用,越来越不被理性的消费者买帐,几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捆绑式销售则不同,它是两个或者多个品牌处于平等的地位,互相推广,把市场做大,达到“双赢”的目的。

 

 捆绑式销售让企业偷着乐

 

 捆绑式销售被宝洁、可口可乐等众多大型公司推崇,并被消费者接受,它的利益点在哪里呢?

 

 首先,捆绑式销售可以创造1+1>2的双赢局面。合作双方以捆绑式销售促销方式,可以发挥双方的品牌优势,让消费者更加具有可信赖感。同时,企业利用双方的销售通路把各自的产品捆绑在一起,从而形成两个销售网络立体的销售体系,产品相互渗透,销售范围会更加广泛,还节省了市场推广和销售费用。

 

 其次,采取捆绑式销售的企业间往往具有互补性,可以带给消费者最大的利益回报。如荣事达与宝洁的合作中,洗衣机需要洗衣粉来配合,洗衣粉也离不开洗衣机的洗涤,二者构成了互补。消费者在购买洗衣机时,除了获得产品本身外,还另外获得高质量的去必需的洗衣粉,为消费者节省了购买洗衣粉的额外开支。

 

 第三,提高企业的抗风险力。通过捆绑式销售模式,企业之间可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大的虚拟组织模式,提高企业抗冲击的稳定性。通过共享销售渠道,利用信息化时代的计算器网络系统,可以更加及时反馈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举动,企业决策部门据此可以灵活地作出针对性的调整,将风险减小到最低。

 

 捆绑式销售,一捆就灵?

 

 推行捆绑式销售,企业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是不是“一捆就灵”呢?显然,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进行,它也有诸多条件的限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个企业要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得到消费者的认知和了解,至少在目标销售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随便从哪里冒出来的品牌进行“拉郎配”是不可能成功的。其次,进行捆绑式销售的双方要有足够的诚意,能够以双方的利益为重,而不能仅把眼光盯在自身利益上。否则,只能以“中途离婚”而告终,这种结果会因合作双方先期的投入而产生较大损失,秧及自身。第三,企业之间进行捆绑式销售,有一定的领域和合作项目的限制。只有那些市场信息多变,结构变革迅速和竞争激烈的产业领域,那些能给企业带来高附加值活动的项目,才适合搞捆绑式销售模式。第四,互补性,卖泻利停的与卖餐巾纸的企业进行捆绑式销售,只能让人反感,终究不是回事。

 

 


《绝代商骄》之商业理论--「沉没成本sunk cost」

 

 沉没成本,又称为埋没成本,意指无法回收的费用(或投资),经常存于我们的生活中。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你的沉没成本。而且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你留着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折旧),沉没成本就越高。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所以此时的决定不应该再考虑到买票的事。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损失憎恶和沉没成本谬误

 

 很多人对“浪费”资源很担忧害怕,被称为 “损失憎恶”。比如说很多人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根本不想看的电影,因为他们怕浪费了买票的钱。这有时被叫做“沉没成本谬误”。经济学家们会称这些人的行为“不理智”,因为类似行为低效,基于毫不相关的信息作出决定错误的分配了资源。

 

 这些思考可能反映了对衡量效用尺度的不统一,因为这种衡量对消费者来说是主观且独特的。如果你真的预订了一张电影票还发现电影确实不对你胃口,你可能会等到散场再走,你觉得你保存了脸面,这也是一种满足。如果你中途退场,陌生人会发现你的判断失误,这可能是你想避免的。你可能从给电影找茬中得到些娱乐,并对自己的鉴赏结果感到自豪。或者你觉得有足够资格在其它人面前批评电影。

 

 沉没成本的概念在分析商业决策时候会被用到。一个常见的沉没成本例子就是宣传品牌的促销。这种情况经常引致不能被正常消化的成本,它不是典型的可能降低品牌含金量换来销量的方式(除非执行退出市场策略)。在做将来投资、销售或广告决策时,仅应考虑未来的可能性,不能因为最近大笔广告投资而便宜行事。

 

 沉没成本谬误有时也叫“协和效应”,指英国和法国政府继续为协和式飞机提供基金的事,而当时已经很显然这种飞机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可言。这个项目被英国政府私下叫做“商业灾难”,本就不该开始,当时也就要取消了,但由于一些政治法律问题两国政府最终都没有脱身。

 

 何时应考虑沉没成本

 

  虽然沉没成本不能被改变,但有时候也应在作决定时考虑它。例如,有一门考试,如果花50个小时复习就能通过。有个学生已经复习了49个小时,这时有人邀请他去出去玩。那么这个学生可能会想:“如果我去玩,就会不通过,可是如果我再复习一个小时,就会通过,所以我应该继续复习。”这个学生已经花费掉的49个小时是沉没成本,因为无论他选择去玩还是继续复习,这些时间都已经花费掉了。可是,这49个小时的存在决定了最后一个小时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学生完全没有复习,那么他无疑会选择出去,因为“无论我是不是复习这一个小时,我都不会通过”。这一点是在运用沉没成本时应该注意的。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5#
发表于 2009-10-4 20:09:00 |只看该作者
太长,有时间再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6#
发表于 2009-10-6 13:41:00 |只看该作者

看一集不看一集的。说来现在想做下来看看电视的似乎没有什么耐心!

比较喜欢 黄子华 的脱口秀!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5-1-2 02:01 , Processed in 0.21349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