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s Maxais·Faih Loflyenf·Mbanj Gizlaenz(1)
马隘乡·乐林村·麒麟屯(1)
2005年6月25日早上,我们前往马隘乡大年村一带参观完华银铝业氧化铝一期工程的工地之后,驱车前往敬德镇。半路上听韦先生说敬德镇一带也都普遍种植了烟草之后,我们决定放弃去敬德镇的调查计划,中途左转进入马隘乡乐林村,打算操近道转入靖西-德保公路返回德保县城。途径乐林村麒麟屯,逗留了一个多小时。麒麟屯现在写为“其林屯”,据村里的老人说以前写为麒麟屯(事实上壮语村名为为Gizlaenz,正是“麒麟”之意),不过现在人们懒惰了,觉得笔画多了就改写为“其林”,壮语地名翻译为汉语的随意性又可见一斑。
乐林村一带除了普通的德靖土语(Gangjiang央话)的村子之外,还有当地人称为Gangjnoengz(侬话)的壮语方言的两个村子。麒麟屯说的是央话,但是对面的Mbanj Pyalungz(壮语名称,意思是“龙山屯”,汉语名称不详)却是说侬话的村子。这种不同支系杂居而且长期保留不同方言的村屯在德保并不多见(相对来说旁边的靖西县的壮族支系杂居状况却普遍得多),因此宋先生决定在这里进行初步的调查。
这个村子的干栏相对于落地式新建筑来说是少数,但是绝对数目却也不少。后来我们和村民打交道之后,才知道一年半之前曾经有一个广西民族学院的学生曾经来这里住了将近一个月,他研究的就是干栏建筑,而据说那个学生是平果县人,现在已经去了泰国学习。这个资讯令我敏感地想到我的朋友小农,广西民族学院范宏贵教授的硕士生,正是我在前年向他推荐德保作为他调查干栏建筑的地点的,而我也知道他是平果人,也正在泰国以汉语教师的身份进行泰族干栏的实地调查。相隔一天之后的6月27日,我在广西民族学院拜访范宏贵教授的时候,巧遇了刚回国几个月的小农,和他了解之后果然证实了我的想法。原来小农曾经在这个村子里做过干栏建筑的调查,并已经将调查的结果写在了他刚刚通过的硕士论文《百越文化的底层——广西壮族与泰国泰老人传统住屋的比较研究》里,我有幸得到他赠送的一本。小农说,他之所以选择麒麟屯作为调查的地点,是因为他通过广西民院的德保籍同学了解这个屯有木匠,以前这一带的干栏建筑很多都是这个木匠亲自设计和参与施工的。
在干栏前剥南瓜叶两位老婆婆
增补了水泥砖墙体的干栏
完整保留干栏形式的整排房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 0:06:0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