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54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俚、僚人是粤东的百越遗裔

[复制链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1:4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http://www.xtfr.com/docc/news_detail.asp?id=428


俚、僚人是粤东的百越遗裔

考古研究   2004年10月28日

  畲民既是宋代才形成的,而且是瑶人迁入之后演变而成的,当不可目为潮汕的土著。作为畲民近源的瑶民,当然也非潮汕土著。40年代出版的《粤江流域人民史》(徐松石著)指出:"古代两粤大河流域的土著都是壮人。只有粤省的极东部分,今日潮汕地区,少有壮人罢了。"这又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其实,潮汕一带以至整个粤东、闽南,至迟在隋代就已出现僚人,称"蛮僚",或"土僚",是百越的一支遗裔,宋代才演变为僮,壮则是现代的族称。史、志书上常有关于僚的记载,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粤东同时与僚杂处的另一支百越遗裔则是俚人。

  俚人在史籍中,一开始写作"里"。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后汉书》载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被封为归汉"里"君;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暴动,九真、曰南、合埔蛮"里"人,群相响应。其中的"里",都是指俚人。古代俚人分布颇广。在《辞海》"俚人"条上说,古代俚人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等地。其实,古代俚人的分布远不止此,在越南北部、中部,以及海南岛也都早有俚人定居。三国东吴人万震的《南州异物志》上说得很清楚:"俚在广州之南","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有村,各有长帅。"而包括潮汕在内的粤东地区,是否也是古俚人的居住地呢?30年代,谭其骧就在《粤东初民考》中说,"有史以来,最先定居于粤东境内者,实为今日僻处于海南岛之黎族,汉唐时称为’里’或’俚’者是也"。当然,谭其骧所指粤东,应是相对于粤西而言,但似不能完全排除现代所指的粤东。《潮州志》的总编辑饶宗颐先生就曾在《民族志》(刻印本)中称俚人为粤东主人。据所认为虽由于年代久远,秦汉年间粤东俚人的历史已难考释。但在隋唐之际,俚人在粤东有着不可轻视的势力。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粤东俚帅杨世略起兵据循州,并有潮州。梅州旧谚有云"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足见俚人杨姓之地位。据《旧唐书》卷五十六、《唐书》卷八十七《林士弘传》和吴、周府志所载,唐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杨世略在唐来使的"招慰"之下,背着林士弘以潮、循二州之地,与高凉俚峒酋豪冯盎同时降唐。林士弘遣其弟鄱阳王药师率兵二万围攻循州,杨世略"破斩之"。可见,俚族在隋末唐初,势力相当强盛,以至整个潮梅地区还曾一度完全处在俚帅的控制之下,叛隋降唐,唯俚帅之命是听。

  但是,不少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或认为俚人根本就未涉足潮汕;或认为俚人之抵潮只是隋唐政权用以平僚的缘故。如隋文帝仁寿初年,就曾利用冯盎征讨潮、成等"五州僚"。冯盎因平僚之功被拜为汉阳太守。隋亡,冯盎返回岭南,聚众数万占据20余州,自称总管,后与杨世略同时降唐。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抵泉、潮所平定的也是"蛮僚",足证当年潮汕应是僚人天下。

  此时虽有一定道理,但只说对了一部分而忽略了另一部分。从古籍往往将俚僚联称来看,俚僚人历代史家并没有分清,看来也似难分得清。为此,有的学者则提出了俚是先汉化了的僚。据《丁氏古谱》所载,陈政奉调平乱,一开始即"恩威并著,土黎附焉,辖其地为唐化里"。所谓土黎,即为俚人。俚僚杂处于兹,陈政对俚人"抚而籍之",以孤立作乱僚人。同时,如前所述,瑶族的一支也已于此时进入粤东,民族杂处的情况更为复杂,这才是当年的实际态势。查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所附民族历史发展演变表,现代的壮人(前曾称僮)和黎人(即唐宋俚),在魏晋至隋唐时期都同是"俚僚一部",或"俚僚一支"。俚僚同样被联称。这应是治民族史者的共识。认定潮汕有僚而无俚既依据不足,于理也不合。在隋唐政权"以夷制夷"的策略下,俚酋既可征僚,当也可征俚。何况俚僚难分。而俚帅杨世略之据有循、潮二州却不能不说是俚人隋唐年间在粤东写下的十分浓重的一笔。

  我们似还不应淡忘了潮汕人"食槟榔"之俗。而这一礼俗正好与古俚人的礼俗毫无二致。

  槟榔,古代岭南、台湾都广为种植。其子仁可吃,还可入药,有开胃消食之用。古代俚人十分重视槟榔。南宋淳熙年间,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上说,俚人"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海南黎人至今仍盛行食槟榔之礼俗,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潮汕人在明、清时期也盛行食槟榔,且也作为敬客礼俗。《潮州府志》(郭志)上载:"潮俗喜食槟榔,嫁娶以之为礼";"亲朋往来,不具酒茗勿以为嫌,不食槟榔便称简慢。"清初宋征璧《潮州竹枝词》有句"爱嚼槟榔玉齿红"。潮俗嫁女时,要配上锡制槟榔鼓(盒子);新娘敬客,现两手捧槟榔鼓,轻声说"请槟榔。"此俗直延续至现代,只是槟榔已由橄榄所代替。故潮汕民间将槟榔作为橄榄的代名词,敬客橄榄,还往往说:"请槟榔"。潮人承俚人这一礼俗如此"食古不化",这怕不是潮汕古代仅有"少量"俚人所能解释得了的。

  岭南各地的俚人,在不断南下涌入的汉文化影响下,除了少数移入桂西,后被称为"徕",至清代渐与壮人 融合外,大部分逐渐被汉化。另外,有部分迁入海南岛,与原来岛上的俚人汇合,发展为黎族。据近人考证,汉初,在西汉大兵压境之下,南越国丞相吕嘉率领族人逃入海南岛。这就是俚人迁入海南岛有明文记载之始。为此,《辞源》注释"俚子"一词,便说是"古代对黎族的别称"。《元和郡县志》记载高州诚敬夫人的庙碑说:唐高祖时,海南"诸俚亡叛,敕夫人招慰"。可见,隋唐时海南黎族尚称为"俚"。俚人之被称为"黎",约始自宋代。

  由于俚人被汉化得很彻底,潮汕地区的族属,早已不可识认。不过,潮汕乡村,至今还有不少以"黎"命名的,如潮安山黎(今住畲民),饶平黎坑,普宁乌黎村,揭西山黎潭以及大埔黎家坪等,均应是当年的俚寨。80年代,澄海蔡英豪经一番查证,认定澄海程岗村古时也是俚人的村寨。当时俚人有二支,一住陇之南,即今之程洋岗;一住陇之东,即今之管陇。唐代岗上小庙门联有"保俚安庶"字样,祀赵佗。俚人以出海打鱼为生,性格大方,慷慨重义,人称为"浪俚",以别于山俚。今潮语程度副词有"浪裂"一词,当由"浪俚"演变而来。浪俚人喜缠腰,着短裙,后沿革为水布,近现代潮汕农民曾广为应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沙发
发表于 2009-1-22 01:45:00 |只看该作者
俚僚,俚应是今日之黎族(Lai),僚应是今日之壮族(Lau)。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0-14
注册时间
2006-8-28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 08:52: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所说是正解.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地板
发表于 2009-1-22 10:52:00 |只看该作者
我之"俚"解:俚应来自古越语的"doi"(壮文ndoi),意为山野,骂人"野仔"时也用到这个词.俚人--山野之人,指相对居住环境而言,后发展成对族属的泛称,作为他称有贬之意,作为自称则有谦之意.同样,贵港一带的土白话(我觉得是平话)以"侬"自称则也是一种谦称,应来自古越语的dong(壮文ndoeng)--山林之意.外地人把贵港人讲成贵县侬,来历是贵县人喜自称"侬"(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5#
发表于 2009-1-25 19:3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伤疤好咯在2009-1-22 10:52:56的发言:
我之"俚"解:俚应来自古越语的"doi"(壮文ndoi),意为山野,骂人"野仔"时也用到这个词.俚人--山野之人,指相对居住环境而言,后发展成对族属的泛称,作为他称有贬之意,作为自称则有谦之意.同样,贵港一带的土白话(我觉得是平话)以"侬"自称则也是一种谦称,应来自古越语的dong(壮文ndoeng)--山林之意.外地人把贵港人讲成贵县侬,来历是贵县人喜自称"侬"(我).

贵港县城好象都是说客家话的,以前我问过一位本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6#
发表于 2009-1-25 19:58: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称最)以下是引用伤疤好咯在2009-1-22 10:52:...

县城里原来没有讲客家话的,现在讲什么话的都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7#
发表于 2009-1-25 20:00: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伤疤好咯在2009-1-25 19:58:28的发言:
县城里原来没有讲客家话的,现在讲什么话的都有了.

原来是讲什么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8#
发表于 2009-1-25 21:41: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称最)以下是引用伤疤好咯在2009-1-25 19:58:...

县城里讲的是土白话,夹点壮音。附近江南是土白话,江北大都是壮话,也有小部分讲土白话。客家人(涯,麻介)是清代才大量来的。咸丰年间发生过土来大械斗,就在城北一带棉村和靠江的江南,客家人战败,在县城附近立不了足(县城附近都是大族村多),不过江北靠近山的山脚下错落着几个村庄是客家人的,其余的是壮族村。江南几个镇还是有很多客家人的,而且出过望族,何时迁来不太清楚。城北群山中有一个较大的盆地叫龙山,就是石达开搞革命的地方,居民90%以上是讲壮的,因为清代开采金银矿也来了很多讲白话客家话的矿工。不过里面的客家人跟壮人处得很好,没有发生大械斗(有个客家村被围过村,但石达开出来调解成功,看来石在当地壮人客家人中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龙山里原先讲客家话的几个小村已经全改讲壮了,变成壮族了,60年代搞水库时迁出来一部分还是讲客家话,所以出现了同一个祖山的还些是壮族有些是汉族。也有相反的,原先是壮族的,迁出到同姓的客家村,又变成了汉族,其中我初中几个同班同学都还会讲壮(30几岁)。搬迁时都以迁到同姓村附近为原则,因而出现了很有趣的情况。有七八户黄姓的,搞水库时搬迁到一壮族黄姓大村旁,入了那个村的祖,但还保留着客家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9#
发表于 2009-1-25 22:09:00 |只看该作者
贵县一带的老百姓苦啊,从咸丰年间开始,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不是匪患就是农民起义,再加上土来械斗,不得一天安宁.每一个大村都有自己的团练,村中的每一个壮年男子时该准备着为保卫村庄而献出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7-18
注册时间
2002-5-23
10#
发表于 2009-1-27 13:10: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伤疤好咯在2009-1-25 22:09:02的发言:
贵县一带的老百姓苦啊,从咸丰年间开始,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不是匪患就是农民起义,再加上土来械斗,不得一天安宁.每一个大村都有自己的团练,村中的每一个壮年男子时该准备着为保卫村庄而献出生命.

可能在民族杂居的地方,才感觉到民族问题的存在。

在我们那里,因为方圆百里99%都是壮族,所以民族意识并不强烈,而且也没有我们是“少数民族”的概念!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苗族、瑶族等才是少数民族。


土地 民族 家园 母亲 http://blog.163.com/gaisi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11#
发表于 2009-2-5 23:09:00 |只看该作者
据我一位广西平南县的白话朋友说,贵港城区现在是以捞话(即普通话、西南官话)为主。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12#
发表于 2009-2-6 00:26: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使君子)据我一位广西平南县的白话朋友说,贵...

如果是贵港市辖区内的原住民,我相信他(她)都能听本地白话和广州白话,至于说得顺不顺畅,我不敢包,但都能用白话来交流的.如果平南也是象贵港一样多外来人,我相信也会有"以"捞话"为主"的假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听众

275

积分

禁止访问

最后登录
2009-4-7
注册时间
2009-4-1
13#
发表于 2009-4-2 10:09: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5 02:36 , Processed in 0.163321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