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我不是郭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南省临高话的历史——我在北部湾的那一边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1#
发表于 2006-8-24 13:04:00 |只看该作者

儋州話(又稱臨高話,在海南部分地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4%8B%E5%B7%9E%E8%AF%9D

儋州话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方言,有40多万人使用, 又称乡话,使用人数仅次于海南话。分布地域为除儋州市东南角和几个小镇外的大部分地区,昌江县北部沿海的南罗、海尾一带和县城石碌镇西缘的一小部分地区,白沙县北部与儋州市交界的村落,以及东方乐东琼中三亚的个别村落。

起源:大同年间(公元535-544年),世居高凉郡(今广东阳江)的冼夫人领兵出征海南,冼夫人及其军队的官兵可说是把粤语带入了海岛。当年的粤语发展成今天的儋州话和迈话,仍流传在儋州和三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2#
发表于 2006-8-24 13:37:00 |只看该作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2%A4%E5%8C%97%E5%9C%9F%E8%AF%9D&variant=zh-cn

粤北土话过去称韶州土话,当地人称之为“虱婆话”。分布在广东北部的乐昌仁化乳源曲江南雄浈江武江连州连南等县区,对于粤北土话的归属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有学者认为粤北土话 是广西平话的扩展地区;也有学者认为:粤北土话是在宋代赣语的基础上,混合了客家话粤语、西南官话等的混合性方言。

粤北土话现状

目前粤北地区主要的语言是客家话粤语等强势语言,粤北土话已退居一些村镇之中,形成一个个方言岛,是一种濒危汉语方言,很多操粤北土话的人对内用土话,但对外一般都用粤语或客家话与人交流,目前韶关市区的主流语言是粤语,除少数老人家能说过去韶关的“土话”以外,99%以上的年轻人都不会说了。

语音特点

粤北土话的语音特点大多和湘南土话大致相同,它们应属同一种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3#
发表于 2006-8-24 13:38:00 |只看该作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6%9B%E5%AE%B6%E8%AF%9D&variant=zh-cn

军家话,或称军话军声,散布于等地区的具有方言岛性质的方言,现在大约有几十万人使用。一般认为是南方方言区包围下的北方方言岛。他们与明代卫所里的军户关系密切而得名。军话是濒危的方言。海南约有1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三亚昌江儋州东方市临高等县市的部分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4#
发表于 2006-8-24 13:40:00 |只看该作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B%A3%E8%A5%BF%E5%B9%B3%E8%A9%B1&variant=zh-cn

平话是行用于中国广西一带的一种汉语方言。分南部平话和北部平话两种,其中南部平话传统上将其归入粤语,但近年有学者研究之后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与此相关的讨论散见于各种学术平台,至今未达成统一的意见。 根据研究人员发表于学术刊物上的材料,平话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项:

  1. 保留入声(塞音韵尾)
  2. 分尖团
  3. 中古汉语中先、萧等三等韵的主元音作细音,齐、痕等韵作洪音
  4. 歌、寒、唐等韵的主元音作[a]
  5. 全浊(浊塞音、浊塞擦音)清化,不分平仄,一律不送气
  6. 阳入分上下

其中后三项常被引作平话独立于粤语的证明。但又有学者指出,若干粤语次方言也具有全浊不送气的特点,而阳入分上下在平话内部也不统一,相对于为数众多的粤(标准粤语,广州话)平两语的共同点来说,平话的特点尚不足以支持其成为独立的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5#
发表于 2006-8-24 13:43:00 |只看该作者
其實俚僚渡海入瓊是否分兩批的乎?一批就是跟先民屬南島語系的黎人融合而把其壯侗化,而另一批先於大陸粵化之後才渡海的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3663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5-6-8
注册时间
2005-4-22
26#
发表于 2006-8-25 22:47:00 |只看该作者

儋——蜑(疍),你不觉得二者有关联吗?

粤、港有疍民,北海有疍家,南宁有淡村,我觉得这些名称有着共同的来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7#
发表于 2006-8-26 12:33:00 |只看该作者

字音接近上的巧合不代表甚麼耶,儋州只是海南島的一部份地方耶,而蛋家人此水上族群卻從珠江三角洲分佈至海南島及廣西沿岸耶。

沒有必要去成為第二個朱學淵的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582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11-19
注册时间
2006-8-16
28#
发表于 2006-9-12 10:33: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6-8-24 13:04:00的发言:

儋州話(又稱臨高話,在海南部分地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4%8B%E5%B7%9E%E8%AF%9D

儋州话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方言,有40多万人使用, 又称乡话,使用人数仅次于海南话。分布地域为除儋州市东南角和几个小镇外的大部分地区,昌江县北部沿海的南罗、海尾一带和县城石碌镇西缘的一小部分地区,白沙县北部与儋州市交界的村落,以及东方乐东琼中三亚的个别村落。

起源:大同年间(公元535-544年),世居高凉郡(今广东阳江)的冼夫人领兵出征海南,冼夫人及其军队的官兵可说是把粤语带入了海岛。当年的粤语发展成今天的儋州话和迈话,仍流传在儋州和三亚。

我认为在这一时期粤西地区尚未汉化,当地人也不可能说"粤语",更不要说由他们把粤语带入海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9#
发表于 2006-9-12 11:33: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蓬蒿人在2006-9-12 10:33:00的发言:

我认为在这一时期粤西地区尚未汉化,当地人也不可能说"粤语",更不要说由他们把粤语带入海南了.

西方歸類臨高話屬泰-卡岱語系,即壯侗語系中,Kam-Tai中的Be-Tai語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88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2-10-17
注册时间
2003-7-2
30#
发表于 2006-9-12 16:04:00 |只看该作者

儋州話(又稱臨高話,在海南部分地區)

==北姑  这里有误耶     儋州话跟临高话是海南岛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儋州话分布于整个儋州市

临高话分布于海南整个临高县 及澄迈县的北部 海口市西郊  使用人口约80万 是目前海南岛的第二大语言临高话大致可分为 临城,琼山 两大片 主要体现在语音语调上的差别 彼此很难通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88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2-10-17
注册时间
2003-7-2
31#
发表于 2006-9-12 16:10:00 |只看该作者
海南省
地理 面积34,300平方公里,与越南相望的热带海岛,是中国最南和最小的省份,但亦是最大的经济特区和观光客的乐园。
人口 759万4千; 221/平方公里。
省会 海口人口 70万。
种族 汉族75.7%,主要是海南人,也有一些客家人。
傣族 24%。黎(5)118万,临高 64万1千700,村 7万9千。
其他 0.3%。印尼人 9千,回辉(马来人)7千。

宗教 原住民中有多神崇拜、佛教和道教的混合信仰,广义基督教4.6%:家庭教会3.9%,三自教会0.5%,全体天主教0.2%。
1.海南在198O年代经济欣欣向荣,更成长为经济特区;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腐败和破产个案。但很多的人转向神,且每年递增,2000年信徒达36万。家庭教会数目众多,但在基督徒领袖之间出现分裂。请为基督徒向不道德的社会作有效的见证祷告。
2.黎族是最大的原住民,过去曾32次起义反抗汉族的统治。请为黎族能开放接受万王之王祷告;现时只有1千名信徒。但临高族有5千名基督徒,村族也有200名;在他们所用的8种语言或方言中,没有任何圣经、录音或耶稣传影片。请为这些种族能听闻福音祷告。
3.回辉是中国唯一的马来人,全体是穆斯林,没有己知的基督徒或有人试图向他们传福音。

===这是新加坡福音的宣传网站 其介绍中将临高人于汉族分开而归入壮泰语族民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88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2-10-17
注册时间
2003-7-2
32#
发表于 2006-9-12 16:23:00 |只看该作者
海南岛是我国公认的语言复杂地区,有闽南系的海南话,粤语系的儋州话、迈话和疍家话,有客家话、军话,还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临高话、村话、黎话,另有苗瑶语族的苗话以及与南亚语有关的回辉话,它们与汉语共同语差异很大。海南岛汉语方言与壮侗语族语言长期融合,使得海南岛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我国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海南方言是在海南岛这个特殊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海南方言属于地域文化现象之一,研究海南方言在语言学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得到有关海南历史、文化、民俗方面的重要资料。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对海南研究来说,历史文献资料或有缺乏,家族谱牒也可能部分造假,语言却不能。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是一个古今成分并存的异质体,研究海南方言,通过共时比较与历史比较厘清历史层次,将大大有助于研究海南人的迁移历史、他们与国内及东南亚其它地区族群的关系等。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来说,语言跟遗传基因一样,是研究其历史的直接材料。
    
语言是一种存在于人口头的资源,不象矿产资源,不挖掘它仍然一直存在。一代人死了,这代人口头的语言也随之而去,下一代人的语言必有变化。海南岛的语言属于弱势语言,随着普通话的强力影响,海南语言和方言正处在快速消失的过程中。就汉语方言来说,据我们调查,50-60岁的一代与80左右的老人语言差异已经明显,沿袭数百年的文读系统几近消失,只有白读系统仍在保留,但是中青年人已经有好些白读词不会说了。
黎族号称有百万之众,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估计不足50万。这50万中也汉化越来越严重,口音变化很大。侾黎中的侾炎支派本来就生活在黎族区的边缘一带,与汉人杂居,几乎都懂汉语,很多风俗都已明显汉化。杞黎中的堑对支派在1980年代初青年人就已经不懂黎语,保城支派早已用双语,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多已不说黎语,唯有通什支派多数仍讲黎语。
    
黎语中几个人数较少的方言境况更加堪忧。在昌化江下游的美孚黎人数本来就少,边缘地区的已经完全汉化,腹地的东方、广坝、江边、抱板四镇也是双语区了。本地黎1980年代就已经兼通儋州话,现在多数人又会讲海南话和普通话。黎语加茂方言的保亭县加茂镇,人口约1万,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不足三千。人类学家李露露1993-94年调查时就发现,加茂黎通晓汉语,青年人不讲黎语。如此下去,要不了15-20年,加茂黎语就会消失。相关的语言和民族文化特征更是荡然无存,只能在书中读到、在博物馆里看到。如果抢救不及时,书中也读不到、博物馆也看不到全貌了。
    
海内外语言专家历来看好海南岛这个宝库。1930年我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先生率先登上海南岛,调查了海口、临高、乐会(今琼海)三地的方言。1950年代国家组织了海南岛语言调查,积累了第一批海南岛语言资料,此后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台湾、新加坡学者详细调查了海南岛语言。如50年代到80年代,桥本万太郎曾调查过海南文昌话和临高话。70年代台湾学者丁邦新调查过儋州话,张光宇调查过海口话,何大安调查过琼海话和澄迈话。80年代到90年代新加坡学者云惟利调查过文昌话。国内1950年代詹伯慧调查过万宁话和三亚军话,50年代至70年代欧阳觉亚等人调查过黎语,1980年代欧阳觉亚、郑贻青调查过村话、回辉话,1990年代梁敏、张均如等人调查过临高话。1990年代以后,又有国外学者来调查三亚回辉话。
    
目前国内外出版的海南岛语言研究专著有: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1980年),欧阳觉亚《黎语调查研究》(1983年),丁邦新《儋州村话》(1986年),云惟利《海南方言》(1987年),社科院民族所《黎汉词典》(1993年),苑中树《黎语语法纲要》(1994年),符昌忠《海南村话》(1996年),陈鸿迈《海口方言词典》(1996年),郑贻青《回辉话研究》(1997年),梁敏、张均如《临高话研究》(1997年),欧阳觉亚《村语研究》(1998年),刘剑三《临高汉词典》(2000年),钱奠香《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2003年)。另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单篇论文。
    
海南岛语言研究中,老一辈学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亲临田野调查,得到一批珍贵的资料,他们的方法结论也给后人诸多启迪。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非本地出身又非本地工作的学者,调查颇为不易。但是,前辈学者详细调查的,只是海南岛语言资源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资源还没有挖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后继研究人员缺少,以及海南省本土不重视,研究经费严重缺乏。

---摘自海南语言研究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33#
发表于 2006-9-12 18:4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临高人在2006-9-12 16:04:00的发言:

儋州話(又稱臨高話,在海南部分地區)

==北姑  这里有误耶     儋州话跟临高话是海南岛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儋州话分布于整个儋州市

临高话分布于海南整个临高县 及澄迈县的北部 海口市西郊  使用人口约80万 是目前海南岛的第二大语言临高话大致可分为 临城,琼山 两大片 主要体现在语音语调上的差别 彼此很难通话

應該到維基編輯修正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34#
发表于 2006-9-14 14:09: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truku.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916

中國有沒有南島民族呢?這種念頭長久以來,有時會在心中打轉。有一個獵頭族-佤族就在滇緬邊界,但不若菲律賓的 Igorot 族及婆羅洲的 Dayak 族較有似曾相識之感,海峽對岸漢化己久的閩越,己被證實是另一不同的南方民族。南島…南島,是指太平洋以南之島嶼而言,既名之為「南島」, 與「南島」有關係的來說,在中國就只有海南島了。

1932年底一位青年旅行家騎著腳踏車,花了五個月環著海南島繞了一圈,,並進出山區,生動的記錄了二戰前海南島的風貌。這裡的原住民或少數民族,除了黎族之外,尚有苗、歧、侾等四大族,此外三亞有回族千餘人,沿島西岸一直到三亞有數目不詳之海上民族-蜑戶又稱蜑民、蜑族。【註1】


一直到1930年代,這個島只有一條不算完整的環島公路,仍保有純樸的民風,所以作者留下了美國傳教士,令人印象深刻的溢美之詞:「海南無餓莩」

黎依漢化程度深淺而分生、熟黎,族內又有三星、美孚、大鬃、夏黎…等之分,語言各有異同…。甚至明朝為平「黎亂」入島之苗族後裔亦被稱作「苗黎」。

文獻上又記載,苗黎之外,其餘三種(即黎、岐、侾),可分數系:
1. 古代自大陸移來者。
2. 歷代從征兵勇留住山中者。
3. 閩粵亡命之徒,隨時人內雜居者。
4. 歷代泛海之人,船毀不能返者。
5. 貿易山客,久住同化於黎者。
6. 歷代名人子孫遁世入山,漸化為黎者。
7. 明未遺臣不服清,逃遁入山者。
8. 來自南洋群島方者。 【註2】

可見黎來源之不單純,是故現今另兩個民族岐、侾也歸入黎族。

較晚入島與之雖有別,但亦己與黎融合在一起則以「村人(又稱臨高人)」取代區分。總之,類似過去以「番」或現今中國以「高山族」作為「台灣原住民」之總稱,黎事實上也就是海南島少數民族之總稱。

尚有一來處不明己漢化,亦被稱作「村人」,又有別於上面提到之臨高人者,居住在島西岸之昌化江下游,使用一種異於漢、黎之語言,有人認為來自越南。【註3】

蜑族後來也上了岸漢化,而回族郤在三亞倖存了下來。

【註1】田曙嵐,海南島旅行記,中華,1936-05;新文豐,1982再版。
【註2】許崇灝編,瓊崖誌略,上海正中,1947,P-58。
【註3】黎雄峰,海南社会简史,海南,2003-03,P-26(http://www.hndaily.com.cn/200305/ca25236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88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2-10-17
注册时间
2003-7-2
35#
发表于 2006-9-14 22:51:00 |只看该作者

  海南人有南岛语 民族血统这是肯定的,但至于民族这个概念还需要论证 据我的观察 海南现在还经常碰到 一些矮小的相貌近似小黑人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36#
发表于 2006-9-15 08:02:00 |只看该作者
将临高人于汉族分开而归入壮泰语族民族是对的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472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7-9-3
注册时间
2006-8-23
37#
发表于 2006-9-15 08:51:00 |只看该作者

反对分那么多民族

人类都是亚当的子孙,都是一家人,反对人为的用民族这名称把人类分割开,历史上多少屠杀,多少罪行都是假借民族这个罪恶的名字使之合法化

世界早晚要走向大同,人类都生活在地球村里,分来分去花那么多精力干嘛,还不如实实在在把老百姓生活搞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38#
发表于 2006-9-15 13:28:00 |只看该作者
臨高話屬於Be而非台(Tai)語支的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39#
发表于 2006-9-15 14:5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临高人在2006-9-14 22:51:00的发言:

  海南人有南岛语 民族血统这是肯定的,但至于民族这个概念还需要论证 据我的观察 海南现在还经常碰到 一些矮小的相貌近似小黑人的人。

嶺南人也有矮黑人成份的耶,不過海南的應該都是在俚僚渡海前已經跟南島人融合的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88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2-10-17
注册时间
2003-7-2
40#
发表于 2006-9-16 19:51:00 |只看该作者
话海南古代野人
 作者:成有子
在国内,有关野人的传说,从古至今都有传闻,但又因为至今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而成为悬案。作为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也不例外,在古代也有野人的传说,并记载于地方志中。
     在这里说起“野人”的话题,也不完全是猎奇,因为海南的野人,与海南原著民的历史,尤其是海南最早的土著是谁有关,所以,探究野人的原委,对全面认知海南远古历史有着积极意义。
     海南岛志书曾记载两县有“毛女”的记录。
     正德《琼台志·纪异》记载:“文昌山中有毛女,山魈类也。裸身长乳,土人谓之‘长奶鬼’,白昼入人家欺人,国初时有见之者。今人气盛,则无矣。时俗犹呼之以惊小儿。今都肄场端午剪柳肖其像,用惊人马。”
     光绪壬辰重修《临高县志》卷三《纪异》记载:“临有毛女,山魈类也。裸身长乳,常于白昼入人家。明初,时有见之者,今则不常见也。时俗呼之以惊小儿。今市尘中,值端午多剪柳肖其像,谓之曰‘驱神’。”
    这两则记载,都是描述“毛女”的,虽然一则在文昌县,一则在临高县,但这两个毛女有着共同特征,即形似山魈,形态可怖;裸身长乳,有毛的雌性人形动物;白昼入人家,不是在晚间或早晚时刻;欺人,不是吃人、咬人的动物。
     “毛女”一名,各地有关野人的传说也常用此称呼。这种雌性野人以又长又大的乳房为主要特征。据资料记载,在1979年间,云南也有“毛女”入境,地方曾发动人们围捕,后来野人逃回了越南。
     据史料记载,类似这种有毛的类人动物,在全国各地都多有记载,或见于地方志。清人杨廷烈编修湖北省《房县志》卷一二·杂记就曾记载:“房山高险幽远.石洞如房,多毛人,长丈余,遍体生毛,时出啮人鸡犬,拒者必遭攫搏,以枪炮击之,不能伤。”
     虽然,湖北房县的野人较之出现在海南文昌、临高的野人凶猛,但是,从体态和外表的描述上看,这两者之间颇为相似。
     对这种类人动物,学界看法不尽相同,有的就称之为“野人”,有的则认为是狒狒,或猩猩。因为没有实物,各种说法也都是泛泛之论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正德〈琼台志〉和光绪〈临高县志〉成书于明、清两个朝代,但是两朝志书所记载的“毛女”出现时间都在明朝初期时见,正德年间以后就很少见了。
     对此,当代学者曾昭璇有这样的见解:海南“毛女”灭绝于正德年间(1506一1521),是由于人口增加、山林减少的结果,也和我国大陆各地野人灭绝趋势一致。海南“毛女”栖息于五指山区,也和大陆各地野人生长环境相似。因此,海南“毛女”的记录,是有科学价值的,即暗示我国亚热带林区仍会有珍奇类人动物存在。因此,对林区应多划为保护区,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保存物种,很有必要。这可由海南“毛女”在海南岛灭绝,获得启示。(见《岭南史地与民俗》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466页)
     曾昭璇先生所说的启示,很值得人们的关注,从有关野人记载和报道不少,而实证难寻的事实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野人族群也许很早以前就减少到只剩下零星的个体。在人口极度膨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在,野人或许已经灭绝了也不可知。
     除了“毛女”之外,海南还传说着一种类似野人的“小黑人”,当地黎族称之为“族栈”,其间还牵连着海南最早的土著考究,也是一桩悬而未决的疑案。
     关于“族栈”最早见诸文字的是王国全在《黎族风情》一书中的记述:“很久以前在现今琼中县毛贵、毛栈地区的贺志浩石洞里,居住着一群‘野人’(黎语称做‘族栈’)。洞口岭下有一个村子叫牙开村。‘族栈’每日都要到牙开村人的山栏园里要饭和讨南瓜吃。有一天,因‘族栈’骗走并吃掉牙开人的小孩,小鬃黎人的祖先就动员了毛贵、毛路、毛栈三峒的人包围了‘族栈’居住的山头,用木柴堆放在‘族钱’住的石洞,放火烧了七天七夜,直至把‘族栈’全部烧死在石洞内,‘族栈’就这样绝种了。”
     由于是传说,所以对“族栈”存在的确切年代不得而知,对“族栈”的来源及存在时间也难以考究。从这个传说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族栈”的一些特点:一是群居山洞,且位于五指山中部深处;二是以采集为生,不事耕种;三是只是一个单独的群体。四是其已经灭绝。
     “族栈”引起学界的关注,要远远大于对一般野人的关注。因为有学者认为,这种被称作“族栈”的野人,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小黑人”,即可能是海南岛最早的土著。
     时任广东民族研究所所长刘耀荃在《海南岛古代历史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小黑人”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土著居民”。他从黎族的体质特征,古代小黑人的分布,关于“昆仑奴”的传说,以及黎族流传的关于“族栈”的故事等方面来分析论证,认为:“早在黎族的远古祖先迁到海南岛之前,岛上很可能有小黑人居住着,后来一部分由于与黎族接触、通婚,逐渐融合于黎族之中;一部分被灭绝,一部分则向外迁徙;至今在海南岛上已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早在黎族的远古祖先迁到海南岛之前,岛上很可能有小黑人居住着。”这种观点也得到学者的呼应,认为从人类地理学观点来看,海南岛在黎族未迁入前,是有土著住民的。从黎族称他们为野人看来,他们是比本地黎、杞族还要原始的先民,但智力发育也不低的。他们可能是矮黑人或其他丛林民族。
     当然,这一假说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分析上,未有实物验证,因此,有学者曾建议组织一次专业考古,到琼中县毛贵及毛栈地区的贺志浩石洞内,按传说所提供的线索,找出“族栈”的骸骨堆,进行人类学验证,即进行体质人类学的鉴定,包括身高、上下肢比,脸角,鼻型,头型等等项目,便可定出族栈是否小黑人。而他们生存的年代,则可将有关物件送华南师大地理系C14年代实验窒测定,便可得知。一般矮黑人年代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即与目前海南岛发现的新石器无关,也可定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海南古代传说的“野人”非同小可,与海南岛最早的土著有关,如果确定“族栈”就是小黑人,也就是海南岛最早的原著民,那么,我们对海南岛远古开发的历史就要重新认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2 01:10 , Processed in 0.147954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