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圣敏的研究证明了多数壮族人和泰人同源吗?
泰国学者和壮族学者谭圣敏等通过收集和整理壮族人人体体质的数据,结合壮泰在文化方面的一些相似之处,得出了壮泰同源的结论。但是,谭圣敏等仅仅是通过对少数偏僻地区的少数特定人群,进行体质样本收集。而后进行整理比较得出的结论。显然以这样方式收集到的数据结果,仅仅能证明极少数壮族人和泰国人在种族上的相似性。而不能放映大多数壮族人和泰国人之间的人类学差别。
如果壮族学者和泰国学者之间的交流结论基本上属实的话,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壮族和泰国人文化同源。但是不能得出大部分壮族人和泰国人在血统上同源的结论,以下是覃圣敏等人的具体操作过程的记述:http://www.rauz.net/news_view.asp?id=706&c_id=15&s_id=
……有人曾对武鸣县的壮族进行过活体测量,因为武鸣县大部分人口都是壮族,而且该县的壮话被定为标准壮语。但覃圣敏认为,武鸣县靠近南宁,南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贸交易的重镇,与外来人口接触、通婚的机率很高,与之相邻的武鸣难免会受到民族交融的影响。因此,单在武鸣采集样本,显然缺乏学术上的“典型意义”。
为此,覃圣敏提出,在广西北边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南边的大新县、中间的马山县,各选一个交通封闭、民族杂居较少的壮族村庄,对十几代都是壮族的村民进行调查。他的建议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随后,专家们深入这三个县,采集了数百例活体体质特征的测量数据和血液、毛发、唾液等样本……
我们可以看到:在收集壮族人人体体质样本的具体操作上,覃圣敏等人试图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壮族人人类学数据,来证明壮族人和泰国人同源。如果试图采用抽样法的手段来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首先要保证以下几条要求:1.所选取的样本应该是具有代表性;2.所选取的样本容量要达到一定的数目要求;3.在可能的情况下,研究对象应该尽可能地随机抽取。这一条很重要。举个例子:为了证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真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你不能仅仅选取优秀生作为研究对象。而应该在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中,都随机地抽取一定数量的满足统计学要求的学生组成一个研究样本。
审视覃圣敏等人的调查过程,就可以发现谭圣敏等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遵守相应规则。大家可以发现他的在抽样调查过程中犯了以下错误:
1.所选取的样本应该是具有代表性;2.所选取的样本容量要达到一定的数目要求;3.在可能的情况下,研究对象应该尽可能地随机抽取。这一条很重要。举个例子:为了证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真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你不能仅仅选取优秀生作为研究对象。而应该在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中,都随机地抽取一定数量的满足统计学要求的学生组成一个研究样本。
审视覃圣敏等人的调查过程,就可以发现谭圣敏等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遵守相应规则。大家可以发现他的在抽样调查过程中犯了以下错误:
一,样本不具备代表性,谭的调查对象居住过于桂北偏僻的地区,远离壮族人口重心。显然调查对象过于局限,没有代表性。二,采集的数量过少“采集了数百例活体体质特征”,显然相对于人口过千万的壮族,这个数量少到了可笑的程度。三,没有做到对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取,覃圣敏选择了“特定地区——桂北;特定村庄——交通封闭,民族杂居少,和特定目标人群——“十几代都是壮族”进行他们的人体体质样本收集。
覃圣敏的人类学调查违背了统计学的三条基本原则,显然覃圣敏的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谭圣敏等人所收集的壮族人人体体质数据显然不能反映多数壮族人的人体体质特点。因此,即使他的调查结果可以证明那几百人和泰国人同源。这个调查结果也不能够支持“整个壮族都和泰国人同源”的论断。
不知道下面两张照片是否可以反映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