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我正式加入家园,因迟到了6年,所以用“香火”自封,意为“香火不断、后继有人”。之后,幸运地联络到红棉贝侬和僚僚无己。
8月28日,我和摄影师回广西采风,目的是:壮族现状如何?
当中值得一提的事件是:
1、壮乡之打工潮问题。
早在20年前,打工潮开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我可以肯定的是,打工潮的后遗症将会逐渐浮出水面。对壮族而言,至少会出现以下三个问题:A、社会安定问题。早批出门打工的人,到今日,他们年纪已达30~45岁,将陆续列入被裁减或被更新的人员名单当中,那么,他们的新出路在哪里呢?他们已经不能也不愿像父辈一样在农田里打滚了,那谁来解决他们的新就业问题?要是不解决,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后果?B、家庭伦理问题。从农村出来打工的人,能领到高薪的是凤毛麟角,他们的工资上不足以赡养家中的父母下不够供小孩在身边读书,只好把老人小孩都留守在老家里,那么,父、子、孙三代的伦理亲情将如何来传递呢?遍地都是“有父母生没父母教”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将会抱怎样的心态来看待“家庭”所能承载的含义呢?C、文化传承问题。壮乡大部分的年轻一代人都已经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已经全盘接受了外面的文化、语言、服饰、习俗等等,这场文化传承上的大断层大裂变,在壮族文化经历多年的风雨飘摇之后,是否将又产生更致命的冲击呢?
2、干栏建筑的传承问题。
毋庸置疑,旧式干栏建筑已经不适合现代农村的生活需要,因为它已经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不过,从新起的盒子式洋房来看,又完全没有一丝对“干栏式”的传承踪影。难道,干栏式建筑就那么的一无是处?在老一代的人眼中,新的楼房也是弊端多多呀,如“不凉爽”、“不方便(主要是禽畜、农具、农作物的存或放问题)”等等,只是,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人为他们设计出“既凉爽又方便,造价还不高”的新一代干栏建筑呢?
30日晚在靖西的新甲乡上镜屯,我见到那么一栋建筑(有照片,但不知如何上传)——
虽是新起的楼房,外观也是盒子型的,不过穿过一楼的厅堂之后,我看到了惊喜:内部的整个格局之摆布都和老式干栏似曾相识,有改进但也有很多的传承。如果,在它的外观及内部装饰上稍添加点壮族的元素,那岂不就是一栋新式干栏建筑之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