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到的则是veing tuayh”我那里也是用veing表示哥哥的意思,我觉得这是广东话hing转过来的。我那里‘贝侬’一词是有用的,一般是好久不见在外街上突然见到聊天的时候常用的词。也是概况到比较光的范围。
我那“贝拿侬那”的范围要比“贝侬”一词的范围更广,可能涉及民族的范畴。其中里面的na应该是:某人的妹妹出嫁后的称呼的,要么就是姑姑的读法,我知道这个是亲戚的叫法。“贝拿侬那”对我来说应该是所谓的亲戚和贝侬包括远嫁他乡的亲人。甚至包括已经几代后的。比如奶奶的妹妹嫁之后的儿孙范畴。
我这里接触很多方言互相融合比如我奶奶的和我们本地的有点点不一样但是融合起来了之后听懂很多地方的语言.比如:种田的‘种’我们读DuemNa,泰语里是TumNa.但是说到种菜的时候我奶奶那边是bro,我的还是Duem。在傣泰语中使用比较高的应该是bro,播种的意思。但我们偶尔也用bro,早我当年的逆反心理中我比较喜欢读Duem,因为我感觉这个比较有力度。我怀疑语言在没有正规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自然演化也是这么来的,自己觉得这样读更有感觉或者是某心态在作宠的情况下开始忽略某些弱词的使用!比如我爷爷的时候读‘鱼’还是用bla的读法,他把那个'l'发音非常明显我感觉听起来比较柔和也有点怪怪,还有菜的读法也是plak但到了我们这一代包括我爸他们一代已经被成了BA和pak,这种自然的演变过程跟时代也有点关系跟心态也是有关系,也跟没有统一有关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0 0:57:3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