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罗氏家谱是如何攀附江西汉人的?
一
我牛场罗氏家族口传始迁祖叫罗登金,其父为罗凤约。登金公生养了三个孩子……
一直以来,族中长辈都说有家谱,但作为反映我们牛场罗氏血脉传承真实情况的汉式家谱,我一直怀疑族中祖先没有人认真编撰过。怀疑终归怀疑,因没有找到实物,就一直无法考辨其真伪。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家父和我终于找到了族中珍藏的两种罗氏族谱:一本是冗乍寨珍藏本《罗氏宗支族谱》;另一本是塘根寨珍藏本,还注明是“光绪三年仲春,仲三祖以及各寨父老在塘垦补述”。
仔细研读比较这两本族谱,发现冗乍寨藏本完全是以贵州北部地区的汉族罗氏为中心撰述罗氏源流,跟黔南地区布依族流源没有半点关系;而塘根寨藏本则是在冗乍藏本基础上添加我族部分口述源流而成。下面请看我家的祖先在编写家谱上是如何移花接木的:
先看塘根寨“光绪三年家谱”原文中的一段:
五十四世祖,号大洪,罗芝润,夏张二氏;芝沿、毛李氏;芝沂,孙陈氏;芝宽,吴谭氏;芝广,吴张氏;芝滔,李氏;芝池,吴氏;芝浪,文氏;芝沚,李氏,系山东生长,分于贵州;罗凤约,亨信;芝润,夏张氏,由江西迁贵州思南竹溪坝、砚皂坝、青菜坝、水桶坝、中庄沟、宋溪寨、七锅庄……
我的家谱跟汉族流行的罗氏宗谱一样,是把汉代初年修筑豫章城的罗珠当成一世祖来写的,顺着往下开列到五十四世祖就是这段文字了。根据这段文字,1985年清明节,合族乡亲给我惠水牛场布依族罗氏始迁祖修葺坟茔,并立了碑,在碑石顶端镌刻“五十四世祖”几个大字。这样,我的家族就成了源自江西的只会说布依话的汉人了。
单就这段家谱文字而言,“五十四世祖”共有十兄弟,我族先祖罗凤约被列在“五十四世祖”罗大洪(芝润)后面的第十位,意思显然,“五十四世祖”共有10个兄弟,罗凤约是第10个。可见,这个“五十四世祖”的殊荣应该是凤约公,而不是凤约公的长子登金公。
就此而止,问题还不是很大,但仔细辨析,不难发现:这10个兄弟中,人人都取有带“芝”字辈的名,惟独我祖罗凤约没有;人人都开列有妻子姓氏,也惟独我祖没有。一个“罗凤约亨信”仿佛横空插入,行文上显得很突兀,很不协调。再跟冗乍藏本比较,事情就明朗了。请看冗乍藏《罗氏宗支族谱》的记载:
五十四世祖,即用知府,号大洪,罗芝润,夏张二氏;芝沿、毛李氏;芝沂,孙陈氏;芝宽,吴谭氏;芝广,吴张氏;芝滔,芝池,芝浪,芝沚。兄弟九人,系山东生长人氏,分于贵州。芝润,夏张氏,由江西迁贵州思南蒲竹溪、砚皂坝、青菜坝、水桶口、中庄沟、宗溪、七锅庄……
原来别人兄弟只是9人,并没有第10个什么“罗凤约亨信”的兄弟,更根本没有说有另外的“罗凤约亨信”来贵州惠水牛场翁巴定居。显然不过,我的先人是在汉族罗氏家谱《罗氏宗支族谱》里嫁接祖宗渊源后,就把它当成自己的家谱了。当年祖先这种移花接木手段并不高明,其实粗劣得很,但是由于迷信祖先的传统思维作怪,弄得今天的人依然执迷不悟,真是令人哀痛难言!
继续看我“光绪三年家谱”的伪造:
传至洪武年间,自南伐北推翻元朝,又从北征南灭掉元朝统制官员及各部落。重新整理,当时有我祖参加南征,罗亨信留守北京,镇坐元邦。奉旨明朝朱元璋之令,领征南拥兵南下。自江西南昌拜祖时,同杨、陈三将合兵出发……
家谱文辞不通先不说,单说我牛场罗氏先祖叫罗亨信,是个率领王朝军队南征的将军级人物,问题又出来了。因为历史文献里确实记载有一个同名同姓也是将军级别的人物。今天,罗大华、聂鑫森撰写的《中华罗氏通书.罗氏》就录有这个人的事迹①: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明永乐进士。英宗时,擢右佥都御史,进右副御史。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人主张放弃宣府城,官吏军民奋然争出。罗亨信仗剑坐城下,命令说:‘敢出城者斩!’又召集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制太上皇至城南,传令启门,罗亨信坚执不启,也先无奈,只得退兵。罗亨信与总兵杨洪坚守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劳绩甚著。景帝立,进左副都御史。
有关罗亨信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地点是今河北省北部。当时,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领蒙古军向明王朝进攻,朝廷宦官王振挟持英宗皇帝率50万大军亲征,结果英宗皇帝被也先俘虏,王振最后也战死。罗亨信驻守的宣府城就是今天隶属张家口市的宣化县城。
英宗时代(公元1436-1450年)就担任右副御史,可不是一个小官,在明代这是属都察院的官职,正三品,相当于今天国家最高检察院的副院长,如果他带兵到贵州,绝对是一个省级大将。但是,翻查明代史籍,这个对明皇室忠心耿耿的罗亨信却没有到过贵州任职,更不可能流落到黔南腹地的翁巴、牛场。
在明代初年,明朝廷里找不出两个同名同姓的罗姓将军级(省部级)人物,显然“光绪三年家谱”是把别人的祖宗认成自己的先祖了。如此把别人祖先的名当成自己祖先的字,混在一起,家族发展的链条是接起来了,而且先祖也是个大级别人物,显得很辉煌,但于事实而言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根据史书记载,在明代初年之前,今贵州地区的民族构成是“夷多汉少”的格局,汉族最多占三成左右。连(明嘉靖)《贵州通志.风俗》都这样说:
仲家(布依族),贵(州)此类最多。习俗大约同。……家不积米,如遇餮则取稻把旋舂待客,以杀狗为敬。……务农为本,架楼而居。……俗尚铜鼓,以声音雄壮为贵,祀鬼、待客击以为乐。
今天的布依族主要集中在贵州的乌江以南地区,而黔南、黔西南向来就是布依族最集中的地区,其居住格局和风俗习惯持续600多年到今天,还基本未变。
明代初年确实是汉民迁居贵州浪潮史上的高峰期。近年,古永继先生在他的论文《元明清时贵州地区的外来移民》中说,有明一代,朝廷在贵州设置20多个卫,驻军总数达16万以上:
各卫下设所、屯、堡等,形成大大小小的军事据点,分布各地,而大多集中于自贵州延伸于湖南、云南的通道周边。这些军士,绝大部分来自湖广、江西、四川等地,如按一军一户四口之家计算,当时贵州境内移民达六七十万。可谓规模宏大,盛况空前,故民间有“调北镇南”之称。②
尽管如此,这些屯垦军民还是没有深入到黔南、黔西南的长顺、惠水、平塘、罗甸、望谟、紫云、册亨、贞丰、安龙等地,这些县份还是布依族占绝对多数。而惠水则自北宋以后就是“西南五姓番(后为七姓番)”的地盘,到明代初年,该地区主要是土司统治,还不属官府的屯垦之地。如果把我们牛场罗氏当成是明代初年的外来镇压者与入侵者,那等于是以己为敌,认贼作父了,岂不荒唐?
前辈这样做自有其特殊原因,我们不该过多责怪,但是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还延续这样的错误就很愚蠢了。因此,从现在起应该更正:我们的先祖是布依族,并不是什么从江西“调北征南”来的所谓官军与汉民,先祖叫罗凤约,罗亨信不是我们的先祖。
再看“光绪三年家谱”原文:
我祖由北京到江西,必须拜祖。洪武十年戊午春二月到江西,湖南衡阳、广西桂林、广东韶关、泗城府、八打、罗甸等。……
定桑州(即罗斛州),立罗番为自食邑。杨将灭东州,立克度为自食邑;陈将灭程州,立陈番为自食邑。罗将灭广顺、紫云、望谟、青岩下八府,拥有五府十三州为供地。明朝皇帝赐封军民将军之职,即官长官司……
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元邦军将罗亨信奉旨南征,至盘拳山下分支,杨将管克度,居三里,灭元朝官吏;罗将平桑州(即罗斛州),上至广顺,立罗番。
洪武十年是公元1377年。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派大军进军云贵始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此前,雄踞四川重庆的明氏大夏政权已经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被朱元璋轻取,贵州的地方势力也纷纷归附明王朝,抗拒明朝大军的力量已经没有。到洪武十四年,西南地区只剩下云南地区元朝梁王把匝瓦尔密割据,其自持云南地险路遥,不肯投降,成为洪武皇帝统一中国的最后障碍。
朱元璋最后下决心武力统一云南,是在洪武十四年的九月,进军云南的明军将领分别是征南将军(颖川侯)傅有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以及平凉侯费聚、汝南侯梅思祖等。在朱元璋的精心策划下,三将领率30万大军进军云贵。《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139这样记载洪武皇帝的谋划:
云南僻在遐荒,行师之际,当知其山川形势。朕尝览舆图,咨询于众,得其厄塞。取之之计,自永宁(今四川南部叙永)派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继自辰、沅以入普定(今安顺),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喉襟,彼必并力于此以拒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取胜在于此。既下曲靖,三将以一人提劲旅趋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彼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云南既克,宜分兵径趋大理,先声已振,势将瓦解。其余部落,可遣人招逾,不必苦烦兵也。③
意思是进军云南要分兵两路:一路自北向南,从四川南部的泸州顺着叙永南下,进入贵州西北和云南东北,直逼滇东重镇昆明;一路由东向西,自湖南向西挺进,到贵州安顺驻扎,直逼滇东咽喉曲靖。两军互相呼应,牵制敌方固守曲靖,而后大军直驱云南腹地,昆明必定攻破。随后,应该分兵进取大理。攻破昆明已经大振我军威势,大理残余势力必定不攻自破。余下其他部族,派人招降即可,不要再让军队受烦劳之苦了。
显然,洪武十四年前朱元璋没有调北征南派兵进入贵州,也更没有所谓的罗亨信将军于洪武十年从广东韶关到广西桂林、经过泗城府、八挞、入罗甸的说法。“光绪三年家谱”的漏洞太明显了。至于我们牛场罗氏先祖凤约公到底是什么时候到贵州的,需要另外寻找线索。
当然,家谱也不是处处都伪造,攀附中原。如果不拘泥于“光绪三年家谱”的时间限制,立足于我们牛场罗氏是布依族这个事实,那么“光绪三年家谱”说我们的先祖是从广西迁入贵州的说法是符合历史研究的事实的。至今,学术界已经普遍认为,贵州布依族的主体是从两广迁徙贵州的。到达贵州后,与先期从今天湖北西部山地迁来的濮人(仡佬族等先民)融合,发展成“濮越”,即今天的布依族。布依族从两广入黔有几次高峰,第一次是秦末汉初,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第三次是五代十国,第四次是宋末至明初。结合南方民族史的研究,我牛场罗氏先祖自广西进入贵州的路线,按“光绪三年家谱”说法是可信的。因为,泗城府的管辖中心是今天广西西北的田林、凌云和乐业三县。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泗城岑氏土官治今田林旧州,距南盘江南岸不远,其地北接贵州的册亨、望谟等,即罗甸国腹地。两地古渡口北岸即贵州的八渡。这里贵州西部通往广西西部的交通要冲,为广西进入贵州的必经之路。八渡附近今天还有个叫“八达(八挞)”的地名。至于是凤约公或者是凤约公的先祖于哪个时代从桂北进入贵州罗甸国境的,则需要另外考证了。
其次,所谓我们先祖“罗将”是否“灭广顺、紫云、望谟、青岩下八府,拥有五府十三州为供地”暂且不论,但因此而说“明朝皇帝赐封军民将军之职,即官长官司”确实是没有的事。因为明初(1371-1438)贵州卫所属25个长官司长官,惟有丹行长官司(治今平塘县西部)长官为罗氏族人世袭,其他的长官司长官都不是罗姓。当时,丹行长官司的长官是罗海,而且这家罗姓长官在元代就有人担任土官(罗光盖)了,说是南宁府人,估计更多可能源自那州(今广西南丹西部与天峨东部)罗氏,并非明代“调北征南”来的④。就涟江大坝里的罗番长官司的长官而言,史学界几乎都认为是姓龙而非姓罗。按事理推论,能“灭广顺、紫云、望谟、青岩下八府,拥有五府十三州为供地”的罗氏将领,是不可能屈居惠水腹地翁巴牛场或者平搪西部山区这样的角落的。
再看“灭广顺、紫云、望谟、青岩下八府,拥有五府十三州为供地”这个说法。明代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布政司成立后,全贵州省只有11个府和10个州。其中的11府即贵阳府、安顺府、平越府(治今福泉县城)、都匀府、黎平府、思州府(治今岑巩县城)、思南府、铜仁府、遵义府;10州即开州(治今开阳县城)、广顺州、定番州(治今惠水县城)、永宁州(治今关岭县打罕坡)、镇宁州、普安州(治今盘县城)、黄平州、麻哈州(治今麻江县城)、独山州、真安州(治今正安县城)。府州之下则为县或土司管辖。能“拥有五府十三州为供地”,岂不拥有贵州全省的大半?真有贵州的半壁江山了还能只是一个长官司的长官而已?
事实是,能占据广顺、紫云、望谟等地的,是唐代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崛起,到南宋(公元1127-1271年)才衰落的罗甸国。
明代,军队没有“军民将军”一职,中央一级军事机构(兵部与都督府)的军官只有一个“游击将军”带有“将军”二字。明代规制是在战事发生时,朱元璋才赐给领兵的指挥官予将军印或大将印。在省一级,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是“都指挥使司”,其军事官员有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职。而“卫”的军事官员也称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至于“所”的指挥官则称正千户、副千户。明代行政机关——府的全称是军民府,但府的最高行政官员叫知府,同样州的最高行政官员叫知州,县的最高行政官员叫知县,府、州、县三级官职都没有称将军的。何况,在明代初年,归附的“八番”土官都降为长官司,隶属州管辖,土官从此叫“长官司长官”并赐给印信。说我们的先祖罗凤约被明洪武皇帝赐任长官司长官一职,其他土司都有记载,惟独我祖没有记载,说不过去啊!再则,我们也拿不出印信,谁信你?
历史事实是,我们牛场地区自元代以来一直是在小龙土官的统治之下。明代初年从洪武皇帝朱元璋那儿得到小龙长官司长官印信的是小龙人氏龙福庆⑤,而不是翁巴大寨人氏罗凤约!
至此,我们不能不老老实实地恢复家族历史的原貌:我们的先祖凤约公不是“调北征南”的将军,也不什么土司长官,而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而已!至多是一群普通布依百姓的头领罢了。
二
在汉式家谱里伪造远祖渊源,不独我牛场罗氏家族先人如此。这种发明权不在我们这样普通的百姓手里,始作俑者是当地的土官。在贵州惠水县,连北宋时就属于“西南五姓蕃”之一,拥有上千历史的龙氏土司竟然也伪造始迁祖。请看清代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立的惠水龙氏土司长官龙文求墓碑序⑥:
文求公为我合族始祖也,原籍江南徽州府□□县。自洪武调北征南,公奉命出师,汗马功劳大矣!……
该坟地处惠水大龙乡岩头寨附近的土坡上,碑文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是碑序,下部正中镌刻:“明敕封怀远大将军开基祖考龙公讳文求墓”。龙文求真是惠水卧龙土司龙氏始祖吗?非也!卧龙龙氏土官在北宋初年之前就已经定居今天的惠水涟江谷地了,是著称正史的西南“五姓蕃”之首,而“五姓蕃”的习俗有别于中原,他们很可能是今彝族先民乌蛮部和布依族先民。《宋史.蛮夷四》有记载:
乾德三年,平孟昶。五年,知西南夷南宁州蕃落使龙彦瑫等遂来贡,诏授彦瑫归德将军、南宁州刺史、蕃落使,又以顺化王武才为怀化将军,武才弟若启为归德司阶,武龙州部落王子若溢、东山部落王子若差、罗波源部落王子若台、训州部落王子若从、鸡平部落王子若冷、战洞部落王子若磨、罗母殊部落王子若母、石人部落王子若藏并为归德司戈。
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身为南宁州蕃落使,因率领西南“八番”众头领到京师开封上贡,而被封为首任羁縻南宁州刺史的是龙彦瑫。要说龙氏的合族始祖,按正史的最早记载,至少也应该是北宋初年的这个龙彦瑫,而不是明代初年才出场的龙文求。
有关龙文求的事迹,《元史.地理六.八番顺元夷蛮官》有记载:
至元十六年,潭州行省遣两淮招讨司经历刘继昌招降西南诸番,以龙方零为小龙番静蛮军安抚使,龙文求卧龙番南宁州安抚使,龙延三大龙番应天府安抚使,程延随程番武盛军安抚使,洪延暢洪番永盛军安抚使,韦昌盛方番河中府安抚使,石延异石番太平军安抚使,卢延陵卢番静海军安抚使,罗阿资罗甸国遏蛮军安抚使,并怀远大将军、虎符,仍以兵三千戍之。
原来龙文求是宋末土官,在元初的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率领“八番”投降蒙古人,哪里是碑文写的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至1398年)受命于明代朝庭调北征南呢?先祖墓碑都这些乱写,何况家谱?到明代初年,龙文求的后裔,即其元代最后一个南宁州(治今惠水三都卧龙)安抚使是龙颜,以元代土官身份归附明朝,到第二年才和其他十几个土官一起被明朝廷授予长官司长官。明显不过,惠水土官龙氏家族根本没有什么人在洪武年间参加过什么“调北征南”。
土官在先祖问题上的错乱,也不独贵州如此,在广西众多的土官队伍中亦复如是。同样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土官之一,广西南丹莫氏也犯同样的错误。南丹莫氏土官归附北宋王朝的情况,《宋史.蛮夷.南丹州》有记载:
南丹州蛮,亦溪峒之别种也,地与宜州及西南夷接壤。开宝七年,酋帅莫洪燕(此字打不出别字代替)遣使陈绍规奉表求内附。九年,复来贡,求赐牌印,诏刻印以给之。
按理,莫氏土官家谱里的始祖至少应该从公元974年的莫洪燕(此字打不出别字代替)开始吧?而实情又并非如是⑦!跟贵州南宁州龙氏土官一样,真正的先祖不被承认,而是在《钜鹿宗支南丹知州官谱》里却另说:
南丹州官始祖籍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白米街人氏。自宋太祖开宝至雍熙年间随征平枝图蛮溪峒霸庅州乱,敕征广西等处溪峒蛮,杀贼有功,宋神宗时封为南丹知州。知州正堂官伟勋。
此外,另一份南丹莫氏族谱又说:
始祖莫伟勋,于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由福建省宁军副统随狄武襄公奉征广南路溪洞猺蛮有功,蒙受册封……
同一家族的两份族谱,真正的自己的土著先祖则放弃不要,而均附会源自北宋年间专制王朝派遣征讨土著而来,但就始祖来源地竟有两种不同说法,可见其主观附会的随意。
谷口房男、白耀天两位先生曾经对南丹莫氏土官家谱进行过精细的考辨梳理,他们在合著的《壮族土官族谱集成》里说道:
南丹州首领莫氏在开宝七年(974)归附宋王朝之前,自称“西南诸道武盛军德政管家明天国主”,归附以后被任命为羁縻“南丹州刺史”。此后至明朝初年,共传了十二代二十二任土官。这十二代二十二任土官前承后传,脉络清楚,官私著作均有记载,其中并没有“莫伟勋”、“莫尚”、“莫简”、“莫似忠”见于其中。
南丹莫氏不惜抹煞自己先祖曾经在北宋初年归附,随后被王朝任命为南丹州刺史的“辉煌”历史,丢弃先祖莫洪燕(此字打不出别字代替)等数代人约100年家族历史不要,去伪造始祖为莫伟勋,是跟随狄青来广西镇压侬智高起义的。今天看来,其真实目的尽管已经很难准确推测,但因此而在汉官面前至少可以彰显自己家族的“正统”是毫无疑问的了。
如是伪造家族始祖,在广西的众多土官中,并非独此一家。仿佛有一个神灵在号召似的,广西土官伪造始祖往往是定格在北宋末期镇压侬智高起义这个时段。
再如广西各地大同小异的僚人岑氏家谱,都公认始祖为岑仲淑。泗城《岑氏宗支世系》是这样记载的:
岑仲淑,派自余姚,善于医道,立武功于宋高宗朝,授麒麟武卫怀远将军。随狄襄公征侬志高,克林州城,破邕州,志高奔广南。襄公还朝,仲淑公善后,驻镇邕州,建元帅府,督桂林、象郡三江诸州兵马以御志高。始通市马于水西,大火合兵扫荡西南夷梗,有牂牁。布露上京,封粤国公。⑦
文段中诸多史实错误暂且不论,但就岑仲淑这个人及其官职而言,根据谷口房男、白耀天两位先生的考证,纯属伪造,史实证据很多,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皇祐五年(1053年)广南西路经略使余靖在今桂林市镇南峰题刻了块《平蛮三将提名碑》,列述了当时随狄青镇压侬智高的‘将官’32名,其中包括孙沔、石全彬、余靖等人,却无‘岑仲淑’其人。⑧
其实,岑氏该时段的先祖应该是岑庆宾,他是在宋元丰三年(1080年)前后从南七源州(今越南谅山省西北)迁居地处桂西北的七源州(今凌云)的。到南宋,因汉宋王朝在田阳横山寨设置战马交易市场,大理国的骏马通过西南自杞、罗甸诸国和桂西北地区僚人(岑、黄)土酋等非汉民族做中介,长途输送而来进行交易。其中,岑氏家族因地利之便而于南宋市马交易中主动出击,获利丰厚,颇有建树,遂崛起而成桂西北势力最强的望族,长盛不衰延续上千年。其始祖至少起自岑庆宾,岑仲淑是后人杜撰的,就算岑氏家族在北宋末期真有这么一个人,也不是来自宋时的江南,更不是跟随狄青镇压侬智高而来。
此外,广西僚人的另一大姓——黄氏,无论其家谱或者墓志,几乎都说自己的始祖是跟随狄青来镇压侬智高的。如《罗阳县黄氏袭官世系》:
始祖黄东堂,原籍山东青州府溢都县人,于宋朝皇祐四年从狄武襄公征侬智高有功,授土逍岭峒,世代永袭峒职。自明朝洪武元年征交趾有功,改峒为罗阳县,颁发引札,世授土知县职。
罗阳县地处今天的扶绥县北部罗阳河中下游地区,县治在今中东镇东南12里的罗阳村。根据谷口房男、白耀天两位先生的考证⑨,罗阳县早在中唐以前就设置了,属邕州都督府辖下的羁縻州县,是“黄洞蛮”黄少度的家乡;到宋代设置未变,仍然是僚人黄氏家族的领地;元代改为土司县,隶属太平府,还是黄氏族人世居。在正史及其相关史料里,根本没有记载罗阳黄氏先祖是来自山东青州的。罗阳黄氏土官自元代后期到明代初年,其世系是:黄得全袭职于元末,黄谷保于洪武元年归附明朝,黄用隆于洪武七年后袭职,黄宣于洪武十八年袭职,黄广通于宣德五年袭职……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桂北那地州土官——僚人罗氏家谱又是怎样记载自己的始祖的。作为一个至少自北宋起就是那地州世袭土官的南丹罗氏,又犯同样的错误——附会家族始祖渊源⑩,说自己始祖是明代洪武年间因“征讨”那地苗蛮才迁徙而来。南丹那地州土官《罗氏宗谱》这样记载其始迁祖:
黄貌公移分广西那地州。自始到那地州,为一世祖起创。一世祖黄貌,乙酉科武举,庚戌科会试中第州名武进士,效用,奉命征讨广西那地州猫蛮,定乱安民有功,奉旨敕授那地世袭服色知州。至洪武三年,颁印信一颗。于洪武丙辰年正月廿日亥时寿终,葬于嘉柳山之阳。祖母黄氏,生一子明宝。
南丹罗氏族谱认为他们属于江西罗氏始祖罗珠后裔,明代前定居江西,直到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先祖罗黄貌奉命征讨苗蛮才迁居那地州,因完成征讨任务立了大功,被朝廷任用为那地州的知州。官职既然是官府给予的,当然官府最清楚,翻查广西地方志,万历《土司志》却有相反的记载:
宋代那州、地州,“元仍为地、那二州,其酋长世修常贡。洪武元年,罗黄貌归附,诏省那入地,合为那地州,锡印授黄貌为土管世袭知州”。
官府明确认定罗黄貌是“归附”的前朝土官,即是投降而来的宋末土官,并非明代的征南将领。如果一条记载不足证明,那么在《土官底簿.那地州知州》还有一条类似记载,说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罗黄貌“归附,洪武七年授本州知州。九年被利州知州岑志良杀害,劫去印信”。还有《明史.广西土司》更是这样记载:
那地州,在府城西南二百四十里。宋熙宁初,土人罗世念来降,授世职。崇宁五年,诸蛮纳土,遂置地、那二州,以罗氏世知地州。大观中,析地州置孚州。元仍为地、那二州。洪武元年,土官罗黄貌归附,诏并那入地,为那地州,予印,授黄貌世袭土知州,以流官吏目佐之。
连统治阶级史官的眼里,那地州土官罗黄貌是上承北宋土官罗世念而来的。事实很清楚,那地州知州罗黄貌并非“征讨”苗蛮而自江西迁居,他及其家族自唐宋以来就一直居住在桂北的红水河沿岸地区,是北宋投降官府的土著首领罗世念的后裔。
那地州在明代以前,分为那州、地州。那州历史悠久,唐代就开始设置,属于羁縻州,即为非汉民族的领地。到北宋前期,今桂北地区的那州、地州、文州、兰州、抚水州等都隶属宜州管辖之下的思立寨所属羁縻州洞,是僚人的世居领地,而且以蒙、罗两氏僚人为望族。北宋熙宁、元丰年间,蒙氏势力中落,罗氏崛起,其中的罗世念成为宜州思立寨属下思广等五十二洞的首领。罗世念率领族众归降汉宋王朝后,族中兄弟子侄受封者竟达106人,在广西土著归附史里是极其罕有的,可见其家族势力的强盛。此后,桂北僚人罗氏不断向北发展,深入贵州南部,是黔南布依族罗氏的一个重要来源。
桂北罗氏家族本是僚人,源远流长,在唐代同属“西原蛮”⑾,在唐至德初年至乾符末年(公元756-879年)这100多年里,罗氏族人参与了轰轰烈烈的西原僚人起义,在起义头领中,就有戎成王罗城、罗淳等。正史《新唐书.西原蛮传》已明确记载,南丹那地州土官《罗氏宗谱》附会始祖于洪武年间来自江西,实是荒谬。
三
从贵州南部的土著罗氏(布依族)、土官龙氏(今为汉族),到广西北部南丹土官莫氏、罗氏,广西西北的泗城土官岑氏,再到广西南部的罗阳黄氏等等,在家谱编撰上呈现一个共同特点,即贵州土司最喜附会始祖为明代洪武年间“调北征南”的江西籍将领,而广西土官则爱附会始祖是北宋跟随狄青镇压侬智高起义的山东籍将领。土官率先,平民跟进,于是,在贵州和广西,无论是汉民或者非汉民族,几乎无人不这样认定自己的始迁祖,统统认贼作父。这种被植入祖宗崇拜精神领地的谎言经过上千的积累,即深入民众骨髓,成为很普遍的信念,顽强地奴化非汉民族的族群意识,以致诸如岑毓英、陆荣廷、韦国清、粟裕等非汉民族精英都不能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的土著身份。于是,我不得不感叹——这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真是中原文化入侵边地非汉民族最为成功的范例,蔚为家谱文化奇观。
试问,黔桂等地民众的家谱,尤其是土著家谱单单在始祖记载上出问题,或错乱,或伪造,都是偶然的吗?其中有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注释:
①罗大华、聂鑫森撰《中华罗氏通书.罗氏》,三环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152-153页。
②古永继著:《元明清时贵州地区的外来移民》,《贵州民族研究》(季刊)2003年第1期;
③转引自《贵州通史》(五卷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2卷第8页、第546页;
④《贵州通史》(五卷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2卷第76页;谷口房男、白耀天编著《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581页至583页)说:“据《新唐书》卷43下《羁縻州》载,唐代,那州、地州、文州、兰州、抚水州等是宜州管下思立寨(治今宜州市西北)所属羁縻州洞。……熙宁、元丰年间,抚水州蒙氏首领势力中落,罗世念崛起,成为宜州思立寨属下思广等五十二洞的首领。……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正月,‘思广等五十二洞首领’罗世念率部归附宋朝后,兄弟子侄获封的达一百零六人之众,可谓赫然一家,名著当时。……元末,地州知州罗黄貌兼并那州,兰州土官韦晏勇也吞并了罗家的文州。洪武七年(1374年),由于罗黄貌归附,明朝授罗黄貌为那地州知州,隶庆远府。”
⑤《惠水县志》1989年第1版第7页。
⑥《惠水文史资料》(第十六辑)第175页。
⑥谷口房男、白耀天编著《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63-64页。
⑦谷口房男、白耀天编著《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64页。
⑧谷口房男、白耀天编著《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66页。
⑨谷口房男、白耀天编著《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59-360页。
⑩谷口房男、白耀天编著《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581-609页。
⑾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96-501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8:48:1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