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uddi.nkmu.edu.tw/c8.doc
韓決定恢復使用漢字
【本報訊】漢城十日消息﹕韓國政府九日決定﹐在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識等領域﹐
將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
韓國文化旅遊部長官申樂均九日在國務會議上提出了一份《推動漢字並用方案》
。方案指出﹐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與漢字文化圈國家的交流和推動觀光
事業的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
決韓文難以表明含義的問題。
該方案指出﹐今後﹐凡地名﹑人名﹑歷史用語等不寫漢字就容易發生解釋混淆
的語彙﹐均在韓文後面註明漢字。為了給中國和日本的觀光者提供方便﹐將逐步在
道路交通標誌上實行漢字標記。此外﹐還將同教育部門協調改善漢字教育體制的問
題。
主持這次國務會議的韓國總統金大中說﹕「如果無視漢字﹐將難以理解我們的
古典文化和傳統﹐有必要實行韓﹑漢兩種文字同時並用。」他指示有關部門在各種
韓文招牌上註明漢字和英文。
據報導﹐文化旅遊部將與行政自治部展開協調﹐著手修改政府公文必須一律以
韓文記載的規定﹐以期對人名﹑地名﹑歷史名稱及在解釋上有可能混淆的語彙採用
「韓文標記後以括弧內配上中文」的兩文並記方式。
同時﹐文化旅遊部將與建設交通部協議修改道路標識規則﹐使得一律以韓字為
標識的道路標識牌及觀光區嚮導地圖配上中文﹐以便利漢字文化圈的遊客。
據悉﹐文化旅遊部已委託「國語研究院」先後兩次進行「漢字使用頻度調查」﹐
將教育當局於一九七二年所選出的較為常用﹑並指定為高中畢業前必須認識的一千
八百個漢字中﹐增加了一百八十個新常用漢字﹐並刪除原有的六十字。
韓國歷史上長期使用漢字﹐一四四三年朝鮮王朝發明了一套被命名為《訓民正
音》的拼音字母﹐這些被稱為「諺文」的字母可以拼寫當時的漢字發音和本民族的
語言。但是﹐韓國的各種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漢文書寫。進入近代社會以後﹐韓﹑
漢兩種文字仍大量混用。一九四八年韓國當局公布了一份《諺文專用法》﹐規定所有
公務文件不得使用漢字。但漢字在韓國社會各個領域的消失也帶來了大量問題﹐韓
國許多專家﹑學者和居民強烈呼籲加強漢字教逐步恢復使用部分必須的漢字。
(1999/2/11香港《大公報》)
[縱 橫 談 ]韓國的重興漢字現象 施 君 玉
韓國近年的漢字回歸熱潮到昨天釀就了一個重大的變化﹐金大中政府宣佈將在
政府公文和交通標誌等方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漢字。在世界走向信息化和全
球化的年代﹐這是一個很值得注視的轉變。
漢字久流傳
很多人只知道韓國有韓文﹐而不知道漢文在韓國的存在有很長的歷史﹐是韓國
文化中一個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漢字大致是中國東漢時期(公元二五年至
二二零年)傳到朝鮮的﹐漢字文言自此長期是朝鮮唯一的書寫文字。到朝鮮新羅時
代(公元六七六至九二五年)﹐當地人開始用漢字書寫朝鮮語﹐為朝鮮留下了大量珍
貴的典籍。
直至五百多年前的李朝時期﹐朝鮮才出現了拼音式的諺文。漢韓兩種文字自此
在朝鮮並存﹐到了戰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先有北方在一九四六年廢除漢字﹐南
方也在一九四八年立法規定政府公文不准使用漢字。一九六八年﹐韓國進一步以總
統法令禁止使用漢字。韓國的報章自此看不到一個漢字了。
然而﹐漢字實際上無法禁絕。這出於一縱一橫的兩個需要。
縱橫兩需要
縱的是歷史延續與繼承的需要。不要漢字﹐韓國的傳統古籍就無法繼承了。諺
文有普及文字的優點﹐但無法取代漢字。韓國語言與文字協會一位人員在對政府的
漢字新政策表示歡迎時說﹐完全使用諺文﹐不但使年輕人無法了解和繼承文化傳統
﹐連日常溝通也造成混淆。
橫的是當今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這首先出現在北朝鮮﹐與中國貿易增加﹐
使它在六十年代三次放寬了禁用漢字政策。南韓也自一九七二年起准許中學可以教
授一千八百個漢字。
到八十年代﹐東亞經濟崛起﹐儒家文化圈國家和地區的蓬勃發展驚動世界﹐韓國從
中更看到漢字背後的強大力量。大企業對此最敏感﹐不少在多年前已開始對員工進
行漢字考核﹐並把成績同員工的晉升掛鉤。於是﹐韓國五﹑六年前開始出現了公開
的漢語考試﹐每年舉行兩次。
不過﹐由於政府的漢字政策不變﹐漢字在韓國教育中始終沒有地位。中學的漢
字教學每星期只有一節課﹐成績不受重視﹐學生的認字水平很低。幾年前﹐韓國七
所大學對一千二百多名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調查﹐發現竟有百分之五十四不能用漢
字寫出自己的學系名稱來﹐且有百分之二十九不能用漢字寫出母親的名字。
發現新優勢
除了縱橫兩方面的需要外﹐韓國的學者還發現﹐在信息時代中﹐表意的漢字比
拼音的諺文有更大的信息處理優勢。面對大量出現的新概念﹑新事物﹐漢字可以輕
易衍生新詞彙﹐可以補充諺文這方面能力的不足。韓文三分之二的字源自漢字﹐有
相對應的漢字。如果只用諺文 ﹐反而會引進大量譯音的用語﹐容易造成語言污染。
反對重興漢字的一派認為﹐漢字有損韓國語文的獨立性﹐其實效果恰恰相反。
1999/2/11 香港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