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是隆林壮族的一个传统小节日,称之为“香娘”(壮语“小年”之意),又称“诺楠粑”节(壮语“香吼喜诺楠,“吼喜”壮语,汉意即米粑)。
二十八 这天,壮族家家户户除杀鸡宰鸭、备足丰盛的酒菜外,都要制作一种民族传统节日食品,壮族人民称之为“吼喜诺楠”。
元宵节过后不久,各家各户都会提前到田间地头寻找一种全身长着白绒毛开着小黄花的草,壮语称为“诺楠”(汉意称“白头翁”、“火草”)和挖来牵牛花的根(壮语称为“郎徕”汉意称“面根藤”),
也有从市场上卖到的。人们将“诺楠”和“郎徕”两种野生植物洗干净,捣碎,放进糯米粉(或糯米糕)中,比例一般为一斤糯米放三两草(10/3),加入红糖(比例10/2.5~3)和少许水,用石臼舂拌均匀。之后捏成团,在锅里刷些油(最好是茶籽油)煎炒,用锅铲摊开翻动煎熟即成,其味道独特,香甜可口的,草香味浓。它是隆林壮族特有的一种节日食品,也是隆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食品之一。
“吼喜诺楠”制作图解
“诺楠”(壮语),汉族称“白头翁”、“火草”。
把“诺楠”洗净、捣碎,呵呵,样子很不美观哦,但草香味浓
“郎徕”(壮语),即牵牛花的根。
磨碎后的牵牛花根浆
把糯米浸泡好,一般要浸泡15个小时左右
用石磨把糯米打磨成浆
把糯米浆沥干水分
将糯米、“诺楠”、“郎徕”、红糖搅拌均匀,再拿到石臼里舂。
舂好的非常细腻润滑
“吼喜诺南”出锅了,
这个时节欢迎各位贝侬来隆林玩玩,一定也让你体验一下隆林的壮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