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话是广西平话的一种,平话不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的任何一种,应另立为新的一种汉语方言。《广西平话概论》(梁敏、张均如著,《方言》1999年第1期24-32页)对此说法如下:
“平话主要使用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北各地和湖南省与广西毗连的道县、宁远、蓝山和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十多个县的集镇和部分农村中。此外,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县等地也有一部分人使用平话。关于使用平话的人口,《中国语言地图集》……都说使用平话的人口大约二百多万人。这个估计数字显然偏低了。根据我们的最新调查资料,三省(区)使用平话的人数远超二百多万人这个数字。在广西,以平话为母语的大约就有数百万人之多。广西平话大体可以分为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两片。桂南平话主要使用于宾阳、邕宁、横县、贵港、上林、马山等县和南宁市郊区以及左、右江流域的一些集镇和部分村庄中。桂北平话主要使用于桂林市郊区和临桂、灵川、永福、龙胜、富川、钟山、贺县、融安、融水、罗城、柳江、柳城等地的集镇和村庄中。桂南平话内部一致性比较大。在桂北平话中,融安、融水、罗城、柳江、柳城的平话比较一致,它们跟桂南平话也比较接近,以声调为例,融安平话六个舒声调中有五个调的调值分别与桂南片的心墟平话相同或相近;而广西灵川、龙胜等地的平话因受湘方言和西南官话的影响,跟融安、柳城等及桂南平话的语音差别比较大,最显著的是入声韵的塞音韵尾[-p,-t,-k]消失,变成开尾韵母,原来的入声调或自成调类,或并入其他舒声调。请比较下列心墟、宾阳、融安、灵川等四处平话的声调,并拿南宁白话和广州话作为参照。
……
“从调类、调值的异同情况来看,云南富宁县的平话跟桂南平话基本相同,而湖南南部的平话则与桂北灵川等地的平话相近。因此,平话方言可以分为以下三片:①桂南平话,包括桂南和云南富宁一带的平话。②融柳平话,包括桂北的临桂(五通和两江等地区)、融安、融水、柳城、罗城、柳江等地。③灵龙平话,包括桂北的灵川、龙胜、富川、贺县、钟山和湖南省南部各县的平话。融柳平话和灵龙平话在《中国语言地图集》里,都叫‘桂北平话’。
“使用平话的人,其民族成分绝大多数是汉族,但广西龙胜县泗水和江底一带的部分红瑶和富川县的平地瑶均已放弃了母语而改用平话。南宁市西部和邕宁县部分地区的壮族,罗城县黄金、龙岸一带的壮族、仫佬族和湖南通道县的侗族也有不少人兼通附近的平话,连他们的民歌也多用平话来编唱。平话在各地的自称不大一致,南宁市郊区、邕宁、平果、桂北的临桂和湖南的宁远、道县、通道等地自称平话;融安、融水、罗城、柳江、柳城一带自称百姓话。由于说这种话的人在当地落籍较早,故后来到达的,说西南官话的人把他们当作土人,称其方言为‘土拐话’;或在地名之后加上‘土’字,如灵川土话、富川土话等。右江和云南富宁一带则因说这种话的人多从事甘蔗种植业故又称蔗园话;左江一带和宾阳附近的壮族、瑶族人民也有称之为客话的(是主客的‘客’,而不是指客家话)。各地叫法虽然不同,但一般都不排斥‘平话’这个统称。……”
《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第205页则提到:“平话人主要分布于广西的邕宁、宾阳、横县、贵港、马山、宁明、南宁市郊和左右江沿岸的百色、田林、乐业的一些村庄,以及桂北的桂林市郊区、临桂、灵川、融水、融安、罗城、永福、柳城、柳江、龙胜、恭城、三江、鹿寨等县(自治县)、市,总数在300万-400万之间,其中以宾阳平话人最多,约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约65万人。此外,还有少部分分布在云南富宁,以及湖南南部靠近广西的部分地方,人数不详。”
据我了解,桂南平话人口较多的县市依次是:宾阳县(约65万)、横县(近60万)、南宁市郊区(近20万)、上林县(约8万)、扶绥县(约6万)、邕宁县(约5万)。左右江地区的平话人则人数比较少,多与壮族错杂而居。桂北平话,灵川县、临桂县、桂林市郊区这三个应该排在前三位,但具体哪个县市的平话人口多些,我就不太清楚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在“贴图专区”发表的“广西汉语方言分布图”,了解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