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9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铜鼓的铸造技艺(下)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14 19:4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造铜鼓首先做模,即以泥做成与拟铸尺寸相同的泥胎,胎内也许有木质框架,趁未干在其表面精心镂刻船纹、鹿纹、水波纹、羽人纹等各种花纹,阴干或烘干后,涂上防粘油层,谓之造型。之后便可翻范,即将滤过的细泥调和好,拍成泥片,按在泥模外部,四周合拢,并使泥片有一定厚度,而后有力压紧,使泥胎表面之花纹在泥框内压出相应的阴纹,待泥框半干,剖为两半,记上接合记号,再精心修整范内的花纹,使之清晰美观,晾干待用。
   合范是一个精细的环节,要求有准确的操作。合范之前,必须将泥胎即内范轻轻刮云一层,其厚度正好是未来铜鼓的厚度。为便于固定。常将内范安置在泥坑中,将外范套上,合拢,精心调整距离,使之均匀,以便浇灌后鼓壁厚薄一致,然后在内外范之间垫衬固定。从铸成的铜鼓中有的鼓壁融有硬币看,有些地方是以铜币固定的。之后将内外范绑紧,壅上土使之不再移动,以待灌注铜汁。
    铜汁熔铸之前,先要调制。炉火熊熊,将铜、锡、铅按比例投入,锡先化为黄白色液体,故可稍晚放入,铜稍后化为青色液汁,铅后化,故谓之炉火纯青。液体混好,即可徐徐注入内外范之间的缝隙,灌满为止。凝固并冷却后,打碎内外范,即可得到鼓身。至于铜鼓上的鼓面、鼓耳、立雕是另外浇铸的,备齐即可焊接,然后对全鼓略加修整,使之整齐美观,鼓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沙发
发表于 2003-1-14 20:07:00 |只看该作者
                                   壮乡"铜鼓老人"韦万义
          --------------------------------------------------------------------------------                                 2001-12-14 05:05:48  来源:Tom 资料库


铜鼓,是壮族文化的象征。而每当打铜鼓的人背着铜鼓走出家门,到晒坪歌台上摆起铜鼓阵时,大家自然地分站两边,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铜鼓王”在正中央敲响第一声鼓音,其他的人才有规律有节奏地打起铜鼓。据说,在当地收藏铜鼓最多、打铜鼓的时间最长、并收有出色徒弟的人,才有资格当上“铜鼓王”。近日,记者在大化就寻访到了来自东兰的最年长的“铜鼓王”——今年74岁高龄的韦万义老人。

韦万义在八九岁时,就对铜鼓以及老人们口中关于铜鼓的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铜鼓响起,他都会跑出门听鼓声来自哪一个方向。只要村里有人打铜鼓,他就会痴痴地在一旁看,情不自禁地用手在腿上拍打节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仅学会了铜鼓的打法,还创出了许多花样鼓点,让民族传统的4面鼓的打法有了更默契、出彩的呈现。村中许多人都自发跟他学习,到目前为止他的徒弟不下几十人。

韦万义告诉记者,在他们那一带,每年从秋收起就有人开始打铜鼓,一直持续到农历大年三十晚,为了庆祝丰收和企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一般婚嫁、起房子都有人打。遇上村外、甚至更远的地方过节,需要把铜鼓搬出去用时,铜鼓的主人也会跟去。在主人的眼中,铜鼓是珍贵的传家宝,比生命还重要。

在整个东兰县,保存下来的铜鼓至今仅有500多面了。现代技术打造出来的铜鼓,声音和质量都无法和古老的相比。保存有8面铜鼓的韦万义说,保存和发展古老的铜鼓文化迫在眉睫,他现在正在为此做努力。从前有的人用木头甚至更硬的东西来敲打铜鼓,很容易击破鼓面,现在,他用的鼓棰是用布一层层包卷起来的,敲打起来声音不但好听,还起到保护鼓面的作用。

2000年,韦万义和他的徒弟们受邀到江苏无锡参加中华鼓王的表演。在来自全国各地的鼓队中,他们的铜鼓是惟一的金属制品。许多人都跑过来和他们合影,有些观众甚至要出高价钱买下其中的一面,但韦万义没有答应。作为声望很高的壮族“鼓王”,他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护和敲打好自己的每一面铜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板凳
发表于 2003-1-28 22:11:00 |只看该作者
在使用铜鼓的广大兄弟民族中间,铸造和搜求铜鼓之风沿续数千年,作为乐器,以其多种演奏形式,形成独特的铜鼓乐。较流行的演奏方式是将鼓悬挂在木架或树杈上,用特制球形鼓棰敲击。一人击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动,以改变音量和音色;也常平置地面击奏或由两人抬鼓边走边以手拍击;有的在鼓下置一水桶,盛水过半,使鼓声清纯悦耳;还有的将小型铜鼓挎在身上敲击。铜鼓音色粗犷宏亮,音量较大,鼓声可传数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地板
发表于 2003-1-28 22:12:00 |只看该作者
铜鼓即可单独演奏,也可与象脚鼓、鋩锣、钹、拍板、葫芦笙合奏,壮族民间流行着铜鼓乐,农闲时,相邻村寨常聚村郊赛铜鼓。对歌、赛马也击铜鼓助兴。苗、瑶、壮、彝、水、布依等族铜鼓主要用于伴奏铜鼓舞(又称“跳铜鼓”)。将铜鼓悬挂,一人边击边舞,众人围铜鼓双脚交替踏地前后跳跃,舞姿强悍有力。有的地区还有铜鼓芦笙舞。瑶族常以两面音高不同的铜鼓与一面皮鼓合奏,另有其它乐器伴奏,人们围圈而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16 16:31 , Processed in 0.12737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