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县大八镇出土广东最大、位列全国第三的古铜鼓
地下千七年,一场大雨始露头
本月1日,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组长张欢专程来到阳江察看“周亨铜鼓”(暂名),指导当地如何保护。这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广东最大、高度全国第一的古铜鼓,是于今年4月13日出土的。
出土铜鼓的阳东县大八镇周亨村委会,此前没有发现过任何文物遗存。“周亨铜鼓”是怎样被发现的?对研究阳江的古代历史能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羊城晚报记者几天前到发掘现场进行了采访。
河沿塌落文物现身
铜鼓出土完全事出偶然:与一个老板投资挖鱼塘致使旁边一条小溪河床改道有关。
3日上午,记者来到大八镇周亨村委会时,鱼塘的老板林世希就在屋里。“鱼塘是去年12月开挖的,面积有20亩,到今年4月已经完工了。”他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鱼塘位于几座山坳之间,左边是凤凰山,右边是马坟山,山下有一条从朝阳村流向水罩村的小溪,叫马坟河。林世希的鱼塘由于是在原来的河床上开挖的,所以马坟河被改道到凤凰山一侧的农田里。4月13日,下了一场大雨,新挖河道的沙质河沿经不住雨水冲刷,塌下一大块,奇迹出现了……
13日下午3时多,水罩村58岁的老农李学辉放牛路经此地,无意中看到河沿露出一块金属,他打算挖回去卖点钱。没想到,越挖露出的金属体积越大,他赶紧找来一些树叶把金属器物盖住,连三条牛也不顾了,连忙跑回村叫来了哥哥李学清、嫂子黄存和村民李弟。四个人合力继续挖。他们的动作引起林世希的注意,他也加了进来……最后,整条村的人几乎全知道了。
“(我们)挖了四五个小时,连饭也顾不上吃,一直到晚上8点钟左右才把它挖出来。”李学清对记者说。
当时,天已全黑,他们又叫来了几个人,共八个人,趟着一米深的河水,顺着水势,慢慢将这个宝贝推到了下游的一座小桥边,然后一齐将其弄上了路边。这时,男青年梁世卫路过,见状即对众人说:“文物是不能私自占有的,应该交给国家。”他立即致电《阳江日报》报料。
此时,是晚上11点多钟。
铜鼓及时获得保护
由于周亨村离阳江市区有几十公里远,等《阳江日报》记者赶到现场时,已经是零时48分了。
一名记者拿出手机,拨了110报警。
“我是14日凌晨1点06分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的,”本月3日中午,大八派出所教导员阮明对记者说,“指挥中心说,有群众报警称发现一个‘疑似文物’,我带上四名警员赶到水罩河,将铜鼓运至派出所临时停放。”
阳江市文广新局的冯副科长对记者说:“14日下午4时多,我们顺利地将铜鼓运回到阳江市区,等待专家制定进一步的保护方案。”
广东最大出土铜鼓
“周亨铜鼓”鼓面直径142厘米、高82厘米;大小列国内现存铜鼓的第三位(第一位为广西博物馆藏101号铜鼓,直径165厘米;第二位为上海博物馆藏6597号铜鼓,直径145厘米、高78.8厘米),为“广东省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铜鼓”。
“周亨铜鼓”硕大厚重,鼓面宽平。器型的各项特征显示,该鼓属于铜鼓系统中的“北流型”。
4月16日,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魏峻闻讯赶到阳江,对“周亨铜鼓”进行了初步鉴定。他认为,“周亨铜鼓”属于北流型铜鼓的中晚期,年代约为东汉中晚期至唐前期,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了。
4月29日,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邱立诚也来到阳江察看铜鼓,并作出了类似鉴定意见。
1700年前埋藏
周亨村地处阳东县北边的偏远山村,此前从未出土过文物。铜鼓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为什么会在那个地方挖出“周亨铜鼓”?
据阳春市博物馆原馆长柯对梧介绍,在古代百越族中,铜鼓最初是作为战鼓使用的,后来逐渐变成了权力的象征,拥有的铜鼓越大,象征他的权力也越大。再后来,又演变成族群里每年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器物。每当祭祀时便抬出去,用完了就抬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埋起来,象征“回归自然”。等第二年再挖出来使用。如果这期间发生了战事,而埋鼓的几个人不幸全战死了,便没有人会知道铜鼓的下落,只好重新铸造一个。
魏峻也支持这种说法。本月3日下午,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现场的土层剖面可以看出,这面铜鼓位于第四层,而一个土层就是一个文化带,它上面的土一点都没有动过,这在考古学上叫“生土”。它就是埋在那里的,不是从别处“漂”来的。那时候,埋藏铜鼓不会选择太远的地方,而会在其平常活动地点附近。“(周亨铜鼓)它上面没有任何铭文,我们是根据它的形制和外观推断其属于东汉中晚期至唐前期的。但因它是金属,以现在的科学手段很难确定具体年份。”他说。
据悉,阳江市方面有可能在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博物馆建成后,将“周亨铜鼓”陈列在里面,永久存放。
文/图 本报记者 林福益 通讯员 许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