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04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民族语文工作简讯

[复制链接]

223

主题

2

听众

8581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6-3-13
注册时间
2002-10-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8-14 11:0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贴】河池市开展“百场壮语科技电影下乡活动”
广西民族报河池讯(通讯员 蓝耿灯 廖克福)7月29日至31日,河池市巴马、东兰、凤山三县相继举行隆重的壮语科技电影下乡首映仪式,这标志着由市、县民委、民语委和电影公司联合组织开展的“百场壮语科技电影下乡活动”在这三个县全面拉开了序幕。“百场壮语科技电影下乡活动”是将普通话电影翻译成通俗易懂,农村壮、瑶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壮语电影。该项活动目的是普及农村实用科技,宣传民族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丰富乡村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里,活动的组织单位将深入东兰、巴马、凤山三县的24个乡镇150村(屯)巡回放映,一村(屯)一场,总共放映150场。
该活动得到了自治区民语委、自治区电影公司的大力支持。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

听众

8581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6-3-13
注册时间
2002-10-28
沙发
发表于 2003-8-14 11:07:00 |只看该作者
【转贴】上林县民族局抓民语工作有成效
广西民族报讯  上林县民族局对民族语言工作较为重视,认真抓好壮语文推广使用工作。去年4月至6月,该局成功举办全区第一个县级壮族歌手壮文培训班,学员30多名,培训期为2个月。学员通过学习后自觉收集整理上林县民歌及上林最具特色的“四大悲歌”初稿,现已收集整理1307首,力争出版《上林民歌集成》一书;到目前止已选送学员写的壮汉文章材料26篇给区民语委、《广西民族报》壮文版、《三月三》刊登。今年6月,该局又举办了一期民族歌手壮文学习跟踪辅导学习培训班,参训人数为23人,培训期为2天,鼓励民族歌手使用壮语文进行文学创作。该局还主动联系教育行政部门,落实有关壮文进校实验工作,检查壮汉双语教学情况,共同探讨民族教育发展新路子,多次到壮文教学点指导和调研,使上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温小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

听众

8581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6-3-13
注册时间
2002-10-28
板凳
发表于 2003-8-14 11:08:00 |只看该作者
【转贴】崇左市使用壮汉文字标语展示壮民族风采
广西民族报讯(崇左市民语办)8月6 日上午,地级崇左市成立大型庆典活动大会在崇左市江州区体育场隆重举行,大会主会场悬挂着大幅壮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庆祝宣传标语。
新设立的地级崇左市是壮族人口高度聚居地,也是广西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全市人口226万,其中壮族人口占88.6%,“壮族文化”该市城市功能定位之一。为此,崇左市新一届的党政领导对壮文非常重视,市委罗殿龙书记、市人民政府张秀隆市长亲自批示:庆典活动主会场会标、主要标语用壮汉两种文字书写。
崇左市成立庆典活动使用壮汉两种文字书写大会标语,展示了崇左市是以壮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树立了壮族的形象,打出了民族品牌,同时也展示了壮民族文字的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

听众

70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6-21
注册时间
2003-4-1
地板
发表于 2003-8-14 14:13:00 |只看该作者
可喜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5#
发表于 2003-8-14 17:18:00 |只看该作者
上林的“四大悲歌”我好像听过啊。
有一年在上林挺流行的,被录成磁带,在很多小店里出售(现在看来属于盗版行为),很受欢迎。我爸爸也买一套,在家里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6#
发表于 2003-8-15 00:43:00 |只看该作者
今年7月底,我和香港来的沛贝侬在靖西县电影公司壮语翻译配音室现场,亲眼目睹了6位配音人员将一部抗日战争电影的10分钟片段配音为靖西壮语。这种机会是比较珍贵的,因为在目前的广西,得到中央民委的直接拨款而将汉语电影翻译为壮文电影的地方不多,靖西县电影公司是其中的一个。而翻译配音并不是每天都进行,如果进行的话,也只是每天10分钟而已。

对于阿沛贝侬来说,他的目的是想看到靖西县电影公司的这些工作人员是如何用当地的方块壮字来翻译汉语电影台词剧本;对我来说,是想知道这样形式的壮语电影具体是如何制作成的。实际上我们的收获都很大,特别是在壮文剧本形式、汉壮口语翻译的处理等问题上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7#
发表于 2003-9-4 09:14:00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上林县的《四大悲歌》具体指的是哪四大悲歌?我想应该是关于悲剧故事的四首叙事性长诗吧。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8#
发表于 2003-9-4 10:57:00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不太清楚,只记得似乎其中一首是讲述一个女子的凄凉身世,比如幼年丧亲,出嫁后在婆家受虐待等等。
路漫老师应该知道吧?或者我打电话回家问问父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

听众

8581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6-3-13
注册时间
2002-10-28
9#
发表于 2003-9-10 17:37:00 |只看该作者
上林四大悲歌,红棉树说的对,是悲剧故事的长篇叙事诗,它们是:
Dahgyax Caeuq Dahbengz妲傢奏妲皏  Dahbeih妲备  Saenqngeiz信儿  Mehyouj姆姷
目前他们(以县民族局牵头的壮文歌手班成员)正在整理,争取早日面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

听众

8581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6-3-13
注册时间
2002-10-28
10#
发表于 2003-10-10 11:03:00 |只看该作者
都安开办首届农民学壮文学科技
9月3日,都安瑶族自治县首届农民学壮文学科技培训班在三弄乡镇安村中心小学开班。
这期培训班学员50人,其中中专学历1人,高中4人,初中45人,年龄在24岁至52岁之间,培训班以自治区民语委统编《基础壮文》为教材,聘请河池市民语委壮文专家授课,聘请县畜牧兽医师、农艺师讲习农业种养科学技术课,编织师傅上竹藤编织技术课,利用晚上和休息日上课,培训时间2个月。
摘自《广西民族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

听众

8581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6-3-13
注册时间
2002-10-28
11#
发表于 2003-10-29 17:51:00 |只看该作者
广西加强收集整理民间壮族山歌
【新华社记者  王志伟】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强收集和整理流传于民间的壮族山歌。
广西每年都举办不同规模的山歌比赛,壮族“歌王”和各地的壮族歌师、歌手世代传唱优秀壮族民歌,其中大多数人都积累了厚厚的几本手写歌本。尽管如此,广西各地流行的壮族山歌仍有很多没能流传。
从2000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广西壮文学校共同举办“壮族歌师歌手壮文培训班”,每年举办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陆振宇说:“参加培训的广西各地优秀壮族歌师歌手,将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收集整理流传于民间的壮族山歌,更好地保护壮族山歌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壮族的山歌文化源远流长。他们演唱的山歌雅致、含蓄、深刻,内容丰富多采,手法灵活多变,修辞适当。壮族的民歌种类很多,可分为诉苦歌、情歌、风俗歌和革命歌谣,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艺术价值也较高。
广西素有“歌海”美誉。广西山歌协会会长覃承勤说:“山歌源于民间,只有来到民歌演唱最基层的地方,只有来到广西的各个村寨,才能体会到‘歌海’的真正含义。壮族的男女老少都要唱山歌,本是即兴演唱的优秀山歌会将代代流传。因为广西各地方言很多,也有很多优秀山歌因为没有专人整理而失传了。”参加培训班的人都是对当地山歌有一定了解、研究或善于编、唱,或者能收集整理的壮族优秀歌师歌手,其中有很多是广西历届山歌比赛的“歌王”。
来自广西大新县的“歌王”唐海宝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培训班了。他告诉记者,2000年的时候他参加完第一届培训班之后,每天在家里认真研习壮族山歌发音的声韵,已经开始整理当地的壮族山歌。2000年底,全茗镇一位98岁的壮族歌师李文新在弥留之际叫家人想方设法找到唐海宝。唐海宝连夜赶到李文新老人家里,老人用虚弱的声音向他口授了200句自己多年创作、积累的山歌,不久就去世了。唐海宝将李文新的山歌记录下来,并译成壮文。这200句山歌反映了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历史,还有一部分情歌。唐海宝说:“我深深地感动,也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目前,广西参加培训或者已经开始参加培训的壮族歌师歌手已经有近百人,这个队伍还将继续扩大。他们将担负收集整理民间壮族山歌的重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315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04-2-11
注册时间
2003-10-5
12#
发表于 2003-10-29 22:36:00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好消息啊。希望壮文尽快能够普及开来,那样我们大家也都可以象红棉树一样,将自己的母语山歌等民间文化给记录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

听众

8581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6-3-13
注册时间
2002-10-28
13#
发表于 2003-11-21 17:41:00 |只看该作者
石山农民学壮文学科技憧憬未来
——自治区民语委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见闻
对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虽经十余年的拼搏改造基本温饱解决,但仍缺乏农业科学技术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弄乡镇安村农民而言,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循环往复的现象犹如一根绳索套在他们的头上。“如何找准摆脱贫困怪圈的切入点,今后应种什么,怎么种,种了有没有收成和销路?……如果有专家来指导,那该多好啊!”今年8月自治区民语委领导到该村走访农家作调查时,发现了这一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区民语委领导及时组织农业专家一行8人于9月3日到三弄乡镇安村实施为期两个月组织农民学壮文学科技扶贫活动,使很多长期因“科盲”而发愁的农民笑逐颜开。
……
为使农民学壮文学科技与生产两不误,培训班采取晚上学壮文学科技知识,由区、市、县民语委壮文专家讲课,白天在乡政府有关人员陪同下,农业技术专家分成四个组到镇安村各村民小组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反季节蔬菜等……该县县长兰英思说:“区民语委这次活动方法新,针对性强,拉开都安科技下乡活动的序幕,为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摘自《广西民族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2 22:54 , Processed in 0.14365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