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越色僚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佛日记》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箴言录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1#
发表于 2006-4-13 23:01:00 |只看该作者

第21节:佛法如海(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走进古籍书店,或者关于宗教知识的书店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佛家的书,有一部分是佛经,也有很大部分是佛法的研究人员、佛家弟子等人写的,除去这一部分书,还有一些比较通俗的书介绍佛家的小知识。

我身边总有一些在家修持的人问我:"仁波切,您给我们推荐一些书啊。"我都会很高兴地为他们推荐一些。可是过不了多久,就有一部分人对我说:"仁波切,您推荐的书我们看不懂啊。"或者又说,"能不能再推荐一些简单一些的啊。"

从自己容易理解的知识入手,循序渐进,这是对的。对于很多信仰佛法的人来说,佛经是很难理解的,没有师傅的引领、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想一下子看懂佛经,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比如说我曾看过一本介绍佛学名词的书,仅仅是那么多常用的词和概念,就足以让一个初通佛法的人领悟很长时间了。

佛法真是大海,在这片海中,我们所能读的书是一小部分,在我们读的书中,所能领悟的东西,又是一小部分,这样一算来,即使是一个坚持修持的人,一辈子都在领悟佛法,又能得到多少呢?

可是,我们能因为永远读不完佛经,就不去读吗?就像世界上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有的是几千年流传下来堆积到今天,就算是一个专门搞古代文学的,一部《四库全书》一辈子也看不完的;同时,尤其是科学领域,每天又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发现,这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了。

我经常跟有困惑的弟子讲,不要因为佛法如海,就觉得自己一辈子也修不成,就觉得灰心,你只要去修,就会有收获。就像一片大海,从哪里喝都是咸的,我们一方面不要总想着找到一口最咸的水,就想很多人总想着一下子读一本最通佛法的书;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喝干大海,那么,我们只要喝了,就有收获,因为,你知道了它是咸的,这时,佛法就对你的人生起了作用了。当然,信仰坚定的人、修持好的人,还有我们这样的佛家弟子喝的多些,体会的就更深些,对普通人来讲呢,喝一口有一口的好处,多喝一口有多喝一口的好处,但不要因为明知道不能全喝下去就放弃掉。

关于读书,其实是有这方面的故事的。从前有个国王,刚刚登基,为了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他决心学习天下所有的知识,好利用那些智慧让天下的百姓幸福平安。为此,他让臣子把天下所有的智慧书都找来供他学习。

5年之后,找书的臣子们回来了,带了5000本书。国王一看头都大了,就让臣子们去精简。又5年过去了,臣子们将书精编为500本,可国王还是认为太多了,一个人看500本书也是很困难的啊。又过了5年,臣子们又将书浓缩为50本,这个时候,国王已经被国家的事务搅得焦头烂额了,哪有时间看书啊。又过了5年,臣子们终于将书编成了一本,可是国家已经乱了,国王的年龄也大了,即使是那本大智慧的书,也解决不了他和国家的任何问题了。

佛法是最有包容性的,世界上任何问题,用佛家的观点去体悟,都能得到更多的启示。就像这个小故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那5000本书就像浩如烟海的佛经,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读完的,也更不可能完全读懂。我们都像那个渴望智慧的国王一样,渴望感悟到佛学的真谛,但是,很多人也和他一样,总想着读一本浓缩的精华本。如果有,当然最好,可是,就像我说的,大海在哪里喝都是咸的,佛经的任何一本都是佛法,本来就没有高低之分。

从那个小故事里,每个人都能看明白,如果国王能从第一个5年开始读书,他早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了,他的智慧也会越来越多地帮助他解决国家的事务。他总想着一步登天,可是终于有一本天下最好的智慧书送到他的面前时,他已经没能力领会那些智慧了,他的国家也不需要他的智慧了。

修持佛法的人不也是一样吗?我们都想从佛经中得到更多,更多的人却是想喝那最咸的一口海水,不要说根本就没有这口水,即使有,即使一个人费尽一生找到了,等他想喝的时候,他的一生的罪孽已经太多了。可以做个比较,当他和一个从一开始就坚持一天喝一口海水的人相比,即使是最咸的水,里面的盐也比不上喝了一生的人多。

修持佛法就是这个道理,每天在像大海一样的佛法里领悟一点点,坚持下来,就是一个大智慧的人。

所以我常对那些说"看不懂"的弟子们说,看了就好,看不懂可以先找看得懂的看,不要不看,也不要想着一口气看懂最精深的,这都不是修持的好态度。佛法如海,能取一口的就取一口,能取一瓢的取一瓢,这看个人的机缘,也看修持佛法的态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2#
发表于 2006-4-13 23:06:00 |只看该作者

第22节:你要的是什么?(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雍和宫是北京藏传佛教的一个圣地,现在也是北京旅游的一个好去处,每次到北京来,我都会找机会去朝拜。当然,如果不是法会和一些佛教仪式,我都是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去的,也并不惊扰任何人。

前几天我又去了一趟,看见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每一座寺院都经常发生,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吧。

在法物流通处,一个女游客想请一件护身符,那是一个玉坠,可以挂在脖子上的那种。女游客问工作人员,"玉坠上的人物是佛还是菩萨?"

工作人员回答她,"这是你的守护神,每一个生肖都有不同的守护神。"

那位女士还是追问,"那我的守护神是佛啊还是菩萨啊?"

工作人员显然并不太通佛法,她也说不清楚其中的分别,只是回答说,"守护神就是神。"

那位女士不太满意了,她非想知道玉坠上雕刻的是佛还是菩萨。两个人争论了很长时间。

我明白那位女士的心理,对世俗人来讲,佛的法力要比菩萨大得多,当佛和菩萨在一起时,每个人都想请佛。这是世俗对佛门的一个很普遍的理解。

我对那位女士说,"您不要强求是佛还是菩萨,首先您要问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法物流通处请的神,都是可以护佑你的。其次的问题是,如果您诚心地礼佛,佛就在你的身边,就会保佑您的,而不在于您的身上是不是佩带了护身符。"

对于每一个礼佛、敬佛的人来说,他们都想得到佛的护佑,但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又都执著于是哪尊佛、是"管什么"的佛。其实,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不可明说的想法,那就是礼敬人,而不是礼敬法。

佛法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天下的众生的,释迦牟尼是以大智慧、大慈悲让我们去领悟佛法的真谛,他为法而生,是我们的领路人。我们尊他为佛陀,是因为他对法的领悟比我们精深。但是法呢,早就是存在在世界上了,我们的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个法。

佛有千万化身,在我们需要引领的时候,他总是出现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离他更近。这个近,不是法的近,而是引领我们的方式让我们更加容易接受了。当我们理解了佛的化身时,我们也就理解了法:原来,佛法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是没有注意到,这时,佛的化身出现,给了我们明示。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更好理解那位女士的困惑了。其实,佛法早就在她的身边,她完全不必拘泥于是佛还是菩萨的形式,只是,你要相信有神在护佑你,离你并不远,这就足够了。

我理解每一位请法物的人的善心,这说明在生活中,很多人是相信佛法、敬仰佛的,这是我非常高兴和欣赏的。但是,执著于法物的法力,这还是没有理解佛法的真谛。就比如说同样的一件事,很多人请了护身符,也恭恭敬敬地佩带了,却并不时时以佛的心修持,过了几天,竟然将护身符的事忘到脑后去了,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吧。我想,如果能坚持修持,时时刻刻能感悟到佛法在身边的道理,佛自然在护佑你,又何必拘泥于任何形式呢?

要知道,你要的是佛法给你人生的指引,而不是礼佛的任何表面形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3#
发表于 2006-4-13 23:18:00 |只看该作者

第23节:对我做到的,对别人做到(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这些年,走了很多地方,见过很多的人,我渐渐地发现,在世俗社会中,对人的基本评价和态度,真是随着对方的身份而变的啊。

比如我吧,在我的家乡,由于佛教的传统非常强,几乎每一个藏民对佛的信仰都是从小就有的,所以,他们对我及任何一个僧人都是非常礼敬的。在都市中呢,知道我的身份的人,对我也是非常礼敬的。但是,因为我在生活中和普通人一样,装束、外表及日常的言谈举止都与都市中的年轻人是一样的,所以,也难免会有性格急躁、修养不高的人对我说一些并不礼貌的话。

就算是我的一些俗家弟子,也有人跟我说,"师傅,我在你的面前时,说话都非常小心谨慎,也尽量按照佛家的规范去和您交往。可是,在社会上,我可不是这样的了,责怪别人,甚至辱骂别人的情况经常发生。"

我是藏传佛教的一个活佛,我想,知道我的身份的人,对我的礼敬是对佛法的礼敬。比如,我们是不可以吸烟的,很多吸烟的俗家弟子在我面前也可以三四个小时不吸烟,我不喝酒,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可以不喝。

可是,即使很多在家修持的俗家弟子,在社会中,却不会很好地持戒,这是为什么呢?

在和一个弟子闲谈的时候,我问过一个弟子,他半开玩笑地说,"师傅,我是怕你有法力惩戒我啊。"

其实,佛是不可能惩戒任何人的,对于世间的恶行和恶念,我会开释引导,愿意以佛法引领对方,感悟对方。我当然知道那个弟子说的话有些开玩笑的性质,但是他说的难道没有真心的成分吗?

对我来说,虽然我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身份,但我更愿意与任何人平等地相处,他们可以礼敬佛法,但没必要让我高高在上;对他们来说,能够对我发善心,行善行,我认为,对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这不是担心惩戒的问题,而是不理解佛法的问题。

很多人和我在一起,不吸烟不喝酒,和我做事时,不起贪念,不随便嗔怪别人,这说明他们是能做到佛家的要求的,但是,当他们面对世俗人时,大醉的时候有,争执的时候有,起恶心做恶行的时候也都有。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想,是这样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是对我的身份过于执著,把我抬得过于高大;另一颗心,是对世俗中的人和事存在贪嗔痴,没有众生平等、我为人人的意识。我说,两颗心都是不好的。

对我能做到的,试着对别人也这么做,让两颗心化二为一,成为一颗佛的心,这才是正途。

怎么样才能让两颗心化二为一呢,我想,这就是我们修持的道理。所谓修持,从根本上说,是可以达到佛的境界,免受六道轮回之苦,得大自在、大解脱;从基本的意义上来说,可以让自己更有修养,在社会生活中祛除一切烦恼,得到平安和快乐。修持的人,会让自己的心态更平和,既摆脱生活中的所有幻象--就比如对我的过于恭敬中,又有多少是心中产生的幻象呢--又能让自己的品格、修养更高尚,在社会生活中,平等礼让地对待他人、对待事业和人生。

对我能做到的,我想就能对别人做到,这是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连不好的生活习惯都摆脱不了,他又能做什么大事呢?即使一下子不能做得完美,但一定要试着去做,一定要行动,时时自省,刻刻修持,这就是进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4#
发表于 2006-4-13 23:21:00 |只看该作者

第24节:长大了,便有长大的好(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新近认识了两个在家修持的弟子,这两人是父子,同时皈依佛门的。父亲体味到了尘世的苦难,皈依佛门是有感而行的,但是孩子,还并不是十分成熟的人,还没有更多地接触社会,他的父亲是想让他从小就有个信仰,从小就能够修持,让他能有大智慧、大自在地去对待日后的生活。

不过,他们也有他们的烦恼啊。父亲对我说,"师傅,我这个孩子一天天大了,我也一天天觉得管不了他了,他小的时候很听话的,真希望他永远是那个可爱的小孩子。"

回头我又问了问孩子,那孩子说,"长大了也真没意思,每天的烦恼越来越多,不像小时候无忧无虑的了,有的时候都没有信心去面对那么多年的人生。"

这一对父子,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人是不可能不长大的,即使明知道要面对更多的烦恼、痛苦,面对更多的无常,也总是不能永远活在儿童时期吧。一个人在孩子的时候,有孩子时的苦,在成人的时候,有成人时的苦。问题是,在每一个生活的时期,我们都要是个有心人,都要是个会生活、懂得生活的智慧的人。

我对父子两人说,"长大了,便有长大的好。没有什么时期是一个人最好的,苦是永远存在的,快乐也是永远存在的,这要看一个人的心是什么样的。"

一个人的儿童时期,表面上看来不用参与社会生活,可他难道没有自己的生活吗?他没有足够的知识,对世间的万物都疑惑不解,这不是苦吗?他也没有力量,甚至不会保护自己,时时会受到外界对他的伤害,简单来说,身体的疼痛对一个小孩子来讲,不是苦吗?小孩子的时候,没有智慧,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恶念、恶行的诱惑,要他们去辨别、抵制,这不是苦吗?只不过,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的生活,接受苦的面不广而已。但是就他们能接触的生活面来讲,成人的一点点烦恼就是他们的大苦了。

成人总是觉得小孩子天真、好玩,这是不理解他们的苦啊。

在成人的阶段,面对的社会问题更多,因此,觉得苦也更多,这是正常的,就说一个简单的"求不得苦",就让多少人苦了一辈子呢。但是,当我们知道了苦的真谛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会得到大解脱、大自在呢?

感悟苦的真谛,是要靠修持的,这里暂且不谈这一点,仅仅说说成长的好。

一个人长大了,有了更多的对社会事务的观察力、领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让生活丰富多彩,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孝道、帮朋友,让更多的人快乐,这本身不就是大快乐吗?而这,在小孩子的时期是做不到的。

能够时刻发现成长的好,也在于能够发现更多的世俗社会的苦难、不公平,深刻地认识这个社会,从而让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更多、更大。成人的社会里,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恶行,如果就此认为长大了是不好,那就本末倒置了。我们应该知道,当我们看到恶的时候,要我们去化解它而不是回避它,是要我们消除它而不是让它伤害更多的人。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而且,当我们发现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时,我们不是快乐的吗?

就像求佛,刚修持的人,会觉得自己的心平静了,脱离了贪嗔痴三恶趣,这时是高兴的,是欣喜的。这个阶段有些像是小孩子,自己没有了烦恼,每天活在快乐中。修持到了一定阶段后,我们会发现社会中存在这么多的苦,甚至越修持越会发现更多的苦,因此,很多修持的人会灰心,会对社会失望。这就像是成年人的社会,即使你想躲避,可苦还是找到你的头上来。那么,我们怎么办呢?面对那么多苦,我们明白,只有我们自己在修持是不够的,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感悟佛法,让更多的人脱离恶趣。虽然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苦,可是我们让那么多的人快乐了,我们知道他们也在摆脱苦,我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的,是对别人有好处的,这不就是快乐吗?

这就像长大和不长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无忧无虑,但你不能指望自己永远是小孩子。我们都知道小乘佛教渡自己的道理,但我们不能看着别人还在苦中。让自己解脱当然是快乐,让别人也解脱,是大快乐。而这大快乐,是要长大了才会发现的,这种长大,是人的年龄的长大,也是智慧、慈悲心的长大。

如果用一颗我为人人的心去长大,长大了自有他的好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5#
发表于 2006-4-13 23:24:00 |只看该作者

第25节: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前些天我跟弟子们讲了一些关于"执著"、"放下"等概念的心得。我的本意是告诉我的弟子,我们不能用世俗社会的语言和概念去理解佛教的概念,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佛家讲的"不执著",不是不用心、不坚定,而是不要拘泥,不要钻牛角尖。

我的弟子也提出了一个很有见解的观点,他说,这是佛教经典在传入中国时的一个特有的现象,那就是前代的翻译大师们,借用了汉语的一些词汇,代替佛教中的一些概念。因为如果不这样,深不可测的佛教教义是不可能让世俗人理解的,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佛教常识,也让人看不懂。其实,这样做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词语可以代表两个概念,表面上是差不多的,但是完全不能互相代替。这两个概念一个是世俗社会中的,是约定俗成的,另一个是佛家的,是不容易理解的,而人在接触一个陌生的概念时,往往会用容易理解的部分去猜测不容易理解的部分,所以,在佛教世俗化的过程中,也难免让很多人用汉语里约定俗成的那部分意思去代替佛教中的概念了。

当然,我不是贬低历史上的佛法翻译大师们,是他们将佛法带到中国,并为佛法的普及奠定了基础。问题在于,在宏法的过程中,我们都很少意识到佛教和世俗社会中共用的某些词中的两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这不同于汉语里的多义词,那些意思还是有些关联的。

佛教大约是在公元前后传入汉族地区的,到了三国、魏、晋时期得到了一次大的发展机会。但是,那时候中国汉地是崇尚道家的,很多人将道家的"无为"和佛教的一部分概念结合了起来,这种做法就是汉传佛教禅宗的基础。

而佛教进入藏地是要比汉地佛教晚一些的,大概是在5世纪左右。藏传佛教的一部分经典是从印度直接传过来的,而且,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印度的大师来传教,也有很多人直接去印度留学,直接取经。最重要的一点,在佛教传入藏地的时候,印度佛教的密宗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可以说,藏传佛教在密宗方面,是要比汉地佛教有优势的。

现在,大部分佛经的印度原本已经失传,只有在西藏地区还能找到藏文译本,这是在公元8世纪中后期,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支持下翻译的,现在,这已经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文献了,是研究印度历史和佛教历史的第一手材料。

所以,有的佛教研究专家有这样的观点,即藏传佛教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最完整、最系统的继承者,而汉地佛教,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已经产生了变化了。

很多人误以为藏传佛教只学习密宗,和汉地佛教的显宗是格格不入的,其实,这又是一个误解。在藏传佛教地区,任何一个佛家弟子,学习密宗之前,都是要学习显宗的,而且,对显宗的学习也是非常全面的。

在佛教流传、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是必然的,但是,在世俗化的发展中,也确实产生了一些对佛教的误解,我们要做的,就是清除这些误会,让更多的人不要用世俗化的理解去领悟佛法,更不要自以为了解佛法而去妄语。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多先例了,比如很多古代的诗人,做了一些所谓禅宗的诗,其实都是在玩一些文字上的游戏,也就是我所说的,混淆了一个词语中世俗和佛教的两类概念,这些文字上的游戏看起来很有佛学的意味,但是,其实早已经不是佛学了。

我不是说藏传佛教有多正宗,汉地佛教不纯粹。在我的意识中,宗派的差别不是佛法的差别,而是人心的差别。我们所做的,应该是让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都有更大的发展,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先例的,比如,在元朝忽必烈时代,藏文和汉文的《大藏经》就进行过一次互相校勘,在清理了一些翻译上的误会之后,又互相做了补充和修订。我们佛门弟子,就应该在弘法的过程中,既要让佛教知识简单易懂、让人接受,又要防止因为追求简单化而造成的误解,让很多人不能正确理解佛法,走入魔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6#
发表于 2006-4-13 23:26:00 |只看该作者

第26节:诚信的价值(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这几年,在国内的媒体上,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总会出现"诚信"这个词。这个词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所包含的价值,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国家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在各个经济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在经济原则之外,讲求一些道德原则,是彼此信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很多中国的古代故事都教导人们要诚实守信,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接受新鲜事物越来越多,人们认识世界的观念也在高速变化着,而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却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提高的,在这种高速的变化中,有一些人降低了自己的道德标准,进而影响了自己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处世原则,也是难免的了。正所谓有因必有果。

佛家是向来讲求诚信的,这种诚信,不仅是说不妄言、不打妄语这么简单的行为标准,而且,我们还要求每一个修持的人,从内心里将自己展露给世人,做到心底无私地对待人和世界。

也正因为如此,佛教才能流传几千年,而且兴盛不衰。

在我们藏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早些年,喜马拉雅山附近很少有外国人去观光,只是每年有一小部分的探险家进行登山探险,或者有些艺术家进行采风活动。

这一年,有一队日本的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一天,他们请当地的一个藏族少年帮买啤酒。当时,由于藏区还不是很发达,卖啤酒的地方很少,那个少年在山区跑了3个多小时才买了回来。这让日本游客很感动。第二天,游客们又让少年去买啤酒,这一次,他们给了他很多钱。可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个少年竟然没有回来。直到第三天深夜,那个少年敲开了游客们的门。

原来,这个少年一开始只买到了4瓶啤酒,他觉得对不起游客们给他的那么多钱,于是又翻了一座山,过了一条河,才买到了另外6瓶。在他返回的路上,却摔坏了3瓶,于是他回家取了钱,又去购买了3瓶。

这个少年哭着递给日本游客们10瓶啤酒,并拿出一堆玻璃碎片。

这个故事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了,让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们都非常感动。

于是,喜马拉雅山的游客越来越多,全世界了解藏区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丝毫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在藏区,藏民们的真诚、守信和不被污染的心灵,就像这个故事所描绘的一样。

这就是诚信的价值。

这个价值,从故事的表面意义上说,带动了藏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仅仅是这些吗?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诚信,让更多的人被感悟,被引领,更多的人因此相信了这个世界还有一片净土,并怀着感激和朝圣的心,愿意接近并融入这片土地、这片没有肮脏的世界。

在藏传佛教地区,几乎每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接受佛教的感悟,因此很多去过的人都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一片精神净土。藏民们的诚信,是由于他们世世代代的坚定不移的修持。我相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让佛法感染更多的人,这片地区也终究会成为一片净土的。

我从来没把诚信当作一个单一的经济原则概念,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信仰的高度。诚信,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这种高尚的力量,不仅能让自己快乐,让自己远离贪嗔痴的恶趣和互相不信任、互相猜忌的生活环境,还能感染他人,让对方快乐,让更多的人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并愿意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这不就是诚信的价值吗?这种价值,不是必单纯的经济价值更大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7#
发表于 2006-4-13 23:29:00 |只看该作者

第27节:搬走那块叫做"习惯"的石头(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很多人信仰佛法,也愿意皈依佛家,但是,一听说佛家的戒律就有些畏惧了。我身边的一些人就曾经问过我:"师傅,我吸烟喝酒都十几年了,实在戒不掉,是不是不能皈依了?"我总是对他们说,"慢慢戒,是可以戒掉的。"

我不能说对戒律有畏惧情绪的人求佛的心不诚,应该说,很多人立刻就能严格地遵从戒律,是虔诚而且有毅力的。但是,我也认为,暂时不能很好地持戒的人,不能武断地评判他们皈依的心不诚。就像我以前说过的,只要心中有佛法,能够好好地修持,就一定能够坚持戒律,而且,所戒之事会越来越多的。

这里不谈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连习惯的力量都控制不了,都畏惧,那么,求佛的道路上是要受到大的逆境的。

也有很多俗家弟子向我求教,"师傅,我已经很注意用善心去体谅他人,但是,往往我遇见一个人时,还是先用世俗的思维想问题,比如说他的来意啊、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啊。"

我想,对于生活在世俗生活中的人,对待世间的思维方式已经产生了自己的习惯,就像这样的例子,每个人见到一个陌生人,都会从对方的外表、装束、气质、言谈举止等方面判断他,这就是所谓"第一印象",而这,就是习惯。生活在世俗社会中,这是难免的。

但是,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很多世俗的习惯却是要我们努力克制的。比如关于吸烟喝酒的戒律,让一个习惯于它的人一下子戒掉是有难度的,但一定要明白,这是生活的习惯,而不是生活本身,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戒律还会畏惧吗?

换句话说,如果相信习惯的力量要大于信仰的力量,那么,这个人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其实,习惯的本质是一个人的内心中生长的石头,自己不去搬,它就长在那里不出去。

我家邻居的院落里,多年来一直有一块大石头,露在地面上有一尺见方吧。很多人出入院子的时候都得小心,不然就会被绊一下。记得小的时候我问邻居的叔叔,为什么不把石头搬开呢?叔叔对我说,"吉祥,你看它露在地面上就那么大,地下的部分不知道有多大呢,这么重的石头,谁能搬得走啊。再说,这块石头从我爷爷在的时候就有了,如果能搬,我爷爷、我爸爸,他们早就搬走了。"我曾经想和他家的小伙伴搬掉它,我的小伙伴也说,"这石头在我家这么多年了,肯定是搬不走的。"

等我被认证为转世活佛、从尼泊尔学习佛法再回到家乡时,我看到那块石头已经不在了。叔叔告诉我,是他家新娶的儿媳妇搬走的,说来也怪,当石头被挖起来的时候,人们才知道地下的部分并不多,总体上也不重。可是,它就在那儿埋了几十年。

叔叔的儿媳妇没有受到这个家庭习惯认识的影响,所以,她可以搬走石头,而那位叔叔,包括他的儿子,都觉得上一辈人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当他们习惯于认为那是一块大石头的话,他们当然不想费力气去搬动了。

看看,改变一块地方,只需要改变一下你因为习惯造成的固执心理。

那么,要想改变一个世界,改变一个人,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当我们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我们习惯于立刻评价出对他的好坏来,当我们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埋怨别人,当我们放松了修持的时候,我们习惯于不良的生活方式。

"习惯于做什么什么",这就是一个固执的心理,这种心理,成为让我们生活不快乐的石头,成为我们心里有贪嗔痴的石头,你自己不去搬走这块石头,谁会去搬呢?

搬走那块石头,很简单,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开始。就像我说的,连习惯都不愿意去改变,都畏惧这种改变的人,又怎么能改变你的生活和世界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8#
发表于 2006-4-13 23:31:00 |只看该作者

第28节:修心重于修行(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看到这个题目,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其实,"修行"二字,一在"修",二在"行",用修好的心去"行",在"行"中还要时刻注意对心的"修",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的同时,让自己的行为感化众生、解脱众生苦难,而在行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体察世间的苦,让自己在观心的时候更加精进。

"修心"和"修行"是同时的,是互相缠绕的,是互相促进的,我们断然不能将两者分离开来,这样,两者都修不好,比如,如果在"行"中没有大慈悲心,或者在"行"中不注意检视自己贪嗔痴三恶趣,这样的修持能有进步吗?

但是,我为什么说"修心重于修行"呢?这个"重",不是先后顺序的"重",也不是程度的"重",这一点万万不可误解。我说的问题,是针对我的一些在家修持的弟子的实际问题而来的。

比如,有很多弟子对我说,他们在打坐的时候,往往不能打跏趺,腿怎么也盘不上去,因此苦恼,认为这样打坐的效果打了折扣。

又比如,很多弟子会每天静默地坐一个小时,用这段时间观察自己的内心,但是,又往往因为被俗务干扰,这一个小时的时间不能全心投入,或者缩了水,也因此苦恼。

类似这样的事件是很多的,这些弟子的苦恼都是怕因为形式问题不能保证修持的效果。我想,如果在修持中还产生苦恼,那么修持的效果也真就不能好了,在这个时候,很多人是需要师傅的指点和引导的。

还是以打坐为例吧,结跏趺坐是很难的,有全跏和半跏两种,佛经上说的结跏趺坐,是指全跏,趺就是足背,要将两脚的足背都放在腿上打坐,这就是全跏趺坐,放一只,就是半跏了。结跏趺坐还有两种,先用右脚押在左腿上,手是左在上的,是降魔坐,汉地佛教有很多是这样的。在藏传佛教的瑜伽法门中,是先用左脚压在右腿上,手是右押左,这是吉祥坐。佛陀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腿是吉祥坐,手是降魔印。

我是从小就打坐的,这在藏传佛教地区是很普遍的现象,而且,在我打坐的开始,也有很多奇异的现象发生在我的身上,比如,我第一次就能很轻松地结跏趺坐。而在藏区,由于大部分人是从小就练习打坐,所以,基本上没有感受到打坐的苦。

但是对于很多成年以后才皈依佛门的人,尤其是对很多俗家弟子来说,我想,打坐对他们讲还是有些困难的,一方面,身体,尤其是腿的骨骼已经成型,很多人说"搬不上去",这是可能的,另一方面,我知道很多人在能够打全跏之初,往往有一段时间,是会困的,身子是打坐的姿势,其实已经快睡着了,这一关被我们称为"昏沉",这时正念提不上去,进入"无明"状态了,即使在这一关过去后,还有"打妄想"一关。每一关都会让人心念繁杂的。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我们要知道,我们修持佛法的根本,是让自己的心能通到佛的境界,用我们的心去指导我们的行为,共同通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而世间所有的幻象,我们都不要去执著。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就不要过于执著于打坐的姿势,那是形式问题。试想,如果我们的姿势做得非常好,但是心思还是想着俗务,并没有提起觉照,打坐又有什么用处呢?

如果不能明白这一点,执著于全跏或者半跏,并因此产生烦恼,那修持的效果又能怎么样呢?当然,结跏趺坐更有利于提起觉照,更能观照到佛的真谛。但是,如果想着腿的疼痛,如果想着自己的姿势是不是正确,而时时不能发菩提心、念生死无常,这样的修持就是本末倒置了。

所以我说,修心比修行还要重要。如果不能打全跏,那么我们可以从半跏入手,如果因为身体的原因,比如残疾、瘫痪等等,不能打半跏,那么也不要强求打坐,毕竟,有很多方式可以观心。而能真正地修心,让自己每天都得到心的净化,对佛法的领悟更多一些,这才是根本。

当然我所说的是一时的具体问题,并不是说放弃修行的方法,要想得到更好的修持效果,必要的方法还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这一个具体的问题来说,如果暂时不能打全跏,可以从半跏入手,逐渐地练习,终归有一天可以打全跏的。这其中,一是不能放弃,不要以为不打也可以;二是不能拘泥于形式,为了打全跏而打全跏,这两种观念都是不对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9#
发表于 2006-4-13 23:33:00 |只看该作者

第29节:说谦让(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个人,谦让是每一个人的美好品德,它包含了对别人的尊重、礼貌和自己的处世态度。佛家要创造和谐、平等、我为人人的社会,那么,谦让的为人处世态度就应该是每一个佛家弟子要努力修持的,同时,我们也要在对别人谦让的同时,让对方感受到谦让这一美德的好处,让他们也能以谦让的心去对待更多的人。

世俗社会中,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善良的,对人是谦让的,不管是不是佛家弟子,这一美德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了,这固然是让人欣喜的。

但是,社会上又有那么多让人不解的矛盾现象,比如说谦让,在饭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聚会的人争着买单,或者礼让比较重要的人物坐"上座",然而,在公交车上,那么多老年人、抱小孩的妇女站在车上,而他们身边就是熟视无睹的坐着的年轻人。我想,这样的年轻人,也很有可能昨晚还在谦让地请别人吃饭呢。

也许有人可以说,谦让更多地发生在熟人之间,对认识的人当然有感情、有评价,谦让是必须的,对不认识的人,似乎就没什么必要了。但我们要知道,众生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不能有远有近的。

退一步来讲,即使我们承认谦让这样的美德在熟人相处中发挥得更多,但是,试想一下,有多少人在公司、在公众场合,对领导、同事可以谦让,但回到家里时,对父母、兄弟并不谦让?难道,父母、兄弟这样的亲人还比不上在社会上认识的人熟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的谦让是虚伪的,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有可能是利益的获取、人际关系的顺通等等,而不是发自内心的。

对这种不是发自内心的谦让,我们佛家弟子的态度是,这是业障,是众虚妄中最恶的一种。很多虚妄幻象,迷惑了世俗人的双眼,让他们欣喜、满足,但却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大自在。上面所说的虚伪谦让就是一种。

有一则居士和高僧的故事,会让人收益匪浅。故事说,一位高僧和一位居士在一起吃饭,桌上有一大一小两碗面,高僧将大碗的推到居士面前,居士却不客气地把面吃掉了。高僧为此有了意见,他觉得居士应将大碗再推回来,这是恭敬的表现。可是居士却一点谦让的行为都没有。这样对吗?

居士说:"我再将您推给我的大碗推回到您的面前,那不是我的本愿。既然不是我的本愿,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难道您把大碗让给我是真心的吗?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啊!在种种场合下,明明心里非常地想,却不敢去做,假装地去谦让,却让自己难受。表面上是礼貌的,可内心却在背叛自己,这岂不是在难为自己?如果更进一步,觉得对方不谦让,心里有了意见又不好明说,这时心里就有了嗔,有了怨恨,可又能怨对方吗?殊不知礼仪是一种形式,而拘泥于礼仪的形式不过是虚假的表现,坦率真诚才是做人的真谛。

谦让也不是错误的,但要看一个人怎么想的。你对别人谦让,不能指望别人再谦让给自己。要达到这种境界,非常地难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30#
发表于 2006-4-13 23:35:00 |只看该作者

第30节:不要上自己的当(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最近总会出现这样的新闻,说是一些诈骗团伙或者个人,说手里有文物、名表等值钱的东西要低价出售,或者有的人在路上捡了值钱的东西或者钱,要和过路人分等等,上当的大多数是妇女或者老年人。

其实,这样的诈骗手法已经是老一套了,报纸、电视等多次提醒人们不要中了恶人的圈套。但是,还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新闻见到报上。一方面,我为犯罪分子的行为感到罪恶,真心希望他们能弃恶从善,并接受国家法律的惩罚;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佛法精神在社会事务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很多新闻在报道中都说,公安机关提醒人们,不要贪小便宜,不要因为自己的贪念上当。

应该说,公安机关是预防犯罪、打击罪恶的机关,面对犯罪时,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捉捕犯罪分子。因为善心、因为对社会和谐的良好愿望,他们能够对更多的人做有益的提醒,是我十分高兴看到的。同时,他们的提醒是十分让我欣赏的。

骗子能够得逞,不是说他们的骗术有多高,而是被骗的人有了贪念,这种贪念让他们相信了利益、前景这些幻象的东西。几乎每个受骗的人都觉得自己得到了便宜,得到了利益。但是,我们要分清楚的是,究竟是骗子让一个人上了当,还是这种贪念让他上了当呢?

其实,对这个问题,佛经中早有了解释。《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一个富家媳妇常被婆婆责骂,她便来到林中,爬到树上,想在这里安歇一个晚上。树下有个池塘,她的身影当然映在水中。

半夜的时候,有一个婢女走到池塘边,看到水中的倒影,以为是自己的,便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这么漂亮,干嘛替别人挑水呢?"她便打破水桶,对主人家提出抗议。大家都认为她疯了。

释迦牟尼把这种现象称作"倒惑"。婢女为什么会有"倒惑"呢?因为她就是希望自己长得漂亮,而且要摆脱粗重的劳动。她实际已经上当了,她不是上水中倒影的当,也不是上了自己眼睛的当。她是上了自己求美之心、怕苦之心的当。

这个故事不是很典型吗?世上有很多人受骗上当,他们大多都有"倒惑"。这种"倒惑",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方面,是人在没有信仰、不进行修持的时候,必然地会有贪、嗔、痴,贪让人迷失了自我,也就让骗子可以利用;另一方面,他们被世间的幻象所迷惑,尤其凭空而来的钱财、富贵摆到面前时,不去分析其虚妄的本质,只想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能够得到多少。但是,要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都是幻象,没有大智慧,没有慧眼,又怎么能不被迷惑呢?

佛家讲因果,上当受骗,不能说骗子的骗术有多高,其因还是在于自己。如果自己的当都不上,还能上了骗子的当吗?

<未完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

听众

4706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3-6-24
注册时间
2006-2-2
31#
发表于 2006-4-14 11:13:00 |只看该作者
呵呵~刘墉式的宗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0

听众

4756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10-8
注册时间
2005-2-24
32#
发表于 2006-5-3 10:27:00 |只看该作者
是本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0

听众

4756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10-8
注册时间
2005-2-24
33#
发表于 2006-5-3 10:28:00 |只看该作者
虽然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22:09 , Processed in 0.201194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