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中部偏西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1996年7月,以山奇、水秀、湖旷、洞秘、峡险、洼深、坝雄和瑶族民族风情独特等八大特点,荣获全国首届风景名胜区展览会奖。
七百弄“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中科院李吉钧院士等专家组)。该区251平方公里的石山中,海拔800—1000米的峰丘5000多座;1300多个洼地(当地人称“弄场”)中,有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分布点缀于底部;在观景公路上,可仰视高约300米的高峰丛,俯视深200—300米的洼地,真如“世外桃源”。
大化—古河42公里的红水河段,人称“八十里画廊”,是大化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宽300—500米的峡谷水库。四季可泛舟观赏两岸的奇山秀水,壮村瑶寨,红花、翠竹、柑桔、龙眼园林延绵不绝地展现,行舟期间,船移景换,使人赏心悦目。舍舟登岸,可游览古河仙女洞。
处处是高耸的峰丛,放眼望去重峦迭嶂,高低错落变化无穷,拟人拟物,裸露着奇特的形体;遍地可见深幽的洼 地,俯首远眺隐约察觉村寨、田间和水池交织其间,不禁嗟汉这小小的一隅之谷犹如世外桃源,大有恍若隔世之感。 这个奇妙的境地,磊磊多石,山岩嶙刚,崎岖突兀,间或夹杂坚韧虬典的林木盘根错节的榕树,显示出一种昏螟、空灵而粗犷的气势,令人十分骇异。 不消说,这就是由海拔800至1000米的高峰丛深洼地的典型发育区,是我国著名的和世界上罕见的喀斯特最壮丽的景观。这样一个特征非常重要,同样重要而又耐人寻味的是,在七百陇251平方公司面积的石山中便有大小陇场1300个;单就25平方公里面积的量计而言,便有192个千姿百态的山峰和94个形态各异的洼地,其中最大峰丘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个,洼地平均深达105米,最深处境达300多米,无怪乎国内外著名的地进专家们惊叹:七百陇"山峦叠嶂,险峻陡峭,巍峨耸立,峰丛洼地层层相叠,洼上有洼,规模宏大,千姿百态";"塑造了一个形态优美,类型复杂,可人性强的热带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记录了全球变化以及生物、人类和社会演变的史实,是集自然美学观赏价值和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于一身的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大宝贵遗产。"(http://baike.baidu.com/view/6185.htm)
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位于珠江流域的红水河中游,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是构成“香港——南宁——桂西”旅游线枢纽景区。南靠南宁地区,西接百色地区,水路北上可抵云、贵。 1996年7月,该景区以山奇、水秀、湖旷、洞秘、峡险、洼幽、坝雄和瑶壮民族风情独特等大化特色荣获全国首届风景名胜区奖;1998年被列入广西十大旅游精品。
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规模宏大,旅游资源类型众多,根据景观组合特点和综合功能分为七百弄景区、大化——古河景区、岩滩湖景区(含红水河三峡)和红水河奇滩怪峡景区。1995年12月,来自全国19个单位的25位院士、教授、专家、学者在参加《广西大化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专家咨询会》意见书时指出:“七百弄及其周围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纵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前国际洞穴协会主席D、福特教授在对大化红水河——七百弄喀斯特地貌景观的评价中指出:“我认为穿越红水河平原和七百弄喀斯特地区的考察是我所知的最好的旅游……”
该区251平方公里内,海拔800-1000米的高峰5000多座,千姿百态的深洼地(当地瑶语称“弄”)1300多个;古朴的瑶族山寨、木屋星罗棋布于324个深洼地中。该区洼地是世上最陡最深最大的,斗淋和坡立谷地也是世所罕见的,地表喀斯特发育壮观典型震慑人心,大面积、整体的高峰丛深洼地规模宏大、形态奇特,层次感强烈,组合奇妙,具有突出的奇特美、巧合美等美感特征;地下河和洞穴结构复杂,为地下喀斯特发育所致。该区还具有独特的人类生态环境。瑶族第二大支系布努瑶世代居住于此。民族风情浓郁。因此,该区既可以成为国家主要的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考、探险攀崖、采风写生、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当您在海拔700-800米的公路上,仰望万山刺破蜀道青天,俯视千弄如见桃源幽梦。这里是人与自然、现代与古朴、超凡与士俗、天上与人间交织的优美的画面!(http://www.vangou.com/displaychuangye.php?contentid=26726)
七百弄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
这是一个被上帝青睐的地方。上帝赐予它神奇壮丽天下独绝的美景。于是它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的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貌景观。
这又是一个被魔鬼诅咒的地方。魔鬼偷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和土。因此多少年来它一直是广西贫困山区的代名词。
弄者,四周高峰环绕的深洼地也。
在七百弄地区251平方公里内,有海拔800---1000米的山峰5000多座,千姿百态的深洼地1300多个(当地瑶语称之为“弄”)。该地区的洼地是世上最陡最深最大的,斗淋和坡立谷地也是世所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壮观典型震慑人心。放眼望去,重峦迭嶂,气势磅礴;山岩嶙峋,崎岖突兀;千峰竞秀,形态各异,拟人状物,如鬼斧神工。
瑶族第二大支系布努瑶世代居住于此,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分布点缀于洼地底部。因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土归流,官府在该地区设团总局,局以下设七个村团,每个村团下辖100多个弄,故得名“七百弄”。
(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groupid=124:10081&messageid=18339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0 14:01:3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