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14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隆林姑娘立志传承壮族织绣文化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15:2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隆林姑娘立志传承壮族织绣文化(http://www.emb01.com)

织绣庄内摆放的一条上世纪60年代的壮族背带   记者梁枫  摄

    (记者 叶 祯)从上世纪50年代起每个年代不同特色的壮族背带,到上个世纪初壮族小孩特有的帽子,再到结婚使用的喜帘……走进黄碧瑜的织绣庄,让人仿佛走进壮锦和绣花的小博物馆。这名正在积极备战今年广西第二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的女孩说,自己之所以不外出打工而在南宁开起织绣庄,就是想把壮族的织绣文化传承下去。

    不去打工留乡学织绣 

    走进织绣庄时,黄碧瑜正在一台原木织布机上穿梭引线,那几个已经使用得光滑无比的木梭,是她外婆在年轻时使用过的,上面还有外婆为了让木梭更美观而打上去的铜钱印。

黄碧瑜用传统织布机编织壮锦    记者梁枫  摄

黄碧瑜说,在隆林老家,寨子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到广东打工去了,传统的壮族织绣基本没有人愿意学。“在广东打工,一个月有2000多元,而织绣一般都是自己使用,所以年轻人都不愿意学。”黄碧瑜说,如果壮族的织绣失传,那可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于是她放弃了去广东打工的机会,留在家里一心跟母亲和姨、姑姑学起了织绣。

    “家里人都支持,因为到了我这一辈,家族里就我一个女孩子,大家都把自己会的技术教给我。”黄碧瑜笑着说,自从打定主意要传承壮族织绣文化后,除了向家人和亲戚学习织绣技术,她还挨家挨户造访寨子里的老人,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织绣技术。“有些老人已经躺在床上动不了,如果我不去学,她们的技术很快就会失传,这更坚定了我要学习壮族织绣文化的决心。”黄碧瑜说。

    绣庄仿佛壮族背带文化博物馆

    在得知黄碧瑜要来南宁开织绣庄后,家人和亲戚更是前后忙活,帮她搜罗了一大堆非常能代表隆林壮族特色的背带、小孩帽、绣花鞋及结婚用的喜帘、服装等织绣品,让她带到南宁来。

黄碧瑜展示收集的绣花百褶裙 

这些东西如今都摆放在黄碧瑜的织绣庄里,特别是壮族背带,从曾祖母亲手制作的背带,到弟媳使用过的背带,几乎囊括了隆林壮族同胞5个年代的背带文化,这使得黄碧瑜的织绣庄仿佛是一个小小的壮族背带文化博物馆。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路过黄碧瑜的织绣庄时,都会被这些精美的织绣品吸引进来,参观感叹一番才离开。还有些外国游客,都被这些织绣品惊呆了。“得知这就是广西壮族的织绣,他们都感叹不已。”

    数米长花边备战设计大赛

    在黄碧瑜的织绣庄里,摆着几块刚织好的格子布,那是黄碧瑜亲手织的,墙上挂着的两幅背带绣花,也是出自她之手。“绣花很麻烦,要绣出好的图案,就要有耐心和细心,我妈妈背我的那条背带是她在17岁时绣的,光是上面的绣花就花了3个月的时间。”

    织绣庄的桌面上放着一条长达数米的黑布,上面是黄碧瑜亲手绣的图案。原来,那是她自己设计的壮族百褶裙的花边。

    “我想在原有的民族服装上加一些有自己思想的东西,既然学,就要有所发展。”黄碧瑜说,这件绣品是她参加今年广西第二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的作品之一。“我希望自己能成功,这样就会吸引一部分姑娘回乡学习织绣,把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责编:赵翠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8 14:12:24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

听众

6492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9-2
注册时间
2008-11-12
沙发
发表于 2009-8-17 23:47:00 |只看该作者
好美啊!壮锦,姑娘--内外都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

听众

5960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8-18
注册时间
2009-2-10
板凳
发表于 2009-8-17 22:15:00 |只看该作者
支持!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民族手工艺品灸手可热,发展她,不但传承了壮族织绣文化,而且要把她扶持成一个创造财富的大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

听众

1639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12-3-17
注册时间
2007-7-31
地板
发表于 2009-8-17 21:17:00 |只看该作者
政府应支持黄姑娘。有够靠上民族政策吧?

东瓯一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8-9-5
注册时间
2006-5-1
5#
发表于 2009-8-17 19:30:00 |只看该作者

“我想在原有的民族服装上加一些有自己思想的东西,既然学,就要有所发展。”黄碧瑜说,这件绣品是她参加今年广西第二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的作品之一。“我希望自己能成功,这样就会吸引一部分姑娘回乡学习织绣,把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说得好!


我还活着! 不能抛弃自己,自己把希望留给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6#
发表于 2009-8-18 21:30:00 |只看该作者
不去打工留乡学织绣 精神可嘉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16:23 , Processed in 0.137425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