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8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侗语民族族称来源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9-11 09:2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傣族的族称族源

傣族是云南省的古老居民,但傣族族称“傣”是新中国建立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依其自称“tai2”而正式定名的。在历史上,傣族族称不断变化。在汉晋时期称为“滇越”或“掸”,也有史书称作“僚”、“鸠僚”或“骆”。到唐宋时期,樊绰《蛮书》等史籍称之为“金齿”、“银齿”、“黑齿”、“绣脚”、“绣面”或“茫蛮”、“白衣”。元明时期仍称“金齿”、“白衣”,也写作“白夷”、“伯夷”,有的史书写作“●夷”,此名称常与白族先民“●人”混淆。到清代以后,则称为“摆夷”、“摆衣”。这些名称除“越”字应是本族自称之外,其他都是他称,常常是外人根据其形体装饰或服饰特点称呼的,这多少带有一点民族隔阂和民族关系不平等的痕迹。如今以本民族的自称来命名,正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各民族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傣族先民“滇越”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与当时福建的闽越,广州的南越,广西及越南北部的西瓯越和骆越,两广的扬越,皖南及赣湘东部的山越,浙江的大越、于越和瓯越,同称“百越”或“百粤”。滇越作为古越人的一支,与其他越人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如种水稻,习水性,烧制印纹陶器,住干栏式建筑,有断发文身之俗等,这些都为后代傣族所继承。但滇越还有一点是其他越人所没有的,那就是其地产象。

到东汉时期,出现有“掸”人的称呼,在《后汉书》的《和帝本纪》、《安帝本纪》、《顺帝本纪》中皆有记载,其中所记的“掸国”,也就是滇越。不过,掸人当时分布区域很广,而且在其中心地区已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被东汉王朝承认为一个王国,其经济文化也已相当发达。这些东汉时代的掸人就是现代缅甸掸族和我国傣族的先民。东汉之后,滇越或掸等族名不再见于史乘,魏晋以来有关云南之“僚”、“鸠僚”、“骆”、“濮”等记载,大体上都是滇越或掸人的后裔,也就是今天傣族的先民。在东汉至唐宋之间700-800年,史书上对僚人的记载十分丰富,其习俗如以长幼次第称呼所生男女,住干栏,以长者为王,不能远相统摄,能卧水底,持刀刺鱼,嚼食,鼻饮,铸铜为器等等,至今仍多遗留于傣族生活之中。凡此种种说明,秦汉之后的数百年间,傣族先民被冠以僚、骆及其他族名,作为滇越的后裔,继续繁衍生息,发展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图片
更多图片
Image
Image
Image
侗族的族称族源
侗族自称“仡儖”Gaeml,最早见于宋代的载籍,汉文记为“仡伶”。在明清两代文献中,称之为“峒蛮”、“峒苗”、“峒人”、“洞家”或泛称为“苗”。现在统称侗族,在民间习惯称“侗家”。

侗族自称Gaeml(音干)的原意是用树枝、木桩等障碍物把居住点围起来。“干”又含有山中小平地之意。后来演变为住在“干”中之人,并逐渐成为这些人的社会组织的名称。

他称“侗族”的“侗”是从“洞”或“峒”发展来的。“洞”或“峒”是隋唐文献中对黔湘桂边境羁縻州所属地区的称呼。在宋代成为羁縻州所辖属的一级行政单位。后来逐渐演变成对侗族的专称。

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来的。秦汉时期称为骆越。魏晋南北朝之后被泛称为僚。僚和骆越一样,包括很多部族,分布也很广,几乎遍及中国的西南各省。唐宋时期,“僚”开始分化。侗族从僚人中分离出来,大概在公元十世纪的宋代。南宋时官居五溪地区之地的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中第一次把侗族先民与这一地区众多民族中独立出来,称为“仡伶”。同时代的《老学庵笔记》、朱熹《记三苗》中,则记为“伶”。清代顾炎武把侗——僚——越的关系用一条线串起来。

图片
更多图片
Image
Image
Image
水族的族称族源
据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综合考察,水族自称“虽”(sui),系由古代“百越”中的一支“骆越”(liao)发展而来,最早应居住在邕江流域,溯龙江而上,跨黔桂边境北迁,定居于今之三都。据《宋史·蛮夷传》记载:水族聚居的“抚水州在宜州南,有县四:曰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唐对就属黔南。酋长皆姓蒙。区、廖、潘、吴四姓皆水族的大族,而今潘姓几乎占水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到了明代,作过龙场驿(今贵州修文县)驿丞的王守仁写的《重修月谭寺公馆记》中,对水族曾有记载。其后,邝露的《赤雅》中,有称水族“亦獠类”的记述。清代中叶以后的有关若作中多称为“水家苗”、“水家”等。1956年经国务院定名为“水族”。
毛南族的族称族源
毛南族历史悠久。“毛南”之称源自地名,最早见于宋代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一书,当时“三南”地区被称为“茆滩”。以后史藉碑刻中又有“茅滩”、“茅难”、“茆难”、“冒南”之类同音异字之类记载。谓此地人为“茅滩蛮”。

毛南族的民族源流,以往很少人研究,目前学术界以及在毛南族群众中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外来说,认为毛南族的祖先是分别从湖南、山东、福建等地,因作官、避难或经商而来到广西毛南地方的。二是土著说,认为现在毛南族居住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少数民族居住,毛南族是由当地的土著民族发展而来的,但也融合有外来的民族成分在内。

毛南族的先民,秦汉时为古“百越”族的一支“骆越”人;隋唐时被称为“僚”人的一部分;宋元从“僚”分流,与侗水语组诸民族被统称为“伶人”;明清时,由“伶人”的一支同一些外族结合衍成毛南族。他们自称为“哀南”(单称)和“窘南”(众称),即“毛南人”的意思。1956年经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专家调查识别,确认为“毛难族”。1986年国务院应毛南族人民的请求,定为“毛南族”。

社会历史为变迁唐代之前很长历史时期,史称“三南”及其周围广大地区为“蛮地”。唐贞观13年(公元639年),封建王朝于该地设环州,辖八县,“三南”隶属于其中的思恩县。其后,它所属的州、府、乡有些变更。1953年,思恩县与宜北县合为环江县,先后归属广西宜山、柳州、河池地区。今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毛南族滞留在原始公社社会时间很长,迟至明末清初才完全解体,进入封建社会。1949年她同全国兄弟民族一起,共同进入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布依族的族称族源

自称“布依”,由于方音差异,各地尚有“布雅依”、“布约依”、“布育依”、“褒依”等不同读音。“布”是“族”或“人”的意思,“依”是族名的专称,各地布依族人除自称外,对别地区的本民族人,彼此之间,或按地理位置,或视服饰不同,或因语音差异,又有“布那”、“布侬”、“布央”、“布曼”等互称。

历史上对布依族的他称有各种不同的称谓,仅1949年以前就有“仲家”、夷族、“夷家”、“水家”、“水户”、“土家”、“本地”、“沙人”等,文献上则多称“仲家”。1953年,国家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自称,统一称“布依族”。

布依族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虫息、繁衍在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带,是贵州的一个土著民族。秦汉以前分布在广西中北部和贵州南部的“骆越”支系,与布依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战国晚期到西汉,今贵州南部,以南、北盘江为中心,出现了“夜郎国”,布依族先民是“夜郎国”的主体民族。汉以后,布依族地区被称为“僚”或“俚”。

唐代布依族地区被称“蛮”。宋、元以后,布依族地区领主经济逐渐发展,封建领地称“蕃”,领主称为“蕃主”。宋初“诸蕃以龙氏为宗,称为西南蕃主”,分为八大部落分支,其地包括今贵州安龙、罗甸、册亨、兴义、镇宁、贵阳等县(市)。

元代布依族以“仲家”之称见于史籍。《元史地理志》有“栖求(今长顺)等处仲家蛮”的记载。明、清史籍则称布依族为“仲苗”、“仲蛮”、“青仲”或“仲家”。从清代到民国,布依族除被称“仲家”外,尚有“夷族”、“夷家”、“水家”、“水户”、“土边”、“土人”、“本地”、“沙人”等,文献上则称“仲家”。

总之,布依族是世居贵州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从古越人的骆越支系及其后的僚人逐渐发展起来的,并融入了古濮人的成分,在后来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吸收汉族以其他民族的一些成分,逐步形成了今天人数众多的布依族。另一方面,布依族也有融合于其他民族的。

图片
更多图片
Image
Image
Image

黎族的族称族源

黎族的族称,有泛称、他称和自称三种。

(1)泛称。泛称,即指古代对海南岛上诸少数民族的广泛称呼。常见于我国史籍中,如:周时称为“骆越”,秦时称为“西瓯”,汉时称为“越人”,西汉时继称为“骆越”,东汉时改称为“里”、“蛮”,隋时则“俚”、“僚”并称,唐时普遍沿袭称为“俚”、“僚”,清时称为“真粤人”。

(2)他称。黎族的他称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夷黎、遐黎、霞黎、夏黎、三差黎(即“三星黎)、四差黎(即“四星黎)、乾脚黎、俚黎、吔黎、侾黎、花脚黎(即“下脚黎”)生黎、熟黎、大厂黎、小厂黎、岐黎、穿裙黎、大鬃黎(即“光鬃黎)、小鬃黎、德透黎、本地黎、吔人、黎岐、生岐、熟岐、文昌黎(李村、荔枝莫寨村、马岭寨脚村、买陂村和下寨苦藤村等三十五处,均属文昌黎)、临高黎、儋州黎、乐会黎、昌化黎、万州黎、陵水黎、崖州黎和感恩黎等。

(3)自称。黎族自称有赛(黎语“hlai[Φai53]”的音译),侾(黎语“has[ha11]”的音译)、杞(也写作“岐”。“gheis[gei11]”或“heis[hei11]语音近译)、润(亦写“运”。黎语“dzun[Zun53]”的语音近译)和美孚(黎语“moifau[mi53far53]”的语音近译)等五种。其中,“赛”之称呼最为普遍,几乎所有的黎族在对外交往时,都以“赛”为自称。“赛”在保亭黎族苗自治县的加茂地工有“hlais[Фai11]”和“tais[thai11]”两种读音;在三亚市马岭、田独等地区读作“dhai[dai53]”。不论是“tais[thai11]”还是“dhai[dai53]”,都是黎族自称“hlai[фai53]在不同地区的语音演变。

族源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地分布着百越族群,“自交趾到会稽七八千里,百粤(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其中的骆越分布于今广东之西南部(含雷州半岛)、广西之南部、越南之北部,以及海南岛。《汉书·贾捐之传》径称海南岛中的居民为骆越之人。上述地区的骆越人不仅在考古学上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而且在人类学、语言学、地理学、民族文化等方面有亲缘关系与相似之处。

黎族民间流传的人类起源的故事,如洪水漫天为灾、兄妹结为夫妻、雷神摄蛇卵产子等民间故事传说等等,与百姓后裔壮侗语族其他诸族流传的故事颇为相似。

至于岭南百越诸支(南越、骆越、西瓯)的后裔俚僚等,其活动盛期相当于东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活动地域包括两广、越南北部及海南岛,出现了不少的跨地数州乃至十数州的渠师酋豪。其中跨踞高凉等十数州的俚帅冼氏与冯氏,从南朝梁陈至唐,曾经统治海南儋耳千余峒及崖州、临振等州县的俚、吔(歧)人民。至今海南岛有冼夫人庙,每年二月十二日的“闹军坡节”便是纪念冼夫人的。冼夫人为俚帅,与黎族有渊源关系。

仡佬族的族称族源

仡佬族是贵州古老的民族之一。商周时期,仡佬族先民为“濮人”。先秦时期到唐朝为“僚”(僚旧时写为“獠”,读为“佬”)。唐代,西南地区僚人中的一部分形成单一的民族“ 僚”。宋代文献始记为“仡佬”。宋元明清历代汉文献中的仡僚、佶僚、土僚、秃喇、老佬、革僚、閤老等都是仡佬族的同称异写。另,明清文献根据不同支系仡佬族的服饰、职业特长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称仡佬族为红仡佬、白仡佬、花仡佬、青仡佬、大披袍仡佬、锅圈仡佬、木仡佬、土仡佬、水仡佬、打牙仡佬、打铁仡佬、篾仡佬、雅意仡佬、徕仡佬、彝仡佬、苗仡佬等。仡佬族长期与彝、苗、布依、壮、汉各族生活在一起。彝族称仡佬族为“濮”;苗族称仡佬族为“克”或“蒙徕”;布依族称仡佬族为“布戎”、“布央”;壮族称仡佬族为“布央”、“布徕”;汉族称仡佬族为仡佬、古老。仡佬族内部则有哈仡、翟戈倮、褒佬、布告、布尔、埃申、濮佬、葛佬等不同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50年代的民族识别,确定“仡佬族”为仡佬族的统称。

仡佬族,从汉文史籍记载中可以看出她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濮人、僚人、仡佬族三个历史发展时期。

濮人是我国古代人口众多、支系纷繁、分布辽阔的庞大族群,又称“卜”或“百濮”。据史书载,早在殷商时期,濮人就已活动在西南、中南广大地域。其中,仡佬族与生活于以贵州为中心的濮人的渊源关系最为直接。并分别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在今贵州一带建立了牂牁国和夜郎国。东汉时期,濮人在史书上被称为濮、僚或濮僚并称。魏晋以后,濮称消失,以僚专称。隋、唐时期,僚人经过长期发展,居住于黔北地区的僚人逐渐形成为仡佬族的直接先民“仡僚”。“仡僚”名称最早见于隋黄《武陵记》。其后在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也有记载。据北宋陈彭年等修撰的《广韵》解:“僚”作为部落称谓当读作“佬”,说明仡佬是从“僚人”中演化而来的。到明代的有关著作,更明确地记载了仡佬和僚人之间的承袭关系。田汝成在《炎徼纪闻》中说,“仡佬,一曰僚”,在《行边纪闻》中又说“仡佬”,一曰仡僚”;《嘉靖图经》中也说“仡佬,古称僚”。清代,有关仡佬族的记载在《贵州通志》、《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等书和贵州各地方志中,更是“无处无之”。关于仡佬族与古代濮人僚人的这种族属渊源,在今天的民族传说、仡佬族今天分布的地域以及仡佬族的生活习俗都能找到依据。总之,仡佬族是从古代濮人、僚人中经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图片
更多图片
Image
Image
Image
壮族的族称与族源
壮族,源于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群的西瓯、骆越部族,是壮族地区的原著民族。在旧石器时代,今之壮族地区就有古人类在活动;新石器时代的桂林甑皮岩人(距今一万年前)是至今我国发现最早制造陶器和驯养家猪的古人类之一。据体质人类学的比较研究,甑皮岩人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距今五万年前)的体质特征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同属于南方蒙古人种,而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的现代壮人,又与其有着较明显的相似特征,这说明壮族及其先民,是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壮族地区这块土地上的原著民族。

壮族源于西瓯、骆越人,是原著民族,这在不少的古籍中已有记载。据《元和郡县图志》及《旧唐书·地理志》载,郁江流域的贵州(今贵港市)、潘州(今广东高州县)为“古西瓯、骆越地”,也就是古西瓯、骆越的居住区。《旧唐书·地理志》邕州宣化县条还载:“驩水在县北,本牁牂河,俗称郁状江,即骆越水也,亦曰温水,古骆越地也。”可见骆越人居住在郁江流域。用族名来命河水名,这是壮人的习俗。而宋人周去非在他的《岭外代答》中则把“土人”和“古骆越人”联系起来,说“钦民有五种,一曰土人,自昔骆越种类也”。就是说,钦州的“土人”,就是古代的骆越人。

从生活习俗、语言歌词来看,壮族与百越族人均相同。古代越族“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一直到1949年以前,壮族人还在建筑使用上面住人,下面放畜的所谓“干栏”房屋。古代越人尚铜鼓,有鼓者称都老;而壮族地区至今出土的铜鼓已有500多面,是全国出土铜鼓最多的地区,且壮人都以铜鼓为文娱乐器。古越人“断发文身”;壮人此俗到唐代还在流行,有些偏僻的山村,到1949年前,还有“文身”之俗,古代越人信仰“鸡卜”;近代壮族民间巫术还有鸡卜,以定吉凶祸福。古越人歌词与现代壮人的山歌亦相同。如作于春秋时期的《越人歌》(汉·刘向:《说苑》,)这首歌的歌词与壮族山歌一样,都是用词序和虚词来造句,并且主、谓、宾、定、状等成分的位置与现代壮语相同;原歌的长短句歌式,现在在广西东兰、天峨、上林等地还有流行。《越人歌》的作者是一位爱唱歌的船家姑娘。壮女亦爱唱山歌,以歌代言。生活习俗以及歌的相同,也说明了壮族来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的西瓯、骆越族。

另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些外来的民族同化融合于壮族,同时也有一些壮人同化成了汉民族。

壮族族称,历代称谓有所不同。商周时称为“濮”,壮人自称亦为“布”。“濮”、“布”是同音异写。秦汉时期称为西瓯、骆越、乌浒人。“西瓯”始见于《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的“蛮夷中,西有西瓯”之句。而“骆越”则见于《汉书·贾捐之传》的“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俗,相习以鼻饮”,和《马援传》的“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乌浒”是继西瓯、骆越之后的称谓,是瓯骆族的后裔之名。隋唐时称为“俚”、“僚”。当时俚、僚人岭南处处都有,他们活动的地方数千里,有的史书把俚、僚说成是一个民族,同一的族称。宋代称为僮。“僮”始见于宋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庆远、南丹溪洞之民呼为僮”句,明代称为俍人、俍民,当时俍人、俍民在广西占有一半之多。

壮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有不同的名称,但这些名称的族源是同一的。1949年以后,把居住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讲僮语(母语)的称为僮族。1965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将“僮”改为“壮”,自此,僮族统一称为壮族。

壮族人自称为布侬、布土、布越、布壮、布依、布陇、布曼、布僚、布傣、布沙等共20多种。这些不同的自称,今在壮乡民间犹存。

图片
更多图片
Image
Image
Image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5-26 12:58 , Processed in 0.13451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