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野
费孝通先生在其名著《乡土中国》中说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里的社会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似现代团体中的个人分子一样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如同一个石子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这是个很形象的比喻,其实文化的教育也是如此。乡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由人们对本乡本土人文传统的认识,进而能激发其爱国爱乡的文化情结。
乡土教育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近现代教育体制转型后,也仍然被视为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清末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就在初等小学堂中设有乡土史地课程。只是,理想的设计往往抵不上现实的冲击。从大的背景来说,西方现代文化的进入,切断了乡土传统的流脉,而在应试教育的处境压力下,乡土知识显然是“无用的”知识。个人和学校可能都会出于功利的考虑,而有意无意地轻视或忽略了这原本属于人文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纳西族学者杨福泉主持的“纳西族乡土知识教育”项目就显得尤为珍贵。他在云南丽江玉龙县,与白沙乡完小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合作,深入社区民间进行调研,走访当地的铜匠、中医、文化名人、民间艺人、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老人,以“参与式”的方式编写了《纳西乡土知识读本》,在本地、本族中间引起很大共鸣,也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是从起点开始进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乡土之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邻里、族群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在笔者看来,民族乡土教育小而言之,可以增进学生对民族乡土文化、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乡族的情怀,培育学生爱护生活环境的观念。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还可以培养学生乡土实察的能力,改进学生户外活动的做法,强化学生对乡土问题的关心,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及乡土的热诚。大而言之,灌输学生对各族群文化的尊重,可以增进各族群的和谐与融合,往远了看,通过身临其境的潜移默化,学生涵养了自尊自重的健全人格,也培养了尊重他人乡土、各族群互相尊重与学习的情怀,从凝聚民族文化的整体图像和情感中,开阔气度,拓展视野,更利于培养具有人本情怀、乡土及国际意识的世界公民。
落根于本土、本族文化,面向多元发展的乡土教育意识的苏醒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其起步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何使乡土教育走得稳健,如何走向共生共荣的和谐社会,建立多元一体文化的中国,还有赖更多人的关心与投入。笔者认为,其主要精神在于唤起学生对自身所处族群、居住环境的热爱与认知,重视但不局限在那些古老的、传统的、朴素的民俗、活动、特质,因此不只是传承,更要包含了批判和创新,这样民族传统、乡土文化的命脉才会亘古弥新,有可持续的发展,并能在素质教育中起到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