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音nā)为壮族方块字(又称土俗字),即“田”之意,多见于壮族民间流传的山歌,散记、道书、契约等手抄本中,是富宁目前所收集到的204个壮族方块字其中之一。富宁壮族为稻作民族,喜居水头,其生产生活与“那”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传统节日陇端节多在村边的田间进行,壮族民间文学《田螺姑娘(后改为《螺蛳姑娘》取材于田间,壮族著名舞蹈草人舞(又称稻草舞)源于田间劳作之隙的相互嬉戏,全县2595个自然村,以“那”字命名的就有327个,占12.6%。总之,壮族文化归根到底就是“那”文化、故以“那”字为壮族系列产品的商标。
“那”字图案的创意说明:图案外型,圆圈之中套以隶体“那”字,底色为蓝色,代表水,表示壮族喜居水头,温柔似水之意。“那”字字体颜色为红色,表示富宁壮学会团结和带领富宁壮族贝侬奋力拼搏,为实现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那”字构图为变形的水牛和犁把,表示富宁壮族以稻作为本,并有苦干实干之意。图案中一丘丘形状、大小不同的田,反映富宁壮族所居的地理环境多为山地,图案的太阳和丘田为黄色,为稻谷成熟之意,寓丰收、共创辉煌。
[upload=jpg]http://www.rauz.net/bbs/UploadFile/2006-2/20062920595410634.jpg[/upload]
如看不到图片,请点击在线首页富宁壮学会成立的相关报道或http://www.rauz.net/bbs/UploadFile/2006-2/200629205954106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