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的研究为何几十年止步不前
左江岩画的发现已经半个多世纪,无数的专家、学者为揭开它的谜费尽心血。几十年过去了,除了用科技手段探明岩画的颜料成分和岩画的断代这两项成果外,对是什么人?为什么用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来创作等关键的问题,一直没什么新的进展。虽然不少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多种答案,如岩画的主人都笼统地说是壮族先祖,这没错,但没能指出是那里的壮族先祖,对创作岩画目的,有祭祀说,祀河神、祀土地、求雨、求战争胜利。庆典说等,这些论点的论据,都有些牵强,也有的张冠李戴。最终也没能提出令人信服结论。在这些研究里,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研究花山岩画的专家、学者基本上不是左江一带的人,对左江不熟悉。有的不是壮族,有的虽是壮族但也是北壮,因此很多论据就取自北壮风俗。这并不是说,研究岩画不能参考其他地方,其他民族甚至全世界的资料,相反这种方法正是学术研究应大力推广和采取正确态度。在这里只是说针对左江流域的南壮资料很少看到。(本贝侬居住山区,的确孤陋寡闻请不要笑话)
第二方面是受目前行政区域的限制。花山在宁明县境内,研究花山的人都在宁明县里找答案。但宁明县城离花山有几十公里,花山附近也没几个村庄是宁明县的。所以也找不到创作这么大工程的理由。要是放开行政区域的禁锢,离花山仅仅2、3公里,就是一个有名的古镇。现名叫上金镇。属于龙州县。上金镇地处三江口。(左江、丽江、明江)自古就是交通要冲。在以河道为经济发展命脉的漫长历史中,上金都是交通重镇。直至上世纪初,它一直作为县衙所在地。正是上金镇有如此历史地位,才可以想象在远古时代,这里的壮族祖先能有如此魄力和能力完成如此巨大工程。可惜的是,也正是上金地处交通要道,历史上累受时代的文明的冲刷,有如江水后浪推前浪,在历史考古和文物方面竞无什么重要发现。加之近代花山宣传与研究均以旅游收益为目的。因此作为上金所属的龙州县,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就冷落了。
如果从这两个特点出发,对花山的研究或能提出新的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