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30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族的体育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4-20 10:0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载自南宁体育信息网

赛龙舟
   划龙舟是广西壮、汉、苗、侗等民族二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广西龙舟竞渡历史源远流长,反映二千年前壮族先民现实生活的广西工江花山崖壁画上,编制有“岩环山赛船图”(见《花山壁画临慕》)。画面上展现三条赛船,每船3-4人,旁有观者助兴,场面活跃。这是先秦时期左江流域龙舟竞渡活动的真实与照。
西汉前期制作的广西铜鼓,鼓身镶有龙舟竞渡的纹理,这种铜鼓分别在贵县罗汉湾、本林县普驮出土(见贵县罗泊湾出土铜鼓照片),另据史料记载,东汉(公元25年老体弱20年,赛龙舟自荆、楚入廉州(今北海市、合浦县),在沿海地区开展。
   唐宁时期,赛龙舟相当流行,据《售唐画、杜亚传》和唐代诗人宋之问、李商隐等人的诗中均有反映,李商隐在《桂林》一诗中描绘:“神让青风岸,龙移白石秋”点出龙舟赛的去处。据史料记载,宁代柳州的赛龙舟,最为盛行。唐代的龙舟赛是农历三月三日举行。
明代魏睿的《岭南琐记》;诗人邝露的《赤雅》、王济的《日询手镜》以及曹学全的诗,对梧州、桂林、横州等处的龙舟竞渡均作过描述。
   清代,珠江流域的龙舟竞渡,如日中天,盛况日甚。《广西通志》记载,嘉庆年间端午节,南宁府“远近男女老幼,窜至江涧,珠翠绯紫,横炫夺目,”清人吴家茂在《珠江竹枝词》中描叙:“喧天罗鼓指朱旗,百尺龙舟去似飞,两岸游人争拍手,看谁夺得锦标归”。
民国时期在南宁、柳州、梧州及其它许多区县都举行过龙舟比赛。
   赛龙舟在历史上曾被禁止过,据徐霞客《粤西游》五月初五记载:“时方禁龙舟,舟人各以小艇和翟于山下,击鼓雷殷,迥迂波雪涌,殊方同俗”。1948年国民党桂林市政府变曾禁止龙舟比赛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开展尚好,后来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各地龙舟活动时有时无,开放改革后又逐渐恢复。
   南宁市自1978年起,每年都组织规模盛大的龙舟比赛。1980年端午节。同安县溶江公社举行了大型的龙舟比赛,有28个男队、13个女队共3300多名有民运动员参赛,观众达5万多人次,有不少外国来宾和港澳同胞。梧州市最近几年赛龙舟的活动也非常活跃。桂林市开展较晚,至1985年才恢复中断了30多年的龙舟活动。1984年9月,由横县横州公社江南大队龙舟队代表广西,参加在广东佛山市举行的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比赛。1985年7月,广西又派出龙舟男、女代表队共59人赴湖北省宜昌市参加全国第二届“屈原杯”龙舟比赛。
   龙舟竞渡在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也已形成传统,据融水苗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民间传说:古代有位名叫九宝的苗族英雄,他只身入江用神火烧死恶龙,为民除了害,苗家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便在他投江烧死恶龙的地方,即清水江上举行划龙舟。从此,这项活动便形成苗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苗族龙舟长7尺,宽3尺,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母船,两旁是子船,前安龙头,后置凤尾,各途上金黄、银、红、绿、白等颜色。划龙舟时设鼓头一人,锣手一人,,水手20-30人,逢龙舟节时,鞭炮三场响后,众舟飞驰江面,数十条浆掀起汹涌的波涛,两岸群众欢呼呐喊助威,场面十分热闹、壮观。
   侗族的划龙舟,即相传为纪念开圣帝群的磨刀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就在这天——农历5月17日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壮族、汉族民间龙舟的龙头龙尾一般装成龙的形状,长短大小各地不同,比赛时以龙头的颜色和划船者的头巾,服色分为黑龙,黄龙、白龙、青龙、红龙等,每舟人数一般为26或28人,也有少于此数者,另锣、鼓手各一人,掌舵一人,在一定距离内,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现南宁,柳州以及北海等沿江,沿海地区都有农厅五月,赛龙舟的习谷。每逢这一节日,赛舟,客船支集江面每湾。赛时,舟上人手一浆,竭力戈划,其快如飞,江岸海滩人山人海,全城出动,为胜者获奖旗、衣物、牲口等。南宁市的赛会,还燃放鞭炮助兴,为胜者奖励烧猪;梧州市在赛区举办龙舟节商品交易会,增添节日风采;北海市的竞渡主要由渔村组队,渔民们于赛后还给获胜者开庆功酒宴。
   自1984年起,每年自汉区体委都举办全区性龙舟竞赛活动,形成了传统,促进了群众性龙舟竞渡的开展,梧州市政府1986年把端午节定为“市龙舟节”,群众性的龙舟活动开展更为广泛。去年举行的龙舟活动,来梧州市洽谈贸易的广东、四川等省来宾和专程前来会悟的日本朋友与数万群众一起参加了龙舟比赛。
   桂林市对端午节龙舟竞渡活动很重视,1987年市政府发出专款建造十二条标准龙舟,于5月31日隆重举行第三届龙舟参加比赛有72个队,运动员达1650人之多,其中女子龙舟队出现在角逐场上,结束了桂林市千百年来“男子划龙舟,妇女看龙舟”的历史。
   过去只局限于城市的龙舟竞渡活动,近年来,已逐渐扩展,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永福、兴安、灵川、资源、贵县、田东、横县、防城、宁明、岑溪、容县等二十个市县都举行过赛龙舟活动,此外,不少乡、镇、街道也举行龙舟竞渡。如1987年北海市回洲镇的东风街、红旗街的渔民和驻岛海军战士联合举行了龙舟友谊赛;防城县的企纱乡、江平镇;地处高寒山区的中峰、梅溪......等地都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
   1987年,广西5个市和20个县有257条龙舟下水,出现了百龙开江,万人盛会的世界,当年6月4日在桂林市举行的全区龙舟赛,有13个男女队,观众达10万之多,除市民外,还有来自国内外贵宾及附近各县乡民,全们为了饱观龙舟竞渡的盛景,起早摸黑,扶老携幼,聚集在漓江两岸的桥上,房顶,山头,水中,观看的群众比肩接重,欢呼雀跃。当今,这古老的民族体育项目,已展现出枝繁叶茂的风采,洋溢出民族上进的精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沙发
发表于 2003-4-20 10:10:00 |只看该作者
舞狮
   狮为百兽之王,是中华民族威武、勇猛,刚强的象征。舞狮是广西壮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每逢佳节庆典,舞狮均列入隆重的喜庆仪式,以祝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舞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左右江流域的悬岩峭壁上,保存有大量的古代壮族先民制作的双狮带上,以威武、逼真的狮子猛冲在前,配以密锣击鼓,驱赶害美中不兽入网落穴,十分奏效,兽害既除,五谷丰登,四处平安,人们为舞狮可以驱邪除害,永保丰年,从此,酷爱舞狮就成沿习。
明嘉靖四年(1555年)十月,壮族巾帼英雄英雄瓦氏夫人率令良兵抗倭凯旋,田州壮民钦食壶浆,舞狮跳蛙,欢迎仪师。从此,每逢佳节喜庆日子,桂西人民都自发组成狮队,穿街过港,舞狮贺喜,形成传统。
   清代,舞狮已成为广西民间最觉的文体活动。舞狮的形象也出现于文学,戏典,书画等艺术作品之中。如康熙年间的《灌阳系年》载:元霄,自初十为始,挂彩灯于庭,可舞狮、象、龙凤各灯,遍告官长,亲友之间,以为乐,至十六日早乃已”。
   新中国成立前,广西民间一般以宗祠或朝社为单位粗线狮团,作狮团。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广西全省曾发起“醒狮运动”,政府曾规定每个农村的村庄,城镇街道、宫队的连队都要组织一个狮队,正月初一至十五为全省舞狮的日期,然后各县选出狮子雄壮、武技超群之狮队为代表,出席全省的舞狮大会,比赛时,注重斗而不注重舞,斗狮旁还放大量鞭炮,以壮场势,获胜者以“广西狮五”的荣誉称号。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板凳
发表于 2003-4-20 10:11:00 |只看该作者
舞龙
   “漫衍游龙泛吉祥”,千百年来,广西各族人民把舞龙活动视为万象吉祥,日升月恒的象征。早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8年)。舞龙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已出现在中华各民族友好交往的文娱生活中,汉武帝“设酒池肉林以食四夷之客”,在联欢活动表演“百戏”节目中,就有“漫衍鱼龙之戏”(《前汉书、西域传》),即利用道具造型成龙的“假形舞”。“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戏于庭”(颜师古注《汉书》)。
   唐代柳宗元(773-819在柳州任刺史时,曾在大龙潭畔祭神求雨。古代州府设有祭龙祈雨的神坛,当时人们认为龙能兴云降雨,因而在祭礼活动中,把舞龙列为重要的活动,并对舞龙仪式作出具体的规定。据《通典》载:“春祭王城东门外,舞八丈大青龙,另有十条小青龙伴随,由青衣少年持舞;夏祭王城南门外,舞七丈大赤龙和六条小龙,由红衣成年人持舞;夏末祭舞五丈大黄龙和四条小黄龙,由黄衣成年人持舞;秋祭王城西门外,由白衣独身汉持舞九丈大白龙和八条小白龙;冬祭王城北门外,由黑衣者舞六丈黑龙和五条小黑龙”。中古时代,岭南居民以壮族先人“越人”为多,可以想见当时柳宗元在柳州举行的求雨祭礼活动中,各族人民在大龙潭边舞龙的盛况。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地板
发表于 2003-4-20 10:12:00 |只看该作者
投绣球
   投绣球是广西壮族人民在春节期间和喜庆集会所开展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二千上前线制的花山壁画上(见《宁明花山壁画资料汇编、宁明花山临摹》,但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线制的古兵器“飞砣”,并且多在作战和守猎中应用。后来,人们将飞砣改制成绣花布囊,互相抛接娱乐,到了宋代,逐渐演变成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其盛况如日中天甚为时行,据宋代,诗人朱辅的《溪流取笑》中记载:“土俗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用古兵器”飞砣“命名的五色彩囊,便是后来的绣球了,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的记述更为明显:”男女目成,则女爱砣而男婚已定“。现”抛绣球“仍在广西百色、柳州、南宁、河池等地区广泛流传。
   每逢春节,三月三、中秋等传统佳节的歌墟中,壮族男女青年在相邀汇集村边、地头、河泮,他们分成男女两方,拉开适当的距离,互相引吭高呼“呜嗨......呜嗨”以表达亲切的问候,这预示活动的开始,双方选定位置后,便开始对歌,他们用歌声相互询问了解,歌词内容广博,涉及理想、情操、农事、谈古论今等等,对歌有问有答,丝丝入扣。韵音此起彼落、娓娓动听,姑娘们逐渐情不自禁,于是经情直行,运转起手中精致的绣球,向意中的小伙子抛掷过去。小伙子要眼明手快,反应敏捷,准确无误地接住绣球,如果接不住就会惹起旁人的哄然大笑。接住绣球的小伙子将它玩赏品味一番后,又向姑娘抛去。经过数次往返抛接,如果小伙子看上某一位姑娘,就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礼物(例如银首饰或钱币),抛回赠送女方。赠会愈重,说明小伙子对姑娘的情意愈深,姑娘接住小伙子的礼物时,若收下,就说明她接受小伙子追求。这时,两人或继续对歌,表情达意,或相约跑到辟静支处聚会。
   近年来,广西体委群体处根据投绣球的运动特点,加以整理与发展,制定出规则,使之甩为对抗性的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场地与排球场一样大,场中间用焊竖一个圈,圈心距地面9米;分两边进行比赛,第边5男5女;绣球用各色绸布或花布做成,内装黄豆、绿豆或细沙,直径60米,重约150克,球的尾端系上一根五彩冠带,便于用手抛投。比赛时,将球穿投过圈即得一分。比赛时间:团体赛10分钟,个人赛5分钟,全场终了,以得分多者为胜。
   投绣球不但能锻炼提高人的体力和灵敏度及速度,而且能培养果断、坚毅、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陶冶美好高尚的精神情操。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5#
发表于 2003-4-20 10:13:00 |只看该作者
打扁担
   打扁担,是壮族民间深为喜爱的体育活动。现在,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在广西马山县境内的壮家村寨,常常可以听到“打,打,打嘟打,打打,打嘟打......”的悦耳声音,常常可以看到壮家男女老少成群结伴,聚集兼备,场地可大可小,既便于开展,又能强身健康,提高记意力和灵敏性。所以,打扁担这项半壮家传统体育活动,从古到今,世代流传,不断发展。现流传于桂西一百叶窗的马山、都安、武鸣、上林、忻城、平果等县的山区。
   打扁担,起源于打春堂,壮话中“特朗”。因器具多用扁担,汉语便叫“打扁担”。《隆山(今马山县》县志》云:“惟打春堂之日,相传久矣,今酋末衰”。宋代学者周去非在职《岭外代答》画中记载:“静江(今桂林一带)民间猎禾,取禾心一菜穗收之。室角为大木槽,收食时,取木椿于槽中,其声如僧封之木鱼,女伴以意边杵成音韵,名日舂堂。每旦是,则椿堂之声,四间可听”。后来,人们感到,以浑刳为槽”不够轻便,便作了改革。《隆山县志》记云:“但浑大木,返颇难得,妇女每用木板以代其法,以一长方坚硬之木板,两旁垫以长橙,两旁排列妇女二三,手持扁担上下对撑,或和以锣鼓逼拍转动,高下疾徐自成声调”。至此,打舂堂过度到了打扁担。有的地方,不用木杵,也不用扁担,而是用竹竿,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铜钱,敲撑起来更是声东击西脆优美,悦耳动听,故古代诗人有以长形竹筒,伴之锣鼓,敲声起来冬冬有场,格外宏亮悦耳。
   从打扁担活动的全过程看,动作情节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段为粑田插秧;第二段为挑水耘田;第三段为收割打场;第四段为舂米当析。这四段组合动作,集中概括了壮族劳动农民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过程。充分表达了他们喜庆丰年的富足和预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喜悦心情,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从动作结楔看,有上下对撑,有站立和下蹲,有原地和行进,还有转身和跳跃等动作。加之伴以锣鼓和不时发出的“咳咳”呼声,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从事打扁担活动,既能增进体力,促进健康,提高灵敏性,又可培养审美能力,增加集体动作的一致性,达到团结协力的目的。
   打扁担,各处打法动作内容和目的是一致的,而打的花样却不尽相同,在广西,常见的有都安的打法和马山的打法。都安打法有的多数较粗长的木杵扁担,拿起来比较费力。马山的打法据说是丹良(今都安江南乡一带)法,城(今平果城)法,古寨法和加芳法的综合式。如今,以马山的加芳法较为流行。它的打法较为轻巧快捷,动作亦多样全面,令人观之确有紧张和目不接之感,马山的加芳打扁担代表队,一九八二年九月,代表广西参加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受到了万寿、扁兰夫、阿沛阿旺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上了电影和电视。同年十月,到北京首都体育馆为党的十二大代表表演,得到了好评,还到过桂林、柳州、龙胜、三江、融水、金秀、邕宁、武鸣等兄弟县、市进行表演,都得到各兄弟民族 的热烈赞赏。
   壮族传统体育——打扁担,在国外也有了较高的影响力,一九八四年八月,日本 通过外事关系,到马山县购买了《打扁担》器材——板凳一套。可见,打扁担这一壮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开始流传到国外。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6#
发表于 2003-4-20 10:14:00 |只看该作者
跳斑鸠
   跳斑鸠最早淬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乡部分大队的壮族民间,是迎客式的体育娱乐活动。过去每当村里有人办喜事或丧事时,主家邀来一些人,到村口或在屋前跳起斑鸠是模仿斑鸠栖息树上、相依振翅、漩涡跳跃、比翼飞翔等动作而来的。迎宾者视来客情况,或男或女,或一、二人或四人,随着唢呐、笛子的节拍虚步亮翅,跳步振翅,迎向客人,到了客人面前作虚步热血,右手屈于右前方,掌心向内作招手状,左手捧住右肘,表示“有请”或“请进”;而客人也出相应人数,亦以同样动作对面跳着,但右手是左右晃动,表示“不必请”;接着双方携起手来,一边摇动手臂,一边用脚掌拍打对方的脚掌,然后双方屈蹲,同时两手摆动,蹲立漩涡式跳跃、最后站起,分手并肩成虚步势,两臂在体侧到胸前交替展屈,跳步前进,比翼飞翔。
   “跳斑鸠”动作简单,步伐轻盈矫健,四肢活动频繁,可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增进了主客的情谊。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7#
发表于 2003-4-20 10:15:00 |只看该作者
打陀螺
   打陀螺是地处中越边界的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峒中乡壮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据村里的老年人说,该项活动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最初打的是小陀螺,直径约10公分,后来越打越大,现在打的陀螺直径是四五十公分,重5公斤左右。每年春节初一至正月十五,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陀螺队,村串村互相进行友谊赛,本村的男女老幼都跟着前往助兴,直到比赛结束才同归。此项比赛活动不但在我国境内开展,过去防城壮民还常到邻国越南境内的村庄,与越南边境人民进行友谊比赛。打陀螺不但要有较好的臂力,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它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增强友谊和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打陀螺的比赛方法如下:
  设裁判员一人,主持抽签,负责裁判和计时,记分。
   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每队三人,每人打一个陀螺,抽签决定哪一队先打,先打的队被后打的队“食”一次,“食”一次得一分。所谓“食”,即拉转自己的陀螺,使其旋转,同时朝着对方正在地上转动的陀螺撞击一次,目睥是使对方的陀螺转速减慢,最好倒下停止转动。“食”的对象是成对固定的,即本方的甲“食”对方的甲,本方的乙“食”对方的乙,本方的丙“食”对方的丙。然后,两队的队员,每人托一个翻转的碗,把自己正在地上转动的陀螺捧到碗底上面继续转动,看转到最后的陀螺属于哪一个队,该队这一次即标得胜。第二次由失利的队先打,被得午的队“食”。以后照此一次接一次地打下去,最后以得分多者(“食”一次,得一分)为胜队。比赛时间由两队在赛前商定,一般为2-6小时。
   陀螺的打法:
   用一条11-13米长的小绳卷在陀螺侧面的圆周槽上,小绳尾端缚在一根90公分长的木棍(直径2-3公分)上。打陀螺者一手握着木棍护着陀螺,另一手握着陀螺。“食”的时候用力斜向陀螺往地面上甩下,握木棍的手反方向用力拉小绳,使其撞击对方的陀螺并快速在地上转动。然后捧到手托的碗底上,再移到木板上,整个过程,陀螺保持转动,一般陀螺最长能转动20分钟左右。
   场地、器材与服装:
   赛场为15米*18米的土质原进。6个陀螺小绳6条,(每条11米-13米长)木棍6条(第条直径2-3公分,长90公分)木板2块(宽20公分以上,长160公分左右)碗底6个(可以用烂碗的碗底)陀螺常用龙眼木等质量坚硬的木材制成,上呈圆柱,下呈圆椎,表面光滑,比赛前涂脂抹粉上鸡油,平时放进水中浸泡,以防爆裂。
   服装:穿长衣裤,运动胶鞋,每队服装颜色统一。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8#
发表于 2003-4-20 10:15:00 |只看该作者
芭芒燕
   芭芒燕,是龙胜桑洒一带壮族人民创造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相传在1892年农历九月初忍气吞声重阳节那天,有一伙壮族男女青年在泗水乡赛纳河边的沙滩上欢度节日。余兴之时,他们看见水滩旁边长满了芭芒草并且开了花,于是各自采集了一大反“芭芒心”保持回去玩。其中有一位叫蒙纪天的壮族国青年拿回家后,用线将“芭芒心”穿成一串,用手拍来拍去,发现好象燕子在窜飞翔似的,他很高兴,就告诉其他伙伴。大家看了也非常感举,就把它取名为“芭芒燕”。从那时起,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青年男女就开展打芭芒燕的活动,后来各村各寨也都开展起来。
   “芭芒燕”的打法,可以二人对打,也可以男女混保打。在开展“芭芒燕”的活动中,男女青年都在一起相互对打,他(她)们都把:、“芭芒燕”拍向自己最理想的人。打“芭芒燕”既是青年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又是男女青年借以互相交际的一种方式。它既能锻炼身体,又有陶冶青年们的情操。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9#
发表于 2003-4-20 10:16:00 |只看该作者
打榔
   在广西的百色、南宁地区壮族民间,流传着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打榔。榔是壮民族用来春谷的一种长大器物,现在天等县的稻香、荣华、洪岭一带的壮族山村把“打榔”称为“打谷榔”。
“打榔”早在唐代盛行,据清代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江森《粤西业载》中记述:“广西有春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子间立,以春稻量,调皮磕槽弦,皆有扁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以能比其浏亮也。”这真实而生动的描述,说明打榔源于生产劳动。
   每至新春佳节,壮乡人民习惯在年初一的晚上欢庆丰收,他们在村中谷场上张灯结彩,合家老小身着节日新装,兴高采烈地汇聚谷场,观看“打榔”表演。人们在场中间摆放一个用木制作的长两米,宽五十公分,泞四十公分的大谷子榔。然后,由穿戴着艳丽的壮族盛装的青年男女6-10人组成一个队,和人手持一条两头粗、中间细的长木杵,唱着壮乡山歌,跳着传统“特砻”舞,来到木槽两边,以整齐多变的动作节奏,如臂使指地调皮磕着木槽边缘,迸发出“咚格咚咚,咚格咚咚”的榔声,其节奏明快清晰,旋律优美感人,令人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一队表演完毕,随即另换一队,队队都有各自的花样动作,其中的主要动作有:冲打、拖打、撩打、抬扛、点杠等,以此作为竞赛的内容。
   这种打榔活动能使众多的人参加锻炼与娱乐,这对提高人的力量及节奏、灵敏度等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还利于培养人们坚毅、顽强、友善和集体主义的美德,因而这项运动一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10#
发表于 2003-4-20 10:17:00 |只看该作者
舞翡翠
   舞翡翠流传于武宣县桐岭乡盘龙村,属一种壮族民间体育。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与生活中,经过了长期的观察,发觉美丽的翡翠鸟不但羽毛鲜艳,而且性格温训,勤劳善良,为人们所喜爱。于是,做成了翡翠鸟衣,模仿翡翠活泼的动作,跳起了翡翠舞。它表达了本民族人民的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的本性,激发起人们争取自由,向往美满幸福生活的强烈原望。
参加这一体育活动的人,不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武术修养。每当春节或丰收时节,这一地区的农民均登场表演。由于翡翠鸟象征着美满、幸福、吉祥,加上表演形式新颖,动作美观大方,形象惹人喜爱,很受群众的欢迎。
舞翡翠的具体做法如下:
  洗澡
   全蹲,右手操纵头和嘴部机关线,按击乐拍节分别做吃水、向身上吐水、羽毛等动作,最后抖掉自身羽毛上的水珠。
   栖息
   全蹲,右手操纵头和眼部的机关线,使头部和眼皮下垂,作欲睡状,表现翡翠鸟出勤自食,休养生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上述动作属传统舞法。为了提高发展,如配成雌雄一对,双双起舞,场面更生动活泼,既保持了传统色彩,又赋有新意。
   自由飞翔
   舞鸟者上身向前弯曲,用背托竹制,鸟身、双手握着鸟内部操纵杆,然后左脚上收,张开双翅,作起飞状。
   觅食
   两膝微弯、躬背成90度,左脚向前伸出一步、脚尖点地、开始觅食。舞者操纵嘴部机关线,按击乐节拍,使嘴巴一张一合,马步、弓步、交叉步、撤步、攻击步交换使用。
   追鱼吃鱼
   随击乐节拍双脚交叉一次,接着快步向左右前后灵活移动,窥测鱼情,发现鱼后,右手拉动嘴部操纵线,双脚腾翅向前鱼跃,使用攻击步把嘴往下一啄,捕得鱼后爷头吃鱼,动作刚柔分明。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11#
发表于 2003-4-20 10:18:00 |只看该作者
跳花灯
   跳花灯在广西天等县壮族地区流传已经有几代人的历史了。近年来又盛兴热闹起来,每逢跳花灯围观热闹的人很多,它可算是壮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之一。
   跳花灯一般是在晚上进行活动,中元节跳的更是热闹。旧社会跳花灯多是迎神赛会,驱逐瘟疫的迷信活动。据天等镇九址岁老人刘就昌说:民国三年在天等地区发生了大瘟疫,死的人很多,为了驱逐疫鬼,民间曾流行跳花灯活动,大唱大跳十天十夜。
   跳灯的场地是选择在村头较平坦宽广的场地上,用七十二个小碗装上豆油,排成九行,第行八个点燃着闪亮的灯光,按前后左右间隔约80公分到一米处安放一灯。跳灯的人数少的五、六人,多的有十几个人,他们有的带面具,每人手中各拿有不同的乐器,有木鱼、有木笛、有小鼓、锣、钹,还有挂纸花条的木棍等。开头由一个人带头敲打木鱼,在行灯中来回有规律的按节奏的穿跳,,到行角转弯处时,各人都做一引起亮相的跳步转弯动作,并且吹打各人手中所拿的乐器和道具,敏快而又有节拍的穿跳过已摆好的花灯。晚上看去尤长龙在星光中舞动,在跳花灯的节目中还有上仙桥、跳仙桌等内容。
   据老人传说,古人生病不懂就医,而是祈求神拜鬼保佑。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有“命有司大傩”高秀注:“大傩,逐尽阳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壮族简史》也有这样的记载:相传是在唐以后出现的一种迷信职业者,壮族地区的师公戏,可能与宋代就名闻京师的桂林傩舞有渊源关系……师公戴假面具,边跳边舞,以表现“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的宗教内容”。
   考师公戏实是壮族原始巫教的舞蹈,流传下来形成了今天民间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今壮人把它作为节日欢乐活动的项目,跳毕人们大汗满面,要付出很大的气力,从锻炬身体的意义上来看,很有改造提高的丰富有潜力。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12#
发表于 2003-4-20 10:18:00 |只看该作者
跳蚂拐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蚂拐节体育活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体育活动。相传五百年前,红水河边住有一家壮族老夫妇,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孤独。岁月如梭,两老白发如霜。每逢过年,别人都高高兴兴地走亲串友,而老两口却闷在家里。有一天,一只形状象人的蚂拐突然跳进了他们的家,用棍子子赶不走。这时,蚂拐突然开口说起话业:“爸爸妈妈不要赶我,我是你们的儿子啊!”。两位老人听了又惊又喜,便把它收养起业。这只蚂拐不但长得象人,而且十分聪明,很讨老两口的喜欢。后来老头子发现这个蚂拐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都偷偷跑出门去,直到天快亮时才回来。一天晚上,明月当空,蚂拐偷偷跑出去了,老头子便悄悄地跟了出去他看见蚂拐走到河边一块较平的沙滩上停了下来,剥掉了身上的蚂拐皮,变成了一个十分标致的后生仔,他先坐在沙滩上运动,然后舞起拳棍,直打得沙飞石走好不惊人。舞弄一阵后,它又是把蚂拐皮往身上一穿,恢复了蚂拐形状。
   老头子回家后,没有把见到的秘密讲给老伴听,而是暗暗地继续观察。后来,他给蚂拐起了个名字叫“蚂拐郎”。不久,壮家受到敌人侵犯,官兵天天打败仗,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出榜招收民间武艺高强的人去抗敌,并讲明谁能打败敌人就把公主许配给谁。蚂拐郎应招赴战,他施展的蚂拐拳、蚂拐棍、蚂拐刀所向无敌。最后得胜,皇帝不得不把公主许给他为妻,公主也非常愿意。但皇后不满,对蚂拐郎说:“蚂拐郎,你就要当附马了,成天披张蚂拐皮成何体统。你把那张蚂拐皮烧掉就准你们成亲”。公主不知是计,就劝蚂郎把蚂拐皮烧掉。蚂拐郎不同意,皇后便指使公主等蚂拐郎睡着时以后把蚂拐皮拿去烧掉。蚂拐郎失去蚂拐皮后就死了。人们得知此事后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在每年的正月或二月间举行纪念活动,后来定为“蚂拐节”。
   蚂拐节在天峨、南丹、东兰等县的壮族聚居地方,是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在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唱起了古老的蚂拐歌,跳起古朴粗犷、刚劲奔腾的蚂拐舞,表演套路特异、刚劲有力、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蚂拐拳、蚂拐刀、蚂拐棍等,表达人们对蚂拐郎的怀念,也寄托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的愿望。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13#
发表于 2003-4-20 10:19:00 |只看该作者
踩风车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青年,不论男女,都酷爱传统体育活动踩风车。
   踩风车自古有之,《岭表录异》里就有记载。
   每年正月十五及三月初三前后,是壮族青年男女踩风车最热闹的时节。
   踩风车在木条搭成的几车架上进行。比赛时以四人为一组,开始四人分别手握木架,先由着地者用力蹬,四人同时围绕着圆圈转,谁转到地面,谁就用力一蹬,使风车旋转不停。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内,以旋转圈数多、姿态优美者为胜。开展这项活动,可以锻炬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毅力,增强人的臂力和腿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踩风车曾在第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作过精彩表演,并且于一九八六年在新疆乌鲁木齐第三届全国民运会上被评为优秀运动项目。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14#
发表于 2003-4-20 10:20:00 |只看该作者
背箩球
   背箩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那地一带的布衣(壮)族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
   背箩球的来由无从考究,相传清末民初时就在当地广为流行。娄地还流行着一首歌谣:“二月吉旦好风光,布农布衣喜气洋,龙狮对对当天舞,背箩球赛满歌场,一具锦球似歌心,歌投棉球引妹唱,妹不嫌弃哥家苦,哥妹同上锦球场。”多年来生活在那地一带自称为布农、布衣、布班等壮族人民就开展这种体育活动,他们多是用来“谈情说爱”,壮语“背箩”的意思是“去玩爱情球”。这种背箩球多是在牛场和草坪开展。如今当地壮族人民已把它发掘整理为在篮球上开展的比赛活动。
  背箩球比赛规则
场地:宽十四米,长二十四米。
人数:双方各十至二十人均可。
时间:分上下两场,每场十分钟。
用具:上场队员每人背一只背箩,箩里放有一块标志为篮圈的牌子,牌子拖有一根长一米的绳子,此为真圈箩。但是真圈箩每队只有一块,到底在哪个队员的背箩里,那就靠对方去侦察了。
比赛开始:裁判员把锦球投向空中,由双方队员争夺。一方得球后,一分钟内若不投向对方的箩内,则违例,改由对方发球。投入对方假箩不得分,投入对方真箩才得分,投中一次算两分。双方都设有一名护箩员。如投向真箩时,球出手后,护箩员方可急中换牌,这样投中箩内也不算得分。一定要投对有真牌的箩内才算得分。各方的护箩员要经常秘密变换。抢球时不能抓手,抓手为犯规。对方投箩时做一个假动作但球未出手,护箩员这时换牌也是违例,罚投死球两个。对方投球时背真牌的队员不能丢、摆背箩,乱偏或丢摆的也罚投死球两年。这样反复地进行。以积分多少决胜负。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15#
发表于 2003-4-20 10:21:00 |只看该作者
壮拳
    壮拳拳种在桂西南源远流长,据《宁明州志》载:“花山距城五十里,江上峭壁画有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持干戈、或骑马。而且沿江两岸崖壁上如此类者多有。”壁画是二千年前古越人所作,历代也有增添。古代画家笔下“都才”的主要练武功架,与现代汉传左江汉域的壮拳中功法七步铁线椿功神似功同。壁画里的武士们身高体壮,说明了壮拳对提高军事素质有着良好作用。壁画中战阵所展现的球首刀、剑、长枪、手镖、山弩以及竹箭等壮拳种中惯用的武术器械,在这一时期,已明显地利用为配合阵法使用的战术兵器。
   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1042-1048年),南下汉人将十,皆贬称此拳种为“南蛮”拳。著名的壮族义军首领侬智高精熟此拳械,并将它广为传播王安石曾称誉:“粤右良兵,天下称最”。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将这古老朴实的壮拳揉进了北长拳功架,使后来壮拳兼备大架子。用此架式功夫训练的良兵,在抗倭前线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曾吸取壮拳技艺训练他们的队伍,据胡宗 《筹海图篇》卷十一,经略一、慕客兵。:“择其最骁勇者,各照良兵兵法编为队伍,演其技艺习其劲捷。”可见当时壮拳技艺已有很大发展,并已传达室入江浙。本世世三十年代,龙州镇壮拳拳师应越南琥术界邀请,组成“少武团”,经镇南关(现友谊关)往凉山、同登、河内表演传艺,又把这革新了的套路传入越南。
   壮拳的动作彪悍粗犷,形象朴实、功架清晰准确,沉实稳健,拳刚、势烈、多短打、擅标掌、少跳跃,秆拳时结合使用壮语发音,借声气摧力。    
   该拳种采用“站椿”、“打沙袋”、“打树椿”、“走梅花椿”、七步铁线基本椿功’等功法练功。
   在攻击防守上,壮拳的拳和械力主架实劲猛,出入变化以灵捷为导,发劲与声气合一,进退以四门为径,适合广西山区演练。
   现代壮拳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桂南龙州农式丰、钦州覃明高和谭永能,桂西北的宜山蒙国栋、桂西的田阳黄大略、李永茂、黄祖全等,他们都精热祖传的壮拳。
   壮拳现存的拳术套路有35种: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椿拳、踢打四门、三桥手、三打罗汉拳、打虎拳、天字功、飞天字功、白鹤文之、阴阳定妖、小太极、插拳、小反步、跌马归栏、八仙过海、山林伏虎、拨解短、金刚扫地、龙腰虎背、猴子挂南山、大百步、板狗杠、捆椿、十八椿、擒椿、大连环、二步凋、双眼勾眉、白鹤晒翅、凤凰抓地、乌鸦晒翅、水牛站堂、龙头凤尾、莲花拳。
   壮拳现存的器械有14种:雪花盖顶刀、八卦良棍、白鹤棍。铁线棍、九子连环棍、九下手(棍术)、三叉、春秋大刀、三指铗钯、鱼尾叉、标、长板护身凳、飞砣、竹篙枪术。
壮拳现存的对练套路有2种:八卦榔棍对练、三叉耙头对棍。
   壮拳已选编入《中华拳械录》一书中。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16#
发表于 2003-4-20 10:31:00 |只看该作者
壮族体育项目简表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17#
发表于 2003-4-21 16:32:00 |只看该作者
我只玩过“打陀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303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0-7-16
注册时间
2003-1-10
18#
发表于 2003-4-22 16:12:00 |只看该作者
北京叫抽汉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主题

1

听众

5447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2-22
注册时间
2003-2-10
19#
发表于 2003-4-22 17:10: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luomaren在 2003/04/23 0933pm 编辑]

南拳据说是由壮拳演化而来.

:

还有一种体育游戏也在壮乡流传,人数二至数人,器材是:一根四十公分至五十公分的木棍为母棍,两根十五公分至二十公分的短棍为子棍(也可以多根,但不能少于两根),甲乙方先猜码,如甲方获胜,则由甲方先开局,甲方先把两根子棍的两头分别架在两块砖头上,然后用母棍将子棍奋力向前方挑出,越远越好,乙方拾起子棍后,在落地之处击打横架在砖头之上的母棍,如两次均将母棍击落(需将母棍完全击落至地下)则甲方出局,乙方开局;如乙方有一次或两次不中,则甲方在砖头处将一根或两根子棍(轮流)从地上敲起腾空后(在地上挖个小坑后将子棍置于坑上,也可以将一根子棍架在另一根子棍之下或放在砖头上)将其凌空向前方击出,越远越好,如乙方将子棍凌空接住,则甲方出局,如接不住,则再次击打横架在砖头之上的母棍,如击中(需将母棍完全击落至地下),则甲方出局;如不中,甲方则以母棍为尺度,从砖头边向子棍方向旋转丈量,直至子棍落地之处,母棍每量一次为一分.然后轮到乙方开局,以双方事先约定的获胜总分为获胜的标准.在巴马.凤山.东兰一带及各地流行.

此游戏有一定危险性,请注意保护要害部位。


凡事贵在坚持,坚持就有收获! 落马的人也是一样,跌下来再努力滴爬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20#
发表于 2003-4-22 17:20:00 |只看该作者
luomaren贝侬说的游戏我们老家也有,叫“打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3 06:35 , Processed in 0.14698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