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423|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佛日记》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箴言录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20:0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载自:http://book.qq.com/a/20050510/000049.htm

第1节: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图)

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是西藏佛教的一位活佛,俊朗的外表、活泼的个性、流行的服饰,使他看起来和当下的年轻人是一样的,但是,在时尚的背后,是他十几年钻研佛法的刻苦,和他对人世间的一切所持有的佛的心怀。

最近,他的弟子们为他整理出这十几年来的日记和心得体会,并形成文字。今日,楼主冒昧地将他的一些心得公布出来,并将在一段时间内,陆续公布他的日记片段和心得随笔,我想,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佛法,也更能让我们了解一个藏传佛教的活佛的生活。

如果说,在被认证为活佛转世之前的16年中,我对佛法的所有修持是本着对世界充满善良和美好的愿望的自觉行为,那么,在16岁到28岁的十几年中,当我以活佛的身份接受上师的言传身教,接受尼泊尔、印度高级佛学院的系统教育,并在寺院教育之余刻苦地研修佛学理论、参悟教义并寻找修炼方法时,我的所有修持,已经转变为一个佛门弟子必须的功课。

在这样的求学历程中,我对佛法的领悟、对人世的理解也逐渐加深,让我能拨开迷雾,见到佛学的真谛。当然,求佛的人必然要经历大的迷惘,甚至经历大的苦难,在此过程中,我的所有疑惑、不解甚至是小小的迷途,都是佛让我在求学的路上必经的逆境。

无论是顺境逆境,我都时常反思自己,反思我的求学之路,希望在这样的反思中,领悟到更多,并指导我的下一步修持。这10几年的求学并反思的心得,以片段的形式被我记录了一些,我的有心的弟子们也从我的日常言谈中记录了一些。虽然是片段似的文章,经过整理,也是一大收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沙发
发表于 2006-4-13 20:11:00 |只看该作者

第2节:由七张大饼的故事想到的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0日 QQ读书


近日一直在整理过去的一些心得,很多事看过之后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想法。比如这个七张大饼的故事。

某人饿得心慌,于是到镇上买烧饼吃。这烧饼可比我们现在能吃到的烧饼个儿大得多,所以就叫它大饼吧。这个人吃了一张大饼后还觉得饿,再吃一张仍觉不够,第三张大饼下肚后觉得顶天儿也就垫了个底儿,于是又吃了第四张、第五张、第六张大饼,直到他吃了第七张大饼后方才觉得是饱了。于是他一边打着饱嗝一边说:早知这第七张大饼能吃饱,我早就单吃这第七张饼了!

这故事想来很多人都听过,甚至也笑过。我最初看这故事时还很小,当时只是觉得这人够愚的了,明明一共吃了七张饼才吃饱的,他却单认为有那第七张饼就够了,殊不知,若没有那前六张大饼垫肚,何来的第七张饼?又如何就能饱了呢?!

从那以后,“七张大饼”就成了那些只看表面现象就断章取义、武断结论的人或事的代名词。虽然再看这故事时差不多已是十年后的事情了,但这次看完之后却不再想笑,想法也不再是单纯地认为那人愚而已,而是觉得世间与此人类似的人和事还真是不少。有很多人在看待一件事时,往往只看到了这件事的结果,单凭一种表象便妄下断语,犹如盲人摸象,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给整个事物下了武断的错误的结论,而且很多人在犯了这种类似于“七张大饼”的错误时并不自知,甚至暗自得意,认为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决策相当精明,其实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在作遂。

有一些不了解藏传佛教的人对藏传佛教有着很多误解,比如说,有人认为藏传佛教在寻找转世灵童时就带有极大的神秘性和偶然性,似乎谁要是被确认成是活佛的转世灵童,就如同哪个人某天突然心血来潮地买了张彩票,却单就他买的那张彩票中了头奖一样,有一种无法预知的幸运突然降临到他头上一样,就像是天上掉了一块馅饼,单就砸在了这个幸运非常的人的头上一样的感觉。这种想法当然是大谬。并不是因为我是转世活佛,我才这样说,而是因为事实的确不像不了解情况的人所臆想的那样,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只是因为某人的幸运才出现了转世灵童,才会成为转世活佛。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板凳
发表于 2006-4-13 20:12:00 |只看该作者

第3节:藏传佛教转世灵童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0日 QQ读书

关于藏传佛教转世灵童的确认,其实有着严格的过程和标准。虽然在藏传佛教传承的历史当中曾有过并不完全相同的确认方法,但其实质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比如从一些佛经典籍的记载来看,在乾隆五十七年时,对转世灵童的认定是通过这样几种方式进行的:一、抓阄。如寻访出几个幼童,各方意见相持不下,难以确定时,即采用抓阄法来确定。二、护法神汉作法降神指定。三、高僧占卜指定。四、世俗统治者指定。如第巴桑结嘉措指定的第六世达道嘛仓央嘉措等,但这些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例。五、僧俗统治者共同商定。后两种特例说明,活佛转世神秘化或简单化,都服从于统治者的需要。

但到了1792年制定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则规定用金瓶掣签制度来确认转世灵童。《喇嘛说》碑文中记载为:金瓶掣签之前,要将各方寻访到的候选灵童的名字书于签上,每童一签,贮于金瓶之内。由活佛会同驻藏大臣在众高僧面前举行掣签仪式,掣出一名作为转世灵童。

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如今已不再采用上面所说的这些方法了,寻找转世灵童的一般程序是::首先确定活佛转世的方向,然后由寺院派出高僧分赴各地秘密寻访灵童。确定候选灵童若干,最后确定其中一个为转世灵童,迎回寺庙,举行坐床。

也许仍然会有人说,这样的过程太神秘也太偶然了吧?随便确定个方向找个差不多的人来就能当活佛。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仍是在不停地犯着"七张大饼"的错误。因为所有转世灵童的确认,无论是几百年前还是现在,都有着这样一个前提:确定候选灵童若干。因为挑选灵童的过程,是对即将成为活佛者的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的严格考查,因此一定要选出俊逸灵异者,以确保活佛有比较好的先天条件。因此要想成为候选灵童,绝不是只要有被挑选的那一天的幸运就足够的,如同饥饿的人不是只吃那第七张大饼即可吃饱的道理一样。

这些候选的灵童除了具有一定的天赋之外,哪个少得了后天的熏染和培养呢?就像上天喻示我们的那样,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天赋,但很多东西却是靠着自己后天的磨练而成,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定数与变数绝不是单用天赋就能固定得了的,定数之中有变数,变数当中又有定数的存在,我们穷尽这一生,也许只是了解了生命奥妙的一小部分而已,又岂能说这一小部分就是生命意义的全部呢?

又看了七张大饼的故事,让我想了很多,也明白了一些以前不曾想过的问题、不那么明白的道理。在生命存在的六道中,为人的这一世与其它五道的轮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切不可如那吃饼的人一样糊涂地认为,这世为人,上世亦为人;这世为人,下世仍为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即使在六道的轮回中再次成为人,也不再是这世的人。我们此世做人,就应该认真学习和修行,当我们求得正果之时,不要忘了,正是那些夜以继日的修行才让我们能够做到明心见性、开悟见道、见性成佛。

时常想想这样的故事,颇有收获。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地板
发表于 2006-4-13 20:45:00 |只看该作者

第4节: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0日 QQ读书

我有个俗家的弟子最近遇到了一些难题,觉得自己虽然也念佛念经但却没有太大的长进。他本来是个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初期便也随着当时的潮流下海经商。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创下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只是他的身上还残存着许多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那些文化特质,而这则成了他在日益激烈的商战中最大的绊脚石。他犹豫着,希望能在感情与利益、兴趣与事业的矛盾中寻求到一条两全的道路,然而许多尝试都失败了。

后来,他终于在诵经与打坐的修行中寻找到让心灵平静的办法,只是因为生意还在做着,免不了会有些应酬,因而对于本应是每天的修行就成了隔三岔五的修行。他曾问过我,他每到一处胜地,只要有寺庙就会进去拜谒,说明他求佛的心确实是虔诚的,可为什么在他需要佛祖给他一些指点和暗示的时候,他却感觉不到佛祖的存在?

我很明白他的心境,而这也正如生活中的许多人一样,平常并不能持之以恒地修习佛法,只希望在自己迷惑或有困难时,得到佛祖的保佑。一旦觉得佛祖并没有像自己想像中的那样伸出援手,便对自己求佛的行为产生了疑惑。其实,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我也不能把这种想法一棒子打死,但至少得说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存在着许多误会佛法本意的地方。其实这也是他不能在求佛的修行中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只世事,佛学修行更得持之以恒,非得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才有可能学到真知。否则,即使佛祖给了你暗示,你也照样视而不见。

我们修习佛法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其实是每一个人在准备修习佛法之前就应该反复问自己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如同古时候的人练功一样,非得有正确的修炼法门,否则就会走火入魔。求学求佛也是一样,没有正确的目的,端正的态度,必然容易走入外道,一旦走入外道,便很难回头了。

虽然人们觉得自己对佛祖一直非常虔诚,念经、拜佛,逢寺必入,然而我想告诉我的这位弟子,以及与他的想法相似的人,学习佛法必须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法永远修习不到真正的佛法。

我这样说,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委屈。事实上,只要你认真反思自己到底是如何念经修习佛法的,自然明白我为什么这样说了。在茫茫的红尘俗世中,谁能够真正做到心无旁骛地诵经念佛?谁又真正地做到了持之以恒?谁能保证自己每天都能按时修习佛法?就算不能按时,谁又做到了在生意场上应酬之后,仍能在自己休息之前把当天的功课认真完成?很少。能做到的人自然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认真地修习佛法必然会给你大智慧。

一块顽石,被一滴小水滴经年累月地滴落在同一个地方,到最后,那看起来最无力的力量却可以把最有力的顽石滴穿!你能因此说小水滴就比顽石有力吗?不能。然而事实是,顽石确实被滴穿了,原因就在于水滴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很重要,不只是对于学习佛法如此,其它事情也一样。半途而废只会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悔恨,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的那位徒弟,本就宅心仁厚,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相信其成就之时指日可待!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5#
发表于 2006-4-13 20:49:00 |只看该作者

第5节:生活随想:心平常,自非凡(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0日 QQ读书

最近一段时间电视上总出现一个不错的广告,周润发做的,尤其让我喜欢的是广告中的一句话:心平常,自非凡。

周润发是我挺喜欢的一个演员,这不只是说他演的好,而且,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和很多修养不高的演艺界人员相比,他那么大的名气,却丝毫没有架子,也没有绯闻啊、与人争执啊这些负面的新闻,从这点上来说,我钦佩他。

世俗生活中的人,往往有了名望、地位和金钱后,便失去了自我,轻一些的是有些骄傲,重一些的便盛气凌人,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更让我反感的是,还有一些人甚至做出损害他人的事情,却丝毫不知道悔过。

骄傲自大在佛家被称为“慢”,“慢”就是佛家所说的六个根本烦恼之一,对此,只能克服,不能滋长。

佛家还讲求因果,每一事物的出现,一定有其内在的起因和相应的结果,在起因道结果的过程中,还必须有足够的条件。在佛法里,这个条件便是“缘”。“因”有“恶因”、“善因”和“净因”,所谓的“净因”,就是让自己的行为清净、不受污染的“因”。在《维摩诘所说经》里说,“欲净其土,当净其心”。

我并不反对世俗生活中的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生活过得好一些,我理解他们,很多人奋斗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优越些,让亲人们过得更舒适些,甚至让自己在社会中更能让人尊重,满足自己的一点虚荣心。但是,如果获得了很好的名誉和地位,却迷失了自我,不尊重他人,瞧不起别人,这样的人,是虚荣心掩盖了自我,他的生活,也仅仅是虚荣心,而不是为了亲人的爱心和为了自己生活的善心了。

虚荣心每个人都有,如果没有经过佛家的修持,我也必然会有,即使现在,我也在想办法,让我的寺院更大一些,装修更好一些。这也是虚荣心,是我跟别的寺院相比产生的虚荣心。但这种虚荣心不是自私的,而是为了佛法更好地弘扬,方便更多的人通过我的寺院感悟佛法。但世俗之人的虚荣心,却大多是自私的,是满足自己的。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指出,虚荣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这一点,我是尊重并赞同的。但是,如果让虚荣心取代了全部的精神生活,取代了其他可以制约它的东西,那么,这个人的精神便被魔道左右了。

人的精神生活中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互相制约的,失去制约就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平衡就容易走极端。这一点不只是佛家弟子明白,就是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普通人,也会明白这个道理。佛家讲,逆境助佛缘,我想,魔道也会助佛道,只不过,要用佛的心去制约魔,让自己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不是要求人没有贪、嗔、痴,而是调节自己的心,去制约贪、嗔、痴,以此得到平常心。

平常心,自非凡,这句话不一定适合佛门弟子,因为我们并不要求自己“非凡”,但是,它却适合世俗人。就像周润发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自己的事,做一个善良的人,已经得到世人的赞美,这种赞美,却不是满足他的虚荣心,也不是任何虚荣心可以满足的,因为满足虚荣心的一切都是虚幻,都不是永恒。而如他一样,用平常心得到的一切,却可以留传,是人类的永恒。如果用佛家的理论,这是“净因”所获得的清净自在,这“净业”(注)感得的结果当然是清净喜乐的结果,永离一切生死烦恼。这样的人生,不就是非凡的人生吗?

注:佛法中,身体、语言和意识上的一切行为都称为“业”,即身、口、意三业,包括恶业、善业和净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6#
发表于 2006-4-13 20:51:00 |只看该作者

第6节:俗家佛事感悟:说说拜佛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0日 QQ读书

这些年我曾拜访过很多寺院,看到很多虔诚的信徒进行布施、许愿还原的活动。我知道,现在全国有很多寺院都有一些旅游的功能,有的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有的是我国传统的风景旅游区,自然吸引了很多人游玩、朝拜。来往的信徒越来越多,进行佛事活动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我总有些忧虑,我知道,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不懂佛教的历史和常识的,他们往往遇佛便拜,恨不得拜遍所有的佛,以求得佛的护佑。

每一座寺院都有它的历史,它们或者是佛教中某一宗的道场,或者有它的本尊佛,虽然佛法归一,但是其中确实有一些细小的差别。更让我感叹的是,大多数世俗人,都对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感兴趣,认为他们的法力无边,而对其他的佛或者菩萨了解的十分少。这也是一般旅游区寺院中常见的现象,这从香火的多少上就能看出来。

这可能是佛教在日常生活中被世俗化而形成的现象,对于这一点,我是十分理解的。毕竟,对于没有经过佛教知识学习的人来说,从一些普及的书籍、影视作品中,或在流传的观念中,对佛陀和观音的了解更为方便一些。

但是,俗家人也确实应该了解一些佛教的知识。在藏传佛教中,常见的佛有三世佛,也就是过去佛燃灯佛,现世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弥勒佛。除了三世佛外,还有三方佛,也就是东方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首尊阿弥陀佛,还有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

如果众生祈求除去病痛,当然是向药师佛许愿,如若祈求长寿,可以拜阿弥陀佛,他是长寿佛。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肋侍,佛经中说,观音菩萨有32种变化,化身也多,所以人们大多拜他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曾对很多向我求教佛法的信徒说,如果不是在上师的引导下修持,仅仅是为了祈求平安和佛法的护佑,那么,在家中供奉一尊佛即可,只要经常供奉,就可以了,不要看到别人供奉什么,自己就学什么,或者,每到一座寺院,无论哪种佛像都要朝拜,那样的效果往往不好。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7#
发表于 2006-4-13 20:54:00 |只看该作者

第7节:名利二字(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0日 QQ读书

求名逐利,是世俗中人生活的一个方面,而且,似乎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这不是否认每个人还有道德情操高尚的一方面,名利心,是世俗生活给人的生活强加的印记,是谁都不可能避免的,但它丝毫不抵触爱国心、善心、孝心等等。如果将名利心视为洪水猛兽,觉得一谈起它来就是道德水平不高,就意味着追求一些不高尚的东西,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佛家充分承认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善因,也都有恶因,佛家就是用修持方法抑制自己的恶因,不让它形成恶果。我也承认每个人有名利心,但我的态度是,有则有之,只不过,要用自己的善心、用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去衡量它,去检验它,不让它膨胀到危害他自己、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地步。如果名利心发展为“利欲熏心”,那就是它过于膨胀了。

说起来这是一个挺奇怪的事,佛门中人,不求名、不逐利,只在清贫的环境中修持,且不说满足自己的名利心,即使是生活中一些基本的生活欲望,比如声、色、饮食等等,也要戒,更别说名利心了。看起来,佛门中人与“名利”二字无缘,但是说也奇怪,我们本没有金钱,即使购置佛学资料和法事用品的钱也并不多,更别说修整寺院等等大型的工程了,但却有大量的信徒布施;我们本不想在世俗社会中得到羡慕恭敬的对待,但是却有大量的人崇敬我们,视我们为佛的化身,我们所到之处,仿佛真就是个“名人”。

而在世俗社会中呢?那么多人每天费尽心思,琢磨着挣更多的钱,其实他的钱已经完全够他生活得很不错了,又或者,琢磨着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幻想自己受到更多的人恭敬,这种恭敬,不是道德方面的互相尊重和理解,而是“一呼百应”、“受人追捧”之类的私心在作怪,是在满足自己身边全是掌声的幻想。

对佛门弟子来说,我们在尽力避免世俗社会中一切幻象对我们的干扰,尽力让所有贪念、享乐的诱惑远离我们,但是,却往往不能得到安静的修持环境,总有各种各样的人用言语动摇我们,或者有各种各样的事让我们困惑。就像我们没有名利之心,却总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名利扑面而来,有时候让我们不知所措,或者感到意外,更多的,是当名利围绕在我们身边时,心中的不安便多了很多,这些不安,有时是害怕自己修持的心从此变得不坚定,有时是害怕自己进入一种被世俗包围的生活后,自己不免习惯于这样的生活,有时,也真是担心自己会被名利心左右。

这是佛门弟子的苦。总有逆境、诱惑去动摇你,虽然这是修持中必不可少的业障,虽然这往往能帮助修持,但总是苦。

而对世俗之人呢?求名逐利,殚精竭虑,每日都在思索怎么能名利双收,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越是想求,越是得不到,每日没有平静、祥和,却被欲望支配、控制,丝毫没有为生的乐趣。佛家说,人生八苦,这就是其中的“求不得苦”。

其实,即使求到了,又不苦吗?就像很多名利双受的人,连像平常人逛街、闲谈的自由都没有了,往往一走在路上,便被人围住,不得已还要伪装自己,或者,当着众人的面,说话也要小心,往往所说的话也不是自己想说的,不是更苦吗?

无论世俗中人,还是佛门中人,只要生活在世上,就是苦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8#
发表于 2006-4-13 20:56:00 |只看该作者

第8节: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简介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0日 QQ读书

转世活佛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传承形式,寻找转世灵童的过程更是神秘,因此,这一现象被誉为“世界七大神秘现象”之一。

1977 年正月,盛噶仁波切出生于青海囊谦县白热家族,他是在母亲前往上一世仁波切生前主持并圆寂的寺庙——青海省玉树州噶札西寺的路上生下的男婴,出生之时,漫天飞雪的天边突然出现了彩虹。这是当地人认为只有活佛或是圣人转世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奇特景象。

从盛噶仁波切出生起,就有许多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在他身上发生。在喇嘛们寻找转世灵童过程中,还是孩子的他就对喇嘛们说:“你们这样找盛噶仁波切是找不到的,你们为什么不来找我,我就是真正的盛噶仁波切转世!”

为了寻找他,第三十七代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进行了闭关修持,祈求佛母指引。闭关圆满后,法王将得到的指示放进一个信封盖印封存,并选派了几位喇嘛从印度将信带回青海。信中清楚地指出转世盛噶仁波切的出生地点、父母亲的名字,并说他是一个有四个兄弟、龙年出生的孩子。16岁那年,他终于被第三十七代止贡法王澈赞仁波切认证为噶扎西寺盛噶仁波切转世,成为了转世活佛。

1994年,嘎仟仁波切与众多仁波切一起为盛噶仁波切举行了坐床仪式,仪式进行时天空出现了两道彩虹,干旱了很久的县城区更普降甘霖。
此后,盛噶仁波切先后到尼泊尔、印度等国家修行佛法。三年的佛学生涯中,现世盛噶仁波切在上师的引领和自己精进不懈的学习、修行下,为继承上一世盛噶仁波切的弘法事业而努力,最终达到佛法造诣的纯熟。

1999年,现世盛噶仁波切结束了印度的佛学生涯,以解脱众生的慈悲心先后去往世界各国弘法,赢得了各地信众普遍的尊敬和爱戴。直至今日,仁波切仍奔波于各地弘法,开启他弘扬佛法的毕生事业。他所讲述的佛理以生动平实的语言,切合都市人群的心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注释:

1.噶举:噶举派是西藏佛教一个重要的教派,“噶”的本意是佛语,也可以体会为师长的言教,“举”意为传成,因此,噶举派的修持方法注重口传,比较注重密法的修炼学习。噶举派又被称为“白教”。值得注意的是,噶举派是西藏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

2.直贡噶举:直贡噶举在西藏佛教界有一定地位,是噶举派“四大八小”中的一个分支,创始年代大约在12世纪中后期。

3.仁波切:藏语的原意是人中之宝,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尊称,主要用于转世者和大寺院在任、退任的住持。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9#
发表于 2006-4-13 20:58:00 |只看该作者

第9节:爱自己,才会爱别人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一个女孩儿因为痛失了爱人而走上了绝路,听到这样的事真是让人难过。虽然这在现代社会,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是面对着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的逝去,面对着她那满鬓白发、年近花甲的父母时,还是让人觉得难过。

我经常对身边的人说:众生是平等的,包括人类在内,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大小厚薄之说。凡是世上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他们在世的形态、种类、位置有差异,但那不过是前世的因果而已,他们本身没有贵贱,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他们平等地位应该受到保护,损害他们正当利益则是不人道的,是佛法所不容许的,应该受到惩罚。佛经明确规定:口、身、意三业中的第一条是不杀生。尊重生命是十善法的第一条。对于佛教来说,死是此一生之结束,现世之结束而已。人来世的幸福与痛苦都是自己正身修行的结果,谁都有可能在六道轮回中或成为神、人神间(阿修罗)、人;或成为畜生、饿鬼,掉进地狱。其决定的因素是你自己的德行。

六道轮回是佛教里的说法,通俗些说,六道轮回就是对宇宙生物圈的一种概括,六道分别为天界、非天界、人界、畜牲道、饿鬼道、地狱。天界、非天界、人界为善趣道,是比较好的投生之处;畜牲道、饿鬼道、地狱则为恶趣道,是下等受罪的投生处。关于这六道轮回,在佛典上有非常详细的解说,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像我们这样的"人",则属于六道众生,所谓六道众生,生生死死在这六个范畴内轮回,永无止尽。虽然佛教有人生苦海之说,六道轮回似乎也尽显无情,然而细想,这说法的字里行间却是最有情的,也因此六道众生也被人称作"有情世间"。众生在六道中轮回,人是为有形体中最高层次者,人生得之不易,因此在佛教中常告诫人们要珍惜人生,应发掘和创造人生存在的价值,做好此生应做的事业。虽说凡人皆有死,人死的时候,此生所有的名利、亲属、财产都不能带走,就连自己的身体也不能带走,但为了避免死后堕入"三恶趣"之中遭受痛苦难言的折磨,就要努力做"止恶修善"的事,以便积德积福,远离地狱之苦。

人都有生、老、病、死、苦的感受,一行禅师说过:被渴爱的躁动所逼,而忙着建立自己的小世界,就是"生"。无力面对自己的外在世界,就是"老"。无力面对自己的内在世界,就是"病"。被两种无力感击溃而被迫放弃,就是"死"。生命是自己前世的造化和父母的赋予才得以有了今生,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用自杀来摧残无辜的灵魂--生命。在生命中最不堪的时候能挺过去,就能化险为夷;在绝望中再坚持一点,希望就能重生,其实只是一念一差,却改变了一切。生命对于我们是一种难得的恩赐,如果相信前世今生,如果相信轮回,我们就更不能对自己的生命不公。即使人们并不能真正明白六道轮回的深义,至少应该在决定了断此生之前,想想这一生我来到世上到底做了什么?我为自己的亲人、朋友做了什么?我是否无愧于这一世的生命存在?

其实,当你被痛苦征服时,可以用一些禅修方法来启发自己。比如有的人抒解痛苦最有力的方法是到大自然中,从自然景色中汲取静心修养的力量;或者读一段有关人生哲学的美文,让自己的痛苦和矛盾在书的睿智里得到安慰;还有人喜欢听歌、唱歌、运动,这些方法都是可取的,都可以在人陷于痛苦和矛盾时给即将走进狭路的人以生存的力量。

我爱过,我知道,爱一个人的感觉和所有的细节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而爱人不在的那种悲恸真的很容易把剩下的人由形单影只的痛苦推到万念俱灰的不归路上。然而,我必须说,当你以为自己是多情的,忠情地,为了爱人的离去而自杀时,其实那种轻率和冷酷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绝情和不负责任的举动啊!对人,对任何生命来说,杀生就是杀生,破坏生命是罪恶,自杀也是杀生,是应当被严厉禁止的。爱是宽容和美好的,而绝不是毁灭。即使你所爱的人不在了,他(她)也依然希望继续留在这一世的你要继续生活下去,而且希望你幸福,绝不会希望你也悲观着随他(她)而去。因此,对于那些因为亲爱的人过世而深陷于悲伤和绝望的人,我希望他们能够有勇气对自己说:"不管我正在经历什么感觉,它们都会过去的;即使它们回来,也不能持久。"只要你不试着延长它们,一切的失落和悲伤都会自然消退。透视你的生命,去发现你能够把你的爱更深刻地与别人分享的方法。生命的一切并不完全是宿命的,事在人为,不由任何外在因缘或事态所主宰,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要学会把健康幸福的希望从依赖他人转到自身的努力上来,你只有学会了爱惜自己,才会真正地爱惜别人。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爱自己,才会爱别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得到解脱。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0#
发表于 2006-4-13 21:00:00 |只看该作者

第10节:心静自然凉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又要到炎热的夏季了。

北京的夏季来得似乎格外的早,还是4月,白天已是热得像下火了。不过,北京的热与南方的又不同,既有着夏天的高温又是干燥少雨的,时常会在热浪涌动的同时扬起春天才有的沙尘,让人感觉被沙尘扫过的脸热辣辣的。在这里住久了,便常常怀念起家乡,想起家乡才会有的蔚蓝蔚蓝的天空,还有白云,碧绿的草场,成群的牛羊……

我所居住的地方条件很不错,室内装有空调,完全可以把屋内的温度调节成冬暖夏凉。但是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家乡那些自然的景色以及自然的温度。有人曾说,在北京,如果夏天没有空调的话,简直让人受不了!类似的话我也听很多南方人说过。对此,我想说,其实没有什么不可忍受的,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单从字面上也能理解个大概了。近年来,这个词其实一直挺流行的,单看这个词的使用率就能知道。虽然很多人只是把这句话作为一种安慰来使用,而多半还带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味道,实际上,这句话并不只是空谈,而是有着很切实可行的实际意义,同时还带有深刻的佛学含意。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感受,在你安静下来细细考虑事情的时候,你根本意识不到身外的很多官能感受,自然对环境的冷热也就不那么敏感了,心静自然凉就有这方面的含义,但更多的,它所指的还是人们可以通过自身主动的调节来达到这种效果。

如果从佛学角度来看,心静自然凉指的则是一种人道众生的心态,一种面对生活时,在心灵最深层次所应有的意识。了解佛教的人会经常听到"三无"这种说法,三无就是无忧、无悔和无怨,其实就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的生活态度。

说到"三无",其实描述了人们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时所应持有的三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过去的事情不必始终耿耿于怀,对现在的生活不致始终充满抱怨,对未来的事情更不必杞人忧天般地担忧,能够无忧、无怨、无悔地生活,实在是一种幸福和圆满的生活。

虽然人生在世,免不了会有诸多不顺意,但是如果能做到无忧、无怨、无悔的话,不为无用的事发愁、担忧,不让自己的心为世俗的名利而纠结,放下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挂碍,以感恩的心全力面对现在的每一个当下,以最真实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这样才会给生活中的忧愁减半,为快乐添分。无忧的心是轻松的,也是没有压力的,这样的生活态度常使自己少了忧悲、苦恼的烦扰,而多出许多常人不及的精力,这样一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自然也比常人多出一份从容的智慧和精力。

真正做到以无忧、无怨、无悔的心生活,当然是非常难的,哪怕只是要做到其中的一个似乎都很难保持长久。比如对自己过去所做的错误决定不后悔似乎就很难,要想毫无怨言地生活似乎更是困难。有人会说,真正做到三无是不是根本是不可能的?即使做到了"三无"是不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当然并非如此。当你看见身边有一些人总是笑口常开,或者精力过人,总能轻松地做好每件他想做到的事,而且还有很多精力来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人基本就做到了"三无",即使不是如此,也是做到了其中的一两条。不信你就可以细心地观察,是否真是这样。

我们其实应该经常进行自我检视和反省,自净其意,把自己心里的忧、怨和悔统统净化、放下,以无忧、无怨和无悔之心去对待一切,这样才能生活得更快乐。

心静自然凉,你的心里没有那么多的忧、怨、悔的心结,以乐观、轻松的心态积极生活,又怎么会因为天气的炎热而烦躁不安?即使大汗淋漓,依然以一颗平常心平静面对,自然可以从中体会到常人体会不到的乐趣,而这,也是在心静自然凉中自得其乐了吧!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1#
发表于 2006-4-13 21:04:00 |只看该作者

第11节:派别之分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这几年,总会有人问我,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问题也曾困扰过我。

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中国佛教有藏传、汉传之分,而无论是藏传还是汉传,其中又都有很多分支,成为宗派。我也曾想过,为什么分这么多宗派呢?有没有哪个宗派的修持更好、更容易成佛呢?

我想,这是每一个愿意皈依佛门的人的普遍想法,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捷径,或者避免苦行吧。

但既然选择修行,又怎么会怕苦呢?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修持之心不坚定,信仰心不真诚。世俗之人在城市生活久了,总有些急功近利的想法,总是要求结果的好,而不去想过程的苦,或者,既要求一个好的结果,又要求一个轻松、自在的过程。这种意识本身便不利于修行。

"修行"二字,在"修"也在"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也是在行中修正自己的心。其实修行,不只是字面上理解的修正行为,比如饮酒、杀生等等,更主要的,是修心,心选择的路,不也是行吗?而且,心路不正,所作所为也必定不正,有恶念才会导致恶行。

所以我经常告诫我的弟子,端正自己的行为不是最主要的,先要修心。不要只想着修持之后能得到什么,也不要觉得别门别派的修持方法有多好,没有坚定的向佛的心,什么修持方法都不能通往极乐净土。

佛教分成了那么多的宗派,并不是哪一派好与不好,哪一派离佛远还是近,只是方法不同,心路不同,但总归是往一个方向走的,如同百川终归大海。很多俗家人很不理解,有的河九转轮回,历经坎坷,但也有的河奔腾雄壮,直入大海,两者确实不同。其实,这是机缘不同。就如佛家修持,前世有了什么因,现世就有什么果,如一味地追求不适合自己的、甚至是捷径的求佛之道,就是贪念。本已有贪念的人,让他用什么宗派的方法修持,都不会求得正果的。

在藏传佛教的寺院中,上师会根据修持者的禀赋刻苦程度,给他选择一条适合的修持方式,比如,爱好艺术的人,可以让他研究书法、绘画或者建筑,让他为寺院做一些艺术方面的工作,为上师、喇嘛的修持服务,或为求佛的众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本身也是功德。

其实,宗派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所有的有无,都在人心。这甚至在佛门弟子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交流中我也曾听一些其他宗派的僧侣说,他们如何如何好,这也是贪。无论是哪种宗派,不都是佛家吗?宗派本身没有矛盾,矛盾在人心。

我也曾简单地了解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比如基督教,他们也要求众生平等,也要求与人为善,从根本上看,我们都是普渡众生的,只不过是有一些要求不同,有一些方法不同。那么,我们又为什么非要论个高低,非要争论谁好谁不好呢?

以前别人问我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区别时,我会一一给他们讲清楚,如何如何不同等等,但现在,我大多跟他们讲,没有不同。我觉得,对一些不愿意皈依佛门、或者只是以好奇的心看待佛门的人,这样的解释基本就可以了。但是,对一些掌握了一定的佛学知道,或者已经在家修持的人,我都会认真地告诉他们其中的差别,并愿意与他们探讨。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2#
发表于 2006-4-13 21:05:00 |只看该作者

第12节:做法事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我的一个北京的朋友来看我,还带来了他的孩子。他的来意是,让我给这个孩子做一做智慧灌顶,希望他的学习能好一些。

我笑了,经常会有这样的人要求我做这样的事的。

我问那个孩子:"小朋友,你信仰佛教吗?"

小孩子有点忧郁,看了看他的父亲,说,"信啊。"

我明知道他不信。汉族地区的孩子和我们那里的不同。藏传佛教地区,大多数人是从小就受佛教影响的,或者,从小就皈依了佛门,对佛的信仰是终身的。但是汉族地区的人不同,大多数是中年左右才逐渐有了佛教的信仰,至于皈依,那就有可能更晚了。

我对我的朋友说,"你的孩子不信佛教,对不起,我不能给他做。"

朋友有些不好意思,好像他在为他冒昧的请求感到不好意思,他说,"我只是觉得做一做兴许能好些。"

我对他说,"佛教中说的智慧不是你想的智慧,更不是聪明不聪明,不要以为做了智慧灌顶人就会有了世俗意义的智慧,就比平常人聪明很多。如果你这样想,说明你也不懂佛教。"

我的朋友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十分严肃地双手合十,恭敬地说,"师傅,我懂了。"

我经常会遇到类似的请求,但我不回绝,只是一定要告诉对方,不要把佛教的法门想得太世俗化了,更不要想得迷信了。

如果真想做佛教的法事,那么,首先要求你一定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如果不信,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短暂地信那么一会儿,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做法事,于佛、于自己,都没有什么意义。

现在的确有很多人,在做法事之前,想的是对自己的私利,比如,家里有老人去世,请佛门弟子颂经超度,其实他们全家都未必信佛,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如果去世的老人不信,我们又怎么去超度他呢?如果他信,而且心意坚定,坚持修持,又何必我们去超度呢?

这还是一种孝心在起作用。从佛法上看,孝心也可算一种布施,这样的法事我们做了也有其一定意义。但是还有很多法事,从本质上是和它不同的。

再比如,有些希望做智慧灌顶的人,梦想自己比别人聪明,做长寿灌顶的人,希望自己长寿。而他们真正的想法呢,是在世俗社会里得到更多的享乐,为的是一己的私利,这根本就违背了佛家的原则。如果不懂佛法的宗旨,强行地去做这样的法事,是不可能得到什么的。

如果是信仰佛教的人,专心修持的人,做一做法事又怎么样呢?我想,做法事是有助于修持的,能在求佛的路上扫除障碍,能让他更坚定、得正道。但是,法事可不能代替修持本身,也有很多在家修持的人,总以为活佛的一次灌顶就是走了捷径,就能省去自己日后很多年的修持的苦,这种想法也是私利的。

修持是不能有人替代的,即使上师传授了法门,即使上师进行了点拨,也只是对求佛有帮助,而不是指点捷径,更不是世俗人心里想的,让活佛做一次法事,自己离成佛也就不远了。这是不行的。

法事不能避免轮回,不能代替修持,这样想,已经是走入邪道了。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3#
发表于 2006-4-13 21:06:00 |只看该作者

第13节:看破红尘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在很多小说中,描写一个人决心出家修持时,便说他"六根清净、看破红尘"了。而在生活中,往往有人受到了挫折、困苦,想以消极的方式躲避世俗生活,也被人称为"看破红尘"。

久而久之,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看破红尘"成为了皈依佛门的第一道门。这其实是大大的误会。

在佛教经典中,其实根本就没有"红尘"二字。"红尘"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班固写的《西都赋》,里面写"红尘四合,烟云似海",是描写长安城的热闹景象。或许在后来,"红尘"这个词就被用作比喻都市生活的繁华,进而说明人心,即贪恋世俗生活了。其实,在佛经中是没有这个词的。

这样说来,所谓"看破红尘",也就是指从繁华的城市转移到深山老林去。但是,将生活的条件从繁华转移到简单,就可以安心求佛了吗?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误解,其实,只要求佛的心坚定,有耐心、有毅力,就是修持,当然,这其间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求佛的方向,不能走错路。如果能得到佛门弟子的开导、引领,那就是更好的机缘了。

当然,佛门弟子在修持的过程中,尽量做到生活简单、远离生活欲望的支配,有助于修持,这也是正确的。但是不一定每个求佛的人都要断绝自己的世俗生活,好像条件越艰苦越能成佛,这是不对的。

我始终认为,"看破红尘"是佛法世俗化过程中一个不正确的方向,一方面,佛经中并没有对"红尘"的认定,另一方面,我想是大多数人消极避世的一种方式。在生活中,很多人"看破红尘"之后,就不愿意参与社会生活,甚至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了认识上的转变,比如原本很好的朋友,却也不愿意联络了。这完全违背了佛家的教义。佛家要求信徒们持戒,决不是极端化的与世隔绝。从小处讲,佛家要求人们通过修持,消除心中的某些邪念,其中含义是遏制贪嗔痴等欲望的膨胀,尽力让它不随着世俗世界的一些诱因转化成业果,而并不是要求完全消除欲望。比如说,饿了要吃饭,这本身就是欲望,也是人的生理本能,佛门不要求弟子不吃饭,而是要求弟子们不要贪图享受口腹之欲。从大处讲,佛家教义的根本是不可能要求人们与世隔绝的。佛家要将众生普渡到极乐世界,是让众生平等、幸福地生活在净土上,所以我们要求每个尘世中人都用善良、平等的心对待自己的生活,对待这个世界,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佛法的真谛。佛家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逃避出去,甚至对别人隔绝呢?

"看破红尘"经常与"六根清净"连起来用,其实,即使真正"看破红尘",也未必做到"六根清净"。佛法中所谓"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它们相对应的欲望分别是色、声、香、味、触、法。佛法认为,凡是贪逐于物质的享受,就是六根不净,只要是有了贪图、舍不得的情形,就是六根不净。所谓"六根清净",只是在戒律的保护下,守住六根,至于清净,众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的。因为所谓"六根清净",是不没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随着生活的一切幻象而变化,就比如,有人说什么什么肉好吃,能做到"六根清净"的人不受诱惑,但他并不是不吃别的东西,不是连基本的生理需要都舍弃的。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4#
发表于 2006-4-13 21:07:00 |只看该作者

第14节:做一颗最有用的石头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今天看了个矮国王的故事,想了很多。虽然只是一则喻言故事,看起来也颇像是给小孩子看的故事,但还是耐心地读完了,而且觉得心里有所触动。

矮国王是中古世纪印度的一位国王,因为个子长得矮小,总觉得自己在臣民们面前不够高大威风,常为自己的矮小而感到沮丧。为了让自己长高,矮国王命令国内所有的智者都要想办法让自己长高,但是试了无数办法之后,不是没有效果就是国王忍受不了,就连加高了王座也只不过解决了一时的问题,不是长久之计。国王依然矮小。为此他大发雷霆,对智者们下令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找到可以让自己增高的办法,否则格杀勿论!后来,其中的一位智者因为自己的风湿病犯了,站不起来,于是借机下令全国臣民从此以后一律用双膝跪行代足走路,另外还要穿上宽大的斗篷裙以遮住腿部屈弯的下半肢,看起来必须是天生矮小的样子;那些即使跪行也比国王高的人则全部被驱逐出境,这样,国王就是这个王国里最高的人了。矮国王不明就里,只看见自己成了王国中最高的人,却完全忽略了那宽大的斗篷裙下弯曲的双膝,一时间高兴万分,笑逐颜开。可是,被逼跪行的民众却在斗篷裙下酝酿着越积越多的民怨。半年后,一位在深山隐居多年的修行者听说了这件事,就决定冒死进谏。他扮作普通人佯称有宝物献给国王,并告诉国王自己手中的宝物可以抵得上十个国家的财富,为了有所比较,借用国王头上皇冠上的珍珠进行比较。国王信以为真,便照做了,诚心诚意地等待着一睹这稀世珍宝的庐山真面目。然而当修行者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时,里面的稀世珍宝竟是一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石头!国王愤怒了,下令武士将修行者处死。可是修行者反问道:"如果欺骗国王的人都得死的话,那岂不是要杀掉全国的人民!"说罢,他立即站起身来,他的实际身高比国王要高一个头还多。国王愣住了,这才明白原来皇宫内所有人的斗篷裙下竟藏着这样的一个秘密,而自己其实根本就没有改变这一生注定矮小的事实!

读到这里,矮国王的故事似乎告一段落了,看起来与《国王的新衣》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处,然而实际不然,而这也是让我真正有所领悟的地方。

修行者见国王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便借机点醒国王说:"其实,我并没有欺骗国王,这颗石头在国王看来也许毫无价值可言,但它却是我在深山里修行了二十年的朋友。对我来说,它的珍贵就如同国王的珍珠一样!如果今天没有珍珠的存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这颗石头比较的话,那我说这颗石头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又有什么错呢?""国王您就像是这颗石头一样,虽然形体比珍珠大,其价值却是永远也不及珍珠的万分之一!依您的智慧,怎么会舍珍珠不作而甘愿作石头呢?您要知道,在这个国家里,您就是最高的人,其他人即使长得再高,见到您也一样要跪在您的膝下,不是吗?您应该成为真实的您自己才是啊!" 修行者的一番话,终于使矮国王如梦初醒。国王不仅下令全国人民回复原来的双足行走,更实施了全面的大减税,以补偿人民因自己一时糊涂所遭受到的非人对待。当国王再度出巡时,全国人民跪在街道的两旁高呼着:"伟大的国王,崇高的国王,国王万岁!"每当这时,国王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到高兴,不仅是因为自己又得到了臣民们衷心地爱戴,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似乎别人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的,似乎别人总是拥有鲜花和掌声,而自己怎么也比不过别人。和那些著名人物相比,自己似乎只剩了缺点和一无是处了。其实这么想当然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而每个人其实都是一颗宝石,只不过自己可能还浑然不觉而已,只是随着外界的人云亦云,紧盯着别人的宝石空羡慕,对自己的宝石置若罔闻,长此以往,自身的宝石就会因为失去了自我而慢慢迷失,最终由宝石变成了最变通的石头了。

其实人应该对自己有个准确的自我定位,既不要过于自负又不能妄自菲薄,这样才会找到自我存在的真实价值。当然,这样并不那么容易,也正因此才有古语说"人贵自知"。但是也正如故事中所讲的那样,也许我胖,但胖得有智慧;也许我矮,但矮得有性格;也许我丑,但丑得有自信;也许我笨,但笨得没有烦恼;也许我残缺,但一样不失圆熟的观念与奋斗的激能……即使我不是钻石,也不是珍珠,是一颗石头,但也要做一颗最美的石头,一颗最有用的石头。说得真是太对了,即使我只是一颗石头,即使我连做最美的石头的愿望都无法达成,我也一定要做一颗最有用的石头!

如果人们都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的话,相信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并不很难。而当你真实地生活,真实地存在时,你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成为那颗最有用的石头的!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5#
发表于 2006-4-13 21:09:00 |只看该作者

第15节:死神往往来自我们内心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信仰佛法的人,一开始的念头就是佛法能护佑他,能让他远离烦恼和恐惧,更多的人相信所说的佛法无边,能够降妖除魔,因此愿意信佛。虽然这里有神话的色彩,也有误解佛法的理解,但是这是很多人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也挺有意思的。

佛法能够让人走上正途,能够清除人的头脑中的邪念,这是正确的。在历史故事中,往往是佛家弟子打败了代表邪念的妖魔,这是一种比喻化的故事,但却有很多人信了,以为佛法能镇住妖精。这就是迷信的说法了。

所谓的妖精又是哪里来的呢?不像是故事里说的修炼了几千年成妖的。佛家讲众生平等,人和一切生物都是众生,人能修炼成佛,动物为什么就是修炼成妖呢?这不违背了"众生平等"的基本观念了吗?我想,妖或者佛法所说的"外道",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也就是我们说的"心魔"。

有一个故事,我经常讲给我的朋友听。

有一天早晨,死神来到一座城市,有个人遇见他,问到,"你来这儿干什么?"

死神说,"我要在你们这座城市中带走100个人。"

"这可太可怕啦。"那个人听了,吓得赶紧走掉了。他对他见的每一个人都说,"死神来了,他要带走100个人呢。"

到了晚上,这个人还在路上奔走,他还想提醒更多的人。无意中他又遇见了死神。他问,"你要带走的100个人都带走了吗?"

死神回答,"我本想带走100个,没想到现在死了1000个。"

"你这个恶魔!"那个人非常生气,"你怎么能这样?这会让所有人更加恐慌。"

"我按我说的做了,我带走的只是100个人。"死神平静地回答,"剩余的900人是被焦虑吓死的,而你才是制造恐慌的人。"

有的时候,焦虑是要比死神更可怕的,而让别人焦虑、制造恐慌的人,就是死神,就是恶魔。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往往人内心中的想法是可怕的,一切贪嗔痴造成了心理的负担,造成了生活的逆境,而这种逆境,又让我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又加重了心理负担,最终被恶魔左右。当然,我这里说的恶魔,不是故事里的妖精,而是让我们的内心不清净的外境幻象。

这一点,是每一个修持佛法的人都能避免的。

而故事里所说的另一点,就真是邪道、魔道,而不能用简单的逆境来形容了。

社会中真就存在这样一些人,无风起浪,散布谣言,造成社会的混乱,造成人们的恐惧、慌乱,破坏了别人本来平静的生活,这些人的行为,已经是罪业,是魔道了。

对待这样的现象和这样一些人,我们又怎么做呢?一方面,我们当然要坚决地制止,从佛法上,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我们都应该极力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让社会空气更好,让每个人都平安、愉快地生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我的修养,也就是佛家的修持,不轻信,也不传播,让自己的心平静、客观地面对社会上的所有变化,以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虽然很多人不信仰佛教,但是能做到这一点,不也是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一片净土吗?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6#
发表于 2006-4-13 21:09:00 |只看该作者

第16节:烦恼即菩提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人生在世,似乎少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每每遇到这样的事,人们通常都会觉得很烦恼,心绪不宁。烦恼似乎成了人们最不喜欢的一种情绪之一,为了没有烦恼,人们也想了许多办法,包括在各种饰物上刻上不要烦恼、不生气或笑口常开一类的顺口溜,时刻提醒人们忘记烦恼,让心情明朗起来。有一呵烦恼偈是这样说的:如是烦恼怨,使我大忧苦;住于我心中,引我到深渊;烦恼非可亲,从此莫相近。

虽然烦恼的确不招人喜欢,但是有了烦恼就怨天尤人或是仅仅靠一时的忘记,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重要的还是应该正视烦恼,想办法解决问题,把让人烦恼的事一一化解。造成烦恼的基本原因,是过去所做的不善业存留在意识田里的业习。因为无明、贪欲、嗔恨或其他烦恼的驱使,各种不同的习气,亦即业的种子,都种植在心识中。一旦情况合适,这些种子便成熟,再次生起烦恼。如果能够在遇难事也不烦恼,而是冷静理智地解决问题的话,那么烦恼就是你成佛的慧根和菩提了。

人一有了烦恼,心情就会受到影响,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健康。古往今来,数数那些长寿的老人的养生秘籍,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比较重要的就是都有好情绪,烦恼很少。我还记得有媒体曾报导过有位老人在1980年时就已经116岁了,据说他也是当时年龄最高的老人,最让人惊奇的是,他的身体面貌等看起来同70岁的健康人差不多。当人们问起他的长寿秘诀的时候,老人家就说:"长寿的秘诀就是不要烦恼,遇事要胸襟开阔"。我还记得有一位虚云老和尚,也是个长寿之人。我听说他时,他就有120岁了,身体还很健康。当人们问起为什么很多出家人都很健康长寿的时候,他说那是因为出家人"断烦恼故"。

看起来,烦恼本身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在于个人如何看待和处理那些可能让人感到烦恼的事。像前面说的那些长寿之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胸襟开阔,不把烦恼当烦恼,不在烦恼中死钻牛角尖,心情开朗,情绪好,自然身体也跟着好起来。

要想把烦恼化解,单从心理和情绪方面来看,我觉得还是应该从自身做起,在自身多下工夫,多看一些让人情绪愉快的书籍,学会培养成一种开朗乐观的个性,不要总是认为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是因为自己注定的命运不好、运气不好,环境不好、身体不好、健康不好、头脑不好、周围的人不好……看待问题时怨天尤人,对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却总是视而不见,从来不想很多事可能只是因为自己的某个行为做得不对而导致的,以为所有外部的条件变好了的时候,"我"的命运、生活就好了,其实这么想是不对的。甚至可能本来发生这样的事是很正常的,但因为个人的想法太悲观,以至于遇事就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命不好才会导致发生了这样的事,因为是注定的,努力也没用,只好在自我的悲叹中烦恼着而毫无办法。

烦恼是从心而生出的一种情绪,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有时候,发生一件事时,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或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也可以把所谓烦恼的事情解决;但有的时候,事情又不完全由个人决定,也不能为个人所左右,就像自然界存在着的自然规律一样,当我们真的无法改变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只要做到我们能做的就可以了,完全用不着为此伤感或烦恼。毕竟,人活一世,想要一辈子都能够得到永久的幸福和快乐,那基本上是妄想,因为谁也逃离不了三界六道,而在此轮回中,想永久的与烦恼绝缘的话,为人一世都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一个人若是彻底没了烦恼的话,那他就不是人而成佛了,因为没烦恼的众生是诸佛,有烦恼的众生是我们凡夫。我们修习佛法的目的就是为获得觉悟、消除烦恼与迷信。消除烦恼,首先就要认清烦恼心的特性或作用;其次,必须了解烦恼心生起的各种原因。关于此点,宗喀巴大师说明了助长烦恼生起的六项因素:一、业的习气;二、外境;三、恶友的影响;四、依从错误的教导;五、习惯;六、错误的概念。再进一步来说,凡夫要修行的话,还少不了需要烦恼,因为佛说,一切皆有因缘,有因才有果,所有的菩提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菩提实际上就是烦恼,把烦恼转成菩提的修行就是修习佛法的重要一环。是烦恼促使我们修行解脱,从这个角度来说,烦恼也是一个人修行的最好因缘,而修行的实质,就是要把烦恼转为菩提,从而得到永恒的大自在、大智慧、大安乐。

烦恼即菩提,并不是说我们为了得菩提而每天都浸在烦恼中,如果那样就违背了我想说的本意了。所谓烦恼与菩提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并不是所有的烦恼都能变成菩提,就看你怎样把烦恼转为菩提了。对于修行人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检察自己的烦恼是否减少了,内心是否越来越充实、稳定,来判断自己的修行是否进步了。当我们敞开内心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真实的想法,可以真正抛开世间的一切情、欲等障碍来面对一个真实的内心,那时我们可以知觉很多,从而可以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质而非表象。这样无论是对解决世俗的问题还是个人的修行,都是极为有利的。如果内心清净,无所挂碍,那么我们就可以证得菩提了。所谓明心见性,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资深的佛门中人就曾说过,如果我们凡事内心崩得太紧,凡事都要格外冒出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来替一切言行"验明正身",这恰是大烦恼。放不下"我",舍不下"我",自是烦恼多多。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我觉得这种说法就很有道理,佛陀曾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欲界",放不下"我",其实还是被尘世中的俗事牵绊着,无法解脱,"修行就是为了放下,为了自在,为了智慧解脱"。《维摩诘经》云:"一切尘劳,即如来种。"《中论》有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只要我们加紧努力,创造条件,定能改善因果。烦恼在何处,修行就在何处。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此一生,一切成功还是事在人为。谁都希望能"活"得更美满,众生都有一颗求取美满和幸福的心,关键是在遇到问题,尤其是困境时,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与现实生活相隔离,应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良习气和烦恼,只要我们坚持积攒善业功德,完善心性和人格,生活中自然会趋吉避凶,烦恼、坏毛病与不良习气、行为便会日渐消减。坦然面对一切恶果和逆境,坚信自己只要一心向善,不断修正自己,一定就有成功的那一天。

佛经上说:"无碍清净慧,皆由禅定生"。相信那些明白了烦恼即是菩提的人自然会在修行的过程中得到无上菩提的巨大成就。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7#
发表于 2006-4-13 21:12:00 |只看该作者

第17节:用幸福装点此生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由于最近几乎一直在社会上活动,接触的人也多了起来,有的是笃信佛法的人,有的则是半信半疑的,还有的只不过是为一己之私利开始接触佛教的。

其实,每天都要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与他们打交道,经常谈及一些与佛法关联不大甚至根本就无关佛法的事,对我来说,虽然是原来在佛学院学习生活的一种新鲜改变,了解了许多原来不曾了解的事,然而这样的谈话多少让我觉得有些难过,有时还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对于我想要进一步研究佛法的心愿相悖,难免生出一些厌恶或厌倦之心,总觉得现在所做的一些事,就是对自己的另一种考验,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了解佛法,愿意与佛亲近,相信佛祖,从而起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作用吧!

人们在生活中常会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幸福,那些邀请我参加他们婚礼的人更是希望我能送给他们生活幸福的永久祝愿。当然,我会毫不吝啬地送上我的祝福,即使我知道,尘世间要想得到永久的幸福是多么容易又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我不知道如果有人看到我的这段话后会做何感想?不过,我知道,事实也的确如此。

要想得到幸福很容易。每天看到初升的太阳,晶莹的露水,飘浮的白云,蔚蓝的天空,或是春天树枝上新冒出的那抹嫩绿,夏季里绚烂的繁花,秋日里那些金黄的收获,寒冬里最纯洁的白雪……大自然的美好常会在你一睁眼时便进入视线,带着惊鸿般的震憾,甚至可以听得懂小鸟们交谈的语言,青草疯长的声音,小虫们在深夜里仍在不停歇的细碎的交谈声……一切自然而美好的事物都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让人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和幸福!

这样的感觉好吗?

好!

幸福吗?

挺幸福的。

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是享受着无数人的爱而降生的,而降生,不过是另一段承载着更的爱的旅程的开始。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爱,同事之爱,朋友之爱,爱人之爱,还有很多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来自社会上的陌生人之爱……每天都或多或少地在你身上发生着,而我们,只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感慨或一如既往地承受。只是在哪一天其中的爱有了变化,你可能才会意识到,自己曾经承受了多少爱!这些爱的存在时刻都在提醒着你,你的身边有爱,你永远都不孤独。

有爱的生活幸福吗?

挺幸福!

如果说20多年前,人们还因为用着一个特大号的"大哥大"而沾沾自喜的话,那么今日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则会让所有昔日的"大哥大"们瞠目结舌。不只是手机的型号、种类、式样每日翻新,功能越来越多,就连计算机也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交通工具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人类早已实现了飞上天空的愿望,甚至在茫茫的宇宙中也留下了地球人的足迹……现代生活的发达与舒适程度早已超出了人类最初的设想,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人的生活幸福吗?挺幸福的。

这些幸福看起来得来的太容易了,似乎只要是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就完全可以得到这种幸福的生活,如果再稍微付出一些努力的话,自然就比幸福的现代人更幸福了。

可是生活又不是完全按照人的主观愿望那样去发生和发展的,很多事情的发生也不能随着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这就让人们在生活中体会到了不如意的痛苦,也因此有了生活的种种不幸福。而要改变这种不幸福的状态,则要付出很多,甚至幸福对于痛苦而言,根本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得到幸福又是非常不容易的。

很多事物的自然存在并不一定都是美好的,即使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同的。古诗里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描写的是山峰,但也告诉人们,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事物不同的侧面。山峰如此,事物如此,幸福也是这样。也许一件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幸,但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却成了幸运。即使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事,也可能因为不同的心境和环境而导致不同的观点。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的幸与不幸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只在于人的意念之中的感觉。

相对来说,幸福似乎总是少于不幸。就像现在的生活,虽然已经先进和发达得让人感觉到了很多舒适和满意,但相对于人们快速增长的需求来说,物质和精神其实仍然处于相对匮乏的阶段,因此总会不满足,并因为不满足而带来不快、痛苦或不幸的感觉。因此说,幸福难求。

对于总会有着许多欲望和需求的人来说,幸福于他(她)永远只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即使得到,也会因为忽略或是怀疑,甚至更多的欲望,而掩盖了幸福的本质,使之与幸福错之交臂。

有时候,幸与不幸,只在一念间,就看你是如何看待和对待的。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幸福长久,即使加上更多美好的形容词也不过分,但是真正的幸福还是要用心去感受的,而且需要自己去努力地争取,像对待花木一样精心地呵护、细心地照顾,你感觉到幸福了,也有了幸福的感觉了,这样,才能在生活中享受幸福的每个瞬间,在幸福的生活中享受每个幸福时刻!

人生在世不容易,即使轮回成为自己也只有此一生而已,唯愿每个人都可以用幸福装点此生,无憾无悔!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8#
发表于 2006-4-13 21:17:00 |只看该作者

第18节:人人皆可成佛(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在我弘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很多人愿意带着他们的孩子,皈依到佛门。但是,很奇怪地,他们总会问我,"仁波切,您看我的孩子有慧根吗?"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在很多小说、电视剧或者传说中,都是说,皈依佛门的人是要有"慧根"的,很多人也说,某某人皈依了佛门,他是从小就受到佛的感召的,他是前世修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是作家,那他注定是文曲星下凡,一般的人想都不要想。这造成了一个误解:凡是皈依的人,都必须是具备了什么严格的条件,否则就是不行的。

当有的家长问我"您看我的孩子有慧根吗"的时候,我通常会反问他们,"您也要皈依,那您觉得自己有慧根吗?"

他们都会恍然大悟:为什么自己没有慧根却想皈依佛门,而又要孩子有慧根呢?

能明白这一点的人,我觉得就是有慧根了。如果不明白,我会跟他们说,其实,当一个人心中有佛,就有了慧根。当他想到要去皈依佛门,那么,还要怀疑自己有没有慧根吗?

佛经中说,一切众生平等。佛不会因为谁有了慧根就接受谁,谁没有就排斥谁,也不会因为谁的慧根多就特意眷顾谁,谁的慧根浅就刻意让他接受逆境的考验。对佛来说,只要心中有佛,愿意以佛门的修持之道规范自己的生活,愿意以佛门的道理参与社会生活,愿意以佛的心去对待这个世界,他都会接受的。

很多人还有一个大的顾虑,总是觉得自己做错过很多事,伤害过别人,便说自己没有慧根,或者,觉得自己受不了佛门的戒律的约束,虽然有心向佛,但是心里却觉得离佛家太远了。其实,佛离众生是最近的,当你觉得自己"没资格"向佛的时候,心里不就是已经有了佛吗?心里有了佛,为什么还要觉得自己离佛远了呢?况且,佛是以平等的心接纳任何人的,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觉得自己有没有"资格"了。

佛经中说,"人人皆可成佛",这一句话包含了很多层次的道理,的确是博大精深的一句话。从浅的层次来说,这体现了佛的包容性,佛是以平等的心来接纳任何生命的。再深一些想,佛在告诉众生,佛离你最近,你离佛最近,我们讲求的"慧根",并不是条条框框,并不是要求,而恰恰是相反的,是要人打消疑虑,相信自己是有慧根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3 21:56:08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9#
发表于 2006-4-13 22:01:00 |只看该作者

第19节:持戒(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佛门弟子,是要持戒的。经常有有心皈依的人问我,"师傅,佛门中有的戒我做不到,我是不是不能皈依。"甚至,有的在家修行的人也向我请教,"师傅,我虽然皈依了,但总是不小心破了戒。"

更有很多人,担心自己不能持戒,所以远离了佛法。

我想,关于持戒的问题,是要困扰很多人的。一方面,一定会有很多人问,既然佛家那么包容,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另一方面,修持的人也会存在困扰,比如在自己无意识的时候,破了一些戒,又该怎么办呢?

看过中国名著《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鲁智深在皈依的时候,心里是不愿意持戒的,比如杀生,他明知道自己守不住,再比如饮酒,他还要讨价还价。如果按照世俗人的理解,这样的人是不能皈依的。但是,我们知道,他不但皈依了,而且,在后来还修成了正果。

这虽然是个小说,是个故事,但是却有很大的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是以平等包容的心来接纳每一个人的,即使他在皈依前做过恶事,只要有心向佛,佛也是高兴地接纳的,佛不会怀疑你不能持戒、或者责怪你皈依时的心不诚实。只要一个人在修持的过程中,做善事,修善心,善待众生,这就好了。其实,我们也知道,鲁智深在修行的过程中,也饮酒、也杀生,但是,他的师傅总是以佛的心态对待他,引领他,教导他。这不是一个关于持戒的很好的例子吗?

佛家要求的持戒,对不一样的修持人,是有不一样的要求的,但是有些根本的戒律是一定要遵守的。对我来讲,我是藏传佛教的仁波切,我会很好地持戒。曾经有很多人问我,"仁波切,你真是个时尚活佛啊,你要和人聚会,也参与时尚生活,你不破戒吗?"遇到这样的疑问,我都会很肯定地告诉他们,我是修行人,我不可能破戒。

但是,对很多修持时间短。或者在家修持的人来说,没能很好地持戒,也是难以避免的。比如,有的人因为习惯,顺手折花,顺手杀死世俗世界里所说的"害虫",或者,由于环境的因素或个人的因素,喝酒喝得大醉,这些情况也是我经常听说的。而且,就在我的俗家弟子里,也总有人很苦恼地对我说,"师傅,昨天我如何如何了。"我知道他们很后悔,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恶行了,我总会对他们说,"知道了就是好,这不就是修持吗?"

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在修持的路上,总是有逆境的,意识到自己没有很好的修持,反省自身,以求下一次改过,这怎么能说不是进步呢?

我经常对弟子们,尤其是俗家的弟子们说,不要因为一时的破戒就怀疑自己求佛的心,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罪时,佛是高兴的,是欢喜的。修持时间短的人,会不小心地犯错误,但我们要时刻反省,即使在现在并不能很好地持戒,也不要强求,这种强求,也可以视为贪念的。

我总是对破了戒的俗家弟子说,知道错了,就是更进了一步。当你总是在进步的时候,当你修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自觉地持戒,而且,会像我一样,更好地持戒,持更多的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0#
发表于 2006-4-13 22:58:00 |只看该作者

第20节:用好你自己的银行(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管理学方面的事情:

一天,一个管理学的教授给学生们上课,他拿着一个瓶子,往里面放了一块刚刚能通过瓶口的鹅卵石,他问学生们:"这个瓶子满了吗?"

学生们当然回答:"还没满。"

教授又往瓶子里放了很多小石子,小石子堆到了瓶口。他又问学生们:"这一次瓶子满了吗?"

学生们看了看,瓶子里还有很多空隙,仔细看还有阳光能透过来,他们说,"还没满呢。"

"那好。"教授又用很多细沙仔细地往瓶子里灌,边灌边晃动瓶子,好让沙子能落到每一个空隙里,过了很久,他举着再也灌不进沙子的瓶子问:"这回总满了吧。"

很多声音说,"差不多了,满了。"也有几个很小的声音在怀疑,"这也不能算是满吧。"

教授笑了笑,他又从讲台下拿出水壶,往瓶子里灌,到了水溢出来的时候,他对学生们宣布,"我想,大家可以确信,这次瓶子肯定满了。"

学生们都点头,纷纷说,"是啊,水能填满所有的空隙的。"]

教授这时严肃地问大家,"那么,哪个同学能告诉我,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呢?"

"我们要讲究效率,用好每一个空隙都可以成功!"

"我们要想多种方法,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教授肯定地点了点头。他说,"你们所说的都对。我还有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银行,它每天给你八万元钱,但是如果你花不完,你是不能把剩下的钱提走的。第二天,它依然会给你八万元,可是前一天剩下的余额是要被清空的。你们说,如果有这样的银行,你们会怎么办呢?"

很多同学几乎是嚷着说,"花光它,每天都花得一分不剩。"

"可是,这样的银行就在你的身边,你们花光它了吗?"教授严肃地巡视了一下课堂,他好像在每个同学的脸上都盯了一秒钟,"这个银行就是时间,你们每天有八万多秒的时间啊,你们用上了吗?"

刚才还吵吵嚷嚷的教室安静了。

教授又举起那个瓶子,对同学们说,"这个瓶子还告诉我们,如果你第一次不把大的鹅卵石放进去,你就永远没机会放了。"

这是一则关于管理学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我们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隙,就像时间,想用的话,挤是可以挤出来的,但是,过去了就过去了,它不会存到第二天。第二,做事情要讲究计划,这样才有效率。

我跟我的弟子们聊天时,说到了这个故事,我问他们,"两个道理,都是故事里说出来的,但是还有第三种道理,对于我们修持佛法的人,那是更重要的啊。"

人生无常,这是佛门弟子都明白的浅易道理,但是,很多人简单地理解为生死的问题,总是觉得这句话仅仅告诫人们,死是十分近的事情,让我们看淡生死。我想,这已经是个粗浅的理解了,人有一死,这是个常识,不管是不是佛家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佛门弟子仅仅理解到这个层次,那又与世俗人有什么区别呢?

汉地佛教在朝暮课颂时有一首常念的偈语,"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纵。"它告诫我们,这一天已经过去,生命也消失了一天,就像没有水的鱼一样有什么快乐呢。所以我们得时刻紧迫地修行,时时这样地观修无常,可不能懒散啊。

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在睡梦中,剩下的,除了童年、老年,又只剩下一半,在这一半中,又免不了游戏、懒惰、应酬、生病,等等,这又占了多少年?其实,留给我们思考人生、修行的时间,又能有多少?这还是说一个正常死亡的人,其实,人生无常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战乱、灾害、意外、绝症等等事情,不也总是发生吗?

但是,又有多少人在说,"哦,不急,明天还有时间。"

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时间,抓紧一切时间修行,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那么第二条道理呢,故事里讲的是做事要有先后的次序,次序不对,效果就不同了。这当然是管理学方面的范畴,但对我们佛家弟子来说,从前两条道理中,我们不能看出第三条道理吗?

修持,将佛法的一切贯穿于我们的每一天,将对佛的信仰放在我们每一天最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我们的修持才可能精进。很多在家修行的弟子,免不了应酬,免不了劳累,很多人对我说过,"仁波切,我每天晚上睡之前都想打坐的,但是有的时候要会朋友啊,要处理家事啊,或者这一天太累了,坚持的就不好。"

我跟他们说,坚持就是好,但坚持要有个良好的态度,没有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坚持好的。

就像故事里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你不可能再往瓶子里放那块鹅卵石了,小石子掉了出来,还可以放进去,沙子也可以,水蒸发掉一些,也可以再倒进去,但那块鹅卵石是永远放不进去的了。那块鹅卵石就像我们的信仰,就像佛法,如果一个人每天让小石子、沙子、水占去了时间,占去了心里的位置,那么,你的信仰什么时候能放在心里呢?那些小石子、沙子和水,不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俗事吗?它们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也可以,石子不够了,还有沙子可以补充,沙子不够了,还有水可以填空,大多数人每天做的事,很多都是可做可不做的,只是意义大小而已。可是,石子、沙子、水,和鹅卵石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三层道理,信仰,对我们来说,就是那块鹅卵石。我们可以挤时间,我们可以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填满一天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首先将信仰放到我们的新的一天中,那它又放在哪里呢?

我说了人生无常的道理,也说了信仰的重要性,我只是想告诉佛的信徒们,利用好你自己的银行,这个银行,不仅仅是时间,也是每一天你所能做的事情,要分清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要搞清楚次序。

有个真实的故事我要讲给大家,藏地有一位大师,他在觉摩喀拉山洞窑中修行时,岩洞的入口有很多荆棘,每一次都刮坏了他的衣服。开始时他想清理一下,当然,这种清理不是世俗人理解的拔掉它们。但他又想,也许等不到出洞,今天我就死在这里,还是抓紧时间修行吧。当他出洞时又想,不知道出了这个洞口,明天还能不能再进来了。多年后,一直到他修行成就离开,这个洞口依然是荆棘丛生。

大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懂得拔出自己的生死之根,要比铲除洞口的荆棘更紧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4 22:14 , Processed in 0.170005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