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23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忻城土司文化的特殊性

[复制链接]

9

主题

1

听众

595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0-12-3
注册时间
2008-10-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1:3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忻城土司文化的特殊性

罗 

忻城土司文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它是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忻城土司文化,不是单纯的壮族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汉族文化;不是汉文化与壮文化的简单嫁接,也不是汉文化对壮文化的强势并吞,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相互浸透、互利互补、和和相生的文化。这种有机融合,使其生命力延续了近500年。

                                                   一、

    莫氏土司统治忻城近500年,时间如此之长,为壮族史、中国史所罕见。说到忻城土司文化特殊性,不能不说忻城土司民族成份的认定问题。忻城莫氏土司的族谱一直认为其祖先来自江南的苏州太仓,但是后世的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认为族谱此说法不可信,确定忻城莫氏土司民族成份为壮族。

被称为忻城土司“始祖”的莫保在其所著的《力田箴》中有“昔我江左巨族,今为粤西细民。”十三任土官莫景隆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编纂的《忻城莫族总谱》称:“裕定公讳保,协理忻城始祖也。原籍江南苏州太仓州人,生而奇俊,有谋略,好善乐施,每倾囊济人危急。元至正间,粤西蛮寇犯边,奉命随征,设计擒贼,著有功绩,授千户屯于庆远宜山之八仙。明洪初年,罢管兵官,藉其屯兵为民,遂偕子孙亲丁数人移居忻城界。”从《族谱》上表明,忻城莫氏土官的祖先是来自江南的汉人。在统治忻城土县近500年的时间里,莫氏土司的确以汉人的身份自居。

然而,专家学者对广西土官的民族成份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广西土官普遍伪造家谱,把自己当作汊人后裔。原因是历代封建王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强迫同化政策,从而导致土官在政治上受到限制,精神上受到压制。为了摆脱这种卑微地位,他们才冒充汉人,杜撰族谱,后来转相传闻,以讹传讹,以致难识其成份的真面目(粟冠昌《广西土官民族成份初探》,民族团结出版社1963年出版)。学者蓝承恩将《忻城莫族总谱》与续修的《莫氏族谱》进行对照,再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忻城莫氏土官是来自江南苏州太仓的汉人”一说靠不住,应是地道的粤西壮族。他还认为,忻城莫氏土司与南丹莫氏土司同一个祖先,莫保被任命为八仙千户,是南丹土著莫氏分封的必然结果,而非从苏州随征跨省平蛮有功。(《忻城莫氏土司五百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广西的专家学者在编著《壮族文学史》时也把忻城部分土官及官族文人的作品归入其中。

莫氏土司在壮族、瑶族聚居地忻城进行其统治,不管他们如何以汉人自居,也始终被视为“土官”。一方面,他们生活在这个土县,早已融入壮、瑶社会当中,有着与当地土民一样习俗、习性,(“初来时,人少而势弱,不得不服蛮之服,语壮之语,以求于环境”(《岭表纪蛮》)。元至正年间,莫保削官为民,从宜山落难到忻城延寿里板县村,以农为生,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其孙莫敬诚还是靠当地的壮佬韦公泰举荐才得为土官。可见壮、瑶势力在当地非同一般,正所谓“壮瑶狂悻”。假如莫氏家族是来自外地的汉人,融入壮瑶社会,到敬诚孙辈早已被同化了。“忻城、永顺长(官司)与壮人无异,惟语言稍别”(道光《庆远府志。诸蛮》);但另一方面,作为土知县,他们要面对流官、知府甚至皇帝,他们还得学会汉人的“驭人之术”,即以汉人的为官之道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也就是说,他们得把自己当汉人,按照汉人那一套来行事,他们讲官话,住汉式衙署,行汉式婚丧礼仪。土官壮族身份的事实与其意识的不对称性,导致几百年土官行为的“两面性”。因此说,忻城莫氏土司是其壮似汉的特殊统治群体,近
    500
年的土司文化也具备了特殊性。

                                                                                           二、

忻城土司文化的特殊性,充分体现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在政治上,土司制度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特权,既执行中央的政令,又有其特殊性。明清两朝莫氏土司均按封建王朝的羁縻制度而行,与汉地一样,建立健全各种机构,县级有县衙署,有知县、师爷、权官、总管、头目等大小官职,基层设有里、堡、峒行政组织。但是与汉地明显的区别在于,忻城土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知县可以世袭,世袭制度让土官永保其统治地位,没有危机感。汉地的知县,有朝廷的俸禄,而土知县没有,其生活来源完全取之土民。土官与土民,是封建土地领主(农奴主)与农奴的阶级性质(《韦业猷《土司时期忻城社会经济探微》)。不仅如此,土官还有进贡的任务。土知县是当地的“土皇帝”,享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辖区内所有土地集于其一家,可谓风光。但是,朝廷对土官是不放心的,所以在土司地区设汉典史,名为辅政,实为监督。据记载,忻城土县从清康熙四十七年至光绪三十二年,共有来自汉地的典史49名(《忻城土司志》)土官与流官间等级森严,土官晋谒流官,“见知寨如里正之于长官,奉提举如卒伍之于主将,视邕管如朝廷,望经略帅府则如神明”(《桂海虞衡志》。“土官谒见流官,其品级在流官下者,例行一跪三叩礼,不给坐,不侍茶,有话跪禀。谒见时,须缴纳种种规费……”(《岭表纪蛮》)。由于内有典史监督,外有流官歧视,土官知县在其辖区内不能为所欲为,到了外边,也是低人一等的。

莫氏土司统治时期,他们依汉例,学汉术,但又不照搬照套汉人的东西,而是根据忻城土县的具体县情进行变通。他们吸收了汉民族政治上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比如第七任土官莫镇威引述唐皇李世民与宰相同论治国方略时说的“君为舟,民为水,水滥舟覆。”提出了“吏民为父子”,主张为官者“宁朴勿华,宁俭勿奢”,“毋厚敛于民”。历代土司制定了诸如《力田箴》、《官箴》、《分田例议》、《劝官族示》、《芝州家训》等等法规,这些主张和法规对当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土司制度下,农奴主与农奴两大阶级分为5个等级,主户中的土官及官族居社会最高层,享有各种特权,属第一等级,占全县大多数的是第四等级——农奴,他们被缚于土地上,对主户有人身依附,受主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盘剥,担负繁重的徭役。由于土官的生活来源与土民(农奴)的劳作息息相关,在统治手段上土官更多的是采取“笼络”政策,把土民牢牢地缚于土地上,以确保其经济来源,维持其“本支百世”的长期统治。

在经济上,莫氏始任忻城土官以来,全县土地归集于一家,权力集中于一人,改变了过去由部落酋长统治的各自为政的局面。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莫氏土司采取了一些较为积极的措施,推行了一些比较开明、灵活的政策。比如他们推行土司田制,鼓励民众“稼穑为先”发展农业生产。比如他们推出《分田例议》,规定官族田地“食至三代,仍将归官”,大大刺激官族自力更生,开辟田地,谋求生路。比如允许土民垦荒,土地归己所有,叫“祖业口分田”,
   
上述措施客观上促使忻城土地量的增加。另外,忻城土司还劝官族、民众司商贾,“悉心交易,肩挑背负可资一身之用”。在一些手工生产上,土司甚至要求家人亲力亲为,勤俭持家。比如壮锦生产,土司就要求家人“锦可学制,琴也须弹”,甚至贵为土司的夫人,也“纺织之劳身亲为之”,织锦出卖,使得“一署大小侍婢终岁不费一钱。”

忻城土官与汉地知县不同,还在于他们与土地离得特别近,他们视农业为命根子。历代土官作《家训》、《族示》告诫其子孙,“勿荒于嬉,山头岭角皆金珠”,“勿舍乃业,耕耘收获是根本。”“要耕田,服劳奉养”、“治土民,教勤耕”。他们重视修路、建桥,兴办市场,拓开古道,连通各个里堡及圩场,组织土民修水坝、兴水利、造水车,解决水稻地区的灌溉问题。他们还以出租的方式将部分官田给佃民耕种,收其地租(官四民六),使无田的土民得到一定的实惠。第七任土司莫镇威还于思练堡建造官访作“劝农停车所”,以劝民不误农时,发展农业生产。土司的种种政策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长期统治,但客观上对忻城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建筑艺术方面,尤其能体现忻城土司文化吸收汉文化,又自成风格的特点。忻城土司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雕刻,大量地吸收和传播中原文化。明万历十年,莫镇威在翠屏山北麓兴建规模宏大的土司衙署时,在保留南方传统建筑习惯的基础上,引进中原汉族建筑形式,其建筑纵向布局,院内建筑左右分布,自然形成了4个中原地区特有的四合院建筑形式。特别是各堂柱基的雕刻,屋脊上的装饰以及花窗的图案,具有明显的汉文化艺术风格。镇威之后来者兴建的莫氏祠堂、代理土司官邸等建筑群,也融合汉文化的建筑艺术。土官是地方“土皇帝”,在建筑规格和装饰上虽基本遵循明朝规定,但有些属禁用的东西,还是大敢地表现在建筑物上,比如门梁着丹色,饰狻猊、麒麟、犀象等属禁用,但是土官照涂于门梁和嵌刻于柱基。莫土司衙署基本上为平房,没有两层以上的楼房,亭、台、阁、廊也不多见,这与当时当地民居建筑的风格是一致的。

                                                                                               三、

忻城土司文化是土司统治时期土官与土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这是构成忻城土司文化特殊性不可或缺的成分。

以忻城的土锦和山歌(壮锦)为例,便可看出土司统治时期民间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据有关史料记载,忻城土锦(即今壮锦)在宋代就已经有生产。到明万历年间,有了很大的改进,工艺已趋成熟。这种土锦用棉纱和五色绒组成,以棉纱为经,以丝绒为纬,其造型精湛,织工精致,色彩绚丽,图案别致,既是一种美丽的艺术品,又是进贡朝廷的地方特产。忻城土锦的发展,与莫氏土官的重视和官妇带头织锦是分不开的。土官的重视与引导,使得土锦生产蔚为壮观,成为当时忻城手工业的主要项目。至清嘉庆年间,仅县厢就有木制织锦机130多架,织锦之声不绝于耳。举人莫震曾写有一首竹枝词:“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邻鸡乍唱停梭后,又听砧声杂臼声。”从文学的角度反映了当时土民织锦的繁忙景象。土锦的机器、操作技巧、织锦技法都是当地土民发明创造与不断改进的结果,莫氏土司的重视,大大推进了土锦的发展步伐。

山歌,虽说在壮族地区很盛行,但是忻城土司统治时期,忻城土民尤好唱歌。在民间,百姓交友唱歌,恋爱唱歌,建房唱歌,出嫁唱歌,劳动唱歌,一些仪式上,甚至到了以歌代言的地步。土民青年男女恋爱自由,以歌这媒,利用对歌进行交友,情投意合则结为伴侣。土县的女孩出嫁,都唱《哭嫁歌》,这些山歌有五言勒脚和“三跳欢”等形式。内容大抵是难报恩与惜别苦。土民在葬礼上唱《十别歌》,哀婉动人,全长400多行,为对唱形式,一方代表生者,一方代表活者。死者唱的是离世的悲哀,活者唱的是生离死别的痛楚。此仪式歌开始是两三人唱,后众人陆续参与,多时达数十人,场面非常壮观感人。忻城土县还被认为是壮族民间长歌的发祥地之一。长歌多以“土俗字”(土方块)记录流传,反映的是受尽迫害的壮族妇女及挣扎在底层的贫苦人的命运,代表作有苦情歌《达备之歌》、《达稳之歌》。除苦情歌外,土县民间还流传有大量的根据汉、壮族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创编的长歌。如《董永》、《梁山伯与祝英台》、《文龙与肖妮》、《何文秀》等等。(梁秀云《土县风情综述》)

忻城土民对山歌创作与传唱的痴迷,引起了土官的反感,土司历史上,曾有“禁歌跳鬼”的禁令。他们把到处组织唱歌视为伤风化的行为,其实,他们无非就是想把土民缚于土地之上,安心劳作,为其提供可靠生活来源。

忻城土司近500年的历史中,正是由于汉、壮文化的有机融合,土官与土民的共同创造,才让这一段丰富而特殊文化有着别样的风采。

(本文系全国土司文化研讨会入选论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0 11:35:20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我是观世音莲花指间的那一朵平和与安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7-27
沙发
发表于 2009-5-10 13:03:00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就是作者本人么?非常欢迎楼主多放这类对于民族文化有数据、有分析、有见的的文章到家园里来。

Mwngz ndei,Dieggagguenj Bouxcuengh Guengjsae(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

听众

595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0-12-3
注册时间
2008-10-23
板凳
发表于 2009-5-10 16:41: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贝侬!

我会把能收集到的好东西传到论坛的。


我是观世音莲花指间的那一朵平和与安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地板
发表于 2009-5-10 19:20:00 |只看该作者
一看见“莫氏土司”,就自然想起莫怀仁。呵呵……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8

积分

土精灵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4-4-16
注册时间
2013-9-9
5#
发表于 2013-9-17 01:31:52 |只看该作者
莫家又是所谓的汉人之后的卵话狗屎没臭都是你们汉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8

积分

土精灵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4-4-16
注册时间
2013-9-9
6#
发表于 2013-9-17 01:33:08 |只看该作者
欠的债都是要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7#
发表于 2013-9-17 10:27:12 |只看该作者
从《族谱》上表明,忻城莫氏土官的祖先是来自江南的汉人。在统治忻城土县近500年的时间里,莫氏土司的确以汉人的身份自居。





然而,专家学者对广西土官的民族成份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广西土官普遍伪造家谱,把自己当作汊人后裔。原因是历代封建王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强迫同化政策,从而导致土官在政治上受到限制,精神上受到压制。为了摆脱这种卑微地位,他们才冒充汉人,杜撰族谱,后来转相传闻,以讹传讹,以致难识其成份的真面目(粟冠昌《广西土官民族成份初探》,民族团结出版社1963年出版)。学者蓝承恩将《忻城莫族总谱》与续修的《莫氏族谱》进行对照,再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忻城莫氏土官是来自江南苏州太仓的汉人”一说靠不住,应是地道的粤西壮族。他还认为,忻城莫氏土司与南丹莫氏土司同一个祖先,莫保被任命为八仙千户,是南丹土著莫氏分封的必然结果,而非从苏州随征跨省平蛮有功。(《忻城莫氏土司五百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广西的专家学者在编著《壮族文学史》时也把忻城部分土官及官族文人的作品归入其中。


哎!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8

听众

8220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5-7-6
注册时间
2010-2-8
8#
发表于 2013-9-17 13:42:34 |只看该作者
如果土司是汉人,就应当行汉制,没必要有土司制度了。
可统治者根本不把他们当汉人啊。


Chinese said -- in the world , we are center .  
Cuengh said -- in the south  , you are hek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

听众

345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3-9-30
注册时间
2013-9-2
9#
发表于 2013-9-17 13:46: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桂语桂族 于 2013-9-17 13:50 编辑

    在统治忻城土县近500年的时间里,莫氏土司的确以汉人的身份自居? 有史料佐证吗?
“昔我江左巨族,今为粤西细民。”“裕定公讳保,协理忻城始祖也。原籍江南苏州太仓州人。”
    没有讲是汉人呀?可见,罗贝侬也上汉人汉族的圈套而不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189

积分

土精灵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6-8-30
注册时间
2013-8-20
10#
发表于 2013-9-17 16:25:19 |只看该作者
了解点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

听众

2451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8-12-14
注册时间
2010-1-28
11#
发表于 2013-10-11 22:21:42 |只看该作者
就如现今生活在城里镇里的假捞仔捞妹捞头捞婆(冒充X人)真壮后裔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

听众

2451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8-12-14
注册时间
2010-1-28
12#
发表于 2013-10-11 22:22:23 |只看该作者
就如现今生活在城里镇里的假捞仔捞妹捞头捞婆(冒充X人)真壮后裔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8 21:25 , Processed in 0.14885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