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出土的文物。
工作人员正在考古发掘现场绘图。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吴伟洪摄
修复后的新石器时代用来盛放器物的器座。(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台山市赤溪镇台山核电主场区轰鸣作响,一片3950平方米的沙丘上,散落着5000年前人们使用过的各种石器和陶器碎片,有些碎片上有被烟熏黑的痕迹。所有文物完全没有移动,仿佛主人昨天刚走——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台山核电主场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台山腰古沙丘遗址,看到了这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此次考古发掘的领队、广东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魏峻称,以前,对于新石器时代的渔猎文化都只有零散的发掘,这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发掘出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渔猎文化的“活动面”。考古工作于2008年7月初开始,预计全部发掘工作将在2009年1月中旬结束。
腰古遗迹第一发掘区工作现场(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修复后的新石器时代的陶釜(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断裂的新石器时代的水晶饰物。(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生活生产分区清晰
“看,这是网坠,当时的人们用来捕鱼沉网的。那些砾石是用来磨骨器的……”魏峻带领记者走进这片先民遗址的第一发掘区。软软的沙丘之间,随处是千年前先民们散落的陶片、石块。“这些文物的位置完全没有移动,保存得非常完好。”魏峻说。
腰鼓遗址坐落在核电主场区所在的腰古湾濒海第二道沙堤上,距离现代海岸线约300米。整条沙堤长度近1公里,大致呈西北—东南向。第一发掘区位于沙堤北端发掘面积3950平方米,为单纯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分布区,也是腰古遗址最重要的部分。
发掘现场,数十个10米×10米的探方整齐分布。在南部和东部,70多个较为规则的圆形或者长方形的柱洞围标志着这里是先民的房屋建筑区,住房形态是古越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底部离地);北部和西部是生产和生活区,先民们在这里制造骨器、石器。陶器基本都是炊煮器和饮食器,包括大陶釜、各式陶钵、圈足盘和器座等;石器制作简单,包括各类渔猎工具、加工工具和装饰品。渔猎工具主要为各式石网坠;加工工具如砺石、石磨盘、石杵、石锛、石锤、凹石、石钻等;装饰品如石英或者水晶制成的环、玦。而在房屋建筑区和生产-生活区之间空间,古代文化遗物的数量明显较少,应该是类似“广场”的屋前活动空间。
30厘米下有更早文物层
四五千年前,古越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而今,数十个现代人也在这里“劳作”——他们是住在附近的村民,受雇于考古所从事短期的考古作业,工钱是每人每天55元。考古人员特地提醒:这片遗址上任何一小陶器碎片、石器废料,都不能带走。不过,在他们眼中,这些并不是值钱的玩意。
根据保存完好的文化遗存的形态特征和组合特点,魏峻初步判断遗址的年代为距今4500—5000年。他认为,腰古遗址的发掘资料为研究珠三角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海滨人类的社会和生活提供了理想的资料。
这片背山靠海的先民活动空间为何能保存得如何完整?魏峻分析说,这是因为这片区域的地理位置较为闭塞,交通十分不便,基本上没有受到人为扰动。
魏峻还透露,第一发掘区首层活动面已完成发掘工作,接下来将进入清点文物的工作。而就在这个遗址下面30厘米处,还有一层更早的保存完好的文物层等待发掘。
■延伸 古代滨海越人如何生活? 爱戴石英磨成的首饰
遗址文物中,有众多石英磨制成的环、玦,还有水晶磨制成的晶莹剔透饰物,魏峻介绍,这些装饰品由古人用简单的石器磨制而成,并使用了抛光技术。
没有掌握农耕技术
遗址背山靠海,淡水充足,捕渔工具最为集中,魏峻介绍,这表明遗址是典型的狩猎—采集社群的居所,海洋性食物资源在当地居民的生计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没有迹象表明当地居民已掌握农耕技术。而且,该村落的人口规模十分有限,肯定不会超过百人,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但高度自给自足的平等社会。
可能季节性迁徙
魏峻说,目前考古界对古代海边越人生活方式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长期居住在某一地区,另一种是认为在台风季节迁往内陆,渔产丰富时再迁回海边。而腰古遗址古人使用整个村落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发现动物或人类骸骨,表明这有可能是风暴来临前村人迁离,也可能该遗址只是古人的季节性生活营地。
考古现场全是高科技 :三维激光扫描仪 首次用于田野考古,日租金5000美元
在黄土和石头中间,记者看到一台硕大而精巧的黄色机器,机器连着一台电脑。电脑正在生成清晰的现场三维图像,每一块石头、陶片都巨细无遗,就像是高科技电影里常见的场景,与周围的荒凉杂乱格格不入。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美国生产的徕卡三维激光扫描仪,一台仪器价值200万元人民币,以前主要用于化工厂管道修复资料的扫描,一年前,国内开始将其用于古建筑修复、文物数据保存。像故宫修复、乐山大佛三维数据、秦始皇兵马俑数据,都由这种机器完成。而用于田野考古、实现对考古发掘现场的三维扫测,这次是开全国先河。
令人吃惊的是,这台三维激光扫描仪每天的租金高达5000美元。但这么高的价钱也是物有所值——魏峻介绍,以前依赖手工测绘,一个人测完一个探方(10平方米)需要两天,而现在,3950平方米的面积,一台机器一天就可完成。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它无与伦比的精确性,它可以每秒测量50万个点位的数据,测量精度达到1毫米,完全自动、快速、准确地记录遗址的三维数据,并自动绘制考古遗存的三维影像。每件文物的体积、文物之间的距离,误差不超过1毫米;多年以后,假使遗址被覆盖,人们只需打开数据图像,便可完整重现当年的现场。
●沙层加固新技术 18级超强台风也没有吹塌它
除了这台眩目昂贵的机器,这次考古还使用了众多新科技和新方法。首先是探方剖面的固化技术。沙丘发掘的遗址,最困难之处就在于探方四壁非常容易风化坍塌,扰乱古代文化层和遗物的原始位置。但记者在现场看到,探方四壁均匀坚固,据介绍,这得益于一种高科技的沙层加固技术。
魏峻说,2006年深圳咸头岭沙丘遗址的发掘中,首次采用了以建筑用胶对探方四壁加固的技术,当年获得了全国田野考古二等奖。但当年用的胶水粘性太强,喷洒的农药喷雾机水珠也还是有点大,会对沙层形成冲刷。这次使用的技术更加完善,使用的材料是一种俗称“玻璃水”的更有效、环保的化学加固材料,喷洒也改成了空压雾化技术,颗粒更细,喷涂更均匀,能够使沙壁坚固而不板结。为形容它的坚固,魏峻说:“今年18级超强台风‘黑格比’来时,它也没有塌。当然地震就不行了。”
http://news.ifeng.com/history/3/kaogu/200812/1228_2668_943304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