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0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田阳巴别乡打造永不落幕的乡村双语广播站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6:1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华网广西频道11月21日电(记者卢羡婷)“巴别乡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欢迎收听我站的普通话、本地壮话双语广播节目!本次播音主要针对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知识给各位农民朋友做宣传,下面请听详细内容……”今年48岁的巴别乡党员苏文丰用夹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为村民播送新闻,这已经是他义务广播的第24个年头。

    一个话筒、一支笔、一份稿,苏文丰坐在简陋的“播音室”里,专心致志地念着自己编辑整理的稿子。洪亮的声音通过天台的高音喇叭,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赶集的村民一边买东西,一边听着苏文丰那熟悉的声音。

    “从小就听着广播长大,一到圩日,广播就不停,都是播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上到国家政策,下到提醒大家下雨收玉米,很实用。”村民周加孔告诉记者。

    巴别乡是广西革命老区百色市较贫困的山区之一,距离田阳县城56公里,山路崎岖。记者从县城乘车颠簸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这个四面环山的小山坳。因为偏僻,广播成了巴别乡最有效的传播工具,巴别乡也成为田阳县唯一一个坚持办乡村广播站的地方。

    “如果没有广播,乡干部就要下村挨家挨户宣传政策;遇到暴雨预警等突发情况,要及时下户告知村民。”巴别乡党委宣传委员黄艳妮说,巴别乡辖13个村147个屯,共有4957户、2万多人,全乡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低,使得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很窄。而乡干部只有30人左右,靠下户宣传政策法规,既增加工作量,又收效甚微。

    广播站的成立,架设起党政机关与群众之间便捷沟通的桥梁。巴别乡广播站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1988年12月,首次“触电”的苏文丰便爱上了“无偿”的广播事业。此前,他曾在大录村当团支书,给乡广播站投过不少稿件,如今义务当起播音员,既是“举手之劳”,又是兴趣爱好。

    苏文丰回忆说:“1988年全乡实现村村通广播,每户有一个四方的小木盒喇叭挂在电杆上,那时候广播覆盖率很广,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木喇叭遭遇了人为和自然的损毁都哑了。”

    为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2008年巴别乡因地制宜成立双语广播站,在原有壮语的基础上增加普通话,利用当地圩日进行双语广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各种便民、惠农信息,让前来赶集的村民带着信息回家。

    “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广播的语言、内容,还是设备,都发生了改变。如今,广播站配有新的广播设备。”苏文丰蹲在天台上,细心地整理喇叭的电线,这些设备被他视为珍宝。

    乡长黄两告诉记者,双语广播受到村民普遍欢迎,无论是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家,还是不会说壮话的外地人,都能从中受益。“等条件成熟,还要进一步完善广播站,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广播信号全覆盖。”

    黄两说,广播站的播音员只有2名,均由乡干部兼任,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他希望能有学校派专业老师前来指导,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市县的广播电台对接。

    记者在乡政府办公楼发现,一名年轻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已经加入到播音员的队伍中。苏文丰的儿子苏俊岭今年大学毕业,回到巴别乡计生站工作,并接手父亲的“广播事业”。(完)

www.gx.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广西频道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沙发
发表于 2012-11-21 19:03:00 |只看该作者
乡级应该不用搞双语广播了吧?我乡就只有壮语广播。我乡也有少量汉族的,不过他们都会说壮话。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板凳
发表于 2012-11-22 09:52:00 |只看该作者
的确,在壮族占80%以上的乡村,双语广播站有点画蛇添足。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08:36 , Processed in 0.12047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