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转自广西新闻网。
乐评人金兆钧在南宁谈音乐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蒋林
近日,中国著名乐评人金兆钧来邕参加全国音协工作会议,期间应邀为广西音乐家、艺术院校师生讲学,较为透彻地分析了当前中国音乐界的一些现象。
“中国音乐文化产业越来越有序,但始终没形成一条产业链”
金兆钧回顾了20多年来,中国唱片业从自发无序逐渐向现代文化产业过渡的过程:1979年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两年内,300多家唱片公司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在那个音乐娱乐方式单一的年代,唱片业的兴起成为一种新型的音乐形态,它直接地改变了人们对音乐的接受方式。中国一个音乐文化产业迅速形成。港台流行音乐冲击波的到来,吸引了内地音乐人为其写配器。创作者们的创作风格上转换,从写配器到尝试写流行作品。
近年来,音乐产业形成了圈子,“晚会歌曲”、“影视歌曲”、“网络歌曲”……作品的传播渠道更多,唱片业需求依然很大。中国的音乐文化产业走得越来越有序。专家预言,在今后,唱片业它将会为中国带来超额的利润,对中国音乐的本身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然而,20多年来,中国音乐文化产业始终没形成一条产业链。创作者、制作者、销售者们各行其事,还没达成共识。不少创作者仍处在以量生存为主的创作状态,往往忽视了质量,找不到自己对应的受众。制作商和销售商大多是纯商人,对中国音乐文化产业一无所知等问题急需解决。金兆钧说,可以通过成立政府指导、民间团体形式的行业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并由此分解出相对细化的子协会,如录音、编曲、企宣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如利用网络建立共享资源库。完善唱片评奖机制;重视面对市场和专业领域,指导性、权威性媒体的培养等方面着手。
“广西创作者们有责任用恰当的语言将承载着本土民歌魂灵的东西推出去”
金兆钧坦言自己听广西作品很少。但他曾担任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策划,对广西的民风民俗有一些了解。在他眼里,广西是一片绚丽多姿的土地,各民族兄弟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财富。历史悠久、动听感人的民歌就是绽放在这块土地上的奇葩和瑰宝。“刘三姐”的美丽传说和优美歌声传遍了全国,成为广西各族人民享誉世界的伟大人文资源。
那么,广西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口在何处?金兆钧认为,当前,广西音乐创作者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应立足于广西本土宝贵的资源。本土原汁原味的民歌放在山里悦耳动听,但要将其搬上全国大舞台让大众接受,必须进一步加工。金兆钧说:“广西创作者们有责任用恰当的语言将承载着本土民歌魂灵的东西推出去。”
金兆钧指出,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便是成功的典范,它的经验值得多民族的广西借鉴。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在展现云南原生态的歌舞的同时,所采用的表现语汇也是相对“国际性”的。音乐人三宝在保留其原生态民歌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使其更“大众化”。而《阿姐鼓》能成为第一张能打进外国市场的中国唱片,则取决于创作者采用了一些西藏元素,但又不完全照搬。
面对众多广西同行,金兆钧真诚地说,广西要培养本土强有力的群体和作品,创作者要协同应战。同时也要注重“请进来、送出去”,在创作中多主动与全国名家合作,加强合作会使创作者在思维、观念上产生碰撞,技术上得以交流,创作出的作品也会更有感染力。此外,音乐文化产业市场不仅要去发现,更要去开拓,该出手时就出手,任何一个文化产业都需要必要规模的投资,这需要当地政府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音乐剧《阳朔西街》一定会尽善尽美,会有突破性进展”
近两年,音乐剧突然成了一个“热”。许多作曲家对这股“热”跃跃欲试。去年上演的音乐剧《阳朔西街》便是广西在音乐剧方面的首次尝试。
但是关于音乐剧创作和表演的难度几乎也是所有实践者和观察者的共识。这带来一个问题:我们的音乐剧应该从什么基础上进行操作?
金兆钧畅谈了一些从近年来中国轻歌剧、喜歌剧、音乐剧创作演出的实践中悟出的体会:音乐剧在实验探索的阶段一定要打破现有的音乐、戏剧两大领域各自为战的运作格局——这种格局本身就不适应今天的市场运作的要求。最可能成功的是在市场机制上建立契约化的制作人体制。在制作人统一的市场规划下同样以契约化的模式集中策划、创作、培训、编导、演出经营诸方面的人才资源进行操作。在现在,以某一院团为中心,集合社会人才资源是“虽非最佳,但最可行”的途径。音乐剧的突破方向,应当确定选择中国现代生活的喜剧题材为突破口,或创作或改编。而就目前文学作品而言,可供直接改编的可能也不是很大,所以,采用电视剧创作常用的集体策划手段确定题材和故事核心应当是最可行的选材方式。
国内现有的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式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培养一般演员可以,培养主演则还无法实现,最主要的就是演员太难找。能唱、能跳、能表演、会道白于一体的演员屈指可数。对此,金兆钧表示:“音乐剧应当确定以现有已经成名的歌手为主演,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素质进行定向创作和特定培训,这是见效最快、市场效应容易获得保证的途径。”金兆钧说,音乐剧的音乐创作,确定流行音乐为主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剧中“流行音乐”不一定是目前我们所听到的主流歌曲的概念:民族化的旋律加电声编曲。它一定要大大强调器乐的写作和表演,特别是技术性的部分。而在唱段的写作上则一定要具备强烈的流行素质。
广西音乐剧《阳朔西街》上演以来,吸引了众多眼球。但剧中故事情节老套、主要演员年龄偏大、音乐演唱多采用美声唱法来表现,难以赢得市场等问题同样令人深思。要想将音乐剧《阳朔西街》在全国打响,必定要遵循音乐剧创作的规律,在故事情节、音乐、表演、舞美等各方面进行改进。总之,《阳朔西街》一定会尽善尽美,会有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