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舞 壮族民间祭祀礼仪中由巫师(师公)戴木制面具扮神作舞的艺术形式。俗称“调(跳)神”、“调鬼”等。流行于桂中、桂西北一带。约于战国后期,随着楚国版图扩大而传入桂北地区,并与土著的骆越文化相互融汇,演变成包括舞蹈、民间文学、音乐、民俗、戏剧和巫术宗教等复杂内容的“师公文化现象”。唐宋以后,受到道教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民间宗教组织。从业者自称“梅山教”道师,奉唐、葛、周为始祖,借用道教的法事仪式,为民间画符祈禳。此外,还供奉许多道、佛教神祗及地方神灵,名目繁多。以神命舞,如“莫一大王舞”、“三元舞”等,尤以独舞形式最为典型。亦有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和带有一些简单情节、人物的戏剧雏形。师公舞语汇丰富,动律特征是:膝部颤,胯部扭,下身晃,腕部绕,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
师公戏 壮族戏剧的一种。又称壮师戏。流传于广西贵港市北部和来宾、武宣、合山、忻城、象州、金秀等县(市)。在师公(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原是由师公在法事活动中戴上各种神灵面具(又称戏面)跳娱神舞仪,唱酬神故事;清同治年间,发展成为分角色演唱民间故事,称为师公戏。师公既是做法事的巫师,又是演师公戏的艺人,均系男性,女角由男子反串。早期各地的师公教馆和师公班逐渐变成传授师公戏的活动场所和组织。至1948年,师公戏班已发展到150多个。1950年后,师公戏班脱离巫师法事活动,由爱好文艺的男女青年组成的业余师公戏剧团达280个。师公戏的剧目较丰富,其中大多是壮族民间故事和歌颂壮族民间英雄的题材,亦有一部分是地方化了的汉族故事,或自小说和其他剧种改编、移植的。演唱形式原为一唱到底,以蜂鼓、锣、钹伴奏,后间加道白,并采用管弦乐器伴奏。经过整理提高,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以上摘自《广西百科全书》(广西百科全书编篡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第658页。
师公 师公本地俗称“中教”、“中国大教”。渊源于古老的巫术,其发展过程深受道教的影响,并逐步形成一种以壮族原始宗教为主,兼蓄道教部分内容的古老民族宗教。它有比较完整的教规和教义,入教者必须拜师受戒、背诵经文(唱本)、习练舞蹈、杂技等本领,并见习三年,出师后方算入教。入教者被称为师公,或尸公、鬼师、鬼童、巫士等。他们均是半职业性的男性农民,不忌酒肉,唯忌狗肉,可建家室。一个师公班子(俗称一坛)通常有5至12人不等。每个师公班子都有一个为首的领班,名叫掌坛师公,他不但是跳神的总导演,而且是整个法事活动和祭祀仪式的主持人。(覃承勤)
师公神祗 师公所奉祀的神很多,按他们的行话来说是三十六神七十二祖。其实不止于此,据调查有二百名以上。各地师公的神也不尽相同。师公神大致可分为四类:①本教主神,如梅山教师公之祖师神三元(唐道相、葛定志、周护正)、三界公、土地、社王等;②道教神祗,如玉皇大帝、三清(上清、太清、玉清)、天师(张道陵)、真武(玄武)、九天(玄女)、太上老君、雷神、阎王等;③佛教神祗,如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罗汉等;④本地土俗神灵,如布洛陀、布伯、莫一大王、冯远、冯雨、冯泗、甘王、白马三娘、苗公、苗婆、瑶王、五谷娘娘、花林圣母等;⑤另外还有亦鬼亦神的神祗,如:铜肠铁肚的神、面肚贴地的神、面肚朝天的神、削竹签的神、钉木椿的神、捅破肚皮的神、怀孕而死的女神等。带有原始宗教中多神的痕迹。(详见“壮族民间神祗”有关条目)(覃承勤)
[相关条目还有“师公流派”、“师公面具”、“师公法事仪式”、“跳神”等。恕不一一抄录。]
以上摘自《壮族百科辞典》(壮族百科辞典编篡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341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9 23:02:5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