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qq.com/a/20090514/000553.htm
■发现者
柴焕波,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他从来不用手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和现代人打交道少,时间都用来和古代人打交道。”正是凭着这股专业执着,他发现了里耶秦简,而这次他通过考古,找到了目前湖南本土人老祖先古越人最早的聚居地----永州市零陵区凼底乡凼底村望子岗。
5月13日,永州零陵区望子岗遗址全貌 本组图片均由记者 范远志 摄
本报5月13日讯 凼底村村民王穆军今年51岁,前年在院子里修厕所的时候,还挖出了一把石斧,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的耕地下面,还隐藏着一个令湖南考古学者兴奋、着迷的一个大秘密。
古越人,被看作长江中下游最早的远古土著,真正的南方本地人。据柴焕波介绍,湖南是古越人向世界发散的源头之一,然而至今,湖南本地关于古越人的描述,都停留在零星的文字记载和民俗、传说之中。正是王穆军家农田下隐藏的秘密,第一次在湖南为古越人的存在提供了实物证据。
今天下午,柴焕波正式向媒体公布,经过一个月的发掘,省考古研究所对1986年发现的望子岗商周遗址重新复查确认,首次在湘江流域发现商周墓葬群,同时证实这里是湖南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古越人聚居地。
发掘的半地穴式民居
墓葬群是古越人聚居地
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表示,望子岗遗址填补了湖南远古历史的空白,“我们湖南一提历史就是长沙国,汉代以前几乎没有历史,但是望子岗遗址再现了古代百越人(古越人)的起居生活,是百越文化的集中分布区。”
柴焕波说:“经零陵区文物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一个月前开始对这里进行抢救性发掘。我来到这里之后,一锄头挖下去就看到了文化层,当时非常兴奋。”通过对土层剖面的解析,柴焕波认定在距今3000至4000年前,望子岗遗址有四次大规模的人类聚居。在最下面的,距今时间最久的第四层人类活动层面,柴焕波发现了21座商周墓葬,“这在湖南、湘江流域是第一个发现商周早期墓葬,通过对墓坑以及葬制的研究,这和古越人的葬制相符,所以我认为这里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在湖南也是第一次发现。”记者在几个墓坑中还能看到当时人类完整的遗骸。
望子岗遗址在一处盆地农田的边缘,在这个盆地的其他边缘,柴焕波也发现有其他同时期的遗址,“这可以证明这一带在当时是人类活动非常频繁的一个地方。”
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
古越人住所已有排水系统
在柴焕波的指点下,记者在第三层人类活动层面,看到了当时人们是如何建房的。当时的人们在地面掘坑,坑的周围插上木柱子,用泥糊住木柱成墙,搭上棚子就成了建筑,至于这些建筑究竟是住房,还是窖藏仓库,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认证。这种远古的建筑方式在考古学上称之为“半穴式”建筑,柴焕波说:“这类形式的建筑在过去同时期考古遗址中非常少见。”
在这些建筑的边上,记者看到柴焕波用粉笔画出一条长形区域,从高到底延伸到已发掘遗址的边缘,柴焕波解释,“通过对土质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是当时的排水沟,雨水顺着房顶流到这条沟里,排到外面。”
出土的石器工具及少量青铜器、玉器
陶片佐证南北文化的交汇
在遗址中,两层相邻的文化层中,柴焕波发现了两种陶片,下面一层是黑皮陶,上面一层是红色陶片。这个发现解开了他心中很久的一个疑团。
“看这层红色陶片,从器型上看,有?,这是北方洞庭湖文化的代表。而下面的黑皮陶则是本土的土著文化。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两种文化到底谁先谁后,而通过这次的发现我们可以断定代表湖南土著文化的黑陶晚于北方文化,最终被北方文化取代。这个遗址是证实这段过渡的重要证据。”
□继续解密
DNA测试解读先人族性
对望子岗的发掘还将继续下去,因为考古学家对湖南祖先古越人的了解仍旧少之又少。这个遗址范围究竟有多大?遗址最早早到什么时候,最晚晚到什么时候(确定年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古人类什么时候消亡的?都成为下一步发掘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考古学者目测发现,墓葬中,人类遗骸的头骨上似乎还有牙齿,如果确定是有效的牙齿,考古工作者将可以通过DNA测试进一步确定这群人类的族群、族性。本报将继续关注省考古研究所对望子岗遗址的进一步发掘。
■记者 李鹏(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