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48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勾吴的荣耀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8-15 16:5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昙花:勾吴的荣耀(一)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一)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ue Mar 2 15:56:34 2004)

头上任的时候给大家布置过作业,我一直想不起来该写什么,这几天看《吴越春秋》,又看到诸葛兄的明代太原就国的晋王室,我也就想可以写一下可能已经被人写烂了的那段吴国的历史。说是历史,不如说是故事,为了故事的情节性,主要本于《吴越春秋》,其中与《左传》明显抵牾的地方采取《左传》的说法,对于莫衷一是的如夫差的身世等采取比较主流的说法。另外还参照了《史记·吴泰伯世家》、《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和越绝书。

说起勾吴这个国家的历史,还得从周部落的古公亶父开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泰伯,二儿子仲雍,三儿子季历。其实这个季历本来不叫季历,叫什么谁也不知道,他生了一个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文王出生的这一天圣鸟降下祥瑞,于是古公亶父给三儿子改名为季历。这伯,仲,季是指的排行,历者适也,这一改名,儿子都看出道儿来了,老头子要把位子传给老三,从而传到姬昌的手里。周人的宗法制是非常严格的,按理说这个位子只能传给嫡长子泰伯,古公亶父不能明说自己的意图,就通过改名这个方式来给泰伯暗示。可能是泰伯不忍兄弟相争,或者是圣鸟的祥瑞是大家深信不疑,他得不到支持。总之,他和弟弟仲雍一商量,趁古公生病,就借口入深山才要,逃了出来。这一逃就从关中逃到了当时还是汪洋泽国的荆蛮之地,那里的人断发纹身,雕题黑齿,渔猎为生,不事耕穑。和周人完全不一样。不知道两兄弟用了什么办法,当地的土著最后都推举他们为首领,文化上肯定不是,因为他们俩本身都不得不接受了当地人的文化,断发纹身。那么大概是经济上的吧,毕竟周人是当时最先进的农业部落。兄弟俩带领土著们在今天无锡梅里建立了一个小小的都城,周长才三里二百步,还没有今天的紫禁城大,另外见了一个周三百余里的外郭,让子民们在里面耕田种地。国字本来的意思就是一个城,现在既然已经立起了国,就要有个国号,泰伯于是召集大家说:"我没有儿子,所以王位必然要传给仲雍,仲雍又叫虞仲,虞就是吴,国号就叫吴吧"。由于吴地土著语言中常常带有发语词,吴就成了勾吴,就像越也叫于越一样。后来古公要老死了,可能是后悔或者有愧于心,让季历让位给泰伯,泰伯三辞不受。就是后世常被称颂的泰伯三以让天下了。至于这两个人一个人在关中,一个在江南,怎么互相让来让去的就不得而知了,多半是后世儒人为了标举仁义而附会的吧。

泰伯死了之后,位子就传给了仲雍,一直传到第五世周章手里,周人在中原已经打败了商人,初步稳定下来了,遍封诸侯之余,辅佐成王的周公也想起了几十年前这段旧事。就派人到江南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地的诸侯,爵位是子爵。从此勾吴便从开始了其漫长而无闻的权利传递过程,历史上少有所载,只留下了一位位吴子的名字,一直传到第十九世寿梦的时候,史籍上出现了一句话,叫"吴始大"。事实上,勾吴从这个时候开始酝酿起其辉煌而短暂的爆发。寿梦即位称王在公元前585年,这个时候古中国的苍茫大地上,已经是春秋的中后期了,中原在平王东迁后,风云变幻,齐桓、秦穆、晋文、楚庄相继,一个个盟会属连,大家争为伯长。在这个时候,强国惟有齐,晋,楚,秦。各国内部都在酝酿着深刻的变化,晋国在与楚国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征战后,大权旁落于大夫,宗室虚弱,国内智、韩、赵、魏四氏已经开始了明争暗斗。楚国内部宗室杀伐不断,锋芒也不复当年。列强纷纷无暇外顾,天下表面上进入了相对平静的阶段。然而,要不了多久,大地的东南将开始出现超新星爆发般的光芒。说到这里,不得不先把目光投向晋楚之争,从晋楚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开始,已经缠斗了五十多年。有句话叫做"惟楚有才,晋实用之",申公巫臣便是一个典型,(这个故事具体参看"光猪六庄士")这个楚国的大夫,为了得到夏姬,苦苦熬了十三年,终于得偿所愿。却同时带来了家族的毁灭,于是他发誓要让情敌楚国大夫子反,子重必罢于奔命以死。带着仇恨,他来到了晋国,为当时的晋景公谋定了联吴制楚的战略,并且自请为使。这样寿梦即位的第二年,即前584年,申公巫臣带着夏姬和儿子狐庸来到吴国,教给吴国车战之术,并且把吴国的机锋引向了西邻的楚国。为了贯彻他的战略,他留下了儿子狐庸作吴国的行人,也就是外交官。寿梦凭着狐庸的帮助,开始和中原国家往来。寿梦十年,前576年,吴国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诸侯盟会上,即晋国牵头,旨在对付楚国的钟离之会。鲁国也急急忙忙的搬出自己的礼乐,要为这个蛮夷之国的华化担起自己的义务,然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对付另一个过于强大的蛮夷,楚国。而吴国不孚所望,开始了在斗争中不断强大的脚步。

而战争之门,却是楚国首先打开的,早在巫臣使吴之后,楚庄王便让子反带兵给了吴国一点小小的惩戒,两国从此结仇。到了寿梦五年,前581年,吴国伐楚,打败子反。两国扯平。到了寿梦十六年,前579年,许是想要对吴国与中原诸国勾勾搭搭的作出惩罚,楚共王让子重带兵攻打吴国,不想这支大军在衡山(今天浙江湖州地区)被吴国中途阻击,将军邓廖被俘,不得不退兵,吴国又反过头来攻取了楚国的城邑驾。楚国朝野一片哗然,主帅子重在指责声中得了心病撒手归西,巫臣的第一个情敌就这样倒下了。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沙发
发表于 2005-8-15 16:55: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二)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二)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Mar 3 17:03:56 2004)

吴王寿梦到了年老的时候,遇到了和老祖宗古公亶父一样头疼的问题。他有四个儿子,老大诸樊,老二余祭,老三余昧,老四季札。这个老四季札是四人中最知书达礼,仁爱贤明的。被封在了延陵(今常州)和州来。他后来出使诸国,一边观礼以便教化国人,一边刺探各国的情报。在鲁国的时候,鲁人演奏雅乐给他听,他每听一段都知道是哪一个国家的音乐,并且给与适当的评价。他去晋国的时候路过徐国,徐侯盯着他的佩剑好久(吴国的兵器当时是最好的),他本想送给徐侯,但是使命还没结束,等到他回国再次路过徐国,徐侯已经死了,于是他解剑挂在徐侯墓上,哭揖而去。到了郑国,看出将来的权柄要落入子产之手,就劝诫子产为政慎以礼,如此种种。因而,他深的寿梦的厚爱,其他儿子也都看出来了,寿梦想要把位子传给季札,可是季札这么贤义的人怎么会接受呢。于是寿梦垂死时把儿子一个个叫到身边,并嘱咐老大诸樊,王位一定要兄终弟及,以便最后传到季札的手上,诸樊感泣而应。寿梦二十五年,前 561年,老吴王闭上了沉重的双目,带着遗憾入土了。却为后世种下了一场灾变。

寿梦的几个儿子都和泰伯一样,非常仁义,秉承老父亲的遗愿要把王位让给季札。诸樊刚上台,就要让为给季札。季札便抬出曹国公子臧的故事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既然让位不行,那就只能求死了,于是诸樊开始了与强邻楚国的拼杀,以冀一死沙场。他先是将都城南迁,迁于何地,现在考古上还没有定论,不过肯定是迁入了现在的苏州地界。接着,在即位后的第十二年,即前549年,策动楚国的附庸舒鸠谋反,不到一年,舒鸠就被楚国彻底从地图上抹了去。诸樊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在前548年兴师伐吴,在今天的安徽巢县一带展开会战。巢邑看到诸樊虽然勇猛,却非常轻率,作为大王,却冲在第一个,于是故意打开城门,诸樊果然第一个冲了进去,楚将从萧墙后一箭射了过去,诸樊应声而倒。他死的时候,或许终于可以叹一口气,不必再背负寿梦临死前的诺言了。于是余祭按照程序成了第二十一世吴王。这个时候,各国内部豪门卿族势力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列强更没有时间外顾了,于是在余祭上任的第二年,前546年,由宋国的向戌牵头,以晋楚为首的十几个诸侯在商丘举行了弭兵大会,而吴国并没有参加。这样一来,吴国就开始了单独与楚国为敌的进程。弭兵后第二年,齐国大夫庆封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逃奔到了吴国,吴王把它封在朱方(今天镇江一带)这个地方。而此时楚国的领导权发生了更替,楚康王死,儿子郏敖即位,他的叔叔王子围当了令尹,两个人开始了权柄的争夺。于是余祭看到了翦灭楚国的羽翼,自己的心腹越国的机会。余祭四年,前544年,吴伐越,大胜并俘获了很多越人,其中一部分越人用来看守船只。接着,余祭检阅部队时到了这只船上,竟然就此被这些越俘给杀了,这样吴越两国也结下了世仇。这样,大家都知道,下面就是老三余昧成了吴王,在这同时,子围也终于在权力斗争中胜出,弑了郏敖,自立为王,是为楚灵王。季札也就是这个时候被派往诸国出使,通报新君的上任。楚灵王上台后,先是在国内展开了一场大屠杀,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派伍举用外交手段安定住了晋国,遍放手开始了自己的东扩计划。吴楚间的结,越扭越紧。余昧六年,前538年,楚国先是纠集宋郑已及一帮子江淮小国在申地会盟,在会上无故抓住吴女生的徐侯羞辱了一番。会一开完,楚灵王便带着联合国部队以诛庆封为名伐吴,最终在朱方包围并捉住了庆封,族灭。余昧当然不可能咽下这口气,这一年冬天,挥师攻入楚国,洗三城而去。次年,楚国又纠集多国部队报复,不料作为精兵先锋部队轻急冒进,被吴军在鹊岸击败。虽然与后军会合,但是吴国早就严重以待,楚军只能无功而返。在次年,即前536年,徐国太子仪楚出使楚国时被拘禁,最后却逃回了徐国。楚灵王怕他报复,先下手为强,派兵杀向徐国。吴国出兵就徐, 楚灵王派令尹子荡从豫章(今南昌一带)出兵阻击,不料反被吴军在房钟杀败本来踌躇满志,意图以东扩来转移国内矛盾的楚灵王自然不甘心。余昧十四年,前530年,楚灵王亲率三军到州来会猎,实欲伺机伐楚,但是多年来,他对国内的倒行逆施和对外的失败引发和激化了国内的矛盾,郢都(今湖北江陵县)发生了暴乱。消息传到州来,楚灵王,六神无主,仓皇出逃,最后只能狼狈的上吊自杀。而宗室内部在经过短暂的混乱后由公子弃疾即位为王,是为楚平王。这边政权风云变幻,州来的三军却也陷入了不复之劫,在撤退过程中被吴军大败,俘虏了五个大将。这时已经是余昧十五年了。两个国君的争斗以楚灵王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趁着这个劲势,吴国又夺回了州来,而楚平王刚刚上任,只能避其锋芒了。过了没多久,在位了十七年的余昧,终于寿终正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吴国的权力之棒终于不可避免的传递到了一个关键的结点,一场江湖仇杀式的王位之争就此拉开。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板凳
发表于 2005-8-15 16:55: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三)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三)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Mar 4 21:12:14 2004)

按照老吴王寿梦的,第二十三世吴王就应该是季札了。可是季札仍然要洁身清行。坚决不肯接受吴王之位,抛下一句"唯仁是处,富贵于我,如秋风之过耳",便出逃隐居了起来。季札逃了,王位还是要有人来继承,于是便自然而然的落到了余昧的长子州于身上,是为吴王僚,这一年为公元前526年。这一来,却并不是皆大欢喜,有一个人暗暗的不平起来。这个人就是诸樊的长子公子光。也是,王位之所以兄终弟即是为了能够传位给季札,既然季札不受,就应该有嫡长孙公子光当吴王才对。但是公子光毕竟是做大事的人,表面上做的服服帖帖,暗里却谋划起了自己的夺权之路。

吴王僚二年,前525年,王僚为了立威,派公子光率军伐楚,楚军迎击,在长岸交战,先是吴军杀败了楚军的先锋,并把先锋大将给杀了,接着楚国的后续部队又上来把吴军打败了,并且缴获了吴军的战舰"馀皇号",从吴人之后的表现可以看出来,这是一艘意义非凡的战舰,可能相当于现代的旗舰吧。公子光自然是怕得要死,因为王僚可借此治他的死罪。于是他召集军队说:"丢失了先王乘坐的馀皇号,大家都有责任,治起罪来大家都得死,还是一拼来救回我们的性命吧。"于是公子光选三个死士事先埋伏在馀皇号周围,晚上带着人马悄悄潜入楚营,并呼唤暗号,于是三个死士分别应以事先约定的暗号,此起彼伏,楚军赶过去把他们杀了,这时公子光带人冲出来,楚人大乱,吴军终于反败为胜,顺利夺回馀皇号。

这一仗,锻炼了公子光,也更坚定了他谋权的野心,为了找一个人辅佐他,公子光派善于相面的人做吴国市场的管理人员帮他物色人物。吴王僚五年,前522年,伍员出逃来到吴国。关于这个伍员,字子胥,便又是一个"唯楚有才"的典型。伍子胥的爷爷就是伍举,讽谏楚庄王,使其一鸣惊人的那个。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而少傅则是著名佞臣费无忌,和商末费仲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楚平王派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取媳妇,费无忌回来却说秦女美若天仙,您可以抢过来纳为妾,楚平王听了后春心荡漾,就真这么做了。这样的事在春秋时期可真不算少,可到头来没一个有好果子的,卫宣公就是一例。楚平王自然也逃不出。话说这个费无忌担心太子终有天登上王位会把自己给办了,于是不断的在平王跟前进谗言,于是平王让太子建去守边,费无忌就继续谗言说:"太子备边,握有兵权,可能会媾合诸侯危害于大王。"于是平王召回伍奢并把他囚禁起来,逼他供认太子谋反,并派司马扬奋去杀害太子,杨奋不忍,就派人先通知太子建,于是太子建出奔到了宋国。平王和无忌想要杀了伍奢,却忌惮他的两个儿子,于是诓伍奢只要能把两个儿子召来就放了他,伍奢当然很明白,说:"我的大儿子伍尚为人温厚,一召就来,我的小儿子伍员文武全才,安邦治国之才,能忍辱负重,有料人先机的能耐,是不可能来的。"果然,使者跑到伍家,伍尚明知是个陷阱,为了尽孝要陪老父一起死,伍员却为一定要报仇,于是出奔了。使者急忙去追伍子胥,却差点被子胥射死。伍子胥对使者说:"要想楚国安宁,快快放了我的父兄,否则必叫楚宫成为废墟。"于是奔往宋国去找太子建,路上遇到申包胥,伍子胥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履同壤,我一定会破灭楚国报此大仇。"申包胥说:"你能灭楚,我就能复楚。"于是伍奢和伍尚被斩于市,死前伍奢叹道楚国从此要苦于兵灾了。真是知子莫若父阿。

子胥到宋国与太子建会合。恰逢宋国内乱,于是两人逃奔到了郑国,接着又去了晋国,晋国却要太子建去郑国作内应,帮助灭郑。事情败漏太子建被杀。伍子胥于是逃奔到吴国。一路上过昭关,历经艰辛。到吴国市中吹箫买艺,以乞温饱。这下就被那个善于相面的人发现,带到了吴王僚跟前。王僚看他身材伟岸,眉间英气逼人,和他连说了三天的话,没有一句重复的(汗,面试高手阿,我要也这样就不愁找不到工作了),不由得喜欢起来。于是子胥稍稍讲了自己的大仇,吴王僚想兴兵为他报仇。公子光知道了,怕伍子胥阻碍他夺权,就进谗到:"伍子胥要你伐楚,是为了报私仇,对吴国无益,不要用他。"伍子胥隐隐感觉到了公子光有异志,就请辞于王僚,投靠到了公子光帐下,从此,鱼得到了水,老虎也插上了翅膀。吴国注定要在这两个人手中绽放光芒。伍子胥假装种田隐居,暗地里为公子光物色猛士刺杀王僚。他发现了专诸,他遇到专诸的时候,专诸正要和人打架,双目圆睁,发髯如冲,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是他老婆一叫他,他就马上变得和颜悦色,回家了。比四川人变脸还要快。伍子胥便问他这是为什么,专诸说:"既然要屈就在一人之下,那么就必须凌然于万人之上。"伍子胥于是暗地里结交他,并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于是把自己要刺杀王僚的原委向专诸和盘托出,专诸感于知遇,愿为他卖命,于是说:"要杀一个人,必须要投其所好。王僚喜欢什么呢?"。"喜欢吃鱼。"公子光道。于是专诸去太湖专心学了三个月烹鱼之术,终于有成。就等待时机,随时可以为公子光效力了。

王僚八年,前519年,吴军伐楚,大胜,迎回太子建的母亲,郑国也派人送来珠玉谢罪。第二年,王僚派公子光伐楚,夺得巢邑和钟离两地。王僚十二年冬,前515年,楚平王死,伍子胥叹道:"仇人虽然死了,楚国还在,一定要破灭楚国才能泄恨。"第二年春,吴军趁楚国新丧伐楚,派公子盖馀和烛庸围楚,却被楚军断了后路,不得回国。公子光看到了机会,伍子胥也进谏认为时机来了,专诸也附议。于是公子光请王僚过府尝鱼。王僚实在挡不住诱惑,带足了侍卫,穿着厚甲去了公子光家。公子光在室中埋伏甲士,宴会到一半,借口脚疼就出去了。接着专诸赤着身子,捧着鱼膝行到王僚面前,掰开鱼就抽出里面的鱼肠剑向王僚刺去,锋利的鱼肠就这样送走了嗜鱼如命的王僚,侍卫瞬时把专诸剁为肉泥。公子光带人杀出来,把王僚的亲兵全部杀了,就这样,踏着宗室的鲜血,公子光踏上了王位。接过了吴国的权柄。是为吴王阖闾。被楚君围困的吴军闻讯,只能投降楚国。

公元前514年,一个城市将出现,一个国家也将掀起新的篇章。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地板
发表于 2005-8-15 16:55: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四)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四)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Fri Mar 5 16:45:39 2004)

阖闾一上台,就开始着手于创立自己的霸业。他举贤任能,施行仁政,劝农课桑,那时候中国人和现在的日本人一样是席居的,按照规矩,诸侯的居室都要铺上好几层的席,可阖闾只用一层。吃饭每顿也只有一个菜,比我们在食堂吃饭还要节俭。这样阖闾渐渐在诸侯中有了声名。然而无论在什么时代,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吴国这样一个刚刚开始接触中原文化的国家,虽然也有季札这样的人物,但毕竟是凤毛麟角,所以吴王不错过每一个有才能的人。首先当然是伍子胥。阖闾任命子胥为行人,并且同子胥一起参谋国政,子胥想到自己一个丧家负仇之人只身来到吴国,竟然受到如此礼遇,垂泪顿首,愿为阖闾而肝脑涂地。

阖闾问策道:"我们吴国地处偏僻,在这个东南之隅,交通不便,天气阴湿,又常常受到江海的侵害,该怎么办呢?"

子胥说:"治理国家首先要安君理民。"

"具体该怎么办呢?"

"要想治理臣民,成就霸王之业。就必须先设立城郭,做好防御工作,充实粮仓和武器库。"

子胥说这番话,想必是当时的吴国连个像样的城郭都没有吧。这样的一个国家,居然独力与楚国缠斗了这么多年,而且越战越勇,足见当时吴人的善战了。阖闾听完这番话,就说修筑城郭是否可以应以天数来威制邻国呢。答曰可以的。于是阖闾就让伍子胥全权处理去了。

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选定了城址,并着手筑造了阖闾大城,就是今天的苏州城,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两千五百多年来城址几乎没有变动的城池。当时的阖闾大城,周长四十七里,这即使放到明清也是一座大城,何况于春秋之时呢。这样的气派,加上象天八风的八个陆门,法地八聪的八个水门,真正为这个上升中的国家树立起了标志。从城门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阖闾的雄心。西墙的北门叫阊门,是取阊阖天地之气的意思,同时又叫破楚门,因为楚国在吴国的西北。越国在东南,按照八卦方位,吴在辰位,属龙,于是在西南门取名为蟠门,而越在巳位,属蛇,因而东南门名为蛇门,想要借此来压制越国。北面的门分别叫做平门和齐门,自然是要平鲁威齐了。大城之内还修筑了周长十里的吴子城,作为吴王的宫殿。这么一来,民有所居,粮有所屯,缺少的就是神兵利器了。当时留传下来了莫邪跳入铜炉帮助丈夫干将为吴王铸剑,还有人杀了两个儿子以血爨金为吴王铸成吴鸿、扈稽两钩的故事。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对当时阖闾命国中大作兵器的反映。有了兵器,便要军士习用,就由伍子胥教他们射御之术。这样国内政治一片修明,然而阖闾毕竟是篡位上台的,还有很多吴国的实力政治派流亡在国外,最让人头疼得是寿梦的庶子公子盖馀和公子烛庸,以及王僚的儿子庆忌,其中又以庆忌最为勇猛。阖闾上台的第二年,前513年,他就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又找来伍子胥,想要他再推荐一个刺客,目睹了专诸的鲜血,子胥想到又将要有一位壮士去牺牲,顿时不愿意起来。说道:"这样做恐怕有负皇天阿。"阖闾一再要求,子胥只好半推半就的举荐出了一个细人,所谓细人,大概就是侏儒,他的名字叫要离。这一来阖闾不高兴了,他说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么一个侏儒怎么能成事,你不是玩我的吧。子胥便开始讲述着要离的故事:齐国有个勇士椒丘斫,来吴国出使的时候路过淮津,想要饮马,别人劝道:"水里有妖怪,见到马就会吞掉。"椒丘哪管这些,照饮不误,马就真的栽进了河里。他自然大怒,便袒身执剑,入水要跟妖怪一战,究竟有没有遇上妖怪不知道,总之一整天后从水里出来的时候,他瞎了一只眼。到了吴国,正好撞上朋友家里有丧事,这个齐椒丘,整天用瞎了一只眼的事来夸耀自己的勇猛,在丧宴中侮慢吴国士人,但也确有一股凌人之气,当场谁也不敢翻脸,倒是坐在他对面的侏儒要离发话了:"我听说勇士争斗,和太阳战不超过一分钟(原话是不移表,就是说日晷的影子不动),和鬼神战不用挪动一下身子,和人战连声音都不发。活着去,即使横着回来也不能受辱。你现在和水怪打斗,马和车都没了,还瞎了一只眼,真是莫大的耻辱,不当时就死在水里而贪生,怎么还要来侮慢我们呢?"椒丘脸上自然一阵青一阵红的无言以对了。于是说我今天晚上就去你家里把你杀了。

要离回到家,吩咐妻子千万不要关门。于是晚上椒丘真的来了,到了门口,看到门没关,登堂,还是门户大开,一直到了卧室,要离也不做守御之势,而是披头散发僵卧在床上。

椒丘上去一把抓住要离用剑顶着他说:"你有三个该死之过,知道吗?"

"不知道。"

"一,你在众人面前侮辱我,该死,二,明知道我要来杀你,回到家不关门,该死,三,躺在床上不反抗该死。"

要离反问道:"你有三不肖,你知道吗?"

"不知"

"我在众人面前羞辱你,而你不敢当场把我杀了,一不肖。登堂入室,不发出一点声音,象小偷一样,二不肖。等到抓住我,把剑架到我脖子上来才敢说这样的大话,三不肖。你这样才敢在我面前耍威风,不感到自己的鄙陋马?"

椒丘只好把剑投于地,叹道:"我的威严,别人都不敢和我对视,你一个侏儒竟然如此,真是天下的壮士阿。"

其实要离不过是利用春秋时人高义的一个无赖而已。他做的是一场赌博,他是一个惯用性命来赌的赌徒。他见到阖闾就开始了另一场赌博。

要离由伍子胥引见给阖闾,看到他如此一个侏儒,一阵风就能刮跑的样子,阖闾心里真的不是滋味,这样的人怎么去刺杀庆忌呢。要离自告奋勇要去杀庆忌。

阖闾说:"庆忌筋骨刚劲,万人难敌,可以和野兽赛跑,空手能抓住飞禽。我曾经在江边追他,驷马都追不上,用箭射他,都被接住,你看来是无能为力的。"

要离固请。

阖闾说:"庆忌是个明智之人,逃亡在诸侯国,难以接近。"

要离于是自请吴王杀了他的妻儿,并断了他的右臂。下了这么大的赌注,他终于投奔庆忌去了。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想好要得到什么呢?要离见到庆忌,哭诉阖闾无道,杀他妻儿,断他右臂。要离和庆忌一起报仇,庆忌是个勇士,同时也是一个悲悯之人,看到这么一个可怜侏儒,竟不加防备的相信了。于是不久,他带兵杀回吴国了。这一天,狂风大作,他们的船逆风而行,要离和庆忌迎立船头,一个想着本会属于自己的河山,一个想着骑虎难下的赌局。终于要离瞅准机会,挺起长矛,趁着风势向庆忌刺去,刺中。庆忌一把抓住要离扔出去,又拎起要离三次把他按进水里,这个时候许是他的怜悯之心又起,把要离象小动物一样放在自己膝上叹道:"嘿嘿,你这么一个侏儒,居然敢杀我,真是勇士阿。一天怎么可以杀两个勇士呢?你走吧。"接着就垂下了贵族的头颅,咽气而归。庆忌的侍卫也按照他的意思放了要离。要离的赌博胜了,看着被夕阳染成血色的晚江,狂风中翻卷的庆忌之旗,空荡荡的右袖,想起被戮于吴市的妻儿,还有什么呢。算了,成就青史之名,投河吧,也不枉了春秋的高义,让后人去测度我的动机吧。要离走了,可是他失算了,左传没有他,太史公写刺客列传也没有他。许是他的行刺实在算不上什么壮举吧,甚至说有些太过残戾,那么安息吧,至少吴越春秋给了你不少笔墨,让大家还能看到你。

庆忌死了,还有两位公子,一在徐国,一在钟吾。剪除这两个人的行动,终于开始把阖闾的兵锋外引了。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5#
发表于 2005-8-15 16:56: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五)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五)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Mar 6 16:56:45 2004)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施对外战略,阖闾继续着他的对内怀柔政策。自己食不嘉味,乐不逸声,目不淫色,身不怀安,朝夕勤志,恤民之疾,闻一善若惊,得一士若赏,有过必改,国人都愿意共襄其志,吴国国内一派修明景象。安定的国内环境,加上多次对楚战争的胜利,使得吴楚之间的小国渐渐倾向吴国。阖闾便展开外交手段,要求徐人和钟吾人分别把公子掩余和烛庸引渡回国。结果两位公子居然跑到了楚国去。至于为什么能够跑掉,多半是因为徐国和中午两边都不敢得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吧。

两位公子逃到楚国,楚昭王想吴楚之争这么多年了,自然不可能因为新吴王的继位而结束,不如把阖闾的两个政治对手养起来以俟其用吧,于是楚昭王派左司马沈尹戌筑"养邑"以安顿两位公子,并从附近的两个邑划了一部分地给他们。这些在春秋本是常常发生的事。然而楚国的令尹子西却感到不安了。这位子西是楚昭王的庶兄,平王死的时候有人要立他为王,他却坚决拥护昭王,所以是个好善的长者。他劝谏昭王道:"公子光刚成为吴王,爱民如子,与他们同甘共苦,就是要利用他们的阿。就算和吴国修好边疆,以柔服之,尚且怕他们来劫掠。如今您反而收留他的政敌来几怒他,不是自找麻烦吗?吴国乃是周的胄裔,被上天抛弃在海滨几百年了,如今开始强大了,可以与中原相较了,加上这个公子光又有大略,真不知道是要上天是要灭亡吴国而故意恣其骄纵呢,还是要最终保佑他呢?"这一番话,一方面反映了吴国在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一方面也竟切中了吴国今后的命运。然而楚昭王自然是听不进去的,两个吴公子也就这样留在了楚国。

这边吴国果然被激怒了,按照春秋时代惯常的逻辑,小国又要被拿来试刀了。出于对徐和钟吾故意放跑两位公子的惩罚。阖闾三年冬十一月,前512年,吴王抓住了钟吾国君,然后一鼓作气朝徐国杀去。吴军堵住山洪淹灌徐国,二十三日,徐国被灭,徐国国君断发率妻子以请,仅以身免。最后不得不投奔楚国。由于吴军动作实在太快,楚国的援军没来得及赶到,最后楚军只好帮徐君章禹在边境上筑了一个城暂时安顿。初战告捷,阖闾也终于坐不住了,向伍子胥问策道:"当年你要王僚伐楚,我知道必定是可行的,只是我不想王僚派我去伐楚到头来却由他占有这一荣耀。如今我自己做吴王了,你说说,怎么攻打楚国呢?"作为极其了解楚国内情的楚人,伍子胥献出了一条妙计:"楚国握有权柄的人很多,却又互相牵制,没有一个人敢于承担责任。我们可以组织三支部队。轮番对楚国进行突袭,楚军一出动,我们就撤退,他们回师,我们的另一支部队就出动,这样楚军必定疲于奔命,最后陷于麻痹,我们便可以率三军一举破灭楚军了。"阖闾大喜而从,楚国于是陷入了不断的麻烦。

阖闾四年,前511年秋,吴国出征楚国,侵入潜六两邑(今安徽六安一带),楚左司马沈尹戌刚带军去救援,吴军就撤退了。楚军害怕吴军再次侵袭,把潜邑迁到了山岗的南边。接着,吴军又围困了弦邑,这次左右司马都出动救援了,大军刚走到豫章,吴军又撤退了。扰敌策略就此开始实施,而且一用就是六年。然而,这一策略背后,必然隐藏着另一位杰出军事家的智慧,他就是孙武。孙武是齐人,他的祖先乃是陈国公子陈完,在宗室的杀戮中逃奔到了齐国。这个陈完,也就是田完,谥敬仲。他的子孙最后取代姜氏成了齐国的主人,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孙武为了逃避家族内部的倾轧,流落到吴国,在太湖边的穹隆山隐居起来。专心的写着他光耀千古的兵法《孙子十三篇》。在隐居的过程中,被慧眼的伍子胥发现并结交为好友。阖闾三年,前512年的一天,可能是在夺权过程中,太多的人被清洗掉了。阖闾感到将才的严重缺乏,又想到的伍子胥和伯喜不过是想借吴国的力量来破楚报仇而已,中心不快,登上高台向南迎风啸歌起来,大概是颇类刘邦作大风歌的情形吧,可惜歌词没能流传下来。伍子胥深知阖闾的踌躇不定。便一日七次向阖闾推荐孙武,阖闾知道子胥报仇心切,这样的推荐孙武,以为不过是子胥借举荐之机,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已。即便如此,阖闾也别无他法,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接见了孙武。

孙子把自己的十三篇一一进献给吴王,吴王看了竟然高兴到忘了要去称赞。他问孙子:"你的兵法可以先小小的试一试吗?"雄才的阖闾,竟然早就知道了对纸上谈兵的防范了呢。孙子毫不含糊的答应到:"当然可以,愿意借大王的宫女一试。"阖闾答应了。孙子以阖闾的两位宠姬为队长,各帅一对,共三百人披甲兜鍪,操剑持盾而立。然后向她们宣告军法,诸如随鼓进退,左转右转之类的,并且告知了军令的禁戒和惩罚。于是下令到:"第一通鼓,振奋士气,第二通鼓起步操进,第三通鼓布列成阵型。"鼓起,宫女们却一个个掩口而笑。孙子于是亲自操槌击鼓,三令五申,宫女们笑语如故。看到宫女们如此把军法当儿戏的情形,孙武不禁大怒,双目圆睁,头发竖起仿佛要把冠帽顶起,连系缨都被绷断了。他对执法的军士说道:"拿斧质来。"并用老虎般的声音喝斥到:"不讲明白纪律,定了纪律而不严格执行,是为将的过错;现在有了纪律,三番五次的想你们宣明,却不遵守,就是军士的责任。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置呢?"执法官应道;"当斩。"孙武于是命令处斩两位队长,也就是吴王的宠姬。吴王在高台上看到这一情形,急忙派使者疾驰到军中下令:"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够用兵了。只是寡人没了这两个妃子,吃饭都没有味道了,还是不要斩了吧。"孙武振振有词道:"我既然已经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令有所不受。"两位美姬还是就此香消玉殒了。再次操鼓,所有宫女进退布勒,左右回旋都不敢稍有差怠了,连斜斜眼睛都不敢。这一幕,和孙武的宗亲,司马穰苴当年辕门斩庄贾是何其的相似。都是借着人主的有所倚重,先杀了人主的亲信来立威。只是庄贾作威作福,死有余辜。而善于用谋的孙武,是否从要求以宫女试兵开始,就伏下了杀机呢?有时候对历史人物越深的追问,就会越发觉出历史的可怕。可怜,两位无辜的美人首先被推上了阖闾霸业的祭台,如今还无声的游荡在姑苏城北的校场山。

行伍既成,孙武向阖闾报告:"军队已经为你训练好了,可以随时检阅。随便你如何驱使,就算赴于水火,也不为皱一下眉头。大王可以定天下了。"吴王闷闷不乐道:"寡人知道你善于用兵了,虽然可以藉此强霸,然而也没什么可以欢心的。将军还是解散军队回家吧,寡人不愿意看。"孙子冷冷到:"原来大王只是喜欢听美言而不是喜欢实际的东西啊。"子胥也进谏道:"我听说,兵是凶事,本来就不是可以随便试着玩的。用兵的人,如果诛伐不明的话,军队就无法部勒。如今大王一心渴求能士,以兴兵讨伐暴虐的楚国,从而称霸天下,威加诸侯。没了孙武的将才,谁能为您下淮河,渡泗水,远涉千里而决战取胜呢?"吴王听了便扫除心中不快,拜孙武为大将,让他训练军队,随时准备集结功楚。吴国的历史将要翻到最波澜壮阔的一页。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6#
发表于 2005-8-15 16:56: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六)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六)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Mar 8 12:38:06 2004)

吴国的君臣看到自己的军队越来越精良,国库越来越充盈,都认为大举伐楚的准备已经做的差不多了。阖闾每日掰着指头掐算着各个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当他把目光投向南方的时候,心中不禁一惊。越国,这个与吴国同俗,言语相通,一样的轻死好义的国度:它必将成为吴国的最大威胁。越离吴都阖闾大城实在太近了,陆路只有几十里,还可以经过太湖的水路,且越又一直是楚的忠实盟国。只要吴军在楚国战场上稍有不利,越国马上可以把军队开到阖闾城下。况且,越国与吴国早在余祭时代就已经结下仇怨,大家一定还记得余祭便是被越国的俘虏所杀的。为了伐楚的后顾无忧,吴国决定向越国用兵,吴国从此开启了两线作战之门,吴国的命运从此也和越国紧紧纠缠在一起。

阖闾五年,前510年,吴国要求越国一同伐楚,越国自然不会同意。吴师便以此为名南下了。越王允常说道:"吴国毁弃从前的盟约,放着向你进贡的国家不要,却要使交壤之亲成为仇敌,必定要遭天谴。"阖闾为着自己的霸业,自然不会就此听信允常。吴越战,吴胜,攻破檇里(今嘉兴),把自己的边境线南推了几十公里,于是便班师了。两线战场的互相牵制,使得吴国不敢深入越国,而这种不干不脆的尴尬延续到后来就成了吴国致命伤。

吴国攻打越国,楚国自然会嗅到些什么,与其等着吴人来侵,到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楚昭王派公子囊瓦以报复两年前的潜六之役为名,大张旗鼓的朝吴国杀去。阖闾以伍子胥和孙武率军迎击,并把楚军围困在豫章,破之。阖闾于是说:"寡人想趁此一鼓作气杀入郢都,破灭楚国。如果不能入郢,你们两位又有什么荣耀呢?"然而,孙武和伍子胥毕竟是深谋远虑的兵家,知道势不可就,为了给阖闾一个交待,又攻破楚国的巢邑(今安徽巢县)。擒获公子繁,这才回师。这一年是阖闾六年,前509年。吴楚自寿梦时代以来,七十年前与楚国大小战役二十多次,一开始是大家互有胜负,而近三十年来,楚军逢吴必败,这么一个昔日让中原诸国夙夜忧虑,不可一世的强国,却屡屡折戟于一个僻在海滨,落后无闻的吴国之手,谁作了吴国的君臣,大概都会
对楚国发出自己心底的嘲笑了吧。


然而吴楚间的真正爆发,毕竟还缺了一根导火索。我们先把镜头转到楚国来看一看吧,我们一直太关注吴国了,而作为一个战略家,必定是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的。楚国当时的令尹乃是公子囊瓦,即子常。此人贪得无厌,并且借着楚国的强大,不把小国的诸侯放在眼里。曾经发生了这么两件事,某年蔡昭公朝楚,带了美玉两枚,精美的狐裘两件,各向楚昭王进奉了一件,还穿戴着这两件东西出入楚国的朝廷,这一现不要紧,被子常给看到了,便向蔡昭公勒索起这两件东西来。被拒,于是子常便把他软禁在楚国了,一留就是三年。这时又来一个唐成公,带着两匹骏马来朝楚,又被子常看上了。唐成公也可想而知的被留了三年,他的随从实在无法忍受了,一日把唐成公灌醉,偷了马献给子常。唐成公于是便被放了回去,心中自然免不了切切,君臣都无日不想着一雪此耻。蔡昭公的人听说了,便好说歹说的让蔡昭公把狐裘送给了子常,这才得以归国。蔡侯回国途中经过汉水,拿出那块使自己受辱的美玉,长叹一升,挥袖将其掷入了江中。美玉最后翻了几翻,便永沉江底,蔡侯的对楚国的心寒也到了极点,度过汉水,扔下一句话:"我如果再渡汉水去朝楚的话,就如这大江一般。诸侯谁要是想攻打楚国,我愿意做先锋。"楚国,居然把自己的一根手指逼到了要去宁大腿得份上。

蔡侯回到国内,越想越心中不忿,便以自己的儿子元为质,要求晋国攻打楚国。这一来,大权旁落,中心不得志的晋国公室倒是看到了某种契机,自从弭兵大会五十多年来,晋国已经好久没有尝到中原盟主的滋味了。于是阖闾六年,前506年,晋国借周王室的名义,由周大夫刘文公召集十八个诸侯国在召陵会盟,商讨伐楚事宜。与会诸国中除了晋齐宋郑卫之外,都是些当年唯楚国马首是瞻的小国。楚国的众叛亲离也由此可见一斑了。然而,这次召陵盟会的结果却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晋国的荀寅也像子常一样勒索蔡侯,蔡侯没招呼周全,他便向晋国当时的用事者范献子进谗说晋当前的威胁是中山,而不是楚。于是晋国便推掉了蔡侯的请求,召陵就像演了一场戏一样,人去楼空了。蔡侯这下子才领会到了什么叫做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拒不行贿的蔡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吃不开,到现在的社会来不知道会是怎么样呢?晋国,昔日的霸主,之所以没有答应蔡侯的请求,其实也确有着深层的考虑的。鲜卑,中山的不稳定是一个因素,然而晋楚自方城之役以来,晋国实在没有怎么占过上风,信心的缺乏,才是召陵之会有名无实的真正原因。

空欢喜一场的蔡侯,对召陵会上的十八国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并没参加这场闹剧的吴国。而吴国的目光也像鹰一般的犀利,一刻都没有放松过对楚国态势的关注。阖闾九年,前506年,吴王问子胥、孙武道:"当年你们破郢的时机还没有到,那现在呢?"。孙子答道:"战争中借胜利而增加威势,虽有一时之用,却不是常胜之道。""为什么呢?""楚国的军队,是天下的劲旅。与楚军争锋,是九死一生之事,如果大王可以入郢,那也只能是天意。所以我不敢保证。"吴王叹道:"寡人想再次攻楚,究竟怎么样才能有大的胜利呢?"二位将军异口同声的说:"得到唐蔡的帮助,便可以有较大的把握了。"唐蔡和吴,怀着对楚国的仇恨,两边一拍即合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唐蔡都把公子送到吴国作为人质。

这一年冬天,吴军大备舟船,整肃军马,浩浩荡荡的从破楚门开出,偕同唐蔡的军队,向楚国杀去。一开始吴军走的是水路,因为吴人山水战,然而冬天刮得是西北风,行舟实在太慢,为了不贻误战机,孙武提出舍舟而长途奔袭楚军的计划。于是大军在淮水之曲(大约今安徽淮南一带)弃舟登陆,直趋汉阳(即今武汉汉阳)。而令尹子常也率领大队楚军在汉口驻扎,两军夹汉水而峙。江汉合流之地,风旗猎猎。两个缠斗了七十多年的国家,终于要一决生死了。柏举之战,这场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时代的最强音,在滔天大浪,震耳的旗鼓声中来开了帷幕。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7#
发表于 2005-8-15 16:56: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七)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七)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ue Mar 9 13:33:26 2004)

吴军的主帅是子胥和孙武两位深通兵略的将军,而楚军的主帅是贪得无厌的子常以及司马沈尹戌。这位沈尹戌从潜六之役起就带领楚国军队与吴人周旋,持续六年的扰楚、疲楚战略,由于他的存在,楚国才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左传》中甚至还含糊其辞的说他曾经是阖闾的家臣。他向子常提出:"您带我军主力沿汉水西岸与吴军周旋,牵制和吸引他们。我带领方城(今河南南阳一带)周围所有的军队,迂回到吴军的后方,摧毁吴军舍弃的舟楫,并封锁汉水以东的三个陆路关口,以切断吴军退路,只待吴军军心一乱,您便可击之。"子常觉得是个妙计,便让沈尹戌去方城了。可是沈尹戌刚一走,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的角色---那些只会拌嘴舌,弄到后来损人不利己的小丑--就跳出来了。首先是一个叫武城黑的家伙说:"吴军的战车是用木头做的,而我们的是用皮革裹上木头做的,怕雨怕湿。应该速战速决才对。"接着一位更阴险的小人史皇也站出来了:"国人都厌恶令尹您而喜欢司马尹戌。如果让尹戌的方案实施,就成了他一个人战胜吴军了。您应该速战速胜,否则免不了为他人做嫁衣裳。"子常本就是个贪功而无主见的家伙,这么一挑拨,就不顾一切的赌博起来。

按耐不住的子常,带着楚军渡过汉水,一字排开,那气势,大概现在的电脑技术也不一定模拟得出来。然而待到楚军和吴军展开厮杀,从小别山一直打到大别山三场下来,楚军大不利。昔日的劲旅,已经难以挡住气盛的吴国的锋芒。子常知道不行了,想要丢下军队逃亡了。这时史皇却换作义正辞严的面孔出现了:"国家安平时,您执掌着国政。现在国家有难了,你就想一走了之,你以为能去得了哪里呢?你只有以身殉国,才能洗脱的你的罪恶。"这前前后后的反常表现,简直要让人怀疑史皇是不是和子常有什么私仇了。然而,子常怎么可能为了国家牺牲自己呢。他依然逃回了郢都。楚军也溃散了。

吴军趁势而进,一直到了柏举这个地方,楚国才重新组织起了军队,进行有效的抵抗,而其主帅居然还是子常。十一月十九日,两军陈师于此。三万吴军对二十万楚军,尘烟滚滚,嘶马鸣鸣,军旗兀自翻卷着,战争前最后的平静,肃杀到让人不寒而栗。吴王阖闾登台而望,只见楚军阵容整肃,人骠马肥,刀光剑影,部勒有度,自有一番威仪。想想楚国面对吴国虽然屡战屡败,但毕竟曾经不可一世,军队的面貌文章,肯定还是做的非常不错的。阖闾看了这个阵势,觉得硬拼是不行了。愁眉一锁,思量起对策来。这天早上,阖闾的弟弟夫慨来向他请命:"子常不仁不义,贪财却不知施恩,他的手下没有必死的信念。我们先发制人,楚军必溃,然后追击掩杀,必定大胜。臣弟愿为先锋。"阖闾心事重重的摇了摇头。夫慨退出来说,为臣的做事,只要合乎道义,不一定非要君上的准允。于是擅自带着自己部下的五千人向楚军阵中冲去,当时吴人的骁勇由此也可见一斑了。楚军可能真的是怕了吴军了,近二十万楚军看到五千吴军冲出来,便以为吴军要大举进攻了,居然一触即溃。阖闾见势,急忙挥军追击,遮杀楚军无数,真叫是兵败如山倒,满山遍野,也不知道是吴军的喊杀声盖过了楚军的哭嚎,还是楚军的哭嚎淹没了吴军的喊杀。大概从阖闾到孙武到三万吴军谁也没想到,夫慨的一次无组织的行动居然让一场硬仗变成了一场屠杀吧。子常看到大势已去,还是保命要紧,便投奔郑国去了。而前面那个史皇还不溃为一名军人,以一广三十乘兵车,两千多人的兵力做殊死抵抗,最后洒血疆场。

而去方城部署战略的沈尹戌在到了息这个地方的时候,也听到了楚军大败的消息,不仅痛悔不已,然而作为一个司马,流淌着吴人血液的楚国司马,却绝不会弃义而亡,他,要力挽狂澜。他组织起溃散的楚军,向吴军发起冲锋,并且在雍筮河小胜了一阵。而自己也受了重伤。他顾左右而喝道:"我当初是阖闾的部下,现在如果被他擒获,那将是莫大的耻辱,谁能让我的首级不落入敌人之手?"这时另一个原本也是吴人的勾卑站出来说:"我是个贱人,能担当这一任务吗?"沈尹戌看着他,感慨道:"过去没有重用你,是我的过失,如今就拜托你了。"布置停当,沈尹戌便三次冲入吴军阵中,奋力杀敌,每次都添了新伤,第三次回来,他对勾卑说:"我的身体已经没法用了!"就咽气了。勾卑于是摊开裙子衬在沈尹戌头下,割下他的首级包在裙内,并把身体藏好,就带着首级隐去了。带着一点野蛮原始的吴人,就以这样的方式诠释了我们这个民族少年时代的春秋高义。

柏举之战后,楚军再也没能组织起有力的抵抗。吴军五战而终于破楚入郢。楚昭王狼狈出逃,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辛酸。先是亡入云梦泽中。晚上睡觉的时候遇到草莽山寇的攻击,幸得大夫尹固用身体挡住了他们的刀剑。云梦泽呆不下去,楚昭王又急急往郧地奔去,见到郧公才算喘了一口气,郧公大喜,要把昭王藏起来避免被吴军追杀,谁知郧公的弟弟怀大怒道:"昭王是我们的仇敌,应该杀了他。当年他老子平王杀了我们的老子,你今天怎么居然还要包庇他。"噢,原来平王真的是到处杀人的阿,他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的子孙会有今天吧。还好,昭王生活在春秋时代,总还有那么些守礼禀节的人在。郧公辛说道:"君主杀了臣下,怎么敢以此为仇呢?况且乘人之危,不是仁者所为。灭了别人的宗庙是其绝祀,不是孝者所为。做事情而没有堂皇的名义,不是智者的所为。"而弟弟怀哪管这一套,郧公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和他的三弟偷偷的带着昭王朝随国(今湖北随州)奔去。吴兵追到随,对随君说:"当年周的子孙在汉水之上被楚人暗杀(西周昭王故事),现在是天要我们来报仇,您为什么要保护他?周王室有什么过错,而杀人者一直逍遥法外?您如果能够把昭王交给我们,必当给你大大的好处。"随君也打不定主意,就算上了一卦,还好,天不亡楚,献昭王不吉。于是编了一套春秋辞令给吴人:"以随国的僻小,如此邻近楚国而能够奉祀到今天,实在是多赖楚国的眷顾,两国盟好至今未改。今天楚国一夕有难,如果我们就此弃之不顾,实在于心不忍。如今你们已经平定楚国,如果能够使民降服,又有人敢不听令,何必非要至楚子孙与死地呢?"尚义的吴人听了这一番话,觉得随人特别讲义气,居然就这样退兵了。国与国之间,这样的事,大概春秋之后再也不会发生了。人与人之间,春秋之义还总算是余绪不觉。哀哉?幸哉?吴国的做法,一方面固然体现了吴人深膺于高义两字,一方面也说明吴人从这时已经开始有了得益忘形的兆头了。昭王也才就此结束了逃避追杀的生活,一个大国的诸侯,因为外敌的逼迫而如此之惨,春秋的历史上大概也没有第二人了。

既然不抓昭王了,吴国君臣便开始好好的打量起这个让各国诸侯眼热心跳,羡慕不已的郢都(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县)来了。迷醉在这个花花大世界,一场性命相搏之后的确需要一场发泄了。然而,没有尽脱蛮夷之气的吴人,带着满腔的仇恨,做出了后世无法为其辩解的过激行为。看吧,看吧,魔鬼在心底开放。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8#
发表于 2005-8-15 16:57: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八)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八)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Mar 10 14:53:44 2004)

伍子胥引领着众吴军再次步入这楚宫时,一定是怀着极度复杂的心情的。一方面作为楚的亡臣,终于外借诸侯之力,破灭故国,的确也应该知足了。而另一方面由于没能手刃仇人,其心结终究是难以解开。既然楚昭王没能抓到,被仇恨控制了的子胥便想到了已经入土的真正仇人楚平王。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人盖棺了,那一切仇怨似乎也该可以勾销了。然而子胥却不肯放过那早已毫无了知觉的死尸,掘出平王的尸体,举起长鞭,一下,两下,三下……仇恨在心中跳起了舞蹈,此时的子胥可能是早已失去了作为人的自觉,由魔鬼驱使着知道耗尽了体力。大概是鞭了三百下,也不知道是谁在旁边帮他数的,总之如此伍子胥仍觉不够解恨,一脚踏在那具死尸的肚子上,一手戳进那具死尸的双眼:"谁让你不长眼睛,尽听些奸人谄谀之言,杀了我的老父和兄弟,今天有这样的下场,是你活该。"接着便扬长而去了。这一幕,传到了中原诸侯的耳里,甚至一直传到今天,都少都会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回到郢都宫中,子胥撞上了被吴军虏获的昭王的母亲,就是当年那个被平王从太子建手中抢来的秦女。看到这个不小心引起了自己父兄之死的女人,刚刚稍微平复的仇恨又被点燃了。伍子胥想到了一个更让人觉得不啻禽兽的计划:让众吴军按照自己的等级,分别住到对应楚人的家中,任意奸淫其家中的妇女。于是,阖闾进了楚宫,子胥,孙武,白喜也分别到了子常,司马成等的家中。这样做,对于全体楚人乃是极大的侮辱,在子胥看来真是泄进了自己的一腔愤恨,而在楚人看来呢?在本来就把吴国视为蛮夷的中原诸侯看来呢?当时的人虽然没有什么国家和民族观念,但是看到吴人这样的做法,大概是谁也不愿意接受他们的统治了吧。吴,注定没有办法楚地长期立足,何况,楚臣中还有一个当年对伍子胥说过:"你能灭楚,我就一定能复楚"的申包胥呢?申包胥当时藏匿在山中,让人对伍子胥说你如今已经如何如何,也算是作到了人臣报君的极点了。天地良心,你也不要太过分了吧。意思是说你回去吧。当时的人的确一个个都比较可爱。子胥回答我辛辛苦苦走到今天,还没玩够呢。申包胥知道子胥已经彻底没得救了,就转而去秦国寻求帮助。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赶到秦国,脚跟都劈裂了。衣衫不整的求见秦桓公,当时的秦自穆公去后六七十年来一直在关中自己的小天地里转,好久没能够突破晋国的封锁去中原玩了,加之政局经常出现些小震荡,经济实力也不太强,秦桓公也有点得过且过的意思,不太想管这趟子闲事,就不愿意见申包胥。申包胥便跪在秦庭前哭了七天七夜,据说是粒米未进(水大约总是喝了的吧),大概是什么哭唱的:"吴国阿吴国,真是暴虐无道阿。它是头大野猪,它是条大蟒蛇。不日不夜不在想那,如何来吞灭我们这些文明礼仪之邦啊。它的野心是要纵横天下呀,我们楚国就当了第一个倒霉蛋。如今我们的国君躲藏在荒草水泽之中,日子实在没法过了亚,所以让我来向您告急的呀。"这么着居然七天七夜一刻也没有断过。想想这段词也挺狠的,先说吴不是人,再说这不是的人喜欢吃人,他还真有些本事,把我们这个叫楚的人折腾得也差不多了。从文化上打压吴国,从军事上夸张吴国,谁听了也不能不想想自己啊。秦桓公于是大惊道:"楚国有这样贤明的大臣,吴国都把它灭了,我秦国岂不是也没几天活头了。"想想一个无名小国短短几十年把一个老牌霸主楚国给灭了,如今拥有了从扬州到徐州到荆州的广阔土地,谁跟他做了邻居都难免心惊肉跳阿。于是秦桓公安慰申包胥,让他别累着了,先歇歇吧,你们楚国的事我会郑重考虑的。其实他实在也不敢主动去惹恼风头正劲的吴国,只是觉得申包胥是个难得人才,想留为己用罢了。申包胥也看出来他的意思了,于是又哭,日夜不绝声。秦桓公实在没办法,只好答应出兵了。

阖闾十年,前505年,秦师正待出兵的时候,越王允常未报阖闾破檇里之仇,先兴兵伐吴了,吴军主力都在楚,不及还救,但是可能规模比较小,只是骚扰了一下吴国边境而已,因此没有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对于久留楚地的吴军军心,不啻是一个打击。这一年六月,申包胥终于带着秦国公子蒲和公子虎两位将军,率领兵车五百乘,近四万兵力来救楚了。吴军派夫慨迎击,却在稷这个地方被秦楚联军击败。七月,秦军与吴军相持不下,秦军便悄悄的先把唐国给做了。不要小看这一个唐国,当时吴国之所一定要唐蔡的协助才攻入楚国,是出于战略位置的考虑的,前面我没有详细说。如果吴国直接从吴楚交接之处一路西进,越安徽过大小别山脉,进入湖北,穿过无数草泽地带的话,必然是危险重重,随时都可能被楚军在某个地方阻击覆灭的,而且军队的供给更是没有办法保证。而唐蔡在今天的河南湖北交界处,当时吴国已经灭了徐国,那么从淮河一路西下不会有任何阻碍,然后弃舟绕到唐蔡,在江汉平原上一路往下冲,只要渡过汉水就可以直奔郢都。孙武和伍子胥正是看到这一点,才说了:"得唐蔡而楚可破的"话。如今唐被灭了,吴军的退路就有可能被切断。这样的情境下,吴军心中自然不敢恋战了。而我们的大兵圣孙武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意识到呢?我觉得可能是真正的主事者伍子胥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孙武即使看到什么也得不到执行。这样的情况下,吴国的内部政治层面也发生了动荡。九月,阖闾的弟弟夫慨偷偷逃回了吴国,并自立为王。阖闾异常气愤,带着军队回去剿灭叛乱,而把子胥和孙武留在了楚国,这样在楚国的吴军力量就更薄弱了。阖闾回到吴国,三两下把夫慨给赶出了吴国,夫慨逃奔到楚国,被昭王封在了棠溪,成为了后世吴姓的一支。

而这边留守楚国的吴军仍然不得不的苦苦支撑。吴军现在沈尹戌战死的地方雍筮打败了楚军,接着秦军又打败了吴军。吴军退守麋地。秦楚联军对吴军用火攻,吴军再败。接着追击吴军到公婿之溪,吴军三败。这么一来,吴军的高层不得不就是否撤军的问题展开讨论了。伍子胥由于没有能够抓到楚昭王,一直心有不甘,说道:"哼哼,怕什么,楚国虽然打败了我们的军队,但是我们根基未动,并没有遭受什么大的损失呢。"而孙武毕竟还是清醒的:"我们以吴军之力,西破强楚,追杀昭王,鞭尸平王,要说功绩,也足够了。"伍子胥也长叹一声道:"自从有了霸主帝王以来,还没有一个臣子能像我这样报仇的。我的确是可以走啦。"于是吴国的势力最终淡出了楚国。从九年十二月入郢,到十年十月(十一月?找不到明确的记载)回吴,吴人在楚国逗留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因着秦军的帮忙,楚昭王才得以复位,然而对吴国仍然心有余悸。没几年就迁都了。而吴军回到吴国,从阊门入城,为了表彰功勋,也改阊门为破楚门。先胜而后败,伐楚之战,其实就是整个吴国霸业的缩影,如同那昙花,开出了绚烂的片刻,就归于凋落了。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9#
发表于 2005-8-15 16:57:00 |只看该作者
勾吴的荣耀(九)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九)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Mar 11 13:15:47 2004)

楚国虽然在秦国的帮助下得以复国,但是毕竟元气大伤,之后几十年都无力向外发动大规模战争,尤其是终昭王之世,未能对吴国进行报复。其实虽然史书上没有提及吴国究竟抢掠了楚国多少的财富,然而战争的背后一定便是利益,吴国虽然没能对楚国进行长期占领,但可以想及的是进一年期间,必定是把楚国多年积聚的财宝尤其是仓粟粮食运回了吴国。说不定撤军是还带走了大批的楚人作为奴隶,甚至可以推测,吴军抢劫了不少楚国的婚龄妇女。对当时的国家来说,人口和粮食是最重要的国力指标。从后面数十年中楚国郁郁不振和吴国的北威齐晋,我们不难看出这场战争对两国的深远影响。

阖闾平定夫慨叛乱后,大赏三军,然而他是一个志在兴霸之人,没过几天安省的日子,便又想着要北伐齐国了。当时的齐国在齐景公治下虽然表面太平,但是国力早已不复当年。面对这西破强楚的猛虎,唯有和亲一途。于是流着眼泪把自己最钟爱的小女儿嫁到了吴国,阖闾便以此女为太子波之妻。谁知这个儿媳妇从小娇生惯养,来到吴国也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思乡太切,整日整夜的嚎啕而泣,没几日便生病了。阖闾看着不忍,就命人在阖闾大城北墙起了高大的城楼,名之为望齐门。让其女可以登楼以望故国。谁都知道那肯定是望不见的,从苏州望到临淄,地球早打了个大弯了。越是望不见,这个小媳妇越是想念故乡,病也一天重似一天,最后终于香消玉殒,一命呜呼了。临死前许了个心愿,说死后要葬在虞山之巅(今常熟虞山),以便继续望齐。太子波伤心欲绝,一抔土一抔土的把妻子埋在了虞山之巅,没多久,自己也死了。阖闾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搭上了一个太子,内心一定也很痛苦。可是痛苦归痛苦,太子死了,权力的空白一定要有人填上,否则日久必乱,于是只好按下胸中苦闷,考虑起太子的人选来。

各位公子都蠢蠢欲动,独独夫差找到了伍子胥,日夜求告,要子胥帮忙。子胥出于自己将来地位的考虑,对夫差说,"太子现在还没有确定人选,我去和大王一说就可以定下来了。"没多久阖闾果然召子胥去谈立太子之事。子胥力荐夫差,阖闾觉得夫差愚鲁而不够仁义,伍子胥却认为夫差诚信守节,爱人敦礼。阖闾可能也实在没别人可以选择,就听伍子胥立了夫差为太子。并让夫差带着军队屯边以备楚军。《吴越春秋》说是守楚留止,大概是吴军虽从楚国撤兵了,但可能还占着楚国的一部分土地吧。大统既定,阖闾也开始过过霸王瘾了,利用多年积蓄的财富和对楚国掳掠,重修了一下吴子城的宫室,还在阖闾城郊分别建了射台,华池,南城宫。秋冬在城内治事,春夏在城外治事。更建了姑苏台,白天去野炊,晚上游览姑苏台,驰猎溜狗,好不快活。然而生活春秋末世的阖闾,决不是玩物丧志之人。阖闾十一年,前504年,阖闾又派夫差伐楚作为对未来吴王的锻炼,两国水军在鄱阳湖会战,吴军大胜,鄱邑(今江西九江,上饶一带)又归入吴国版图。楚昭王怕破郢之事重演,便迁都到了鄀(今湖北襄樊一带),躲到山里去了。这时的吴国靠着孙武,伍子胥和伯嚭,实力达到了顶峰。阖闾准备了几年,又准备做些大动作了,然而阖闾十年时越国的背后捣鬼,始终让阖闾心有余悸。要想去中原争雄,首先必须彻底拔除越国这颗毒瘤。吴越,这对冤家终于要被推上春秋历史的前台。

阖闾十九年,前496年,老越王允常去世,勾践践土为王。阖闾便想趁新王政局未稳之时把越国彻底抹去,亲率大军南下伐楚。伐丧在当时又是一件不义之事,阖闾也竟因犯此大忌而不幸殒命。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吴越两军在檇里(今浙江嘉兴一带)对阵,勾践看到吴军军容威壮,于是按兵不动,严阵以待。先是两次派敢死队冲锋,被吴军全部消灭,而阵势却一点也没乱。于是他又派出三十个死囚,跑到吴军阵前,先是表演了自己为什么会成为死囚,把吴军搞得莫名其妙,临了突然站成一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提剑自刎了,看到这样的情景,久经沙场的吴军也被惊呆了,越军趁此冲锋,吴军措手不及,乱了阵脚,慌乱中阖闾被越将灵姑浮用戈击中了脚趾,在军队撤退途中,因为伤口感染,居然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一代春秋霸主,因为当时医疗水平的低下,竟如此出人意料的陨落了。天不佑吴,一个强国被一个无名小国破灭的历史,似乎又要重演了。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10#
发表于 2005-8-15 16:58: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Fri Mar 12 16:00:47 2004)

越国虽然胜了一阵,但是一方面由于勾践刚继位为王,尚未在国内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也慑于吴国的威势,没有敢于发动对吴国的进一步军事行动。阖闾陨落,夫差登上了王位,是为前495年,夫差元年。夫差上台的时候,楚国经过十年的修养已经慢慢的缓过劲来,开始了对其外围小国的清扫,正在进行着重登霸位的准备。而越国在新王勾践的统治下,也别显着一番生机。吴越,吴楚之间的纠缠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历史的探照灯,依然打在了中华大地的东南一隅。目光回到吴国国内:孙武已经悄悄的消失在了史籍之中,不知是隐退了,还是辞世了。只知其最后是葬在了苏州。而以伍子胥为首的一般阖闾时代的老臣,藉着昔日的功勋和助立夫差为太子的事实,把持着吴国朝政。夫差是一个好功业,有野心的君主,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首先就要尽量挣脱阖闾的阴影。伯嚭就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夫差政权的中心,被命为吴国的太宰。虽然吴国内部隐隐着权力分歧的暗流,此时吴国对外的大政方针却还是一致的:先南灭越国,在北谋中原。越国,这个吴国历来的心腹大患,如今又加上了阖闾的血债,便不可逃避的要成为夫差试刀的第一个牺牲品。夫差派人立在门口,每天夫差经过门庭,门人便喝问:"夫差,你难道忘了勾践的杀父之仇了吗?"夫差便答道:"不敢忘不敢忘。"于是夫差每日勤于治国,习于射御,厉兵秣马,一日不敢忘伐越之事。

夫差二年,前494年,越王勾践看到吴国国中景象,知道两国终不免一场恶战,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不顾大夫范蠡的劝告兴兵伐吴。于是吴王尽发国中精兵,南下越国。两军相会于夫椒,越军大败。吴军乘胜追击,直捣越国中心。把勾践和他的五千军队围在会稽山中(今浙江绍兴一带)。越国君臣商议之下,决心纳国求降,并以大夫文种为使。文种袒露上身,膝行来到夫差跟前再拜而说道:"大王您的臣下勾践的陪臣文种在这里恳求大王:勾践愿以全国委妾于吴国,我们的子女为吴人做牛马,我们的宝器你们可以尽管拿去。但是请不要毁坏我们的宗庙,以让夏禹的遗裔绝祀。"夫差于心不忍,正要答应。伍子胥进言道:"当年有过氏的后羿灭夏后氏,除根未尽,二世而少康复国。如今吴国不如有过氏强大,而勾践却远强于当年的孤儿少康。大王千万不能答应啊。"于是夫差不置可否的把文种打发走了。勾践被逼无奈,想要杀了妻儿,焚了宝器,作必死的一争。文种劝道:"吴国太宰伯嚭是个贪财好色之人,可以以财色诱之,以劝成吴王。"伯嚭果然欣然接受。于是文种再次面见夫差,顿首道:"恳请大王赦免贱臣勾践之罪,接受越国的宝器。否则我们的五千甲兵将个个以一当十,作最后一拼,大王的军队也未必能讨到便宜。"伯嚭趁机说到:"既然越人愿意臣服于我们,与其杀了他们不如让他们为我们服务。"伍子胥进言道:"如今上天把越赐给吴国,可是我们居然不接受。勾践是个有志之人,又有文种、范蠡、计倪等贤臣。将来必定祸乱吴国。"夫差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一方面他要极力摆脱阖闾的影响,于是伍子胥越是如何说,他越是要反着来做。另一方面他看到之前吴国并没能有效占领楚国,因此对占领和统治越国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毕竟越国的地理环境比起楚国又要复杂得多,越人只要躲进山里搞起游击的人民战争,吴国怕是要陷入"越战"的泥潭了。这样,夫差最后还是赦免了勾践,解兵而去,北上实现他的争霸中原梦想去了。勾践被暂时的允许留在越国作一些必要的国事交待,然后入臣吴国。

在吴越大战的同一年春天,楚国为了报复蔡国当年助吴攻楚,纠集之前被收复的几个小国围蔡。蔡侯求救于吴国,而吴国此时无暇北顾,蔡侯只好肉袒向楚国投降,并按照楚人的要求,把国都迁到楚国附近。然而,一等吴国从越国腾出手来,蔡侯便急急忙忙的要求吴国的庇护,在杀掉了反对亲吴的一个大夫和两个公子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把国都迁到了吴国的州来。事在夫差三年,前493年。面对楚国的咄咄逼人,吴国也没有闲着,在服越后的不久,夫差二年的八月,吴君就侵占了一直在吴楚间摇摆不定的陈国,并在陈国长期驻军,直接威胁楚国。

夫差五年,前491年,蔡昭侯将要朝吴,大夫们怕他又要去商议迁都的事情,竟然唆使刺客在路上把蔡侯给杀了。蔡国的亲楚派迎得最后的胜利。接着楚国压服了蛮族,闪电般的灭了霍国和梁国,又开始张牙舞爪起来。吴国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夫差七年,前489年,吴军再次伐陈。四年前的楚国对吴伐衬的反应是:"当年阖闾能用他的子民,故而败我们于柏举,如今他的继承人夫差更厉害,我们要怎么办呢?"而今天的楚国觉得自己的脊梁骨又挺起来了,楚昭王说道:"我们的先王(楚庄王)与陈国有盟誓,不可以见死不救。"曾经被逼逃亡,恨透了吴国的楚昭王甚至御驾亲征了,把军队开到城父,对攻陈的吴军虎视眈眈。昭王登上城头,看到了军威振硕的吴军,不禁想起了十七年前的柏举之战,心中不禁起了寒意。这一年七月,将要出兵就陈,照例是要占上一卦(楚人惯卜筮,占卦事实上是周人的习惯),结果卜战不急,卜退兵又不吉。可怜的楚昭王滑稽的被推上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叹道:"这下死定了。如果楚军再败于吴军,我死都没脸见先人了。背弃盟约,不战而逃,那也不如死了算了。横竖是个死,就让我们和仇敌拼死一战吧。"由此吴军在楚人心中投下的阴影也可见一斑了。昭王接着确定好了自己的继位人选,就准备赴死一战了。谁知可能是因为心理负担过大,竟然一病不起了,最后撒手于城父。楚人急急忙忙把昭王与越女生的熊章接到城父迎立为王,是为楚惠王。然后就撤军了。

之后吴楚间还有过几次围绕着小国争夺的冲突。最后夫差看到了楚国已经对自己构不成实质威胁,而自己求霸的真正对手是齐晋。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就让年近九十的季札重新上阵,对楚令尹子期说:"吴楚两国国君不致力于德政,却用武力争夺诸侯。不知道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陷入不尽的战火中。我愿意退兵,让出陈国,来成就你的声名,请你实行德政并安定百姓。"吴楚间的争夺,就以吴国的让步告一段落了。然而季札提出的修德修武的问题却始终萦回在历史之中。吴国,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最终迅速败亡。无德不昌,无武不威。这大概是春秋战国向我们揭示得最多的主题了吧。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11#
发表于 2005-8-15 16:58: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一)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一)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Mar 13 23:48:38 2004)

夫差四年,前492年,战败了的越王勾践要履行自己入臣于吴的诺言了。越国群臣在浙江之边设祖为祭,击筑相送。大夫文种为歌于前,众人感国败君辱之悲,涕泣不已。勾践仰天长叹,举起酒杯久久停在半空。他知道此去吴国要受尽屈辱,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忍辱负重最后能不能有个结果,半天没有一句话。文种便又为一歌以宽解。勾践想要总结一下自己的亡国之因了,自伤道:"我上承先王的遗德和诸位的相助,在得以奉保宗庙。如今却落到这个地步,是我的罪责呢?还是各位大夫的失职啊?你们倒是给我说说看看阿。"于是他手下的大夫一个个都长篇大论的劝导起勾践来,大意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之类的。勾践听了也似乎都将来稍微有了一点信心,接着说:"我这一去吴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国政大事都要托付诸位了。你们各自说说自己的所长。我好分配国务。"群臣都一致推荐让文种一手任政。勾践终究不放心,最后大家便都一一揽下了自己的责任。大夫种做了内阁总理,范蠡自愿陪同勾践入吴,随时帮助勾践应对。其他如宣传部长、国防部长,公安部长,民政部长之类的一一分配得当。勾践便怀着复杂的心情带着家小和范蠡渡江北上了,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真有风萧萧兮浙水寒之感了。

到了吴国,见着夫差稽首拜曰:"我东海之滨的贱臣勾践,有愧于皇天后土,居然不自量力的侵伐上国,玷污了您的军士。幸亏您宽宏大量,赦免了我的死罪,如今承蒙大王的厚恩,为您执箕持帚,得以保住一条贱命,贱臣再顿首拜谢。"夫差说:"寡人对待你也算是很过分了,你难道不恨我吗?"勾践:"我的生死全在大王的一句话。"伍子胥看到这等情况,对勾践的图谋自然是在清楚不过。为了尽尽忠直,以报阖闾知遇之恩,他不顾自己已然受到夫差的疏远,在是否斩草除根的问题上再次冲撞夫差,目光如炬,喝声如雷的要求夫差杀了勾践。越是如此,夫差越是反感,何况四年来夫差已经彻底控制了吴国的局面,并且一步步的开始了北谋中原的计略而屡有小成,自然觉得这个自恃功高的老臣有点指手画脚的意味了。我们不禁要慨叹伍子胥所处的尴尬地位了,或许这时候能有另一个不那么让夫差讨厌的人出来点醒他,或者伍子胥以稍微能让夫差接受一点的方式呢?吴国的未来又将如何?历史不容假设。事实上我们对比一下阖闾和夫差,一个知人善任,一个刚愎自用就可以看出某种不可救药的端倪来了。而越国这个面对着强大吴国的小国,却重用着楚人文种、范蠡和计倪。这和当年的吴国是否又有几分相似呢?

夫差此时还不能太不给伍子胥面子,于是解释道:"寡人听说诛杀降服之人,上天会降祸而及于三世的。我不是因为怜惜越国而不杀他的,只是害怕天谴,才赦免并教化他们的。"已经成为吴国太宰的伯喜也跳出来说到:"伍子胥虽然明于一时的计算,却不通晓安国的道理。大王可以尽管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执行,不用和小人们徒费唇舌。"于是夫差就让勾践替他驾车养马,并安顿在宫室中作为近侍。第二年三月,吴王召见勾践,勾践跪伏在前,范蠡侍立在后。吴王一看范蠡便知是个非凡之人,想要拉拢他:"我听说贞妇不会嫁入破亡的家庭,贤人不会为官于灭绝之国。如今你们越国举国为奴于我吴国,你不觉得鄙陋吗?我如果赦免你得罪,你愿意改过自新,弃越投吴吗?"范蠡面不改色:"臣下听说亡国的臣子不敢再谈论政事,败军之将不敢再夸耀勇猛。我在越的时候不忠不信,没有辅佐好越主,才会得罪了大王,如今您洪恩浩荡,我们君臣才能留得一条性命,我只要能够替你扫地,端茶倒水就心满意足了。"听完这一番话,勾践的心中才落下一块大石。夫差也知道范蠡必然不会跟自己。于是仍然让他们住在石室当中。

勾践和他的妻子以及范蠡每日喂牛刷马,扫地除粪,粗衣简食,三年如一日,规规矩矩,没有丝毫怨色。夫差一日等高台而望,看到勾践三人,虽然在吴为奴,但是君臣之礼存,夫妻之仪不废,对伯喜感慨道:"越王是个守节之人啊,范蠡也是一个落落之士,即使在这穷厄的境地,却不失君臣之礼,寡人有点不忍心啊。"嘿嘿这个夫差,他心里倒是很明白这一君一臣绝非常人,可非但不害怕他们的威胁,反而同情起他们来,不知道是妇人之仁呢,还是过于自信呢。受足了越人好处的伯喜不失时机的说:"大王以圣人之心,怜悯孤困穷厄之士,真是可赞阿。"这个奸臣就是这样一步步把吴国连同自己送入不复之地的。于是吴国宫廷又就是否释放勾践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大争论。子胥和伯喜争执不下,夫差却在这个时候病了,事情也暂时搁置了下来。一个月后,勾践从石室中出来密召范蠡给夫差的病算了一卦。卦上说夫差气数未尽,于是勾践在范蠡的建议一下,决定以尝粪来献殷勤,博取夫差的信任。于是勾践求为夫差尝粪,之后以范蠡虽算之卦回复吴王:"恭喜大王的病到三月壬申就可以初愈了。"吴王问为什么,于是勾践扯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理论,说大王您的粪便是什么什么味道,所以如何如何,所以推知的。到了那天,夫差的病果然好了。

于是夫差便不再犹豫了,在文台大摆酒席欢送勾践归越。会上伯喜又趁机挑拨了一下子胥和夫差的关系,还是范蠡和勾践的祝舞打破了这一尴尬。吴王听了那些歌功颂德的话,飘飘然高兴起来。第二天,伍子胥又入见夫差,陈述放虎归山的危险,并劝吴王迷途知返。吴王这时很不高兴的数落起子胥:"我生了三个月病,不听你一句关切的话,也没尝到你奉进的一口汤药,可见你不仁不慈,这样有什么资格谈忠信。人家勾践,放弃国家政务,三年为奴,没有半点愠色,我生病,他亲自为我尝粪。把越国的产阜都拿来进贡我们,而全不念旧怨,可谓忠信两全。我当年要是听你的话把他杀了,那才叫不智之举呢。"可见两人关系已经疏离到了何等地步。子胥又做了一番争辩,把范蠡和勾践的小算盘揭露无疑,可夫差那里听得进。子胥阿子胥,你怎么就不知道也亲近一下夫差呢。夫差夫差阿,你怎么就不看看竖刁、易牙之事呢?夫差终于放归勾践,勾践到了三津口长叹道:"皇天后土,谁料到我还能活着渡过此津阿。"接着问范蠡前路如何。范蠡说放心吧,越将有福,吴将有忧。历尽了艰辛屈辱的勾践夫妇度过钱塘江,搞到越国的秀丽山川。不禁掩面而泣。事在夫差六年十二月,前490年。老虎擦干眼泪,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旅。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12#
发表于 2005-8-15 16:58: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二)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二)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un Mar 14 14:09:06 2004)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分吴国和越国两条线索来展开了。

这边吴国刚从与楚国的纠缠不清中抽身出来,便急急忙忙的挥戈北进了。可以说吴国的国策从来就是"南服楚越,北谋中原"。可是越国这个阑尾就让夫差给生生的留在了那里。吴国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鲁国,因为它是横在吴国北进路线上的唯一一个大国。夫差八年,前488年,吴王凭着吴国的强盛,把鲁君召到了鄫这个地方会盟。吴国要求鲁国以百牢的规格来接待吴国。所谓百牢就是一百套牢具(以全猪、全牛、全羊为主的祭祀物品),而周时礼制有明确的规定,天子十二牢,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吴虽然自称为王,但按照正式的册封只是子爵,只配五牢。可是今天偏要这个所谓"周礼尽在鲁矣"的国家用百牢来接待吴国,存心就是要向整个中原文化发起挑战。鲁国的子福景伯开始坚决不同意,最后屈于压力,只好照做了。吴国看到鲁哀公虽然来了,可当时鲁国真正主食的季康子却没来(鲁三桓之一),就问为什么。原来鲁国是害怕季康子被构陷,所以不敢出鲁,从此可见作为傀儡的鲁国公室是何等的悲哀,而鲁国对这个勃兴的南方蛮夷又是抱着如何得不信任和恐惧呢。

两国会盟而归,季康子先后听景伯和子贡都说吴国弃礼背道,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错误的估计了当时的形势,居然想要出兵伐邹,一方面给鲁国公室一个难堪,因为鄫地会盟上鲁哀公已经把邹国化为吴国的势力范围了,季康子却不像承认这一现实。一方面,季康子也想给吴国一个下马威,从而巩固自己在鲁国国内的威信。鲁国国内因此引起了一场争论。三桓之间的意见也没能统一。但是季康子还是冒贸然的出兵了,邹国一下子就被攻破了,国君也被虏到了曲阜。邹国的一个边境的城宰茅成子便举城投靠了吴国。并拿着无匹帛和四张熟牛皮晋见夫差求救:"鲁国认为晋国衰落而贵国遥远,依仗着他们军队人多势众,背弃了大王您和鲁君的盟约,藐视您的威武之师,来欺凌我们小国。邹国不是担心自己的破亡,而是担心大王你的威信扫地阿。您夏天刚和鲁国定下的盟约,秋天就被弃毁了,如果您不制止的话,四方诸侯还凭什么来侍奉大王阿。况且,鲁国有战车八百,使您的对手,邹国有战车六百,却是您的属下,如果大王任由鲁国侵伐邹国,就是把自己的属下送给您的对手阿。"这一番话,我想夫差也一定对自己说过,我正愁没有口实呢,如今你鲁国既然自己送上门来,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于是夫差答应茅成子出兵。

夫差九年,前487年,吴国正式开始了对北方的用兵。吴国一开始用了一个鲁国逃奔到吴国的人带路,而这个人心念故国,故意带着吴军走险入,弯路,想要让鲁国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防备。谁知到了武城这个地方,一个曾国人因为水源的纠纷受过鲁人的羞辱,自愿给吴军作向导,不一会就攻下了武城。这下子鲁国的朝野害怕起来了,还是那位子服景伯,当时虽然反对出兵邹国,这时却挺身而出:"吴军来了,就和他们拚了,有什么好害怕的。再说这个可是我们自己招惹来的,既然做了,就要勇于承担责任。"于是鲁军严阵以待,吴国军队接着攻占了东阳,继续挺进到夷这个地方。两军一场恶战,鲁将公甲叔子和析朱俎同车并肩战死,夫差知道后,叹道:"看来鲁国很善于用人阿,所以将士才能如此死战,看来要想得到鲁国是没有指望了。"原来这位二十五世吴王出兵的时候居然是想要一举拔出鲁国的呀,和他的父亲比起来,夫差实在是太好大喜功了。吴军在泗水之上重新集结,要继续对鲁国发动进攻,季康子却不敢再战了,要与吴国签订城下之盟。子服景伯认为鲁国未伤根本,完全可以坚持再战,而且吴国劳师远征,必不能长久,不久就会退兵。季康子根本不听着一套,反而让景伯背着一麻袋竹简文书去与吴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史称吴鲁莱门之约,鲁国承认吴国的势力向北方伸展,甘拜下风。鲁国被收服了,夫差终于要把目光投向北方的真正强国齐国了,他要完成阖闾未竟的事业,现在需要的只是机会。

话说齐国的齐景公活了很久,在位58年后终于在前489年闭上了双眼,而有他所维持的齐国内部权力平衡也被打破了。由于齐景公没有早立太子,临死前委托高国两氏拥立幼子,而另外两大贵族陈氏和鲍氏显然不会甘心大权就此落入高国之手。争斗就此而起,最后陈鲍成功迎立了逃亡在鲁国的公子阳生,是为齐悼公。话说齐悼公在鲁国流亡的时候,季康子为了将来与齐国交好,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悼公。谁知悼公回国争位的时候,这个季姬耐不住寂寞,居然与自己的叔父发生了乱伦的关系。等到悼公在齐国立稳,要把季姬迎回齐国,季姬才害怕地把自己的丑事告诉了季康子。这下季康子急了,事情弄巧成拙,反而是得罪了齐国,便编了个理由把齐悼公搪塞过去,把季姬留在了鲁国。然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悼公最后还是知道季姬乱伦的事,一个国君被人带了绿帽子,那个坛子要是翻了自然是不好收拾。于是夫差九年,前487年五月,吴鲁刚刚罢兵,齐国就派鲍牧帅军伐鲁,攻下了两邑,摆出一幅决不善罢甘休的姿态。齐鲁两国的国君都知道,吴国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军事力量,吴鲁莱门之约后,鲁国也基本上被纳入吴国的势力范围。齐国攻鲁,必然要支会吴国,于是悼公派使者到吴国约吴一起攻打鲁国。而鲁国也派人请求吴国出兵保护鲁国,并赶紧放了被软禁的邹国国君。夫差面临着两个选择,联齐分鲁或者援鲁制齐。夫差已经明白想要要占领鲁国是不现实的,而自己称霸中原的真正对手是齐晋,而非鲁。于是夫差决定选取后者,正当他调兵遣将,准备北上之际。却传来了齐鲁媾和的消息,这一年秋天,齐鲁互通使者和好如初,齐悼公把季姬迎回国,甚是宠爱。看来季姬定是个大美人了,而齐悼公也着实可以算是个多情种了。十二月,齐把先前攻占的两邑也归还了鲁国,看来是尽释前嫌了。第二年春天齐国就派使者到吴国辞谢吴师了,行了,我们搞定拉,不用你操心拉。这下吴人真要怒火中烧了,行啊,你们这些中原人,果然是没有把我们吴国放在眼里,这一来一去简直就是把我们当猴耍阿。夫差愤愤地对齐使说:"去年寡人听从了齐君要我们出兵伐鲁的命令,现在突然有改变了,真是无所适从阿,寡人打算去晋见贵国的大王,当面听听他的命令。"这下吴王算是彻底坚定了伐齐的决心了。

夫差十年秋,前486年,积极准备了半年的吴军要正式对齐国下手了。为了便于军队的补给,吴军先在不久前被灭的邗国(今扬州)故地上筑起了邗成,并挖通了从长江到淮河的运河邗沟。这条邗沟以后的千年里一直担负着这两大水系之间的航运,直到隋代开京杭大运河,也只是稍微整治一下,就直接作为运河中的一段了。这条中国历史有记载最早的运河要早于郑国渠和灵渠两百多年,而规模也远大于两者,当时吴国的国力也可见一斑了。一切准备就绪,冬天 ,夫差派使者到齐国宣战,并胁迫鲁国,邹国和剡国一起伐起,吴国也开始把小国捆绑上了自己的战车,初具了霸主的模样了。夫差这次的出兵大概只是效吴鲁故事,逼迫齐国也签订一个城下之盟,让齐在邹鲁等国面前承认吴国的霸权,然后就可以与晋真正开始争霸中原的游戏了。然而让夫差意想不到的是,四国的兵临城下,激化了齐国的内部矛盾,鲍氏发动政变把齐悼公给杀了。夫差听后,在军门外哭了整整三天。这一哭,为得自己政治对手生命的脆弱,可能也感到自己命运的同样无法把握。他谋取的吴国的霸权,而非齐君的肉体生命,这个一身霸气的吴王,为了一个被自己逼死的齐君,就这样哭了三日,联系他不杀勾践看来,霸道背后还真隐藏着某种软弱呢。齐君一死,乱哄哄的齐国完全打乱了夫差的战略部署。夫差也许是看到了三个小国的各怀鬼胎,放弃了陆上的进攻,而派徐承帅水军从海上出发攻齐,可能是由于登陆作战的不成熟,最终被齐君击退。这一次的伐齐,就这样收场了。

夫差,这个一生都在奋发求霸的政治家,又开始准备着再次的伐齐,然而他似乎忘却了背后的勾践,在夫差的事业一步步走上顶峰的时候,越国正在酝酿着可怕的阴谋。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13#
发表于 2005-8-15 16:59: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三)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三)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Mar 15 16:13:20 2004)

夫差六年,前490年,勾践回到越国,令范蠡卜归宫之日,曰大吉。遂疾驰回宫。此时夫差虽然把勾践放了回去,却只给了他会稽周围的一小块方圆百里的地。然而越人感念恩德,都聚集到了这个周围,来事奉他们的越王,可见禹祀不灭阿。勾践对范蠡叹道:"我本来是个该死之人了,得赖你的相助才能回到故国。现在我想安定国家,设立城池,但是人力不足,势必不能成功阿,怎么办呢?"于是范蠡跟勾践讲了周人先祖公刘和公亶父如何迁地避戎,最后积蓄力量,发迹于岐山的故事,说明要立霸王之业,首先得要选个好地方。于是勾践让范蠡全权负责筑立城郭的事,像当年的子胥一样,范蠡象天法地建了一个越城,并且故意在外郭的西北开了一口,对外是表示臣服吴国,事实上为了要保吴之仇而立的。接着似乎还发生了一些飞来峰之类的神异故事,总之这个城建好后,是承应了天命,必定要成霸王之事的了。此外勾践还在城周围起了五个游台,用神州四方的地名来命名。接着又让范蠡卜了一个吉日从大夫们手中接管国政。自从任政以后,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夜以继日的苦身劳心,上下眼皮打架了就用一种植物的汁来刺激,冬天经常去抱着冰,夏天再热还是要就着火,睡在薪柴铺就的床上,在门口悬了一颗苦胆,进出都要尝一下,以提醒自己决不可忘记身系为奴之仇。

勾践想起夫差喜欢穿亮丽光鲜的衣服,就让国民入山采葛,使女工织黄丝之布,献给吴王以讨得欢心。正要派使者去吴国献礼的时候。吴王听说勾践回国后尽心自守,吃饭只吃一个菜,穿衣之穿一种颜色,虽然起了五个游台,一天也没有去玩过。觉得勾践做的很好,就派人来增加越的封地,东至勾甬(今浙江宁波)西至檇里,南到姑蔑(今浙江衢州),北抵平原(今浙江嘉兴海盐),纵横八百余里。勾践于是让文种进献葛布十万,甘蜜九瓽,文笥七枚,狐皮五双,晋竹十廋称谢。夫差收了这些贡礼,觉得越国那么一个穷乡僻壤,勾践农这些东西给他真不容易,于是又增加了勾践的封地,并且把当年没收的越国宝器还给了勾践。越国民众明白勾践的苦心,任劳任怨,还作了一首《苦之诗》。

勾践益发的修德布道,自己不称教化,对臣下不称计谋,对人民不称役使,对官吏不称奉事,采取了无为之制。不是整天搞什么政令,而是暗暗的充实府库,开垦田地,国家一片安泰。勾践经常聚集大夫们问治国之道。文种说唯有爱民一道,不要夺取民众所喜爱的东西,不要在农忙的时候让他们服役,放宽和减少刑罚,减低他们的赋敛,不要多游台,而是与民同戏,这样利之、成之、生之、与之、乐之、喜之就可以了。善于治国的人就是要爱民如子女兄弟,知道他们饥寒要赶到哀痛,看到他们劳苦要感到悲伤。勾践听从建议,并且鼓励国民早婚多育,以迅速积蓄力量。这样几年下来,国民都很有些积蓄了,可以购置盾甲兵器了。而且都心念着要为自己的国君报仇呢。夫差八年正月,前488年,夫差正在会鲁的时候,勾践召集五个大夫上一伐吴报仇之事。于是大夫扶同说:"野兽猛禽出击之前,必定要先摒弃凝神,伺机一举而动。圣人的谋略,看不到他的情景迹象,而是临时机断。如今大王要破敌如吴,最好还是少说以免泄露。如今吴王凭着兵甲之利和齐晋争雄,并且结怨于楚,我们尽管可以暗地里结交三国,而表面上厚事于吴国,只待吴国露出破绽,就一举击破他。"范蠡也抬出了武王孟津之会的历史故事,还说了日中则仄,月满则亏得道理,说吴国如今锋芒正劲,而天欲毁之,必先长之。我们还是少安毋躁,静观其变得好。其他各大夫也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勾践听罢,知道自己的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吴国抗衡,于是叹息道:"现在没有四时之利,五胜之便,我们还是各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吧。"

夫差九年二月,前487年,越国的国力已经算得上殷富,然而勾践夙夜优叹,回国三年来没有找到敢死的士众。有人对勾践说,各位大夫都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像替你报仇。这天勾践登台,观望群臣是否和自己一样中心忧虑。只见范蠡等人俨然列座,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忧虑的颜色,于是鸣钟击鼓召来群臣,责问他们何以有功。群臣默然无以对。勾践仰天长叹:"我听说君主忧心臣下就该感到耻辱,君主被羞辱,臣下就应该以死相报。如今我身为奴仆囚于吴国,侥幸回国,想要依靠你们的辅佐讨吴雪耻,奈何你们不肯为我多分忧呢?"这时年少官卑的计倪说话道:"错了,大王你错了,不是大夫们不愿意为你效劳,使大王您不会差使我们啊。"勾践问为何。计倪道:"官位,财币,金银赏赐对君主来说是小事,而操刀履刃,以死相报,对士人来说是天大的事。如今大王您吝啬财货,却要大夫们承当如此的责任,不觉得有点过分吗?"越王知道自己错了,便诚心象计倪请教如何驽御臣下,其间问对不多赘述了。计倪最后说到霸王之术还是去请教文种吧。于是文种被招来问以霸王之术。文种答曰霸王之术一共有九,历代圣王霸主都秘守不宣,如今我就告诉你。第一,要敬事天地鬼神,祈求福佑;第二,要多多用财币贿赂敌国的君臣,让他们腐化堕落;第三,扰乱敌国的物价,高价收购他们的物产,让敌国国民不事田耕,为利欲而奔波疲乏。第四,送给敌国君臣美女,迷惑他们的心志,扰乱他们的计谋。第五,送给敌国好的工匠和木材,让他们大兴土木,耗尽他们的财富。第六,派人去做敌国的卧底,随时掌握情报。第七,让敌国的谏臣不断的冲撞君主,以致最后遭到杀身之祸。第八,君主自己积蓄财富,扩充武备。第九,随时做好军队的部署,只待对方一露破绽,一举击破。勾践听了大大的高兴。于是马上祭祀天地水神,两年下来。风调雨顺。于是又听文种的建议, 让木工三千人入深山伐巨木,得到神木一对,二十个人才能合抱,有五十来人之高,阳木是文梓,阴木是缏楠。勾践让工匠们极尽工巧,把两个木头雕饰的如龙如蛇,纹彩生光,然后进献给夫差,夫差看到这么美轮美奂的柱子,心花怒放。伍子胥便跳出来说:"大王千万不要收下,当年夏桀其灵台,商纣起鹿台,最后劳民伤财,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大王千万不要蹈前人覆辙阿。"夫差照例是不会听得,而是下令收集能够配得上这两个巨柱的木材起姑苏之台,花了三年聚敛木材,五年之后才建成。登上姑苏台可以看到方圆二百里,可见其高。而路过的人无不唉声嗟叹,勾践知道了,叹道:"好啊,第二术已经应验了。"

夫差十年,前486年,吴国忙着齐鲁之事的时候,勾践又坐不住要攻吴了。这是计倪劝戒到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我们必须存够足够的粮食才行啊,现在时机还不到。于是勾践就任命计倪为农业部长。三年之内得到了五年的收成,越国炽富,全赖计倪教民有方,看来这时的越国真的是各种专业人才都有啊,反观吴国,有个厉害的伍子胥却弃而不用,一帮其阿谀奉承之辈却大红大紫,长此以往,岂有不亡之礼。夫差十一年,前485年,勾践又按照文种的计略向夫差进献了两个从苎萝山下苎萝村找到的美女西施、郑旦给夫差。这两个天生丽质的村女,经过范蠡三年的耐心细致的调教,举止雍容,谈吐优雅。尤其是西施,让夫差目不转睛,决不忍释。伍子胥这个时候照例是要跳出来反对,自然是更进一步增加了夫差对他的厌恶。虽然有着妹喜,妲己,褒姒的教训,眼里只有这西施的夫差是决不会理睬的。越王知道后,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自语道:"好啊,第三术也成了。"

如此一昏一明的对比中,吴国正在渐渐掏空自己的资本,而越国显然已经成了吴国必定的掘墓人。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14#
发表于 2005-8-15 16:59: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四)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四)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ue Mar 16 15:24:41 2004)

一边越国的君臣紧紧地盯着吴国的动静,想方设法的疲弊吴国;而另一边的吴国却一心一意的做着争霸中原的迷梦,拖着虚胖的身躯继续的穷兵黩武着。夫差十一年,前485年,吴王因为去年的对齐军事行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而再度准备伐齐,这年秋天,夫差派使者到鲁国,通知其再次出兵攻打鲁国。鲁国君臣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楚国发兵伐陈了,从而拖住了吴国的脚步,如前所述,积极准备伐齐的吴国分身无术,不得不启用九十高龄的季札,并最后主动对楚国作出让步,以摆脱楚人的纠缠。吴鲁虽然没能来得及出兵,可是它们之间的眉来眼去却被齐国看在了眼里,此时的齐国已经是齐简公在位,而真正的掌权者乃是田乞。一方面为了抓住时机,先下手为强;另一方面,也为了削弱齐国国内其他贵族的实力。齐国首先发动了对鲁国的报复战争。夫差十二年,前484年春,齐国以国书,高无平率军伐鲁 ,部队开到了清这个地方。鲁国国内掌权的三桓矛盾重重,谁也不愿意出兵迎敌,最后在孔子的学生冉求,樊迟等人的努力下,鲁国国内才团结起来,而齐军也几经开到了稷曲(今山东济宁曲阜)。鲁军初时畏缩在城中,不敢越过护城河去迎战。在冉求的带领和激励下左翼部队才冲进了齐国的战阵,而由孟孙氏率领的右翼部队却逃跑了,好在冉求的英勇,独立击退了齐军,最后季康子还是不顾冉求的再三要求,鸣金收兵,没有追击溃退的齐军。其实,鲁国面对齐国是带着万分无奈的,他根本不想和齐国结仇,只是不得已被绑在了吴国的战车上而已,自然是不会去做追击挑衅齐国的事情的。

这边齐鲁正打得热闹,吴国摆脱了楚国的纠缠,一心北望,只是苦与路途遥远,不能迅速出兵,因而没能及时的支援鲁国。这一年,勾践得知夫差要伐齐,便派使者谒见夫差,说越国愿为伐齐之战提供物资,并且上下打点吴国大臣,尤其厚贿伯喜,使其促成夫差尽快伐齐。伍子胥听说了大惊道:“这是要把我们养肥了然后再宰杀我们呀。”这位看穿了一切阴谋且忠心为国的老臣不孤屡谏被拒,向夫差进言到:“越国,是我们的心腹之病,不先除掉这个祸患而轻信他们的浮夸伪诈之辞去贪图齐国怎么可以呢?即使我们破灭齐国,不过是得到了一块满地乱石的地而已,根本没有条件耕种和收获。愿大王把齐国搁在一边先收拾了越国再说,否则一定后悔莫及阿。”整天听着西施枕边密语的夫差更不可能去听取子胥的意见了。反而派子胥出使齐国去下战书。子胥对他的儿子说:“我屡次进谏大王都不被采用,如今就只有看着吴国一天天走向灭亡了。你没有必要和我一起死。”看来这位老臣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要与吴国共存亡了,一个楚国人,进尽忠言而被不断冷落,之所以还愿意以死相报。大概就是为了报答阖闾的知遇之恩吧。春秋之义,真是我等惭颜阿。于是带着他儿子一起到了齐国并托付给齐国的贵族鲍氏。太宰伯喜知悉后又在夫差面前谗言到:“子胥自恃功高,总是强辞力谏,一点也不给大王面子,大王以后还是别理他了。”夫差于是派伯喜率军伐齐,并对他说:“去吧,不要忘了奖赏有功之人,不要宽赦有罪之人。亲爱军民,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和智者一起商定谋略,和仁者做朋友。记住了吗?”伯喜诺诺而退。吴军即将起程,回到吴国的子胥再次做着没有结果的努力,劝诫夫差此时伐齐必将遭来大祸,还帮助了卜筮来应证自己的话。于是夫差找来大夫被离问道:“你以前常和子胥同心协力,一起商讨谋略。如今寡人要兴师伐齐,子胥为什么再三反对呢?”被离说:“子胥不过是想要对先王尽愚忠而已,不想你的荣耀盖过先王。他自己都说了自己老了,耳目不聪不明了,根本就不知道现在的形势,他的建议对吴国没有一点用处。”可见越国的腐蚀工作是做得多么到位阿,而吴国上下又是如何沉醉在这一场迷梦之中呢。

夫差十二年,前484年,齐鲁之战后的五月,吴军会同鲁军伐齐,两军攻克博地,二十五日又到达了嬴地。两军在艾陵这个地方摆开阵势,大战前悲壮气氛笼罩着整个军营。齐相田乞给他在军中的弟弟中军统帅田书说:“你要是战死了,我一定会完成你的愿望的。”齐国的下军统帅宗楼也和部下闾丘明互相勉励着。将军公孙夏看到为陈书驾车的桑掩胥说:“这两个人是必定要死的了。”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公孙夏命自己的部下制作并唱起了自己的挽歌,以示必死的决心。各部齐军对最好了临死前的准备。陈书最后说:“这番出征,我只能听到进军的击鼓声,而不可能听到收兵的鸣金声了。五月二十七号,战斗打响。先是吴国的右军打败了齐国高无平所率的上军。而齐国的中军接着打败了吴国的上军,这时吴王夫差亲自率领的中军增援上军,一举扭转了战况,最终大败齐军。斩首三千,并且俘获了战车八百辆。战前那些准备赴死的齐军将领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等悉数成为俘虏,并被献给了鲁哀公。接着夫差以一个胜者的傲慢要求与齐国修好,并让齐国承认自己的霸权。遭受了惨重损失的齐国不得不低下曾经高傲的头颅,答应了吴国的要求。

夫差成功了,他的事业至少已经达到了他父亲阖闾当年的高度。这个一力要挣脱阖闾阴影的吴王回到吴国,大赏三军,并且迫不及待的跑到以阖闾老臣自居的伍子胥面前炫耀起来:“我先王的功德明达于上帝,当年为了帮你报仇,西破强楚,就算你有点功劳。那么今天你已经老眼昏花,为什么不肯安分一点,却妖言惑众,老是说吴国将亡,扰乱我的霸业,甚至以卜筮来动摇我的军心。好在上天垂恩,齐师降服,寡人不敢自居其功,全赖着先王和神灵的互佑。只是不知道你出了什么力呢?”伍子胥听后大怒:“想当年先王之时,对臣子以礼相待,对谋臣的建议必定虚心采纳,所以能够破疑决计,不陷入大的灾难之中。如今大王离弃我,养着外患而一定都不感到忧虑,这哪里是什么霸王之业,只是独夫之谋阿。所谓天所未弃,不过是先给我们一点甜头,后面却有着空前的灾难在等待我们。大王如果现在能够醒悟,那么吴国可以世世相传,否则吴国的气数就快到了。我伍员之所以不在家安享晚年,就是不忍心见到大王您亡国阿。”吴王不听,在文台之上大宴群臣,听着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夫差不禁飘飘然来。子胥却仿佛从仿佛从这一片升平中听出了越国的喊杀和吴国百姓的哀泣,跪地垂涕道:“上天阿上天,为何让我们到了这个境地?忠信之臣都不开口了,谄谀小人却营营君侧。政道败坏了,阿谀奉承之言却层出不穷。那些邪说妄辞都被当作真理。吴国快要灭亡了阿,宗庙将被夷为平地,社稷将要无人祭祀,城郭会变成废墟,宫殿也会长满荆棘,你们一个个怎么都看不到阿?”沉浸在胜利中的吴国君臣听到这样的话如何能不恼羞成怒,夫差到:“呸你个老匹夫,你想干什么,诅咒我们吗?我一直因为你是先王的功臣,不忍心加罚于你,你却得寸进尺。你回去自己看怎么办吧,我不想再听到你的话了。”伍子胥说:“我不忠不信,不配做先王的臣子了。我不该爱惜自己的性命,只是忧心吴国的破亡而以。从前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比干,今天大王要杀我,先想想桀纣的下场吧。大王你好自为之,老臣先告退了。”夫差越想越气愤,于是让人赐给子胥属镂之剑。子胥接下剑,赤脚批衣跑到庭院中仰天大呼:“当年我助你为太子,你登位后要分一半国家给我,我没有接受。如今你却要杀我。好吧,杀了我,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西门(后来的胥门)之上,我要看着越国的军队是如何杀进来的。”夫差听了大怒:“你这个不忠不信之人,我要你取出使齐国,你却把儿子托付给敌国,早就有了判吴之心了。”这个在仇恨中度过了前半生,在义愤度过了下半生的可怜老人,看着夕阳下的城头随风飘摇的旗帜,终于平静了下来:“好吧,我死了,后世一定会尊我为忠臣的。我要去和龙逢比干做朋友了。”伍子胥的血藉着夕阳,把吴国染成了一片惨淡的殷红。

接着被离也剪了头发下狱,吴国朝堂弥漫着阴森之气。最后在王孙骆的巧谏下,夫差才回复了心智,并且后悔杀了伍子胥。然而一切都晚了。听。勾践正睡在薪榻上发出梦呓:“好啊,已经是第四术了。”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15#
发表于 2005-8-15 17:00:00 |只看该作者
--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五)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十五)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Mar 17 13:44:15 2004)

艾陵之战后信心极度膨胀的夫差,丝毫不顾及连年战争对吴国国力的消耗。马不停蹄的实行着他的争霸中原的计划。夫差十三年,前483年,吴召集卫国参加盟会,当年卫国曾杀了吴国的行人(外交官),所以卫国朝廷就是否参加会盟进行了一番争论,最后慑于吴国的凶猛,还是决定出席。这一年秋天,夫差在郧地大会诸侯,与会的主要国家有卫鲁宋,同时周王室也派出了代表。卫宋地处中原腹地,是晋国的屏障,夫差召集他们就是为了把他们捆绑上自己的战车,以这两国为跳板,便于与晋国争雄。然而,吴国咄咄逼人的姿态引起了中原各国的恐惧,且平日受够了夹在争霸两国间的窝囊气的卫宋两国实在不想任他国摆布了。于是两国联合了以礼仪之邦自居的而极度鄙夷吴国的鲁国,暗地里签订盟约,拒绝与吴国的结盟。这一外交计划的流产,有一次打乱了夫差争霸的时间表,吴王不禁老羞成怒,派兵围住了卫出公下榻的馆舍。鲁国为了不使三国的盟约成为一纸空文,派出子贡去说服伯喜放了卫出公。理屈词穷的伯喜说:“我们大王愿意事奉卫公,只是卫公来得太晚,我们大王害怕了,所以打算留下他。”于是子贡顺着伯喜的话说:“卫公要来会盟,一定要和大夫们商量。大夫们有的赞成来,有的反对,所以才来晚了。赞成的是吴国的朋友,反对的是吴国的敌人。如果你们扣留下卫公,那就是毁了吴国的朋友而助长了吴国的敌人,给了想败毁吴国的人口实。更何况,吴国召集诸侯会盟,却把卫公给扣住了,以后诸侯还有谁敢和吴国会梦呢。这样子做,恐怕难以称霸吧。”伯喜听后一想也对,就释放了卫出公。吴国空忙了一场。

夫差十四年,前482年,吴国颗粒无收。原来两年前,勾践采纳文种的毒计,借口越国歉收,请求吴国贷米给越国。子胥和伯喜一番争论后,夫差还是慈心大发,不愿意看到越国百姓挨饿,答应了文种的要求。谁知第二年越国丰收后,文种挑选颗粒饱满的米粟蒸熟了归还给吴国。夫差看了,长叹一声,对伯喜说:“越国的土地肥沃,这些粮食都非常好,可以发给我们的百姓作为种子。”煮熟的种子自然是不会发芽的,于是这一年吴国百姓不得不忍饥挨饿,全国上下怨声载道。然而,去年外交受挫的夫差却再也没有耐心等待,急着要与晋国去一争雌雄了。这时群臣中还是有几个清醒之人的,要谏阻夫差,夫差于是下令谁要是再敢谏此事就赐死。吴太子友知道如果直谏的下场就会和子胥一样,于是只能讽谏。这天清晨他手持弹弓,把自己弄得和落汤鸡一样从后花园里出来,故以让夫差撞见。夫差就问为什么会弄得这么狼狈。太子友说:“刚才在后院游玩的时候,看到蝉高高在树上,自以为很安全,惬意的唱着歌,却不知道螳螂这埋伏在一边,立起腰身,张开前肢要吃掉它。而那只螳螂一心一意要补蝉,却没有注意黄雀躲在树叶里要去啄螳螂。黄雀只想着螳螂的美味,却不知道我拉起弹弓正要去射它。而我只顾着去瞄准黄雀,不知道身后有一个水池,一不小心一脚踏空,掉进了池里,就弄成这副样子了。”夫差大笑道:“天下最愚蠢的莫过于此了,只盯着眼前之利,却忘记了身后的危险。”太子友接着说:“天下还有比这更愚蠢的。鲁国承周公之后,还有孔子的圣德,对邻国没有任何威胁。齐国却去讨伐他,而齐国不知道吴国正起全国之兵要去征讨他。我们吴国只知道倾尽全国的财富,带着军队涉山越水,不远千里去攻伐不属于我们的国家,却不知道越王将要选敢死之士出三江之口,如五湖(太湖古称)之中来屠戮我们吴国,天下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此阿。”吴王终究还是没有听取太子友的话。

夫差十四年,前482年夏天,吴王夫差和晋定公、鲁哀公以及周王室代表单平公在黄池会盟。七月,吴晋正在为争做盟会的尊长而相持不下的时候。从吴国奔出的一队快马急速向黄池驰去。吴都失守了,螳螂身后的黄雀行动了。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越国吧。

勾践一方面用文种的谋略一步步拖垮吴国,一方面寻访善于教战之人来训练军队。分别找来了越处女教剑术和楚国的陈音教弓弩之术。越国的军队已经俨然威武之师了,国民也都感遇于越王得恩德,要为勾践报当年入吴为奴之仇,三次请战。勾践问文种范蠡:“如今伍子胥已死,吴国疲乏于战斗,而我国士气饱满,可以伐吴了吗?”文种和范蠡认为时机未到,还是不能轻举妄动。越人知道后再次向勾践请战,勾践大喜,说:“再有敢谏伐吴者,最无赦。”于是勾践会集国民,誓师道:“寡人听说古代得明君,不是担心他得民众人数不够,而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不合道义。如今夫差虽有穿犀牛甲得军队十三万,却不感到自己的暴虐无道,仍然觉得自己的军队人数不够。现在寡人要替天行道,我要的不是匹夫之勇。我要的是士卒们前进想得是封赏,后退想的是刑罚。于是越国百姓父子兄弟间互相激励:“我们一定能战胜吴国。”勾践又问文种和范蠡:“现在可以伐吴了吗?”范蠡说:“我观察到吴王要出兵北上黄池与诸侯会盟,国内精兵都跟着夫差,老弱的军队都由太子友率领留守国中。但是精兵还没有出吴国国境,如果知道我们乘虚而入,还兵也不难,不如在等等。”等到这一年六月,范蠡终于说可以了。

夫差十四年,前482年六月十一日,勾践率领军队兵分两路伐吴。一路由畴无余和讴阳统帅从吴国的南方边境进入吴国,率先到达吴都郊外。留守吴国的太子友,王子地和王孙弥庸、寿於姚在泓水上(今吴淞江)观望越军。弥庸看到当年被越军缴获的他的父亲的姑蔑旗正在越军阵中飘扬,顿时感到莫大的耻辱,想要主动出击。太子友说如果主动出击而不能取胜,那是要亡国的呀。可最终没能拦住王孙弥庸,他带着部属五千人出战,王子地怕他有失,也带兵出阵。六月二十日,双方开战,越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越军统帅畴无余和讴阳也成了俘虏。吴国守军如此轻而易举的获胜,以为越军还是如当年那样毫无战斗力,于是松懈下来了。然而自古以来,骄兵必败。当勾践带着另一路大军赶到时,王子地退守吴都,二十一日,两军再次交战,吴军大败,太子友、王孙弥庸和寿於姚都被生擒。二十二日,越军进入吴国国都。战场真的是瞬息万变,短短两天,吴军便败的不可收拾。二十五年前,小小的吴国破强楚之郢。今天,曾经的败军越国入强吴之姑苏。而楚国尤有申包胥,尤有秦国的帮助,尤有积累的几百年的霸主之资。这个时候的吴国还有什么呢?一个似乎还有点头脑的太子友都被越国抓去了。历史是无情的重复的。历史,又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循环的。勾吴的荣耀,像划了一条抛物线,已经过了他的最高点,正在无可挽回的坠落。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16#
发表于 2005-8-15 17:01:00 |只看该作者
发信人: 4you (for_you), 信区: ChunQiu_ZhanGuo
标 题: 昙花:勾吴的荣耀(完)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Mar 18 22:47:49 2004)

听到国都失陷消息的夫差,不愧是一个刚猛的春秋霸王,居然不露声色,亲手把报信的使者给杀了,整个黄池,再也没有第二个人知道遥远的东南方发生的事情。七月初六,黄池之会正式订立盟约这一天,夫差和晋定公争着以盟主的身份先歃血。吴人说:“在周朝宗室中,我们吴国的始祖泰伯是长房,应该我们先。”晋人说:“在姬姓的诸侯中,我们晋国是领袖,我们先才对。”于是夫差把吴军编成左右中三军,各穿不同颜色的衣服,配上犀牛甲裹的盾牌,已经当时最锋利的吴国兵器,号令呼喝,震天动地,向到会的各诸侯国炫耀自己的武力。晋国见后大惊,这个当年为了牵制楚国而一手扶植起来的吴国,终于要骑到自己头上来了。晋国于是一边令营中将士做好战斗准备,一边派人问吴军想干什么。于是夫差说了一通匡扶周室的道理,其实就是想让晋国承认自己的霸权,在歃血的时候由夫差来执牛耳。看到这般架势,晋国君臣商议起对策来了。晋国的实际掌权者赵鞅对司马寅说:“天色已经晚了,会盟的大事却还没有完成。这是我们两人的罪责。步入干脆击鼓列阵,和他们拼一死战,这样晋吴谁先谁后就可以定下来了。”司马寅说:“我看今天吴王的气色发黑,惨淡无神。吃肉的人脸色是不会发黑的,大概吴国是被敌人战胜了吧,尤或者是太子死了。更何况,蛮夷的吴国不知道立德,不可能长久的,不值得我们拼命的。就先让着他们点吧。”

于是夫差如愿以偿的第一个歃了血,登上了梦寐以求的霸主之位,还接受了周天子的嘉奖。会盟结束,夫差终于忧心起家中的战火来,带着军队匆匆往回赶。由于不知道吴都究竟成了什么样,夫差在路过宋国的时候,甚至想把宋国灭了,然后以宋国为根据盘亘下来。伯喜估量着军士肯定不愿意背离故国,况且随军的粮草也不多了,劝谏到:“我们虽然能够打败宋国,但是必定难以统治他们阿。”夫差这才作罢。大军回到吴都,看到满目破败的家园,不禁升起一股愤恨,本来应该疲惫不堪的吴军强抖起精神,与越军对峙起来。夫差派使者想越国求和,越王勾践看到这支军队,自料还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答应吴国的求和,撤出了吴都。虽然吴国暂时得以喘了一口气,然后就如当年吴人劫掠郢都一样,吴国多年积累的财富粮食都被越国掠走了。吴国从此一蹶不振。

接下来的几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吴国一再的蒙受耻辱。

夫差十六年,前480年,吴楚因为对陈国控制权的争夺,爆发战争。这一年夏天,楚子西和子期率军伐吴,一直打到桐讷。

夫差十七年,前479年,吴国为了挽回面子,硬起头皮发楚,在慎城被击败。这是吴楚自寿梦二年,前584年楚第一次伐吴105年来,吴楚间的最后一场战争。两国间的争斗,此消彼长,吴国在柏举之战后破楚入郢,撰写了春秋时代最光辉的一页,之后如绚烂绽放的昙花,迅速的走向败亡。楚国毕竟笑到了最后。夫差十八年,前478年三月,准备了四年的勾践再次伐吴。吴越两军在笠泽(金江苏苏州吴江)夹进吴淞江而陈。勾践把军队分为左右两军,另外组织了六千人敢死队亲自率领作为中军。这天黄昏,勾践令左右两军分别向上下游移动五里待命。半夜,勾践令两军击鼓渡江。吴军听到上下游都是鼓声,以为越军要夹击自己,顾不及进一步收集情报,也把军队分成左右两军,分头抵御。于是勾践带领中军无声无息的偷偷渡江袭击吴军,吴军措手不及乱了阵脚。越军左右两军乘势包抄,大败吴军。这一次,夫差彻底输光了自己的资本,接下来就只能等着越人来宣布自己的死刑了。

夫差二十一年,前475年十一月,越人再次兴兵,吴军无力出击,只能依靠由伍子胥铸就的阖闾大城作最后的抵抗。这是晋国出于黄池之盟的约定,假惺惺派使者到吴国去看望夫差,越人也知道晋人是来看好戏的,就把他放进了吴都。晋使楚隆告诉夫差晋国鞭长莫及,不能出兵帮吴国解困了。已经心力憔悴的夫差竟然失态到下拜磕头道:“寡人没有才能,不能事奉越王,让贵国担忧了,谢谢您的光临。”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得到一点些许的安慰也当作是无上的暖流呢。晋使要走的时候,夫差送给他一盒珍珠,让他转交给晋大夫赵无恤(赵鞅之子),并说:“勾践像猫抓老鼠一样玩弄我,是要让我活受罪阿,寡人会不得好死的。淹死的人,都会苦笑一下的。”说完夫差也苦笑了一下,他向这个意外的来客吐露自己的心声,绝望的心声。

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十一月,吴都被越军整整围困了两年之后,终于陷落。夫差和他的亲信逃上了郊外的姑苏台。夫差派王孙骆肉袒膝行向请求臣事勾践,勾践不忍心看到曾经打败自己的霸主,心中一直直作为对手的夫差如此落魄,向要答应夫差的请求。范蠡谏到:“当年会稽山下,上天要把越赐给吴国,吴人没要。如今上天要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么可以违背天意呢?况且大王你辛辛苦苦二十年,不就是为了灭吴吗?怎么可以一朝而尽弃前功?上天要恩赐却不接受,必定受到上天的惩罚。”勾践说:“寡人想听从你的话,但是不忍心见到吴国的使者。”于是范蠡击鼓,命令军队进攻姑苏台,并打发走了吴国使者。王孙骆泪流满面,正要回去,勾践说:“我给你们大王一百户人家,安置到甬东(今浙江舟山)怎么样?”夫差听后,叹息道:“我老了,不能事奉越王了。想不到吴国的宗庙就将要在我的手中被夷平,我何面目见先人于地下?更有何面目去见伍子胥呢?”说完,拿起一块布遮住自己的脸,饮剑而王。一代春秋霸主,终为自己的刚愎自用,好大喜功而付出了代价。一个在短短几十年内西破强楚,北威齐晋的吴国,也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被彻底的从地图上抹去。这颗春秋时最耀眼的超新星爆发之后,终于消失在茫茫的历史星河中。

越灭吴后,范蠡泛太湖而去,遗书文种劝退,说出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名言,为后世的历史不断验证。文种不听,于前472年被赐死。勾践忌惮于文种的谋略,说:“你有用不尽的阴谋兵法,可以倾敌取国。你说的九术,如今只用了四术就破了强吴。还有五术你藏着没用,寡人想请你用剩下的五术去帮助我地下的先王们。”于是文种像子胥一样饮属镂之剑而死。越王勾践以夫差的事业为基础,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近一个半世纪后,越为楚所灭,吴越故地悉数归入楚国版图。

吴国的大旗虽然在夕阳中被大火焚为灰烬,可是阖闾大城还在。二千五百年来,她一直屹立在太湖之滨的这片土地上。藉由这城市作为载体,吴,被不断的传承,才不至于被今天的人们所遗忘。

甲申年吴人石某记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162.105.83.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7#
发表于 2005-8-15 17:16:00 |只看该作者

有人對吳國人是越人提出質疑,認為吳國人其實是苗蠻種耶。

不過吳國人斷髮紋身的風俗,不就是越人的風俗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8-18
注册时间
2005-8-15
18#
发表于 2005-8-15 17:22:00 |只看该作者
是东夷一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1:57 , Processed in 0.23018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