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4249|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早报网》: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

[复制链接]

3

主题

1

听众

501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9-15
注册时间
2005-8-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07:1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联合早报网》: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

很早就有人说“秦”是戎狄。但说第一次统一中国就是外族的武功,中原百姓会觉得脸上无光。因此,历史多的是在谴责秦始皇的专制,却很少有人谈论秦部落的种属。

  西周时,“秦”是一个西戎部落;其他西戎部落作乱时,它总是站在周王室一边。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无道,怨臣申侯引犬戎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平王是靠秦襄公的护送,去洛阳避祸,从此东周才起了头。东周王室感激这番效忠,才将秦部落封为诸侯国。然而,这个迟到的诸侯国却又很有作为,它不断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引进了商鞅这样的变法人才,移风易俗,富国强兵,战国时成为七强中的最强,最后一举统一了中国。

  秦是一个游牧的部落,《史记·秦本纪》两处说到它的一个祖先的事迹,一说:“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又说:“[周]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看来,秦部落善长畜牧养马,曾受到夏、周两代王室的重视;至于“赐姓”之说,只能姑妄听之了。

  《后汉书·西羌传》说:“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东周]王赧四十三年(昭王三十五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这说的是秦宣后主持并吞邻族,顺便扯出了她年轻放浪的轶事。原来是“武王”在位四年故世,其异母幼弟“昭王立”;相邻的义渠部落酋长“朝秦”,竟与昭王的寡母宣后连生二子。昭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在位五十三年,他即位时母亲宣后还很年轻。三十几年后她所杀的义渠王,当不会是过去的情人。

  说来,中原文化是绝容不得这种“生活作风”的;然而游牧部落性俗宽松,这位“快乐的寡妇”还握有的大权。《商君列传》还记有商鞅在秦国推行“男女之别”的事迹,商鞅说:“始秦戎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这是明说秦国百姓是戎狄之人;而“父子同室”是乱伦的之谓。商鞅强制推行的“男女之别”,是用中原农业社会进步的性伦理,来教化民众。

  古代族名“义渠”读如“讹斥”,与现代族名“赫哲”一样,都是通古斯族名“兀者”的谐音;而秦与义渠如此密切,想必也是通古斯民族的同类。秦部落的故地在甘肃东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那里汉代属天水郡略阳道;北连安定郡的“乌氏县”和“月支道”。说来,“月支”就是“月氏”;汉代出走的“大月氏”又是“乌兹别克”(Uzbek)民族的祖先,因此“月支”、“月氏”、“乌氏”等就是“乌兹”(Uz),或即“兀者”。不过,元代才启用“兀者”之名,秦汉时还数“月氏”有名。

  秦部落混迹于“义渠”、“乌氏”、“月支”之间,无疑也是月氏民族的血亲部落。几百年后“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即是“五胡”。其中,“氐”实即“氏”,氐族就是月氏民族的后裔。那时陇西氐族出了“临渭氐苻健”和“略阳氐吕光”等风云人物,苻健的侄子苻坚,还曾建立“大秦”政权,并一度统一中原。可见月氏后裔是认同秦部落的。

  《史记·秦本纪》有关于秦部落祖先的传说: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

  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et.com)

  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

  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

  其玄孙曰中□,……生蜚廉。

  蜚廉生恶来。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

  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

  蜚廉复有子曰季胜。

  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

  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后也。

  此中“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鸟俗氏”,“鸟身人言”的传说,都是秦部落与通古斯民族同俗,崇奉鸟图腾的证据。而这些可供研究的人名中,又以“恶来[革]”和“宅皋狼”最为怪异。我们若知锡伯族有“敖拉氏”,匈牙利有Olah氏的话,“恶来”是戎狄人名就无疑了,它应该是蒙古语“山”字“乌洛”的转音。而“宅皋狼”必是“它皋狼”的误抄,古字“它”应同“陀”音(王力从许慎《说文》,谓之即“蛇”,大谬也),“它皋狼”(tu─ghu─lun)就是满蒙二语中的“锡” 字“托活罗”,或其衍生族名“吐火罗”的谐音。

  “锡”是一种低熔点的金属,青铜是锡与铜的合金。在始于四千年前的青铜时代之前,亚洲人类就一定发现了锡,而最先掌握炼锡术的部落,可能就是“吐火罗”民族的祖先。北方民族常以族名做人名,“它皋狼”就是以“吐火罗”为名的。既然“吐火罗”是部落名,自然也就转化为后来的姓氏,今天美国NBA奥兰多“魔术”(Magic)队里,有一个土耳其球员姓Turkolu,把它译做“它皋罗”是很恰当的。众所周知,土耳其是突厥民族的国家,而突厥民族和突厥语言又兼容了北方诸族的血缘和语言成分。

  秦部落人名与戎狄族名对应的现象,实在太多了。不以传说为证,信史时代的人名如:“胡亥”是“回纥”,“樗里疾”是“女直”(读“主儿扯”),“到满”是“头曼”,“蒙骜”和“蒙武”是“蒙古”的谐音“蒙兀”等,都是极好的例证。中原古代人名也有同样的特徵,如:“句践”即“女真”(读“朱里真”),“夫差”即“兀者”,“墨翟”即“勿吉”(读“莫吉”),“百里奚”即“篾里乞”等。因此,这些对应只能说明中原民族与戎狄同源,而要追究秦部落的确切血缘,求证它在统一中国时还在使用戎狄语言,就需要拿出更多的证据来< BR>

  首先,“赢姓”是通古斯─女真系民族的姓氏

  二十世纪着名古文字学家陈梦家认为,“赢”字是与“燕”字是同音的,东北“燕国”是与“赢姓”有血缘关联的,这既是文字学的猜测,也是人类学的预言。然而,他并没有说“燕”究竟读什么音。若注意到的“燕”、“颜”、“淹”、“眼”、“岩”(yan)等字的方言音,不少是与“俺”(an)字同音的,如四川歇后语“矮子过河,安(淹)了心”,正是用的这个特徵。然而,把“赢”读作“安”,却能解决许多疑难的问题。

  秦始皇叫“赢政”,有人说是“姓赢名政”。那末,他的儿子叫“胡亥”,不就该是“姓胡名亥”了吗?这显然是错的,嬴政和胡亥都是戎狄的人名,内中没有姓氏。“嬴政”与清代雍正帝的名字“胤□”同音,如将它们读作“英正”,在胡名中是找不到出处的。而把它们读做an─zhen,就是女真人名“按春”或蒙古人名“按陈”的“一音之转”了。因此,循了陈梦家先生的猜测,人名赢政的源头就找到了。也因此,“燕国”就是“安国”;历史上的“赢”、“阴”、“允”、“颜”诸姓,就都是“安姓”了。

  “按春”和“按陈”的字根是“按出”,它与“爱新”一样,都是女真语里的“金”字。“按出”后缀一个─n音,便是“按春”(an─chun),而“赢政”、“胤□”又不过是“按春”的同音僻字。金代统治部落“按出虎部”的名字,也是从“按出”来的。其实,“安姓”就是“按出”部落,或“金姓”氏族。而“燕国”就是“按出国”,或即“金姓国”。“赢姓”部落名“秦”,“按出虎部”号“金”,爱新觉罗氏建国“清”;我以为“秦”和“清”都是“金”的谐音,都是自命“金族”的通古斯民族立国的国名。

  我想顺便指出一个颇易理解的语音规律,不少首音为y的字,只须将这个y除去,即可大概明其古代音。如,将“有”(you)字读作o或u,上古传说中的“有巢氏”是“兀者氏”,“有扈氏”是“回纥氏”,“有莘氏”是“乌孙氏”,就都不言自明了。而把“燕”读作“安”,把“月”字读作“乌”,也可以说是沿用了这个规律。

  其次,“赢姓”虽是通古斯氏族,秦部落的语言却很像是蒙古语。

  六朝古都南京是“江南第一州”,在现代城市上海出现之前,它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城市。战国时代,它是楚国的属地,称“金陵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金陵”为“秣陵”,与“丹阳”、“江乘”同属“会稽郡”。两汉沿用秦制,三国东吴孙权改其名为“建业”,晋恢复旧名“秣陵 ”,后长期称“江宁”。直到为朱明王朝,始谓“南京”。)

  东魏时,在河南沈丘地方也设置过一个“秣陵县”,辖颖水流域的今项城、沈丘、郸城等县。颖水发源于“中岳”嵩山,水量可观,于安徽入淮;是淮河最大的支流,也是中原的“名流”;先秦《庄子》有“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颖水”的记载,说的是一个厌恶权力的古人,听了别人要将权力禅让给他的话,还去把耳根洗了洗乾净。

  东魏(公元五三四─五五〇年)是从北魏王朝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汉族将领在其中专权,鲜卑族皇帝只是傀儡。然而,有别于北魏推行汉化政策,东魏却事事效仿鲜卑旧俗;在颖水旁设置的县名“秣陵”,无疑是个鲜卑字。众所皆知,鲜卑语是蒙古语的祖先,蒙古语的“江河”有两字:gol和moren,汉语的“河”字是由gol变来,“秣陵”则必是moren的译音。蒙古人把黄河叫“喀喇木伦”,把西辽河叫“西拉木伦”,分别是“黑河”和“黄水”的意思,这“木伦”就是“秣陵”。据说,是秦始皇亲自决定将“金陵”改名为“秣陵”的,这至少表明他是会说蒙古话的。

  “大良造”是秦国很高的官职。商鞅主持变法,升为大良造。商鞅被诛五年后,魏人犀首(公孙衍)入秦,亦任大良造,即《秦本纪》记载的“阴晋人犀首为大良造”一事,看来“大良造”应是文职。然而,后来名将白起屡建战功,封为列侯,官职也是大良造;那末它也该是个武职了。因此,“大良造”的意义,还得从语言解析着手。

  蒙古语dalai是“大海”,通译“达赖”。蒙古语名词后缀─n音即成形容词,dalain就是“大海的”,音如“达浪”或“大良”。蒙古民族常把“大海”加誉给地位崇高的人物,《秘史》说“成吉思合罕意为腾汲思合罕、达赖合罕二词,皆有大海合罕之意”;而“达赖喇嘛”头衔也是蒙古民族赠予的。一五七八年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四世传人索南嘉措去蒙古族地区传教,在青海湖边与土默特部俺答汗相会,俺答汗赠送他一个称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薄U飧觥按锢道铩本褪恰按蠛@铩薄?

  秦国官职“大良造”里的“造”,可能是突厥语中的“啜”字,是“酋长”或“官人”的意思,而“大良造”就是“大海般的官”。北方民族的语言互相渗透,蒙古语中有大量的通古斯语和突厥语的成分,突厥语中也有蒙古语和通古斯语的成分;正因为这样,? 遣疟还槟晌桓觥鞍⒍┯锵怠薄T诮裉炜蠢矗按罅荚臁笔且桓雒晒抛趾鸵桓鐾回首值母春希瞎攀彼且部赡苁粲谕桓霾柯溆镅裕皇潜缓罄吹拿晒庞锖屯回视锓直鸺坛小H欢按罅肌币蛔衷俅未萘艘桓鲂畔ⅲ呵夭柯溆镅缘娜废袷敲晒庞铩?

  《秦始皇本纪》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民曰‘黔首’。”因此,“黔首”是秦部落语言中的“百姓”的意思。南朝着作《史记集解》引东汉人应劭的说法,“黔亦黧黑也”,于是许慎的《说文》也跟着说“黔首”是晒黑了脸的劳动人民了。我则以为不必附会汉语的字义,而更须注重语音的线索,突厥语的“人”或“人民”一字“克西”(keshi),可能是“黔首”(拟音kenshu或gyenshu)的源音

  《货殖列传》提到一个叫“乌氏倮”的富人说:“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绘物,闲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乌氏倮显然是乌氏部落中的戎狄之人,他善于贿赂酋长,得以便利,畜牧致富,而得到秦始皇的重视;一介牧夫竟与列臣朝请,一起议论国事。于是看来,秦王室可能是用戎汉双语进行沟通的;而秦始皇自己则可能是用蒙古语与乌氏倮交谈的。

  从陶制“兵马俑”的面型,也可以悟出秦部落种属的究竟。它们分长、园两种,我以为长型脸(如溥仪、康生、文强之相)属通古斯─女真系血缘,圆形脸(如歌手腾格尔之貌)属鲜卑─蒙古系血缘。秦是赢姓部落,只是说它的统治家族有通古斯民族的血缘,而它的民众则必然是多源的。

  事实上,“民族”可分成“血族”和“语族”两个概念。人类之初,群体间的接触很少,部落中的血缘和语言都很单纯,血族就是语族。到了人类大规模迁徙和融合的时代,血缘和语言都变得非常混杂,所谓“汉族”、“蒙族”、“满族”、“突厥族”都是“语族”而已,它们的血缘则是“理还乱”了。从上述分析来看,秦部落的语言可能有较浓重的蒙古语特徵。而说蒙古话的秦始皇,则可能是一个长脸的月氏─女真人。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听众

124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9-6-7
注册时间
2005-7-5
沙发
发表于 2005-9-1 08:13:00 |只看该作者

zt春秋中文社区

先来谈谈此篇奇文的来历,我注意到此篇奇文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民运老人朱学渊。关于朱学渊的来历,这里不作过多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很容易了解他是什么货色。最近这个人为了李大师**功的某个臭文章兴奋的几乎遗精。我实在不理解镶黄旗人为什么要转贴这个人的文章,或者不管什么人什么文章,只要能实现某人心目中满洲高贵的可笑荣誉都可以拿来用?


  我们又说,言论最能影响人心,“伐人之国,攻心为上”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利用历史问题来做文章也是如此,毕竟“欲灭人国,先亡人史“。当年日本侵华时期,雇佣文人搞的支那国民性研究,把中国人(主要是汉族)说成天生懦弱卑贱的民族,以达到抹灭汉民族自尊,消除汉民族民族情感的目的。20年前流行的河殇,今天鼓吹的狼图腾也多多少少具备此种用意。此种研究或者论文,相同的特点都是编造歪曲妄想历史,无法经受严肃科学的历史考证。朱学渊的这个文章同样如此,满纸妄言,却没有一个能够站住脚的论点。


  简单的说说朱学渊文章的谬误。


  第一,朱学渊说秦是西戎部落,事实上秦是堂堂正正的华夏部族(诸侯),具备强烈的华夏意识和具备正统的华夏文化。史记秦本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说明秦祖先可以追溯到黄帝之孙颛顼,毫无疑问具备汉民族(华夏)血脉。在民族意识上,秦也是自认为华夏,也被其他诸侯认为是华夏。从"舜赐姓嬴氏""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这些文字可知秦一直是受华夏君长节制,并不自外于华夏.秦在史记中的形象最早多是以抗击西戎侵略的华夏部族形象出现.如犬戎攻打周厉王后第十五年,即秦仲十八年,周宣王命秦仲为大夫讨伐犬戎,五年后秦仲被犬戎杀死.秦仲长孙世父为报仇而让族长位于弟并立誓说“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遂将击戎".可见秦与戎之间因国仇而家仇,根本是势不两立的.西周被犬戎祸乱,秦忠心耿耿护卫周王室,立下大功。周平王赐秦为华夏诸侯,并与之盟誓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可见,秦是通过征伐蛮戎成为华夏大国,符合内诸夏外诸夷的传统华夷意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因为方士言"亡秦者胡也",而使蒙恬发兵30万击胡取河南地.这些都无可质疑的说明秦无论是作为部族还是诸侯还是后来的王朝都是毫无疑问的华夏民族心理属性.在文化上,秦僻处西方,文化落后而被中原诸侯嘲笑有蛮夷风气,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改变秦是具有正统华夏文化的事实.秦缪公三十四年,犬戎派使者到秦,缪公向犬戎使者炫耀秦国的宫殿建筑和积聚文物,来嘲笑犬戎外族的粗陋没有文化,在犬戎使者和缪公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到缪公对中国诗书礼乐法度的自夸,这个可以毫无疑问的看出秦具备正统华夏文化.在诗经中,秦风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无衣"的雄壮刚强,也有"蒹葭"的浪漫清雅.这些又哪里是什么游牧种族能够作出的?


  第二,朱学渊拿秦和女真都有的玄鸟感陨传说来说秦祖先是女真人,真是好笑.作为一个民族,女真是到中国北宋时期才形成,是融合了渤海遗民与黑水??,还有契丹以及其他东胡部族才产生的,如果硬要说肃慎是女真祖先,经过东胡鲜卑其他诸部的长期统治,到了北宋,女真和早先的肃慎又能在血统上有多少联系呢?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于朱学渊所谓的什么蒙古话,事实上作为一个民族,蒙古最早可以上朔到北朝鲜卑和唐朝时代的室韦部落,而真正形成民族则是在13世纪初期,是混合了草原上东胡其他一些部落后产生的游牧民族联盟体.民族本来就是人类社会血统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在一定时间上的产物,如果简单的抛弃时间坐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最早的猴子也分民族.退一步说,我们不去苛求朱学渊在历史常识上的可笑,允许他这么说,我想告诉他的是,作为一个文化落后的民族,仿效汉民族是他们的常见行为.女真起源的传说即佛古伦玄鸟感孕生布库里用顺,最早的出现是见于皇太极时代(满文老档记载),此前无论是有文字的渤海还是金国,都没有类似的记载,这只能证明布库里用顺只能是建州女真的祖先,而根本不可能是金国渤海国或者更早的肃慎他们的共同祖先,布库里用顺出现的时间最早不会早于蒙古元朝,而建州女真是因为明朝管辖才成为部族,所以毫无疑问,这个女真的玄鸟感孕传说只能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确系建州女真一支的传说,最早于蒙古元朝开始流传,而且很有可能仍然是仿效汉族神化而编造.第二种可能是皇太极为了提升建州女真的身价,仿造汉民族玄鸟生商和秦的玄鸟感孕来编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布库里用顺是皇太极编造出来的祖先.除了这两种可能性,都无法解释有文字的渤海和金国没有此类传说的事实.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得到结论,无论是哪一种可能,依照其传说,布库里用顺都不可能早于蒙古元朝诞生,而距离秦祖先的玄鸟感孕在时间上起码是落后了3400年(颛顼是黄帝孙,女?为颛顼孙女.黄帝纪年于今为4703年),把两个时间上相差如此久远的事例强自拉到一起,也只能佩服朱某人治学的态度.再说了以他这种给女真寻祖宗的态度,我似乎也可以说女真的祖先是欧洲人,毕竟都是玄鸟感孕,和西方天使在人间偷情说不定有点关系,呵呵.


  第三,朱学渊又来扯语言学,说什么秦始皇说蒙古话,这种言论恐怕只有历史白痴才会说出来.秦汉先秦史籍众多,没有一个记述了秦始皇或者秦国王室有说蛮夷语言的记载,顺便说下,也没有秦始皇或者秦国王室有女真特征---辫发的记载.如果说是古人忽视,那根本不可能,在古文礼记王制中有专门描述中国与四夷在习性和装扮上的不同,而且特别指出了"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可见古人书史是很严格的,如果秦王室有一点点的蛮夷语言,无论如何都会被史家记载.另外再告诉朱学渊的一个历史常识,蒙古出自东胡室韦,东胡中鲜卑室韦契丹等种族语言都是不同的,而关于室韦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史,也就是说蒙古语言直到北朝鲜卑时期才被中国人听见.再早就根本无法继续追溯,根本没有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朱学渊举的几个例子显示出他不具备小学生的历史知识.比如说他说胡亥姓胡名亥,真是可笑,如此公子扶苏还姓扶名苏呢,二世和扶苏都是赢姓,在史籍中称名不称姓是很常见的,早期姓氏有些灭绝有些转变,所以不被现在人理解,那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朱学渊又说什么大良造是蒙古话,可笑,实际上大良造就是秦国封爵的第十六等高官大上造,不仅有大良(上)造,还有良(上)造,少良(上)造.良(上)造是一个词组,而朱某人却把它掰开来牵强附会,又扯什么突厥,呵呵,突厥和东胡是两回事,和蒙古八杆子打不着,莫非又要说秦始皇是精通突厥和蒙古两门外语的混血?


  我们知道,历史上采用歪曲历史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事情根本不鲜见,运用最成功的是日本,在古代编造神话历史,在今天歪曲侵华历史,其实都是一个目的就是为现实政治服务.通过歪曲历史来实现对中国的宗主权,就是一些人的心思,以排除其祖先侵略中国的罪恶性,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居然不惜来乱认祖宗.这里我忽然想到,假如民运老人朱学渊的这种无稽之谈可以得到承认,那么我们似乎也可以讽刺他说奴儿哈痴是源氏后代日本人.毕竟康德皇帝曾经发布过那个定天照大神为祖宗和宗教的“国本奠定诏书”,说建州女真是源义经逃窜到大陆后留下的后代.毕竟源氏庙神的八幡大菩萨与奴儿哈痴的八旗军有某种关联,毕竟女真人崇拜的乌鸦是太阳的化身......


  从二月河逆流开始,伪历史观肆无忌惮的迷惑人心,我们暂且冷眼看鳖爬,看看这班人果真能翻的了这千百年来正气民心凝聚的天!


【俺再次声明】: 谁要篡改俺的资料,提前打声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听众

124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9-6-7
注册时间
2005-7-5
板凳
发表于 2005-9-1 08:14:00 |只看该作者

本文早贴过了

另外:楼主的名字好像很龌龊。


【俺再次声明】: 谁要篡改俺的资料,提前打声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05-9-1 08:21:00 |只看该作者
所谓“汉族”、“蒙族”、“满族”、“突厥族”都是“语族”而已,它们的血缘则是“理还乱”了。——支持!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5#
发表于 2005-9-1 11:05:00 |只看该作者
秦公族祖先出自東夷,乃同種商人的聯盟,只是入主西戎而壯大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听众

449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5-9-21
注册时间
2005-2-21
6#
发表于 2005-9-1 12:34:00 |只看该作者
秦是堂堂正正的华夏部族(诸侯),具备强烈的华夏意识和具备正统的华夏文化。史记秦本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

如果秦王室有一点点的蛮夷语言,无论如何都会被史家记载.
--------------------------------------------------------------------------
笑话。没读过书,为了编造一个一以贯之的“正统中国”的神话,吹牛却是一点不脸红。

秦国上层社会礼俗的性别关系考察——以秦史中两位太后的事迹为例
http://www.bmy.com.cn/viewpaper.asp?ID=235
秦风俗与全面继承周礼乐传统之东方诸国有异。于是中原人曾经对秦 人“夷翟遇之”①,视之为“夷狄也”②,即所谓“诸夏宾之,比为戎翟”③,以为“秦戎翟之教”④, “秦与戎翟同俗”⑤。其社会上层见诸史籍的礼俗记录,也体现出同样的文化倾向。秦太后专权时每有后宫秽行的传闻。
又《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条记载:楚韩交战,韩派了好多使者求救于秦。使者中有一个名叫尚勒的,秦宣太后看着还顺眼,便召入宫中向其阐述其想法:“妾 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和先王做爱的时候,如果先王只是屁股坐在我身 上,那我不大一会儿就觉得累;如果先王整个身子趴在我上面,那我就不会觉得累了……”贵为太后,却用自己的性交体位打比方,来向外国使节阐述本国的外交策 略,于史绝无 仅有。

宣太后和秦始皇太后相比较,而秦昭襄 王和秦始皇对母后的处置,方式则大有不同。前者显然较为宽和,后者显然较为严 厉。秦昭襄王不废宣太后,而秦始皇对于太后事实上已经形同于废。、

秦王嬴政时....占据了大片东方土地,东方社会传统礼俗 必然已经对秦俗发生了影响,......上层社会的礼俗因为面临与东方文化的正面接触而发生了变化。

百姓:
中国“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史记·秦本纪》)
在秦人心目中,人与鬼是可以相通的,人可以战胜鬼神。这与其他文化的鬼神观显然有别。秦人的婚礼制也保留了大量戎狄风俗,男女混居一室,更无羞耻观念。兄弟、甚至父子共妻的事情屡见不鲜,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无尊卑。



南部的被秦征服的巴蜀
蜀人是个很有个性的古老部族,地点在成都平原,不过在战国时代蜀国被视为戎狄之国,穿的衣服都是左衽(中原是右衽)、椎髻(麻花辫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7#
发表于 2005-9-1 12:42:00 |只看该作者

秦公族當然是東夷耶,商朝滅亡之後遷到西戎,後來受周室賜封而加入華夏耶。

秦室跟趙室同源,乃東夷種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8#
发表于 2005-9-1 12:49:00 |只看该作者

http://meet-greatwall.org/gwmz/wen/mzs/mzs16.htm

秦人由戎狄而认同于华夏
  
  秦,嬴姓。其始祖母名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③。其始祖感生神话,具有东方以鸟为图腾各部落的特点。大业娶少典部落的女子名女华,生子名大费,因佐禹平水土,舜妻以姚姓之玉女,并佐舜调驯鸟兽,称为柏翳。前已述及,柏翳即伯益,在舜禹为黄河中下游东西两大系部落大联盟首领时,享有很高的权威,是出自东方少昊集团的重要首领。直到秦襄公在春秋初正式立为诸侯时,“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④,仍奉少吴为天神,把东方祖先起源时代的天神迁到了西方
  大费(柏翳)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叫大廉,称为鸟俗氏,另一支叫若木,以祖名为氏,称为费氏,“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⑤。大廉的玄孙孟戏、中衍“鸟身人言”,为商王帝太戊驾车,太戊许以婚姻,“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蠃姓多显,遂为诸侯”⑥。
  中衍的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⑦,大概在商的西境、今山西陕西接壤地区,与羌戎杂处,为商“保西垂”⑧。
  周灭商,中潏子孙颇多忠于殷纣而被杀。有些归顺周朝被更西迁到了陇山以西,与西戎杂处①。周穆王时造父为穆王驾车有功,封于赵城,为赵氏。秦、赵同祖,在秦人有秦的封邑以前,同为赵氏
  秦受封的始祖名非子,“居犬丘”②,以善养马被周孝王召去在“汧渭之间”(陕西省扶风县、眉县一带)为周养马而“马大蕃息”。于是周孝王封非子“邑于秦”③为附庸,“使复续嬴氏(姓)祀,号曰秦嬴”④。同时让非子同父异母兄弟成继承其父大骆的酋长地位,“以和西戎”⑤。成这一支在周厉王时被犬戎灭掉,周宣王即位,命秦仲诛西戎,反被西戎所杀。宣王召秦仲的五个儿子,“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收复了秦邑和西犬丘,被宣王立为西垂大夫,并移居西犬丘。
  前777年(周幽王五年),秦襄公继位,一方面,以女弟缪嬴为西戎丰王妻,以结好西戎,同时和西戎中与秦为敌者斗争。幽王被西戎大戎部所杀,“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⑥尽管如此,中原诸侯仍因秦人起源于东方以鸟为图腾的部落集团,西迁后又多杂戎俗,而秦穆公伐晋新丧,远袭郑国,更被认为非礼。在整个春秋时期秦都被视为戎狄⑦。
  周平王东迁以后,秦襄公与戎争斗了四年而死,未能收复岐周,直到前750年(秦文公十六年)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⑧,将中心稳定地迁居“汧渭之会”(陕西省眉县附近)。岐山周原地区有发展农业的优良自然条件,周人又有丰富的农业经验。此后秦人与周人共处才完全脱离游牧转向定居农业,并在周文化影响下向华夏化发展。到秦宪公(前715—704)⑨时迁都平阳(陕西宝鸡县东平阳村),东向灭汤社(杜),汤杜毫王逃奔西戎。这大概是商朝灭亡以后被迁到丰镐地区的一支商遗民,西周灭亡后又打起汤的旗号⑩,但此时他们已经戎化被称为戎人。至秦武公(前697—前678)灭戎人彭戏氏和小虢,于是东至华山。秦德公(前677—前676)迁都于雍(陕西省凤翔),自此后数百年秦稳定地以雍为都。秦穆公最初准备继续向东往中原发展,其三十三年远袭郑国,结果被晋国联合姜戎邀击,败于崤山。于是西向,在穆公三十七年打败西戎“益十二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11)。秦地已达今甘肃东部与中部。至此,秦在崤山以西发展的格局已定型。以后数百年中又向西灭西戎义渠等国,向南越秦岭灭蜀、巴开五尺道准备往滇中发展,向东南与楚争汉中及黔中,成为最雄强的诸侯。
  民族融合的过程,在秦国进展迅速。秦人的来源大致有如下几大部分:占统治地位的秦公族,起源于海岱,西迁而戎化,进至关中而华化。秦穆时,即已经以“诗书礼乐”自居,穆公以后又经过两个世纪,“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①。此外秦还为密畤于渭南祭青帝,少昊又称白帝。秦这种多元的天帝祭祀反映了秦人宗教思想的多源特点,而祭黄帝、炎帝是秦人华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秦人的第二大来源是“周余民”,其数量当不少于占统治地位的公族,是秦人中文化最高的一部分,秦人的融合,在文化上以“周余民”为核心,其中可能包括一部分西周时被西迁的商遗民,而商遗民中也有西迁后己戎化的汤杜一支。在秦人中,被征服的西戎,也占相当数量。秦国在征服的西戎地区设郡县,沿边修长城,表明长城以内原有的西戎已经农业化。由于秦国大力发展农业,对山东的先进文化、经济及各种人才都采取大力吸收的政策,对原有的奴隶制度进行了较之其它各国都彻底的改革,所以秦人来源虽然包括原属不同民族的几大部分,但到战国中晚叶,已经融为一体,成为秦陇地区的华夏,是华夏民族稳定地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史记·秦本纪》卷五,第173页。
  ④《史记·夏本纪》卷二八,第1358页。
  ⑤《史记·秦本纪》卷五,第174页。
  ⑥同上书,第173页。
  ⑦同②。
  ⑧在商朝,其西边境外各方泛称羌,西周称为西戎。商西边至晋南、关中。
  ①据《秦本纪》,周孝王原拟让非子继大骆,结果姜姓申侯反对,申侯说,秦的远祖就与他的远祖有过婚姻关系,而大骆之妻是申侯的女儿,已生嫡子成。因为“申骆重婚,西戌皆服”,周西境才得以安宁。可见秦的祖先与从羌人中分化出来的姜姓申侯,在陇山地区西戎中有很大的影响。
  ②此为西犬丘,在今甘肃省天水市境内。参见林剑鸣《秦史稿》,第34页。
  ③《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秦州清水县本名秦,嬴姓邑……”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境。
  ④《史记·秦本记》卷五,第177页。
  ⑤同上。
  ⑥《史记》卷五,第179页
  ⑦《春秋公羊传》昭公五年:“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何休注:“令于四竟择勇者立之”,是说秦不遵宗法制度,不立嫡长,而择勇者继立。《春秋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狄,秦也……乱人子女之教,无男女之别”,并指出在这一年秦穆公因晋文公新丧远袭郑国,结果大败,中原从此完全把秦看作戎狄。《史记·商君列传》卷六八第2234页:“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
  ⑧《史记·秦本纪》卷五,第179页。
  ⑨秦宪公,《史记·秦本纪》误为宁公,以金文材料证明《秦始皇本纪》记为宪公为不误。详见《秦史稿》第52页注②。
  ⑩“荡社”即“汤社(杜)”,其王称毫,其地称杜毫,还有“汤台”、“汤陵”等名称。为商遗民之西迁而又戎化者。参见《商先起源于幽燕说》及《秦史稿》,第40—41页。
  ①《史记·秦本纪》卷五,第1364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9#
发表于 2005-9-1 12:54:00 |只看该作者

秦公族本東夷種,後入主關中受周室賜封成為諸侯而華夏化耶。

而後來認同黃帝為共同祖先,這就是出於政治手段,不過也是民族融合的過程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听众

449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5-9-21
注册时间
2005-2-21
10#
发表于 2005-9-1 13:02:00 |只看该作者
使者中有一个名叫尚勒的,秦宣太后看着还顺眼,便召入宫中向其阐述其想法:“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 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和先王做爱的时候,如果先王只是屁股坐在我身上,那我不大一会儿就觉得累;如果先王整个身子趴在我上面,那我就不会觉得 累了……”贵为太后,却用自己的性交体位打比方,来向外国使节阐述本国的外交策略,于史绝无 仅有。


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

听众

7489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3-29
注册时间
2004-6-10
11#
发表于 2005-9-1 13:04:00 |只看该作者

秦王嬴政在<寻秦记>里他是赵国街市上的地皮二赖而已.哈哈!


我还是那句话,地球人一生就学两种语言足矣,一种肯定就是自己的民族语,另一种应该就是英语啦!每个国家所谓的国语嘛都去掉吧,当然单民族国家国语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听众

124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9-6-7
注册时间
2005-7-5
12#
发表于 2005-9-1 13:05:00 |只看该作者
  构成统一的历史来源与统一的谱系,也是华夏大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时各国都认为华夏诸国为黄帝、炎帝的子孙,将原属不同部落的天神与祖神加以合并,归纳成同出黄帝的统一谱系。当时构成这种同一来源的谱系不止一家,各家学说以黄帝为始祖及尊周、继周为“正统”是共同的,但各家均以本地区为中心进行归纳,故谱系世次矛盾百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世本·帝系》及《大戴礼记》中的《帝系姓》与《五帝德》。司马迁据以作《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齐世家》人楚世家》等。
  同一来源谱系的构成,既促进了华夏民族大认同,又是华夏民族大认同的产物,它表明一些原本被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①的蛮夷现在都已认同为黄帝裔胄。至于姜姓齐、吕等国,早已是姬周舅姓之国,虽属炎帝之后,而炎帝已被奉为黄帝的兄弟。所以尽管华夏民族是有许多炎黄以外的来源与炎黄融合而成的复合型民族,仍通常被称为炎黄子孙。

【俺再次声明】: 谁要篡改俺的资料,提前打声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听众

124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9-6-7
注册时间
2005-7-5
13#
发表于 2005-9-1 13:0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岭南教主在2005-9-1 13:04:46的发言:

秦王嬴政在<寻秦记>里他是赵国街市上的地皮二赖而已.哈哈!


kao 寻秦记 还有香港人呢


【俺再次声明】: 谁要篡改俺的资料,提前打声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4#
发表于 2005-9-1 14:16:00 |只看该作者

黃易原著的尋秦記之中,主角是哪裡人呢?

給拍成電視劇時,當然也可以變成任何人耶,不單止香港人,也可以變成北京人、上海人、台灣人、客家人,甚至日本人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5#
发表于 2005-9-1 14:21:00 |只看该作者

  同一来源谱系的构成,既促进了华夏民族大认同,又是华夏民族大认同的产物,它表明一些原本被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①的蛮夷现在都已认同为黄帝裔胄。至于姜姓齐、吕等国,早已是姬周舅姓之国,虽属炎帝之后,而炎帝已被奉为黄帝的兄弟。所以尽管华夏民族是有许多炎黄以外的来源与炎黄融合而成的复合型民族,仍通常被称为炎黄子孙。

  ①此表仅据《史记》所表明《世本》、《大戴礼记》所叙华夏各支的祖先来源,世次不能详列,且表上所举人名,世次也不相当,除有必要表列母系名称外,一般母系从略,此表所列谱系世次是认同的产物,实则其中包括不同来源的天帝与祖神。

==============================

所以東夷、苗蠻、百越及戎狄都可以變成炎黃子孫耶,所謂炎黃子孫,不一定有炎黃種耶,真正血統上的炎黃子孫血統,已經被民族大熔爐所淹沒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6#
发表于 2005-9-1 14:23:00 |只看该作者
贏政乃呂不韋之子耶,秦王戴了綠帽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501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9-15
注册时间
2005-8-31
17#
发表于 2005-9-1 14:33:00 |只看该作者
[转帖节选]
民族的自信源于民族的历史;历史是民族骄傲的最深刻的根据。历史的价值在于真实。

正如思绪飞扬之想像是诗之魂,凝重端庄之真实是史学之魂。民族的历史丧失了真实,也就成为无魂之史;建立在虚假历史上的现实,必定使民族的荣誉蒙受耻辱。

历史不仅是人创造的,也是由人书写的。人创造的历史事实一旦被时间虚化之后,能否在回顾中保持真实,就取决于人书写的历史是否忠实于历史事实。然而,人心的逻辑与事实的逻辑之区别,常如暗夜与白昼之对比。历史的真实也因此像自由一样艰难。

珍爱自己历史之魂的民族总视史学为神圣的事业,而超然于世俗之上的圣者才有资格治史。盖因治史者乃是民族历史真实的守护神――是护魂之人。

不过,即便是圣者之心,即便那圣洁的心把自己完全许给了对真实的追求,源于心的历史记述,同消失于时间中的历史事实之间,也无法绝对同一。真实由此成为史学必须不懈追求却又永远不能最终搂在怀中的情人。永不放弃的追求之中才有永恒,历史的真实正是史学永恒的主题,就像正义是法学永恒的主题。

真实性排斥主观的介入,然而,治史又只能是以真实性为目标的主观行为。治史者以何种精神原则驾驭史料,就决定了历史事实在怎样的价值观念之上展开。治史者以自由人性为背景书写历史,历史的真实就与自由一致;治史者以专制意识为笔触书写历史,历史的过程就是专制意识的表述。

中国之不幸如滇黔的重重山峦。自《史记》之后即无真实的历史――这是中国的大不幸之一。专制的屠刀砍杀了真实的历史;御用文人无耻的笔书写出虚假的历史。以虚假历史为依托的民族自信,不能带来真正的荣耀;丧失了真实的历史,民族就丧失了历史的魂魄。独裁者成为历史之王,专制意识便被供奉于九天之上,烨烨千载;属于自由人性的历史却被埋葬在九地之下,早已变成千年枯骨。一个民族允许自由人性在历史中被谎言所谋杀,其现实的命运就不会得到自由的垂爱。。。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8#
发表于 2005-9-1 16:52:00 |只看该作者
歷史應該是正視而非神話化耶,英國人也不迴避維京人及諾曼人等征服王朝的歷史耶,甚至以諾曼人王朝來作為英國歷史的開始耶,英國人也自稱海盜之後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听众

124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9-6-7
注册时间
2005-7-5
19#
发表于 2005-9-1 19:06:00 |只看该作者

汉族人那有哪个学者的文章否认上古的民族融合了,华夏整合後就是華夏族了,并且发展了几千年,如果这些都不算,不知那些靠八旗组成的算不算民族。民族都是逐渐形成的团体,没有天然形成的民族

某些人在反对搞血统论的同时一再对漢族使用血统论,并且还在认某些虚无飘渺的南粤国民族,能够记得住的老祖宗也许就是赵陀了,某些人只认为有族群没有民族,蒙蔽双眼不知道大族群里有小族群,小族群里还有小族群,族群的最大集团就是民族,他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愿望而不存在


【俺再次声明】: 谁要篡改俺的资料,提前打声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0#
发表于 2005-9-2 10:06:00 |只看该作者

血統論當然不適用於漢族耶,所謂漢族只是中華民族的縮影耶,甚麼炎黃祖先只是某些人幻想的神話而已,根本不符合共產黨唯物辨證的理論耶,不值一哂。

南越(粵)族群不需要國家,也無須跟從某些人的”標準”,要以民族來劃分耶,粵人有本身的語言、風俗及文化,已經有非常明顯的族群特性耶,不需要外人來說三道四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2 15:14 , Processed in 0.16669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