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覃咏梅 覃祥周
今年春节,有一位香港学者独自一人踏入广西的德保、靖西等地,像一个游侠一样追逐着喧闹的鞭炮,尽情地享受着久违的年味。
乡下来了位香港人
在靖西,他兴致盎然地坐在“壮族新歌会”的观众席里,边听边记,边学边讲,他那比许多不常讲当地壮话的人还标准的壮话,让许多人觉得这个香港人很亲切,拉着他到处去看风情、吃小吃,他大快朵颐的样子成了街头的景致;
在德保,他挤在大年初三观看传统“龙开眼”巡游的人群里,热热闹闹的舞龙舞狮舞象舞虾舞鱼,看得他目瞪口呆,笑不合嘴,开心得像是回到了梦中的童年;
在乡下,他走进村民的家中,看人们祭祖,与农民交谈,随身而带的一个黑色记事本记下了密密麻麻的原汁原味的壮语。里嗦的询问尽显着一个学者的严谨和细致,使得许多忙着过年的老汉也不得不认真地回答他一个又一个好奇的问题;
……
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民族系29岁的香港博士研究生戴忠沛先生。戴忠沛于2004年8月毕业于香港大学语言学系,同年,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博士研究生。
研究壮语成痴迷
其实,戴先生并不是第一次来广西。
戴忠沛就读于香港大学时,就致力于汉字类型文字的研究,专攻方块壮字,师从非洲籍博士AdamsBodomo(博艾敦),目前在北京攻读博士的研究方向是民族古文献专业。
2002年以来,戴忠沛多次深入壮族地区进行壮族语言的调查和壮族文化研究。他先后到达广西的南宁、武鸣、百色、田阳、靖西、那坡和云南的富宁、广南等地,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学习壮语,了解壮族山歌,研究当地的古壮字手抄本,并用国际音标记录壮语和当地山歌。每到一个地方,长则住下一个月,短则一个星期,所到之处,人们都看到一个拉着当地人问个不停、讲着半通不通壮话的香港人。
2003年暑假的一个多月,他全部呆在桂西和滇东南的壮族山乡,与壮族语言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他下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收稻谷、插秧、学壮语,同时向提供方块壮字手抄本的壮族民间歌师歌手讨教壮族的说唱艺术。期间,他还抽空学习了拼音壮文。此外,他还走访了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广西民族古籍办、广西壮学会等部门,搜集到了许多古壮字和现代壮文的资料。几年来,他还自费订阅了广西《三月三》杂志的壮文版,成了该杂志最忠实的读者。
一个香港人,为什么会选择壮族语言文化作为自己一生的研究课题?戴忠沛很认真地告诉我们:“壮语在中国来说,是使用人口仅次于汉语的一个大语言,但是由于过去外界对壮族一直不太了解,使得国际语言学界严重忽视对壮语、壮文的研究,这既是一个很大的学术研究空间,也是一个语言学者必须要向历史回答的课题。”
愿把深情留壮乡
说起今年在靖西、德保过年的感受,戴忠沛对浓烈的硝烟味、满地的红纸屑恋恋不舍。“香港早就没有过年的味道了!”他还意犹未尽地说道:“如果有可能,我真想长留德保不走啦。德保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令人很温暖。”令戴忠沛最感念的,是一批德保人为挽留本民族文化所做出的努力。由德保有识之士共同建立起来的“壮族在线”收集了许多有关德保的民间民族文化知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工作在城里的德保人,为了让更多人熟悉德保话、热爱德保话,运用时下流行的电脑配器,用德保话翻唱许多流行歌曲贴到网上。一时间,德保的大街小巷传唱着许多德保话的流行歌曲,这在当地成了一种新时尚。今年春节,由该网站发起、县委县政府支持的“壮族新歌会”,就是以演唱这些用德保话翻唱的流行歌曲的歌会,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德保人有一个研究结论:那些从小会讲德保话的人,即使长大外出工作了,总会牵挂着家乡,有能力时也会回哺于家乡。而那些从小不讲家乡话的人,长大外出后很少顾念家乡。他们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从讲家乡话中培养对家乡的感情。”戴忠沛很有研究地说道,看来,他对德保的感情,绝非仅仅是丰富的壮语言文字,“我很愿意和他们一起去做这样一件对挽救民族文化非常有意义的事”。
从德保、靖西回来,戴忠沛在南宁逗留了几日,留宿于广西民族学院,便于尽可能近距离地了解广西的各民族文化,并专门拜见了覃乃昌、潘其旭等一批广西壮语言文化研究的学者。“壮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壮语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语言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我要用我的一生来研究壮族的文化,让壮文化更广泛地融入世界语言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戴忠沛落地有声的感言,使我们对壮语言文化的发展充满了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