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季人在 2003/12/10 09:59am 编辑]
《中国地名学史考论》
华林甫 著
2002年2月出版
ISBN: 7-80149-342-7/k·031
定价: 19.80元
第五章 中国传统地名学对邻国的影响
--------------------------------------------------------------------------------
第二节 越 南
越南是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南邻,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部。其领土呈狭长的S型,从北部越、中边境的河江省安明到南端的金瓯角纵跨15个纬度,直线距离长达1650公里;而东、西最窄处仅有50公里(在广平省腰部)。其北部的莱州、老街、河江、高平、谅山、广宁诸省与中国的云南、广西接界。
一、 历史与国名
五代十国以前,越南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其北部原为中国的一部分。公元968年, 驩州刺史丁公著之子丁部领称帝,建大瞿越国,定都华闾(今宁平省宁平市)。越南从此获得独立。大瞿越国含丁朝(968~980年)、前黎朝(981~1009年)和李朝(1010~1225年)初期。李朝定都昇龙(今河内直辖市),圣宗甲午年(1054年)改国号为大越。此后,陈朝(1225~1400年)、胡朝(1400~1407年)、后黎朝(1428~1786年,含南北朝、郑氏和广南阮氏)、西山朝(1786~1802年)、阮朝(1802~1945年)相继递嬗,直至1945年8月30日阮朝被八月革命推翻。
从历史上来说,越南近三十三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由三大部分组成:横山(位于18°N附近)以北系原大越国本土,越南独立以前一直隶属于中国;横山以南至宁顺、平顺二省的今越南中、南部广大地区原为占城国之地,占城国大部分领土在1471年被后黎王朝所侵占,1697年广南阮氏最后攻灭了占城国;湄公河三角洲部分原为真腊国的领土,系十七、十八世纪时广南阮氏利用真腊王室内讧而逐渐获取的土地。
历史上的越南长期臣服于中国,所以“安南”、“越南”这两个国名均与中国官方有关。“安南”之名,最早见于唐调露元年(679年)所置之安南都护府 (治所在今河内)。“安南国”之名,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即见于记载 ;待到淳熙元年(1174年)初,李朝国王李天祚遣使入贡,南宋孝宗始正式“詔賜國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為安南國王”;次年八月,又“賜安南國王印” 。“安南国”之名自此始 。此后,其国王屡为元、明、清各朝封为“安南国王”。嘉庆八年(1803年),清朝改“安南国”为“越南国”,册封阮朝创立者阮福映为“越南国王”。为何国名叫“越南”?《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五五三有一个简短的说明:“先是,阮福映表请以‘南越’二字锡封。上谕大学士等曰:‘南越’之名,所包甚广。考之前史,今广东、广西地亦在其内。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过交趾故地,何得遽称‘南越’?该国先有越裳旧地,后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赐国号,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于下,表其新赐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著于《时宪书》内,将‘安南’改为‘越南’” 。 “越南”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二、 地名通名
胡志明同志曾说过:“我们越、中两个民族,数千年来血统相通,文化共同,在历史上素称兄弟之邦”。由于长期受中华文化的熏染,致使越南的风俗习惯酷似中国,如节令、服饰、婚丧礼仪、宗族关系等与中国均大同小异,所以连胡朝皇帝胡季犛(1400年~1407年在位)也说:“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因而在地名学方面,越南历史上的政区如郡、县、道、路、镇、府、州、省等地名通名,莫不学自中国。
早在“郡县时代”,西汉王朝在那里置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下辖22县,郡治分别在今北宁省北宁市、清化省清化市和广治省东河市。“郡”、“县”之名那时已传入越南,并为后代沿用。东汉后中国控制区北缩,原因是林邑国(即后来的占城国)的兴起。隋朝在保持原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规模(当时下辖24县)的基础上,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出兵讨平林邑,置为冲、农、荡三州,两年后改为林邑、海阴、比景三郡,下辖12县,今越南大部在短时期内被纳入了隋朝版图。
公元十世纪当丁部领称帝时,“大瞿越国”全国分为十道,组建十道军,任命黎桓为十道将军 。按:“道”制起源于中国,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曾分天下为十道,玄宗时分为十五道。
黎桓篡位建立前黎朝后,改十道为路、府、州,但具体名称和方位已不清楚 。李朝建嘉十二年(1222年),“定天下为二十四路,路分公主居之” 。但越南正史只记载了十二路名称:天长路、国威路、海东路、建昌路、快路、黄江路、龙兴路、北江路、长安路、洪路、清化路、演州路 。因此,越南史学家陶维英认为:“我们可以推断,李朝仿效宋朝制度,将全国分为若干路,每路辖一两个乃至三个府和若干州” 。事实正是这样,他们的路制是从宋朝学去的。早在唐朝中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作为政区的“路”的雏形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元丰六年(1083年)析为二十三路,偏安江左的南宋则分全国为十七路。李朝及陈、胡、后黎诸朝安南国的路制,正是宪像中国的结果。
陈朝因袭李朝路制,并且路级政区可能增置了不少 ,到了末期有一部分路被改为镇。
今按:陈朝末年与“路”平级的政区“镇”,也系习尚中国的结果。中国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镇,驻兵戍守。北魏时,曾在一些州、郡治所设镇,且多以镇将兼刺史、太守之任,如《魏书》卷一九《乐陵王思誉传》:“高祖初,出为使持节、镇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又如《魏书》卷四五《杜洪太传》:“太和中除绛城镇将,带新昌、阳平二郡太守”。六镇起义后,北边诸镇皆改为州。到了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经略使辖区也简称为“镇”,如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序》:“谨上《元和郡县图志》,起京兆府,尽陇右道,凡四十七镇”。北宋初“杯酒释兵权”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罢镇使、镇将,节度使也成了虚衔,作为军事型政区的镇从此也就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不料四百年后又出现在越南历史上。直到后黎朝时将诸镇改置为直隶州,“镇”才走完了它作为大政区的历程。
又按:越南的府制,也是从中国搬去的。他们的府制是从前黎朝开始实行的,比中国唐朝开始实行府制晚了二百多年。宋代以后,中国的府级建置逐年增多;前黎朝以后,安南国的府也多了起来,李朝有天德府、长安府、应天府、都护府(即直隶府)、清化府、乂安府、富良府等建置 ,据中国方面记载尚有“大通府”之建置 。属明时期,交趾布政使司在永乐五年(1407年)辖有十五个府,即交州府、北江府、谅江府、三江府、建平府、新安府、建昌府、奉化府、清化府、镇蛮府、谅山府、新平府、演州府、乂安府、顺化府 ,次年升太原州为太原府、宣化州为宣化府,共有十七府。后黎朝时,安南全国置有49府 。并且,陈朝时有龙兴府路、新兴府路、乂安府路这样叠床架屋式的地名,这与中国元初的广宁府路、河南府路、嘉定府路、宁夏府路等地名结构如同出一辙。
又再按:安南国的州制,也是效法中国的。由前黎、李、陈、胡、后黎各朝“州”的建置情况看,他们学的应该是中国两宋时期的州制。至于作为政区基层单位的“县”,仍然是仿效中国的结果,至今仍在沿用。
陈朝末年,安南内乱,胡季犛乘机篡位自立胡朝而不为中国明朝政府所承认,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派兵讨平之,置为交趾布政司(相当于内地一省),下辖15府、5直隶州、36属州和210县 。这些政区地名中,有些完全表现出大汉族主义对待少数民族(当时称蛮夷)的傲慢态度,如改交趾龙兴府为镇蛮府,国威州为威蛮州,天长府为奉化府,宣光州为宣化州,日南州为南靖州,安邦州为靖安州,布政州为政平州 等。宣德二年(1427年),明军北撤,次年越人黎利建立了黎朝(史称后黎朝)。
后黎朝仿中国内地政区制度,改陈、胡二朝原第一级政区通名“路”为府、“镇”为直隶州,改原第二级政区“府”、“州”为属州,原第三级政区“县”则不变。这与明朝布政司内的政区通名系统完全吻合。
阮朝是靠镇压西山起义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向中国的清朝学习。例如,它的《嘉隆法典》几乎是《大清律》的翻版,科举制度也效法中国,所以“上学和应试的人只知埋头于儒教经典和汉、唐、宋诸朝的史籍之中” 。无独有偶,阮朝在政区制度上也向中国看齐。嘉隆初年,全国有24镇、4营、2城,明命十二、三年间(1831~1832年)将它们改置为三十个省,省下辖府、州、县。这三十个省是:广治、广平、乂安、河静、清化、河内、北宁、兴安、南定、宁平、海阳、广安、谅山、太原、山西、兴化、宣光、高平、广南、广义、平定、富安、庆和、平顺、嘉定、边和、定祥、永隆、安江、河仙 。与清朝一样,阮朝也设总督、巡抚管辖各省,如河宁总督(管河内、宁平二省)、谅平巡抚(管谅山、高平二省)等。法占时期,又新析置了二十多省,如从河仙省分出沥架、龙川、北辽三省,安江省被析为朱笃、芹苴、朔庄三省等,从而使省级政区数目增加到五十多个。按:“省”制也渊源于中国。金末、元朝,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分天下为两京十三布政司(俗称十五省),清朝康熙以后内地政区稳定在十八省的建置。越南实行省制,比中国晚了五百多年。
时至今日,越南仍实行省制,目前有57个省,它们是:河江、宣光、高平、谅山、莱州、老街、安沛、北 、太原、山萝、永福、富寿、北江、北宁、广宁、河西、和平、海阳、兴安、太平、南定、河南、宁平、清化、义安、河静、广平、广治、承天-顺化、广南、平定、广义、富安、庆和、宁顺、平顺、嘉莱、昆嵩、多乐、林同、平阳、平福、西宁、同奈、隆安、同塔、安江、前江、槟知、永隆、茶荣、芹苴、朔庄、建江、薄寮、金瓯、巴地-头顿(截至1997年底的政区)。
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划分为省、中央直辖市。省划分为省辖市和县;中央直辖市划分为郡、县和县级市;县划分为乡、镇;省辖市划分为坊、乡,郡划分为坊。无论是省、郡、县,还是乡、镇、坊,抑或直辖市、省辖市、县级市,这些政区地名通名大多与中国有关。有趣的是,
目前中国有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越南也有四个直辖市(河内、海防、胡志明、岘港),并且中国重庆、越南岘港均是1997年新置的直辖市。
三、 地名渊源解释
古代和近代史上越南,通行汉语,文献多系汉文写成,其著名的地理著作,有1333年成书的黎 《安南志略》、1435年成书的阮 《舆地志》(又名《安南禹贡》)、1806年黎光定撰《皇越一统舆地志》、郑怀德编《嘉定通志》、阮文超《大越舆地全编》、佚名《皇越地舆志》、邓春榜《史学备考·地理考》等,其中最著名的则当推《大南一统志》。
《大南一统志》前、后修过两次。初修倡议于阮朝嗣德二年(1849),实际工作始于嗣德十七年(1864年),至嗣德三十四年(1881年)编成草本,内容除了包括越南全国从谅山至河仙三十多省以外,还包括了东京和交趾支那,甚至对柬埔寨、暹罗等邻国也有所记述。不久因适逢咸宜元年(1885年)之乱,草本若干卷帙及补编部分因事遗失,故未及刊刻,仅有抄本流传 。是为《大南一统志》嗣德本。后来,维新帝令高春育、刘德稱、陈灿等人纂修安南本土的地理志书;诸臣以成泰十八年(1906年)为标准年代,于维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公元1910年1月18日)撰毕表上,仍名《大南一统志》。是为维新本。维新本内容仅包括越南中部的15省,共计17卷,于1941年3月由日本印度支那研究会据以影印,分为第一、第二两辑。
《大南一统志》是越南历史上一部“关于北部、中部、南部所有各省最完备的地理著作” ,体例全部模仿《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每卷或每两卷著录一省,分为分野、沿革、形势、气候、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山川、溪潭、古迹、祠庙、寺观、关汛、驿站、里路、津渡、桥梁、堤堰、市集(铺店附)、人物(孝子烈女僧释附)、土产等门类。与中国传统的地理志书一样,该书也解释了许多地名渊源。笔者将这17卷中的146处地名渊源解释归纳为13类,与上述《新增东国舆地胜览》一样列表说明如下:
表5-5 《大南一统志》的地名渊源解释
数量 地名举例 地名渊源解释举例
像形地名 65
马鞍山( 5 / 650)
望夫石( 9/1106)
眼 屿(13/1425) 卷一三河静省:眼屿“在宜春县东南二十八里海外,突起二峰,相联如两眼,洋外船艘放驶以此为志,故名”。
物产地名 16
燕 屿( 5 / 654)
铁场山( 6 / 774)
芭蕉山(12/1368) 卷一二平顺省附宁顺道:芭蕉山“多产水蕉,故名”。
词义地名 13
横 山( 6 / 777)
艰难岭(10/1189)卷一0富安省:局剧岭“一名艰难岭,亦为富安、庆和分界,山路险阻,故名”。
日丽山(13/1420)
数字地名 10
什塔寺(9 /1121)
九曲江(13/1426)
三叠山(16/1702) 卷一六清化省:三叠山“峰峦耸拔,连络重重驿路,所经有三版,第一版在清化界,西北稍平,第二版当中最高 ,是清、宁二省分界,第三版抵宁平界,稍低平,故名三叠”。
史迹地名 8
旗 山( 5/664)卷五广南省:关南山“一名旗山。中兴初,大兵进攻富春,阮文张据险于云,黎文悦邀截于站野,山上立招军旗”。
御道岭(9/1103)
六年故城(14/1571)
人物地名 6
儒 岭( 6 /779)
氏善塔( 9/1116)卷九平定省:土山古塔“俗呼为氏善塔。相传有妇人氏善构店山脚,居住卖饼,故名”。
妃 山(14/1555)
方位地名 5
左辅山(2/196)
右弼山(2/196)卷二承天府:“明命二年圣驾登幸屏山,周览京城形势,左右土山交峙,因名左山曰左辅山,右山曰右弼山”。
寺 冈(9/1106)
传说地名 4
仙 山(7/877)卷七广治省:仙山“在由灵县西二十里……相传昔有仙人围棋于此,故名”。
麻姑山(8/970)
玉 山(14/1542)
因山为名 4
占 城(2/165)卷二承天府:林邑“至德间更号其国曰占城,因所居有占不劳山,故名”。
富期江(8/966)
商岩溪(8/968)
气候地名 4
雾 山(2/199)
雾湿水(13/1431)
冷水溪(14/1566) 卷一四义安省:冷水溪“溪从岩岫中涌出,冷冽逼人,故名”。
颜色地名 4
白石峰(6/778)
白石山(8/973)
赤 沙(8/1007) 卷八广平省:赤沙 “在丽水县西八里。 沙色赤,故名”。
地形地名 3
坦盘山(5/652)
独立山(6/775)卷六广义省:独立山“在美懿汛北岸,平沙突起一大石,高数丈,故名”。
开帐山(13/1412)
其 它 4
安堵山(11/1249)
合美山(11/1250)卷一一庆和省:合美山“以其山界居庆合、庆美二户之间也”。
富和山(11/1268)
说明:表中数码,系指1941年日本影印本的卷/页。
有趣的是,古代越南不但一般地名的命名受中国影响,而且连城市地名建置也模仿中国。今仅举一例。今承天—顺化省省会顺化市,原为占城国乌、里二州,占城国王制旻于1307年将此二州作为聘礼献给陈朝,次年陈朝改为顺州和化州,属明时期置为顺化府,后黎朝定为顺化承宣道 。阮朝定都于此,曾有京畿、京师、京都、神京、长安等雅称。顺化城的建造,完全以中国清朝首都京师(今北京市)为蓝本,分为三重:最外是京城,呈四方形,每边长约两公里半,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共有10座城门,有百官办公的六部区、国子监、枢密院、都察院、习贤院、史馆等机构。京城之内为皇城,类似北京的故宫,也呈方形,南北城墙各长606米,东西城墙各长622米,共有四座城门,前为午门、后为和平门、左为显仁门、右为彰德门,其中午门共有五座门、上有五凤楼,前有三座金水桥。皇城内有太和殿(金銮殿)、太庙等。皇城之内是宫城,建于1804年,1822年改名为紫禁城,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共有七座城门。紫禁城内有皇帝处理政务的勤政殿、皇帝居住的乾成殿、皇后住的坤泰宫、太子居住的光明殿、后妃居住的顺辉院、端庄院等建筑。时至今日,顺化皇城仍然完好地座落在香江北岸,成为越南现存最大而又完整的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顺化的西郊,还有若干座阮朝国王王陵(分别是嘉隆陵、明命陵、绍治陵、嗣德陵、建福陵、同庆陵和启定陵),以及天坛(与中国北京的天坛同名)等名胜古迹。
此外,历史上越南的府名、别名也多受中国影响。例如,丁朝称首都华闾为长安,李朝置为长安府。又如,李朝称首都昇龙为应天府,号为南京,这与中国北宋以应天府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县)完全一致。越南历史上的府名如太平府、承天府、兴元府、重庆府、襄阳府、安庆府、建安府、建昌府、西宁府、广平府、临安府、临洮府、河中府、嘉兴府、嘉定府、中都府等,同名府名均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并且中国名称均比越南要早。位于岘港直辖市郊区的五行山,是金、木、水、火、土诸山的总称(其中火山有阴、阳二峰),《大南一统志》卷五载:“明命十八年(1837年)敕赐三台山为水山,西南三顶为木山、阳火山、阴火山,西二顶为土山、金山,各勒其名于山之石”。可见“五行山”是以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为名。越南历史上也有过“三辅”、“四辅”等地名别称,《大越史记全书》卷八《陈纪》:汉苍开大元年(1403年)“清化府路为京畿三辅:改清化府为天昌府,并九真、爱州为三辅;又改演州为灵源府,并为四辅”。按:中国的“三辅”系指西汉首都长安附近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唐“四辅”系指首都长安近畿的同、华、岐、蒲四州,北宋“四辅”则指首都开封周围的郑州、拱州、澶州和颍昌府。历史上越南的地名,同样也避国王名讳,如后黎朝弘定年间(1600年~1619年)因避黎敬宗(名维新)之讳,曾改新兴府为先兴府、新平府为先平府,这种做法也与古代中国完全一样。
以上一系列事实证明,中国与朝鲜、韩国、越南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邻国地名的各个侧面均可以看到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印迹。
(本章两节,分别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冬季号、《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