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8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侬氏是古代南方原住民族的姓氏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1:5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侬芸青

       研究姓氏源流属于族谱文化。族谱文化是我国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它记述着中华民族由宗族大团结扩大到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轨迹。对一家一族来说,是为了正本清源,使自己的子孙后代了解自己祖宗的来历,从而更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积极投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祖宗企盼子孙繁荣昌盛的心愿,达到真正敬宗孝祖的崇高目的。因此,人们总是努力去探求它的真实性。
       侬氏,乃指北宋侬智高侬姓族人的侬氏。侬智高至今已近千年,关于侬氏的姓氏源流,由于历史的变迁而变得复杂了。侬智高起义失败后,侬姓族人避难所引起的改姓,随着时间的流逝,其真正的原因、源头已被人们遗忘,而附会的东西却谬种流传,因此,对当前关于侬氏源流的研讨,是“土著”还是“外来?”不可不察其究竟。关于侬氏源流,笔者持“土著”观点。论证如下:
         一、  当今“农”姓群体中有两种不同族源的“农”姓,即:神农氏后裔的“农”姓和侬智高侬姓族人后裔的“农”姓。侬智高于公元1052年(皇祐四年)在今广西安德起义,1053年元宵节在今南宁北部归仁铺被狄青打败。侬智高兵败入滇后,壮族人民已经完全处在被征服者的地位了,这时狄青、余靖以摧毁侬智高的群众基础为名,统兵入左右江壮族地区屠杀手无寸铁的农村居民,并杀灭侬族。《宋会要辑稿》第一七三        册《峒丁》条说:石鉴以“昭州军事推官,挈轻兵入三十六峒,杀僚  (僚   均壮族先称)颇众。”就是这一历史事实的记录。侬姓族人被迫把“侬”弃掉单人旁改为“农”姓,借用神农氏的“农”姓族谱作掩护才能躲过宋朝官兵的杀灭而幸存。(也有人认为冒充宋皇“赵”姓更保险而改为“赵”姓,也有改为其他姓氏的)。因此,从侬智高起义失败以后,社会上的“农”姓群体中就包涵着两种不同族源的“农”姓了。
       二、当今“农”姓群体中,凡有“我们是侬智高子孙”这一祖传口碑的,都是侬智高侬姓族人的后裔。
上文已经论证,侬智高侬姓族人后裔的“农”姓人家,其文字族谱都伪造成神农氏的“农”姓族谱。因为历代封建皇朝仍承袭北宋王朝镇压侬族的反动政策,清咸丰年间,广西隆林县业余剧团自编自演《侬智高》的戏,扮演侬智高的演员被官府杀头,戏班班主李朝隆被通缉。所以,侬智高侬姓族人的幸存者,自从北宋时改姓至今已近千年,历代子孙都不敢用文字记载自家是“侬”姓,都冒充神农氏的“农”写族谱,伪称老祖宗来自山西省雁门郡,堂号也写“雁门堂”、“治本堂”等,惟独祖传口碑:“我们是侬智高子孙。”则代代口耳相传无误。笔者的本家族就是这样。农贤生先生在《农侬氏哪能移花接木》一文中说:“笔者走访了德保、靖西、那坡、富宁四个县,家家贴雁门堂、或治本堂,对联是:曲阜常怀天地德,雁门远报祖宗恩。个个说是侬智高子孙”。这也证明了侬智高侬姓族人的后裔都伪造了族谱这一历史事实。因此,在当今“农”姓群体中,谁是神农氏后裔的“农”?谁是侬智高侬姓族人后裔的“农”?辨别并不难,两者的文字族谱都是一样的,唯独不同的是:侬智高侬姓族人后裔的“农”都有“我们是侬智高子孙”这一祖传口碑,而神农氏后裔的“农”则没有,仅此而已。所以,凡有“我们是侬智高子孙”这一祖传口碑的壮族“农”姓都是侬智高侬氏后裔无疑,笔者本家族支系就是属于侬智高侬氏后裔这一类。
        三、侬智高侬氏后裔的“农”姓是左右江土著民族,有史为证。
        1、宋《百家姓》是一部中原姓氏大全的书,其中有“农”姓,没有“侬”姓。说明中国至宋朝时,北方仍没有“侬”姓。(见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出版《交际大全》一书中的《郡望佳话》。)
        2、北宋大史家欧阳修、宋祈合编的《新唐书》卷222下《西原蛮传》说:“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指明了今广西西南地区西原蛮土著的住地。
        3、唐李翱《徐申行状》说:“西原蛮首领有黄氏、周氏、韦氏、侬氏。”
        4、唐乾符年间(874-879)西原侬氏见于载籍的有员州(今崇左中部)首领侬金意。
        5、《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六三》载:“广源州首领侬民富。”《蕃夷五之六一至六七》载:“皇祐至元祐年间(1049-1094),广源州有侬智高,火峒有侬宗旦,温闷峒有侬日新,古勿峒有侬智会、侬进安,宫阙峒有侬智春,任峒有侬顺清。”《蕃夷五之六五》载:“特磨道有侬夏诚、侬夏卿、侬平、侬亮(亦见于《涑水记闻》)。《蕃夷五之六七》载:“熙宁六年(1073)夏四月三日,广南西路经络司勾当温杲言:“诏补侬宗旦、侬智会等以将军官,以夷人不知此官,欲乞近上班行或副使。”诏“宗旦、智会并与供备库副使,宗旦桂州都监,智会知归化州。”可见侬氏被称为夷人即土著。《蕃夷五之八二》载:“羁縻州峒首领,自我传袭,世为首领,朝廷官员不得随便入峒。”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7载:“傥犹州首领侬全福、万涯州首领侬存禄、武勒州首领侬当道。”卷259载:“七源州首领侬善美。”卷275载:“下雷峒首领侬盛德、邕州沿边溪峒首领侬广琳。”卷276载:“水源峒“蛮主”侬贺、部能峒“蛮主”侬境、地弄峒“蛮主”侬华,领马峒“蛮主”侬琳,贾县“蛮主”侬夏安,清水县知县侬凛,马柳上下段知县侬舒、侬宿。侬氏首领被称为“蛮主”即土著。
        7、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载:“旧有四道侬氏,谓安平、武勒、思琅、七源四州,皆侬姓。
        8、《新唐书》卷43下《羁縻州》载:“唐宋时,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州制度,“以其酋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三年进贡一次),版籍不上户部。”
        9、宋滕元发《孙威敏征南录》说:“初,侬氏世为广源大酋。”
       10、北宋大史家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说:“侬智高父本山僚,……侬智高世为广源大酋……西山(西山泛指左江一带)诸蛮,凡六十族,皆附智高。”
       11、《宋史.广源州蛮传》说:“广源州蛮侬氏,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源。地峭绝深阻,产黄金,丹砂,颇有邑居聚落。俗椎髻左衽,善战斗,轻死好乱。其先,黄氏、周氏、侬氏各为首领,互相劫掠。”
       12、北宋大科学家、大史家沈括著《梦溪笔谈》卷二五说:“广源州羁縻……庆历八年(1048),侬智高自领广源州,渐吞灭右江田州一路蛮峒。”
       13、《宋史》卷四九五《抚水州蛮传》载:“溪峒中人也不能跨越界成为他州首领。南宋嘉定(1208-1224)初,古甑峒赵氏首领亡故,无子嗣,近旁的安平州知州李密乘机占领,以幼子变姓为赵怀德知古甑,被广西经络使章戡命令退出,“推古甑一人主之。”
       14、广西通志馆黄卷超先生说:“笔者搞历史几十年,读完了二十四史,并牵头把二十四史中有关广西的史料收集整理成册,名为《二十四史广西资料辑录》(共四册,150万字,1989年出版),当中,只看到《唐史》、《宋史》有关侬姓的记载,唐以前就找不到这种记载了。”(见黄卷超先生撰写《究竟谁是“近视眼”》一文)。
        综上古籍记载可知,大量的史料都是唐宋的史家写唐宋的事,其真实可靠性极高,说明了中国北方无侬姓,侬氏是南方左右江流域的土著壮族,侬民富、侬全福、侬智高一脉相承都是岭南左右江地区的原住民族。
        四、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证实了侬氏是南方原始民族。
20世纪下半期以来,岭南地区已发现有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中晚期的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首推百色盆地的田东县林逢乡檀河遗址和百色市那毕乡大和村百谷遗址,确立了石器与陨石共存层位,其科学采样标本,经美国克利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心测试得出最权威最新的同位素年龄803000(加减3000)。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利克分校古人类学权威克拉克.豪威尔认为:“百色手斧与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手斧一样,并非模仿和抄袭了任何其他传统。”可见,百色的石器制作者无疑是在东方本土独立起源的。约距今1万年前,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全珠江流域有2000多处,其中广西900多处,广东500多处,云南300多处。广西以左右江和邕江交汇处最多,向四周辐射,东到玉林、北流,南到宁明、合浦,西到靖西、德保,北到柳州、河池。上述的考古资料,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遗址周围分布了极密集的较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显示了其文化上的互相衔接和前后相因的继承性。再是珠江流域石器时代人类体质特征与岭南现代壮侗语民族体质特征相似。可见,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时代的延续性。从广西人口比例看,明代后期为‘土七民(汉族移民)三’清中叶为‘土五民五’,清末民初为‘土四民六’维持至今。这说明了广西的远古时代人类没有灭绝,也没有迁走,而是世代相传、繁衍下来成为原始民族,其他民族是以后才迁入的。(上述资料见《布洛陀寻踪》第20—30页的考古专家郑超雄文和263—268页的壮学专家、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文)。
       从上述的考古发现,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形成自北到南的牧业、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三个文化带,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考古学上有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更有力地表明中华大地上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如果我们认为同一民族集团的人大体上总得有一定的文化上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定早在6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已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见《布洛陀寻踪》327页覃乃昌文引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4页,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侬智高侬姓族人的祖先,是远古原住珠江流域稻作农业区的壮侗语民族中壮族的一个支系。《中国姓氏辞典》说:“侬,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古代”者当指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或指还没有北方人来南方之前的“古代”。《现代汉语词典》说:蛮“是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古代南方民族”当指还没有北方人来南方以前的南方原住民族。广西横县《雁门农氏宗族谱》(1995)在农氏考略(二)中也说:“农姓远祖到南方时,当时南方土人已有了侬姓。”可见,侬氏被称为“蛮”的古代南方民族就是南方原始民族。
       壮族社会也同一切社会发展一样,从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从部落社会发展到部落联盟。部落联盟很像是唐宋时左右江地区溪峒的前身。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30说:“古代壮族都是举峒纯一姓。”《新唐书》也说:韦、黄、周、侬各为首领,互相劫掠。侬智高侬峒中人都是侬姓,带着从部落社会脱胎出来的痕迹。民国时研究蛮族的刘锡蕃《岭表记蛮》说:“左右江上下游即古之西原、广源、黄澄诸蛮,僚侬皆其类。因其众古代来自中原,就保存其部落之形式。”刘锡蕃先生认为“僚侬”带有“部落之形式”就误认为是“其众古代来自中原”,这是因为刘锡蕃先生是民国时人,还不知道考古发现左右江地区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之故。其实,研究蛮族的刘锡蕃先生发现“僚侬……保存其部落形式”,恰恰证明了“僚侬”的“部落形式”乃是左右江地区远古原始民族后裔的又一有力的证据。南方土著壮族本无姓,侬峒人即以地名为姓,便成为侬氏族人。可见,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论证了侬智高侬氏的土著本质。

   注:本文原载靖西县壮学会、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靖西县工作站主办的《靖西壮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08-6-1 16:38:00 |只看该作者
侬氏是古代南方原住民族的姓氏,壮族其它姓氏也是古代南方原住民族的姓氏。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7 11:04 , Processed in 0.14436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