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理解,我摘录了以下几段文字:
三、土著民族文化的特点
春秋中期以前酉水流域地区为“濮”或“濮蛮之地”。……这些都说明包括酉水流域在内的沅水中上游及其支流地区,在上古时期属于“濮蛮之地”
……我们还在保靖四方城战国墓地出土5件形制较为特殊的青铜剑。④它既不同于楚式剑,也不同于巴式剑,而和濮族创造的滇文化、夜郎文化的某些类型的剑属同类形,或者有较多相似之处。
⑦战国时期,这一地区为黔中地,在楚开发之前,居住在这里的主要民族是“濮”。西周初年,“濮”主要分布在广大的江汉流域。楚人来到这一地区,开始与濮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以后,濮人就开始了向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的迁徙。
……这支迁至石首、岳州乃至入湘的濮人,很快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点,而更多的濮人,则长期停留在沅水中下游,即后来的“黔中”。居住在湘西地区的濮人,应是“三苗”的一支,后来逐渐融合于楚,一部分与巴人杂居、融合,另一部分则继续溯沅水而移,进入滇、黔等地,并与当地的一支濮人会合,融合楚、巴文化,吸收羌人和人带来的北方草原文化的营养,从而推动和促进了滇文化、夜郎文化繁荣时期的到来。
四、结语
从以上考古发掘和文献史料所述,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酉水流域地区主要分布着楚、巴、濮三个民族。在楚未进入湘西之前,这里主要居住着当地的土著民族“百濮”。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湘西古代的“濮”很有可能是古代僚人(越人)的一支,但也没有证据完全肯定。关于“濮”、“百濮”,有兴趣的贝侬可以参阅我抄录发表在“僚学专题”的《秦汉时期的“濮”、“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