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优先,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政策上大幅度倾斜,加大对民族乡、民族人口集中的村寨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
如何倾斜?如何扶持?
第一招: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民族学校,在少数民族散居区的优质学校设立民族班。
通过努力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或争取社会力量及海外侨胞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民族学校,以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上学难问题。如争取到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用于建设富川民族中学;为昭平县走马中学争取资金改建为民族中学等。同时,在政策、经费及教学设备配置等方面,贺州市教育局给予民族学校特殊照顾,努力改善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
而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则采取在优质学校开设寄宿制民族班的办法,把招生数以指标形式分配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重点照顾家庭特别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
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些民族学校和民族班取得了较大发展,为贺州市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创办以来,已有4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考入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贺州高中开办的民族班,也有3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不少学校还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富川新华民族小学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富川民族中学被授予“全区民族体育模范集体”和“自治区体育、卫生优秀学校”称号等。
第二招:市直学校免费招收优秀土瑶族学生。
至今只有7000多人的土瑶族,全都分布在贺州市八步区鹅塘、沙田两个镇的深山中,交通不便。靠天吃饭的土瑶群众生活困难,很多土瑶学生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了。
为了加大对土瑶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贺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市直学校每年都必须在名额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专用名额,每所学校免费招收3-5名土瑶学生入学。近年来,20名土瑶初、高中毕业生分别被保送到贺州市属的大中专院校就读。同时,各县区也纷纷采取类似政策,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入学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