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连接http://news.sina.com.cn/e/2002-03-07/1709499115.html
每年500万元都怎么用了?是不是大部分都拿来补贴壮文出版物的亏损了?
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介绍,中国政府迄今已帮助13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从而使拥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22个。
这些民族既有中国少数民族第一大户--人口1800万的壮族,也有人口仅19万的土族。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过去除了蒙、藏、维吾尔等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外,多数民族没有文字,有的则借用汉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提议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以改变他们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局面。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李旭练告诉记者,创制的首要原则是自愿自择:可以用汉字,也可以用新创文字。曾参与创制新壮文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韦星朗说:“我们创造了新的拼音文字,因为汉字音不够用,难以表达民族特有文化。” 69岁的韦是壮族。他回忆说:“那时90%以上的壮族人都是文盲,学汉语又非常困难。没有文字,扫盲成了大问题。” 瑶族语言专家盘承乾认为,创制文字不仅帮助扫盲,也利于增进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盘是20年前瑶文字的主创者之一,目前正与美国学者合作编篡中国第一部瑶、汉、英文对照的字典。
所有新创文字均以26个拉丁字母为基础,遵循“言文一致”--怎么发音就怎样拼写的原则,简便易学。教学实践表明,掌握了这种新创文字的孩子,在学汉语和英文时进步更快,也更适应电脑操作。25岁的壮族姑娘龙庆利在小学学会了新壮文。最近她从壮文报纸《广西民族报》上学到了新的农作方式--立体养殖,借此摆脱了贫困。过去20年,有70多万和她一样的青年用壮文学习。目前,用壮文出版的图书已有230多种。国家每年为推广壮文使用拨款超过500万元。
在推行或试行新创文字的过程中,一些民族改变了原来的选择。彝族选择了改进后的彝文。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仍使用原有的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哈尼族从两种新创文字中选了一种。
问题并非没有。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少数民族文字使用范围有限,现在的年轻人对学习本民族文字不像父辈们那么积极,他们倾向学习应用更广的语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6 23:20:0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