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语电视开播情况系列采访活动之东兰篇
本网记者 陈良胜 蒙树起
位于广西西北部的东兰县,是个少数民族地区,全县的30万人口中,90.6%是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86.56%,达25.2万人,素有“将军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等美誉。 11月19日,记者在该县采访时注意到,无论在县城还是乡村,很多壮族群众虽然会说桂柳话、普通话等语言,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相互间的交流依然以壮语为主。壮语在这个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依然是强势语言。 多年来,东兰县委、县政府把加强壮语广播影视工作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壮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大团结的工作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壮语电影 大受欢迎
东兰县的壮语电影译配工作起步较早,上个世纪60年代初该县就组建壮语电影译制配音组,后因经费和人员问题,不到一年就解散。从1979年恢复县电影公司壮语电影译制配音组至今,该县已用本地壮语译配《咱们的牛百岁》、《焦裕禄》、《孔繁森》、《唐山大地震》等故事片276部,《秸杆养畜》等科教片53部,并在全县14个乡镇147个行政村510多个放映点放映31000多场次,观众达290多万人次。 “壮语电影很受革命老区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东兰县电影公司经理韦建峰向记者介绍:“东兰县每年壮语电影的放映场次占全年放映任务的45%至62%。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中,壮语配音影片成了放映的主体,不但壮族地区的农民群众喜欢,汉族、瑶族群众也爱看。特别是壮语科教片,群众易懂,易掌握,放一场壮语科教电影,比办一次培训班效果还好,许多村干甚至要求连放两场科教电影,有的还要求放壮语科教电影专场。一些放映点的群众说得很干脆:如果没有壮语电影,就别来放电影了。” 东兰县的壮语电影译配工作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1985年壮语译制片《咱们的牛百岁》获得自治区民委、自治区文化厅“少数民族语优秀译制片奖”;1994年译制的故事片《焦裕禄》获全区民族语配音影片映展一等奖,同年,在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评选中,该片还荣获国家民委、广电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颁发的“故事片壮语译制片奖”;1998年和2002年,壮语译制片《孔繁森》和《秸杆养畜》分别获得第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的“综合技术奖”和“少数民族语优秀译制片奖”。
壮语电视 方兴未艾
为满足革命老区壮族群众收看壮语电视的强烈愿望,2012年3月,东兰县广播电视局和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部署,积极筹办东兰壮语新闻栏目的开播工作,6月6日,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东兰壮语新闻》,同年8月1日作为固定栏目正式播出。东兰也因此成为河池市唯一开播壮语电视节目的县份。 东兰县广播电视局局长韦东平介绍说,东兰县广播电视台把《东兰壮语新闻》作为与《东兰新闻》、《社会经纬》等一样重要的主打栏目来打造。在报道方式上,采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严把声音、图像质量关,凡是不达要求的,一律不予安排播出;在报道内容上,以记者采访的时政新闻为主,重点报道本周全县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先进典型;在播音用语上,选择各地都能接受的三石壮语音调;在时长和播出时段安排上,作为固定栏目在黄金时段播出,每周一期,每期15-20分钟,首播为星期日18点40分,当晚及周一、周二重播,每期《东兰壮语新闻》的总播出时间达到3小时。 据悉,东兰县的有线电视网络目前已经覆盖县城、1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及道路主干线周边村屯,有线电视用户2.2万户,有线电视覆盖区域入户率达90%,受众9.5万人。《东兰壮语新闻》正是通过这个强大的网络,及时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壮族群众的心坎上。 韦东平介绍,除抓好《东兰壮语新闻》栏目外,县广播电视局还组织人员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编成壮语山歌,及时在电视台上播放,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据该局最近的900多份问卷调查显示,66.8%经常收看壮语新闻,近7成认为《东兰壮语新闻》节目质量好。记者在东兰县东兰镇巴拉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的壮族群众经常收看《东兰壮语新闻》,还喜欢听壮语山歌和观看壮语电影。“用本地壮话播出、放映,我们都听得懂。”村民韦成相说。
壮语影视 迎难而上
东兰县的壮语影视工作群众基础好,起步稳健,发展前景光明,但也遇到了诸如资金缺少、人才缺乏、器材缺失等难题。 记者在县电影公司采访时看到,该公司的壮语电影译配室比路面低3米左右,阴暗潮湿,不仅工作条件差,收藏的电影资料及电影胶片还面临发霉腐化的处境。由于电影企业的不景气以及“养事不养人”的做法,使得壮语译配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养不起。同时,配音人员少、配音经费少、配音影片放映困难、适合农村题材的配音影片少等,也是目前制约东兰县壮语电影发展的大问题。“对民族语译制配音工作我们依然充满信心,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再苦再累我们也要把它做好。”县电影公司经理韦建峰对记者说。 面对资金紧缺及设备、人员不足等困境,东兰县广播电视局迎难而上,极力推进壮语电视工作迈上新台阶。县广播电视局局长韦东平向记者描述了该局下一步的工作计划:“2014年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把《东兰壮语新闻》由现在每周播出一期增加到每周播出2-3期,增设《社会经纬》壮语版,每周播出一期。”韦东平表示,明年也将集中力量在东兰县开通壮语广播。
壮语工作 贵在执着
东兰县的壮语影视工作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与自治区民委、民语委、自治区广电局、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广西电影集团公司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分不开,也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县委书记、县长等县领导多次组织县广播电视局、县民语局、县电影公司等部门单位,共同探讨并解决壮语影视工作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明确东兰县壮语影视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县里依然优先拨出资金支持壮语新闻栏目的开播,同时,把壮语电视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使壮语电视栏目有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县领导还经常收看《东兰壮语新闻》,为提高节目质量、影响力,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要求。由于各方的共同关注,使得壮语电影不断延续,《东兰壮语新闻》开播一年多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东兰县的壮语影视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那些默默无闻的、一直执着于壮语译配工作的辛劳的人们。“我的外公是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壮语翻译录制导演,从事壮文研究20多年,我的母亲1979年开始从事壮语电影配音工作至今,曾获得过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骏马奖’。由于从小受家庭文化的熏陶,我非常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参加工作后也与民语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东兰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局局长韦婉姿对自己一家三代从事民族语文工作而倍感自豪。记者在简陋拥挤的县电影公司壮语译配室翻阅了一些正在译配的电影剧本,里面的汉文台词都是译配员们自己动手翻译成了壮语台词。用群众的耳熟能详的语言来进行翻译和配音,工作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环境再差、工作再苦,也压不垮他们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热情和信念。 东兰县民语部门也一直关注、支持本县的壮语影视工作,在做好沟通协调的基础上,他们还争取资金给电影公司增加壮语电影的放映场次,举办壮语电影首映式等,对《东兰壮语新闻》栏目也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2014年,我们将力争得到自治区层面的资金帮助,把东兰县自己拍摄的纪录片《风物还是东兰好》翻译制作成壮语版。”韦婉姿说。
壮语电影下乡深受群众欢迎。图为电影队在东兰镇巴拉村放映时的情景。
东兰县广播电视局局长韦东平(左)与壮语新闻播音员探讨壮语播音技巧。
播音员韦柳燕在录制《东兰壮语新闻》节目。
东兰电视台每天播出的壮语山歌,很受群众喜爱。
本报记者到群众家采访壮语电视的收视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