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呼吁保护人类文明活化石———
抢救少数民族语言迫在眉睫
本报讯 “一种语言的消失不亚于一个物种的消失!作为人类活化石的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应该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少数民族研究院、北京大学以及香港和内地其他高等院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4月26日在广州召开的“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发出了真切的呼吁。这次研讨会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广东民族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文》杂志社联合举办,与会学者就全球化环境下如何保护少数民族的濒危语言、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孙宏开教授说,语言是无形的文明遗产,它比有形遗产历史更长久。一种语言的消亡,是一种积累、传承了数千年、上万年的人类共同文化财富的流失。孙教授介绍,在我国迄今已经发现的1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有相当一批语言濒临消亡,甚至有刚刚被发现的小语种,时隔几年后在专家们再次考察时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林伦伦教授对记者说,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极其丰富,有汉藏语系、南亚语系的几十种语言,语言情况及其复杂。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日益受到冲击,以致于濒临消亡。目前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是贫穷落后地区,研究和保护濒危少数民族语言,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打造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建设和谐社会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据有关专家介绍,人才流失是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和保护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我国专业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专家学者也就200多人,如果按照研究的语言种类和方向划分,每个语种的研究人员更是稀缺。一位两鬓斑白的语言学老教授博士、硕士带了20多个,最后真正固守专业研究的仅3人。
另外,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描写语言学的研究手段、方法提出了挑战,如何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语言描写方法进行更新,也是与会代表讨论的重点。与会学者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尽快采用录音、录像和电脑软件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濒危少数民族语言进行采集和保存,建立语料库。(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